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4-02 09:06:10 | 移动端: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本文关键词:科普,期刊,建议,发展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本文简介:“互联网无所不在”,科普期刊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压力。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在“采编发”流程上下功夫,将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是媒体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24小时》作为一份科普期刊,虽然保持了一定发行量,但是毕竟实力不强,面临着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 本文内容:

“互联网无所不在”,科普期刊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压力。坚定不移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在“采编发”流程上下功夫,将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是媒体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科学24小时》作为一份科普期刊,虽然保持了一定发行量,但是毕竟实力不强,面临着生存压力,迫切需要理清思路,探索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科普期刊面临的形势

公众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变化

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号称“网络原住民”的年轻群体阅读内容、兴趣、习惯等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4G、5G的广泛覆盖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成为潮流时尚,“手机控”“低头族”越来越多,数字化、碎片化、专题化阅读成为公众阅读习惯,纸质读物的替代效应日趋明显。甚至期刊的规格、版式、图片风格、纸张颜色等,都成为青年群体读物选择的考虑因素。根据2015年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公民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在发生新变化。在东部发达地区,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上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接近于长期处于第一位的电视(见表1),说明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网络已逐步成为新的重要渠道,从期刊杂志渠道获得信息的比例不高,表明了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明显不足。作为非主流的传播载体,科普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相比娱乐类期刊或主流纸媒等,也有其特色之处。一般而言,科学普及的对象是科技知识缺乏、学习能力较弱的群体,重点是青少年、农村或社区妇女、老年人等,它采取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通过杂志、报纸、图书等载体及挂图、美术、表演等通俗化形式进行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期刊作为科普的重要载体与形式,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万有书库》、六七十年代的《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出版物的成功与影响力,成为公众科普读物的成功范例[5]。《科学24小时》也曾有过三十多万的发行量,但从近五年订阅对象与数量看,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发行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萎缩至十万份以下,主要以学校订阅为主,社会公众自主订阅低于20%;二是发行面收窄,由面向公众的科普读物变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读物;三是广告、品牌延伸项目服务等业务少,收入基本为零;四是采编队伍人员少,青黄不接,难以持续发展壮大。在互联网背景下,公众阅读条件改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习惯改变,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与途径发生改变,快速阅读、浏览式阅读、随时阅读等能更加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满足公众科普需求的方式、手段、载体呈现多元化态势。科普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普遍存在应对变化能力差、办刊理念落后、内容形式陈旧、时效性不强等短板,导致不少科普期刊陷入困境,订阅量、经营收入等下降,经营前景不容乐观。

新媒体传播方式创新带来的冲击

“人们都生活在网上”,强大的网络思维引导着传播内容、方式、载体迅速改变。新媒体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为受众搭建自由交流分享的平台,展示了新媒体的活力和魅力,吸引了更多公众广泛参与[6]。网络平台的自主交流分享,改变了传统媒体作为信息供给者的主体地位。“人人都有麦克风”,实现了传播主体、方式的自由化和个性化。基于移动终端的网络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呈现快速迭代发展的趋势,公众获得最直接、最快捷、最生动、最及时的阅读体验,随时参与、分享,有强烈参与感、现场感。一些极具科学意味、科幻色彩的游戏,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群体,成为新兴的娱乐方式。公众文化娱乐化、轻松化、去主题化倾向更加明显,与时尚、娱乐、休闲、购物等元素结合的网红直播、视频直播等的出现,表明公众生活方式在网络时代呈现出独特性[7]。科普期刊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网络化传播手段相比,有着明显的劣势,以文字、图片等为主的传播方式,限制了阅读的乐趣,严格的编辑出版流程、传播内容要求、主流思想意识,以及信息量不足、传播速度滞后、自主参与性差等,构成了期刊传播的明显短板,制约了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阅读兴趣,导致传统阅读对象的快速流失。科普期刊受众长期定位在知识不足的群体,如青少年、社区公众等,理当以新颖、轻松、娱乐化的传播方式呈现,而网络化背景下,科普期刊争夺读者群体时,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市场环境下期刊媒体面临生存压力

科普类期刊出版发行,受制于期刊自身的特点,不以追求时效、普遍阅读等为特色,有较强的专业性,有相对特定的阅读群体,多以科学基础知识为主,涵盖医疗、保健、军事、交通、航空、天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满足中小学教育所要求的拓展学习、课外阅读方面的要求,如科学故事、科学探索、科学幻想等内容,与社会公众普遍阅读有一定的区别,受众细分群体相对比较明确。市场经济是一种速度经济,讲究时效,追求效率。科普期刊出版多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差,杂志种类偏少,形式比较单一,存在着发行渠道较窄、社会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等问题,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多业态、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有着较大的不同。事实上,不少科普期刊依然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的色彩,如行政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甚至大型企业办刊,规模、质量、水平、影响力、编辑队伍等资源有限,种类不够丰富,编辑力量薄弱,有的依附在科教、宣传等处室中,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经费和财务管理等权限,市场应对能力较弱。另外,由于科普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高水平图22013—2017年《科学24小时》发行情况科普作家人数不多,缺乏高层次科普专家、科技专家参与,科普创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对重大科技事件、科技前沿、科技热点等,缺乏总体性、前瞻性把握,难以保证期刊采编水平。科普期刊应对市场经济冲击的能力不强,有的需要靠打“擦边球”、争取补贴等生存,导致期刊发展前景堪忧,科学传播、普及的能力与影响大打折扣。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整体受到冲击,科普期刊因其规模小、队伍散、实力弱、专业差等不利因素,处于发展不利的境地。科普期刊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关注度等受到重创,营业收入减少、人才流失等,又加剧了生存和发展的难度。程忠炎认为,期刊出版者对角色定位要有新的认识,数字化时代期刊要有大的转变,包括内容印刷者向内容供给者转变、纸质出版向纸质数字双重出版、纸媒经营向跨媒体经营等转变。

融合发展成为期刊媒体的必然选择

美国学者卢森博格认为,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渐依赖一套相同的生产技术,产生“融合现象”。传媒产业在新技术介入下发展壮大,诞生了新兴媒体,相互作用,不断碰撞,交叉发展,逐步走向融合发展[11]。媒体融合发展已是一种趋势,传统媒体包括各类期刊媒体,概莫能外。媒体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全新传播功能、阅读功能,电子报刊、手机报、手机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出现,VR、AR等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杂志、图书等出版物,更加新颖、有趣和吸引人。在新媒体传播模式影响下,传统媒体边界向外扩张,延伸到非传统媒体,一些新兴业态依附生长,如网络购物销售、网上支付理财、网络团购等。一些新的传播方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等出现,新媒体成为时尚文化娱乐型平台。新媒体改变了传播的单一功能,成为了交互式、分享型、网络化、多功能的社交平台。媒体功能在于传播,传播广度、速度和深度,是其立命安身的根本。科普期刊也不例外,必须追求传播的效果,体现公益性科普的价值。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兴媒体,在传播速度、广度、载体等方面有巨大优势,从内容、形式到载体、渠道的变化,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创造的优势,重新定位选择,实现创新发展,把渠道、资源、内容甚至团队、经验等优势,在数字化、网络化中实现价值创新和再造,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供给,以期实现多元盈利的发展目标。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科普期刊作为媒体的一种,融媒发展是必由之路,重点应在产品开发、品牌扩大上找出路。依托互联网平台,改变传统单一的产品、单一业态的发展模式,实现多业态发展;遵照市场细分原则,在精细化专业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供给需求;转变服务方式,线上线下结合,以丰富活动促进品牌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产品营销,有效扩大影响;从社会需求出发,延伸产业链,在产品的制作、加工、出版、发布、销售等全过程中,寻求合作发展空间,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依托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品牌效应,实施互联网+期刊战略,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新产品的持续开发[15]。

2科普期刊融合发展的实践

《科学24小时》杂志有近40年办刊历史,在浙江省中小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保持其稳步发展,是科技界、教育界的共同责任。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科普期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需求旺盛,存在供给不足、主体不强等情况,科普期刊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按照“依托品牌优势,体现专业特色,强化服务内容,拓宽发展空间”的要求,推进办刊理念创新,积极探索改变单一的办刊模式,确定了四个方面的目标定位。

3推进科普期刊发展的建议

融媒体背景下科普期刊创新发展,是一个全新课题,探索发展之路需要有更多专业机构、科技专家共同参与。《科学24小时》的探索实践,只是刚刚迈开第一步,成效也有待时间检验。适应融媒体发展形势,推进科普期刊创新发展,应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1)把握改革契机,促进创新发展。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科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普期刊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重点是必须积极探索符合科普期刊特点的发展重点、方向、路径,立足科普期刊的特点与优势,努力实现科普期刊融合发展的新突破,在危机中求生存,在探索中求发展。(2)立足公益性质,强化专业特色。作为公益性质的科普期刊,是科普宣传的重要载体,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在推进融媒体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迫切需要创新思维与举措,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重点是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国内外科技期刊之间的协作,整合多方资源,做大做强,实现借船出海、联合取胜的目标。强化科普专业期刊特色,与科研机构、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建立协作机制,让科研成果信息等以最快捷、最权威的方式实现有效传播。(3)提升期刊质量,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品牌是期刊的护身符。离开了质量、品味和有良好声誉的品牌,期刊就难以在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科普期刊要适应市场经济生存法则,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创新融媒体发展新思路。要以科普为特色,以服务导向,以品牌为重点,以满足公众科普需求为突破口,推出适应社会各界需要的多形式、多种类的服务产品,逐步形成以品牌为引导的科普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是提升科普期刊专业化水平,在主题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发行等环节下功夫,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权威的科普服务。科普期刊要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建共享,及时交流经验,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与发展空间。(4)深化融合内容,拓展发展空间。融合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媒体发展的一次生死考验,更是纸质媒体凤凰涅槃的一次重要机遇。公众阅读习惯、兴趣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引发媒体变革创新,期刊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重点是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要关注科普期刊作为专业性、公益性、科技类读物的特点,加强政策引导,支持科普期刊享受政府有关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文化经营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在税收、人才引进、用工制度、财务审计等方面给予扶持,以促进科普期刊改革发展顺利推进。


科普期刊的发展与建议》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4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