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老青结对之老干部访谈录: 生命如歌

老青结对之老干部访谈录: 生命如歌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4-21 15:54:08 | 移动端:老青结对之老干部访谈录: 生命如歌

老青结对之老干部访谈录: 生命如歌

  引言

  眼前来采访我的年轻学生,微笑而羞涩地递过来她的笔记本,轻声地说:“曾老师,您看看,我写的一段对您的感怀。”——展开:

  “她说:‘玩,也要创造性去玩!’

  她说:‘追求简单生活,保持一颗童心,才是快乐之本。’

  她说:‘寓快乐于歌唱之中,唱出团结,唱出健康,唱出和谐!’

  ——她,今年已届八十二岁;她,从17岁参加革命,救助被压迫的同胞,到今天依然甘为‘人民孺子牛’,高歌盛世中国;她,一生岁月如歌,风一程,雨一程,面色红润光泽不改,歌喉动听婉转不改,丹心热血精神不改!“

  看着学生忽闪地眨着的眼睛,那满含期待之情的年轻而美丽的眼睛,却像一把钥匙,打开我那尘封的如烟的往事,往事里那些一样年轻而美丽的眼睛,仿佛也忽闪忽闪地在眨。恍惚间,觉得此生是一部交响乐,轻重缓急,和着时代的节拍在鸣奏。

  一

  我祖籍江西,生于一个大家庭,祖父母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迁居到上海。有人说我名字很美,曾如娟,大概取于《说文》中写的:缯如麦绢者。娟字,源自韩愈的“娟好静秀”,可是我一点不“静”。

  在父亲一代,家道败落,我15岁时,正值抗战胜利,我和妹妹逃出封建的家庭,寻找新生活。

  我考到苏州国立师范学校就读。正值现在许多青年学生的年龄,我看到的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不堪,大江南北到处民不聊生,深切地感到人民遭受的苦难。不说别的,当时学生在校就根本吃不饱,许多姐妹都面有菜色,穷愁万分。当时,在我们师范学校,有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地下工作者,是他们引导我们认识到社会矛盾的根源,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接触到许多进步的思想,自发地产生要参加革命的念头,去参加学运!

  “反饥饿、反压迫、反内战!”——我和姐妹们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呼啸着、呐喊着,我们走上街头,与许多进步学生一起,掀起革命的浪潮。在“一二•五”学生运动中,反动的“三青团”受到我们的打击,我参加了“吃光运动”!我们的校长是当时的国大代表,1947年夏,物价暴涨,校长打压学生运动,而进步学生串联各校,成立学联,进行“反饥饿”运动,并在游行中提出“反内战”,举行记者招待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同情,并藉此向政府当局抗议!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地下团组织,发动学生参与“三反”运动,并在学校里大量发展共青团员!

  那时,各方面条件极其艰苦,但是苦能锻炼青年!我当时是学生会副主席,积极学习,主动关心和帮助同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师范学校里,有一次,很多学生患上伤寒,我跟同学一起探究病原,发现竟然是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井里投放了“伤寒感菌”所导致,我和同学组织了护理队,日夜护理病员,那些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穷孩子,无爹无娘,谁来救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的钱积学同志,就是我们当时救助下来的。

  解放前夕,我参加了“护校运动”,积极迎接解放军的进城,我是解放初期第一批建团的干部。

  凝眸往事,还记得,在反动的国民党统治时,班级里的同学饿得奄奄待毙的面容;还记得,运动中许多同学慷慨激昂的面容;还记得,我们发展和救助的姐妹焕发新生的面容!

  二

  其实,在我心里,最美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解放后,我一直从事学生工作,主要是在团委负责少儿部。其间,大概是1958年,我被调到钢铁宣传部一段时期。1959年的时候,上海市松江县里创办松江少年宫,我被调去负责少年宫工作,除了因为“文化大革命”,少年宫停办外,我在那工作一直到1972年。

  把松江少年宫建设成市郊最好的少年宫,是我的决心!如果说,少年时期,参加革命是我“生命的交响乐”中的第一乐章——奏鸣曲,那么,在少年宫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最美的岁月,是我“生命交响乐”中的第二乐章——“行板”!

  我带领的松江少年宫,在上海市少年宫活动时,获得许多奖项,而且,获得了宋庆龄先生的亲自接见,因为我们少年宫办得非常出色!

  当时创办少年宫的条件十分艰苦,缺乏资金,缺乏师资,缺乏器材。但我们有激情,那时啊,精神的力量真伟大!记得巴金在《灯》一文里说过:“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也许现在的学生朋友会觉得这个话老土,没有诗意,其实,这是最底层的熠熠闪光的生活体验,是最富有魅力的话语。今天,靠物质来评判人生价值的人们,是无法想象当时我们“为了革命的理想而奋斗”的那种最纯粹、最无私的精神力量!

  当时少年宫,就是我和另外三位同志负责,什么活我们都做,四个人哪,等于干了四十个人的活。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切都从无到有办起来!

  我们组织各校的小朋友参加“服务员”工作,他们认真而且勤勉,胸前挂着徽章,带着稚气却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锻炼了小孩子的能力,当时的小朋友有很多都成为后来新松江建设的骨干力量。

  我们聘请校外辅导员,他们大多是义务辅导员。当时有一个姓何的老师,他来自松江乡下,但他善于钻研,有极强的创造力,他带着孩子们做车模船模,去市里参赛,多次获奖。印象里最深刻的是他做的投影。那时没有三维眼镜,他利用三个镜头,竟然播放出立体的影像。小朋友看得非常开心!为了效果更好,我灵机一动,自己为影像配音,鼓励孩子们为影像配音。少年宫的节目,简单便捷,却有声有色,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吸引了无数的人!

  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看到他们无邪的笑脸,一切的苦和累,都无足轻重,心湖里只有一片甘甜的涟漪在微风中荡漾。

  三

  在“五七干校”劳作了三年之后,我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松江县第一中学工作,担任音乐教师。

  的确,我爱唱歌,因为在歌唱里能自我鼓励,自我提升。在从教的日子里,我兢兢业业,努力工作。青年学生那阳光帅气的笑厣,求知若渴的眼眸,让我也好像回到了青春激情的战斗岁月。记得恢复高考后,为了和学生一起迎接高考,我还上过历史课、哲学课等。从教期间,被各方肯定,也获得了许多奖项,如,多次的“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奖”等。也许,这是我生命交响乐中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青年学生,血气方刚,永远朝气蓬勃;青年学生,扬着梦的羽翼,是追梦的人。我直至离休后,依然挂念着青年学生,经常回来帮助学校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四

  离休了,虽然,留不住时光的脚步,但我永葆着一颗青春的心灵。

  每个周四,如果你走近松江区老干部活动中心,你总能听到那激昂嘹亮、催人奋进的歌声;每个节日,如果你参加各级各种会演,你总能看到一支鹤发童颜的合唱队。——那就是我多年率领的,松江老干部歌咏队!

  最美夕阳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我的歌咏队已历20多个春秋,许多队员从青丝满头到如今“发如雪”,马齿虽增,但精气神不输于青年。

  我着力营造一种轻松而和谐的氛围,歌咏队里老同志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队员虽然都已高龄(平均年龄82岁),但对歌唱怀着炽烈的热爱。他们不管风雨如何,不管路途远近,每周一次的歌咏活动,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大家济济一堂,其乐融融,离休老干部钱培新说,离不开歌咏队的“团结、和谐、健康、快乐”氛围。

  他们爱唱我选的歌,因为我每次选歌都反复推敲,精心准备。有时我将传统歌曲,进行创造性地组合,联唱、变更歌词——老歌新唱,熟悉的弦律里却有咀嚼不尽的新意。

  从建队时的40人到现在有80人的歌咏队,1991年参加了上海市建党七十周年的歌咏比赛,在八十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参加了上海市万人歌唱会;区里的“开心舞台”、“快乐大本营”等联欢活动中,无处不见我们飒爽英姿的身影。“女生小合唱”、“男生小合唱”、“京剧演唱”,在歌唱里我们获得快乐、获得健康,我们也愿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

  人生如歌,每个音符都是对生命的诠释,理想是歌的灵魂,奋斗是歌的韵律,奉献是歌的主题,奔腾激越是歌的风格。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们歌咏队获得了一个奖——“最佳风尚奖”,一直很喜欢。不在于这个奖项,而是喜欢这个名称。生命,能够做到“最佳风尚”,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这里面代表着一种精致的生活品位,一种高尚的人生风格,一种豁达的胸怀气度。

  我要继续歌唱,寓快乐于歌唱之中,唱出团结,唱出健康,唱出和谐!


老青结对之老干部访谈录: 生命如歌》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2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