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南京,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南京,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8-30 11:37:51 | 移动端:南京,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一:南京工程学院_十二五_规划

附件: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 及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乃至今后15年是我校新的重要发展时期。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改革举措,对于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建设十分重要,也是贯彻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战略的重要步骤。为做好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坚持“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努力将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规划要突破固有的框框,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思想、要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理念,要把编制的过程变成一个激发人心、鼓舞斗志、凝心聚力的过程。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和可操作性。

2、特色立校,创新发展

注重分析和研究国家和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发展趋势和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抓住学校特色,提出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创造发展的条件,制定发展的措施。关注国内外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形势的变化,着眼长远发展,树立创新理念,加强内涵建设,确保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3、突出重点,协调发展

立足省情、地情和校情,做到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建设。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规划切实可行,真正成为牵引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4、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通过科学、民主、规范的决策程序,形成人人参与规划制定的良好局面,使制定规划的过程成为学习、提高的过程,成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的过程。通过制定规划,使规划真正体现广大教职工的意志,使规划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和目标。

三、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机构

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体系由领导小组、编制起草办公室以及专家咨询小组组成。

(一)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制订“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组成,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组 长: 吴建华 陈小虎

成 员: 陈德静 王书城 刘泽南 吴中江 刘志远 史金飞 曹雪虹(二)编制起草办公室

学校成立“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起草办公室,主要由学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在规划领导小组领导下按各部门职能与规划分工,分别编写。

主 任:史金飞 副主任:洪志钧

成员: 张仰飞、杨征宇、曹 都、徐 毅、郑 锋、李建启、张 京、

孙昌宇、朱晓春、翟俊霞、陈建红、潘志华、贾文生、韩晞春 李 平、吴钦宽、林长圣

秘书:黄惠 (三)专家咨询小组

为了更好地编制我校“十二五”规划,学校将聘请一部分教育专家、学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领导,部分及行业、企业专家对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论证,适时组织召开高层次的专家座谈会或研讨会,为科学编制我校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四、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分工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内容

1. 总规划:《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2.子规划:

(1)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2)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4)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 学生工作规划 (5)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6)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经费及资金筹措规划 (7)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科技产业规划 (8)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国际合作与交流规划 (9)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划 (10)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校园建设规划

(11)“十二五”期间的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12)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13)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3.×××院(系)“十二五”发展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二)总规划及子规划编制的具体分工(见附表一)

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进度安排

(一)启动调研阶段

学校成立“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写小组,并在学校内广泛宣传发动,为“十二五”规划的起草做好舆论宣传,鼓励教职工献计献策;编写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组织各相关部门领导赴外开展调研活动;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周密安排部署好本部门负责的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成立规划编制组织机构,组建精干的规划编制起草小组,厘清规划编制思路,组织开展前期调研工作,提出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组织起草阶段

为了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专业性,在组织起草阶段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各院、系、部、中心等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部门“十二五”规划,各部门要认真组织人员编写部门子规划,集思广益,抓住特色,注重规划的实效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高规划的质量。第二步是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写组对各部门的规划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结合学校的总体情况,立足内涵发展,彰显特色,发挥优势,确保规划具有全面性、前瞻性、稳定性和战略性。此后,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写领导小组对初稿进行会审,提出建议,进行修改,基本形成 “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草案。

(三)论证完善阶段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动态的过程、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奉献智慧的过程,讨论完善过程可包括:以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学校规划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十二五”规划(草稿)与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发展规划处组织有关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草稿),而后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修改后定稿。

(四)发布实施阶段

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分别审定《“十二五”规划》、各子规划、各院系规划;印发《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及子规划》;编印并下发《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汇编》,内容包括“总规划”、各子规划、各院系规划。

(五)《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规划》及子规划、各院系规划编制时间进度安排表(见附件二)

六、规划编制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各部门、院系、直属单位要根据学校规划工作的步骤,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完成本单位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支持、提供学校规划的基础资料与论证工作。

(二)各子规划、院系规划按照《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规划》子规划(院系)编制提纲(见附件三)和格式要求进行编写(见附件四)。

(三)部门子规划编写文本于2010年6月30日前报送发展规划处,各院系规划于2010年9月10日前报送发展规划处。

(四)各部门、院系、直属单位要在编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 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要找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明确规划编制和推进工作的责任,做好做实本部门的"十二五"规划,保质保量地及时上报,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如期完成。

附件一

南京工程学院“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及子规划编制分工安排表

注:责任部门负责总规划的相关内容或子规划的起草工作,各参与部门应把相关资料按照子规划

的编写要求报送相对应的责任部门。

篇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_十二五_规划专项规划

附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规划

编制任务分工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党建工作规划》

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

分管校领导:李刚

联络人:吴立保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宣传工作规划》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分管校领导:李久生

联络人:徐月红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学生工作规划》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处、团委

分管校领导:李久生

联络人:洪港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牵头部门:研究生部

分管校领导:江志红

联络人:杨卫军

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牵头部门:人事处、党委组织部

分管校领导:李廉水

联络人:吴绵超

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规划》 牵头部门:教务处

分管校领导:牛生杰

联络人:王骥

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科学研究规划》

牵头部门:科技处、社科处

分管校领导:蒋建清

联络人:衣华亮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 牵头部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分管校领导:管兆勇

联络人:张林英

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二五”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牵头部门:总务处

分管校领导:李北群

联络人:许蔚萍

篇三:南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南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前言

规划背景与目的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已经成为国家、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何在这一精神指引下,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新一轮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是南京文化建设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合理地规划南京新一轮文化发展蓝图,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把南京文化建设推向更高、更新的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使“十二五”期间南京文化建设与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协调,与相关领域相衔接,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特编制《南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规划依据

(一)法规与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4.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5.《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

6.《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7.《南京市文物保护条例》

8.《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二)规划文件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3.《江苏省“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

4.《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5.《江苏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6.《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

7.《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南京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9.《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规划范围:南京全市域

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10年,目标年为2015年

规划地位:作为“十二五”期间南京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 “十一五”文化发展及综合评价

“十一五”期间,南京的文化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在“人文绿都”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引领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南京在文学艺术创作与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环境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保障,形成了与南京经济社会相适应、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建设基本格局。

一、“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成就

(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十一五”以来,南京文化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并有重大突破。南京市11个剧团共获得各类奖项159个,其中金奖32个,银奖24个,铜奖11个,如杂技《绳技》节目获第二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节银奖和最受观

众喜爱节目奖。11个剧团共演出4172场,同比增长10%,演出收入达到4214.4万元。

“十一五”期间,市文联有近100件作品在全国获大奖。如报告文学《大学生村官》、歌曲《迷彩八零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民俗文物概论》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舞剧《牡丹亭》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云锦《五福龙》获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获2009年“金熊猫”国际电视记录片评比“亚洲制作奖”,《先秦玉玺印图说》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一等奖,等等。

“十一五”期间,市广电集团先后创作与生产了40多部电视剧和10多部大型专题纪录片。其中,电视剧《香樟树》、广播剧《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一举荣获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依托本土文化资源创作的《金陵三碟》被誉为“南京形象名片”;参与投拍的电视剧《潜伏》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等一系列殊荣。

“十一五”期间,全市群文创作共获得138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5个、省级奖项123个。

(二)文化民生工程惠及城乡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间,南京共投入4.037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25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目前,每百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970㎡。南京地区共有17个图书馆、16个文化馆、55家博物馆(纪念馆)、2个美术馆、2个展览馆,近60座公园,100余处分布在各社区的中小型文化广场和40处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等,全市域各级图书馆(室)藏书总量达1475万册,人均拥有藏书1.8册。全市有11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五星级”文化站71个;已建成1168个社区(村)文化活动室、552家农家书屋及农家书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五年共送图书下乡18.66万册、送电影下乡20411场、送戏下乡2294场。

惠民工程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南京组织了多场精品剧目下基层进行公益巡演,让广大市民真正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惠。与此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形成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南京文化艺术节”、“金陵合唱节”、“南京文博之夏”、“百场公益演出”、“南京读书节”、“金陵五月风”、“金图讲坛”等一系列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日臻完善。2006年南京就实现了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目标;2009年,全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4%,主城区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完成;郊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5%,有线电视数字化郊县整转率达38%。“十一五”期间,南京新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2个,建有86个基层服务点,形成了资源互联互通的良好态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三)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南京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文物保护单位387处、448个保护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81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107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0处(点)。南京在第三次全国文物

普查中共查出不可移动文物2954处,其中复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129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825处。六朝文化圈、明文化圈和民国文化圈已初步形成,博物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金陵刻经)、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剪纸(南京剪纸)等4个项目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秦淮灯会等10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代表作;南京白局等49个项目被评定为省级保护名录;90个项目被确定为市级保护名录。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项,范围涵盖17个一级类别、53个二级类别。

(四)文化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十一五”以来,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3.27%提高到2009年的3.5%。建成和在建的各类文化产业园50个,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占地面积1.5万亩,入驻企业2000多家。南京已成为在全国文化产业园发展上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全市用于扶持文化产业资金由2006年初设的1500万元调整增加到2009年的3500万元;“十一五”期间,南京用于扶持文化产业资金达7487万元,扶持项目126个。

动漫产业步入全国动漫产业发展十大城市行列。动漫企业从2006年的36家发展到2009年的68家,动漫原创生产量从2006年的1000多分钟发展到2009年的8019分钟,特别是原创动画电影实现了零突破,5个园区被认定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园区。

影视节目制作经营业快速发展。全市有81家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居全国前列。仅2009年制作影视剧47部2299集,共132344分钟;有6家网站获广电总局许可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居全省第一;5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数字移动电视发展初具规模、南京广播电视报也一跃成为华东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周报。电影市场现有5条院线在运行,主城区有经营性影城10座,有效银幕89块,有效座位数13330个,2009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1.6亿元。

新闻出版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南京地区现有出版社2家,公开发行的报纸13家,期刊14家,各种非国有出版策划室、工作室、创意室30余家,出版物发行单位2511家,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发行门类齐全,遍布市、区(县)两级市场的出版物发行业网络。“十一五”期间,南京出版物发行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左右,其中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全市印刷产业也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573家,工业总产值年均67亿元左右。

(五)文化发展环境日趋完善

“十一五”期间,南京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建立了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学法用法等四大类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基本形成了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保障体系,依法治理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组织各类法制培训187次,在全市552家涉农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设立了“法律图书角”;文化、公安机关联合发布了《关于严

厉打击盗掘和非法买卖地下文物的通告》,初步建立了联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工作机制。

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有序。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场所2552家,固定资产总额133亿元,从业人员7.7万余人,年度经营性收入约270亿元。网吧、音像、娱乐市场呈现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主流格局。南京演出市场活跃着500余名的个体演员队伍。经过多年的培育,南京的演出市场逐步向主体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转变,形成了高雅型、大众型、雅俗共赏型、涉外型、民俗型五大演出品牌。

(六)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南京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文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南京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2009年,南京撤销了原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广播电视管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组建了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版权局);撤销了南京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南京市出版物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组建了南京市文化综合执法总队。按照中央及省委文件精神,完成6家市属艺术剧团和1家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稳步推进市属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七)对外文化交流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南京共办理并组织实施119批次、1833人次,分赴5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其中来访27个国家和地区31批次、约521人次,出访88批次、1312人次,内容包括访问演出、商业演出、文博展览、书画展览、民间艺术交流、学术交流等。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批次与人次遥遥领先于全国同类城市。成功举办了阿拉伯艺术节、两岸城市艺术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扩大了南京在国内外的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南京文化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所制定的目标,形成了独具南京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文化遗产保护有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对外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佛教文化考古发掘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同等城市中处于先进行列。但是,南京尚存在城乡文化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不够协调、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十二五”南京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南京迅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文化竞争力的机遇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挑战期。未来五年,文化建设将保持其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释放更加强大的内源力量,向新的文化高度冲刺。

(一)“十二五”南京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南京,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24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