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2021《遵义会议》观后感通用5篇【一】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题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时光易逝,犹如白驹过隙,可那人、那精神是不变的。曾经历史课上,听过老师讲遵义会议,但并无强烈的情感。可今天看了影片后,竟不知,红军当年长征是如此艰难,革命形势是如此恶劣。其中有几幕,可谓看得我叫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如今,不怕远征难的红军们被“反革命”捆住了手脚。相信反革命大家是明白的。正是因为它,才让有想法、有策略的毛泽东下了指挥台,被人说成“在担架上动弹不得”。正是因为它,才让一心向国、赤胆忠心的秋紫烟被人禁锢,想寻死自了。给我最大触动的,便是方云霄营长的一句“多说了一句话就成了反革命,荒.唐!”
当然,让我最钦佩、最煽动内心的,是毛泽东管他的敌人蒋介石客气地称为“蒋先生”,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这也是作为一位领导人,最难能可贵的。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眸子间似乎略过一丝惊叹与佩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与瞿秋白辞别的那一幕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那西风烈的傍晚,瞿秋白手中拿着一双草鞋,对毛泽东说:“穿我的鞋,走你自己的路。”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如今那所谓的情意,让我在人世浮尘中看透了那真真假假。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军们像骑着汗血宝马一般,无畏的冲在危险前面。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眼也不眨就大步跨过。浪淘沙,渡过泸定桥,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我记得他们是二十二人,却在两个小时内飞夺了泸定桥,穿过了那片黑暗的枪林弹雨。因为他们明白,是不能让胜利的喇叭声咽然与长空的。
“喇叭声咽,情意浓浓,聚而散之。”可幸的是,红军们冲破了乌云闪电,相聚在那光芒之路上。但相聚中总有分离,秋紫烟与方营长在刚聚首时,便又“聚而散之”。随着方云霄的离去,只听一声枪响回荡空中,方营长便永远倒在了那金灿灿的麦田中。我的心不禁隐痛,那是一种揪心的痛,看着秋姑娘那泪水潸然而下,我的眼眶也无意间红了。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的胜利,更是让我们记得曾经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们铭记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延续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争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学生2021《遵义会议》观后感通用5篇【二】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宣部重点支持,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了长征题材的电影《遵义会议》。
该剧编剧、总导演系被誉为“全军第一才子”的刘星,其不仅是我国著名编剧,亦是著名军旅作家。主要演员中,佟瑞欣扮演毛、张京生扮演朱德、姚中华扮演贺子珍、马晓伟扮演蒋介石、于紫菲扮演宋美龄。
电影准确塑造了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人类奇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该剧用“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和“陕北会师”五大片段再现了那段伟大的历史。
电影《遵义会议》于今年5月初开机拍摄,农历二一六年八月初九在同步在遵义、延安和陕北上影。近日,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3658个院线影院同步上映(其中贵州153个影院)。遵义中心城区大地影院、世纪星光影城、盛凰影城、橙天院线、星力城等地和各县(区、市)影院均可观看。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电影《遵义会议》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全貌,塑造了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表现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电影《遵义会议》旨在激励更多人了解、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成功典范。10月14日下午,阳光集团职工之家影院座无虚席, 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片《遵义会议》在此举行“阳光首映式。
该影片由于紫菲担任总制片人,于兰担任导演。于紫菲,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三连冠节目主持人奖,三连冠特别贡献奖,连续多年主持“双拥”晚会,多次主持国家级重大晚会。
学生2021《遵义会议》观后感通用5篇【三】
湘江边上一排排战士倒下了,又一排迅速补上来,战火烧焦了山脉,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江水;金沙江畔电闪雷鸣,滂沱大雨,战士冒雨渡江,气盖山河;大渡河上,二十二名勇士勇往直前,为抢夺泸定桥献出年轻的生命;将军岭上陈师长断肠取义,令人动容……
电影《遵义会议》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多么不易,革命前辈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中国这个“大家庭”,舍弃小家,多么令人感动!当毛拿着鸡蛋糕送给贺子珍时,贺子珍说毛毛还没吃过,我的心为之一痛,战争让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作为普通的父亲、母亲,她能不思念自己的孩子?他能不担心孩子的安危?在当时的局势下,是什么让他们在家国之间果断取舍,是什么让他们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是牢不可破的革命信念、是心怀红军安危的大家情怀、是探索革命道路的崇高理想。
看完影片后,我热泪盈眶,共产党人坚强、勇敢的形象更加清晰,我看到了一个个不怕牺牲、锲而不舍的共产党人;我看到了一个个机智勇敢、不畏艰难的共产党人;我看到了一个个拥护正义、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
英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湘江会记住你们、大渡河会记住你们,全国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共产党人会继续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作风,发扬时代精神,勇于担当,不怕困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本职工作,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带动更多的群众服务好更多的患者,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做一名忠诚、有觉悟、有担当的共产党人。
学生2021《遵义会议》观后感通用5篇【四】
2016年10月13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电影艺术》编辑部、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遵义会议》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电影家协会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胡子光主持,多位电影学届专家、学者与《遵义会议》的主创团队,围绕影片的.人物塑造、视听效果、艺术呈现与精神表达等内容展开了深入地交流。
《遵义会议》这部电影,表达出了对革命坚定的信仰,对优秀人物进行了艺术表达,同时,从音乐、视觉等技术层面上与影片的内容与人物相互映衬。我建议,在影片市场发行上可以着重针对部队与武警,将宣传、发行的地区集中定位到贵州、陕西等地。
我们为什么投资这部电影?
一是出于对历史的敬畏。对我党光荣历史的歌颂、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集团的责任,也是义务。我们是植根于陕西历史文化沃土上的企业,陕西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至高、唯一性,非常丰富。遵义会议作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们必须投;
二是刘老师的本子和主创团队都非常好;
三、我们同时还拍摄了反映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及西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配合《遵义会议》,给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感谢历史,无论我们创作者付出多少辛勤的努力,或调动多少艺术手段,我们的作品都远远没有历史精彩。红军长征80周年一定要书写,我们死在长征路上的先烈一定要书写,长征中最核心的事件遵义会议一定要书写。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历史,不忘长征。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创作缘起。
要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容量来表现遵义会议如此重大题材是很有创作难度的。影片在对重大历史题材、活跃在历史事件中的核心人物的定位、表现清晰。在历史呈现上,三个层面都基本站得住:
首先是对当时历史环境的再现和历史氛围的营造;
其次,是对于决定历史事件走向、活跃在历史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历史走向清楚,影片精神旨向鲜明。此外,影片在美学表现上,编导有明确的美学追求,自觉地将革命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怀相结合,努力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特征,讲究托物言志、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努力朝着知、情、意、形相统一。但作为完整的审美对象,影片肌体还不是十分和谐和统一,比如秋紫烟这个任务没有很好地融入故事,片尾也有点拖。
拍遵义会议的影视剧很多,还怎么拍?什么叫长征?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关键点,影片突出了一种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只要有正确的指导,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影片在形式上有一种新的探索,我们过去的长征题材,比如说长征组歌,那类专题片是诗情画意,这部影片的叙事方式有特点,想象比较丰富,有诗意美。但遵义会议作为中央委员会第一次独立决定自己的道路,线索可以再丰满一些。
学生2021《遵义会议》观后感通用5篇【五】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昨日,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片《遵义会议》在汇川艺术中心举行了首映仪式。电影《遵义会议》由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贵州广播电视台、遵义市委宣传部、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一处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白芳芹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遵义,市政协主席陈凌华,市委常委陈为民、吴刚平、郑欣、徐光华、王兴男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孙崇磊,电影《遵义会议》编剧、总导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刘星,总制片人、宋美龄扮演者于紫菲,导演于兰,制片人孙希谦等主创人员出席并一同观看了电影。
电影《遵义会议》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强渡大渡河等几部分组成,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首映仪式结束后,电影主创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影片创作过程中的点滴。“历史不应被遗忘。”影片总导演刘星表示,距离遵义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81年,漫长的岁月里,这段历史逐渐被人们淡忘。作为电影工作者,有责任还原这段历史,让更多人铭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刘星还表示,在以往的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中,遵义会议虽然多次被提及,但从未有一部影视剧作品是以遵义会议为中心来单独进行拍摄,而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第一次。
“会议这类题材,拍摄难度真的很大。”谈及该片的艺术质量和影响力时,总制片人、宋美龄扮演者于紫菲表示,她认为本片最出彩的地方,是源于真实。真实的历史故事,演员动情的表演,再加上对细节的把控,让影片催人泪下。
访谈中,于紫菲着重对影片的一个细节进行了描述,即红军初到遵义时,毛泽东给贺子珍买来了遵义的著名特产——鸡蛋糕。在将一个蛋糕放到贺子珍手中后,毛泽东捡起一粒蛋糕碎屑,放入口中。“那个年代,条件真的十分艰苦。”谈及影片《遵义会议》,于紫菲动情地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