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参考模板【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诈骗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骗子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当今最为广泛的诈骗方法无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发QQ信息、打电话、发短信,“我遇难了!”拜托你马上“救急”汇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汇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经逃之夭夭。最后,遇难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机关逮捕你这个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说你绑架,贩毒等罪案,再通过打电话和发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诱,甚至绑票赎金,将银行账号的钱转走。“公安机关”反成“嫌疑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语伦次!
“你中大奖啦!”这是最为普遍的诈骗方式,骗子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知名节目,传来佳音,你中大奖,只要交一点“保险费”,“税金”就可以领取大奖,机会不容错过,再不来就没有啦!你付费以后,“大奖”消失的无影无踪。看来,这就是贪小便宜的“大奖”吧!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欠费”,电话欠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还是有许多诈骗发生:我是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您的电话、电视、宽带账户欠费了,请缴纳“滞纳金”!没想到“滞纳金”最后进了骗子的腰包。
“天上掉钱啦!”你在街头发现一大笔钱,跑去捡起。谁知,骗子在假钱上下药,趁你昏迷之时,取走所有的贵重物品,当你起来以后,发现财物被骗子一扫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
你发现了吗?网上购物往往要比市场价低得多,许多人为贪小便宜,谋利益,在网上汇款,数月后毫无音讯,“你上当了!”看来,不要总是想着会有好事发生哦,即使市场价贵点,但质量和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可要当心啦!
骗子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诈骗,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你时刻小心着吗?防止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哟!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诈骗团的“鱼钩”了。
小心“防”诈骗,安全“0”距离,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诈骗,远离骗子!防止诈骗,从我做起,欧耶!
有关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参考模板【二】
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日新月异,而且防诈骗往往滞后于诈骗手段的更新换代,因此作为银行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此通过一些逻辑小tip提醒广大群众,在接到不知名的电话时,应该这样做:
1、 养成好习惯,如果接到陌生电话,首先看一下是否是外地的,尽量不要去接外地的号码,尤其是固定电话,如果手机是智能的,请安装类似360防诈骗的软件,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已经被举报过的诈骗电话。
2、接到任何有公信力的机构电话声称您的账户或者邮件涉及非法事件的时候,请相信自己,没有做的事情无须为之担忧,更加不必相信对方为你着想的不良企图,任何机构在冻结或者扣划您的账户资金都需要有合法的手续去银行执行,不需要恐吓或者表现出一副为您着想的菩萨心肠,现在是法治社会,这些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相信自己就是最大的盾甲!
3、接到亲朋好友或者师友的电话声称手术或者急需借钱的信息或者电话,请务必联系可以联系的熟人确认相关事项,诈骗分子往往利用遇到急事或者灾祸容易慌乱和担心的心理进行诈骗,遇事沉着冷静,不要轻易相信。
4、伪基站的高度发达使得客户发生电信诈骗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作为高度发达的诈骗手段,伪基站的行为往往防不胜防,在这里,如果收到这样的信息,一定要联系各大机构公示的客服电话,而不是去联系伪基站发过来的网址或者联系电话。 临柜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谨记:
1、合规操作,保护客户,保护自己,善于观察,对于边打电话边办理业务的客户,要适时提醒客户,尽到工作责任和义务。
2、定期检查防诈骗小提示是否放置醒目。
3、对于汇往外地的客户尤其要多一个心眼,对于客户不能说清楚的业务,最好能让客户自己打一个电话当场确认。因为我们多一句提醒,客户就减少一个发生损失的概率,少则几百,多则上百万,花费提醒的时间不用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如果有成效的话,减少诈骗的机会成本有可能高达几百万之巨。时刻心怀责任,心怀客户。
有关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参考模板【三】
20__年5月6日,我们班开展了防诈骗观影活动。该影片介绍了我们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 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时刻屡次发生我们周围。因此,我们对这次班会的内容非常认真。我们观看的影片介绍了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许多诈骗手段,如:atm机诈骗,网络诈骗等。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我们都不禁提出了疑问。而我们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头上的疑团才开始散开。诈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但是人们在第一次知道这些诈骗手段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惊恐的。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为了帮助大家识破一些网上和电信诈骗,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供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学习参考,实际上诈骗手段虽然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凭借着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识破这些诈骗伎俩。
利用银行卡消费在现代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我们对银行卡的诈骗手段以及网上银行安全交易问题却不是很清楚,本次为我们介绍了防银行卡诈骗对策,安全刷卡消费技巧以及 如何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交易,这些知识使我们对银行卡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我们都对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防骗意识,因此我们在影片中都获益匪浅。
有关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参考模板【四】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今年以来全国范围电信诈骗金额达到7000亿人名币,诈骗名目繁多,涉案人员众多。
我们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之余,自觉尝试接触社会,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不清楚的事宜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咨询;再者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一旦出现意外,沉着冷静,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
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设络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高校大学生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所衍生的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
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
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
有关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参考模板【五】
1、旅途电话诈骗
“我是某市某医院,你在某大学读书的儿子(女儿);或者外出旅游的爱人(外出务工的某亲人),在某某次列车上接头处不慎摔倒,脑颅出血,现已送到我院救治,我院已作了前期处理,现需后期救治费XX万,请速汇款到医院某账户,否则我们将放弃抢救……”
违法犯罪人员往往在车站假扮热心人、通行人、老乡或学友,在骗取信任后,互留通讯地址、家庭电话或手机号码。等分手后向旅客的家属或亲人打去电话,称旅客在外突发疾病或遇到意外事故正在医院接受抢救,让家属立即汇“救命钱”。有的家属来不及仔细思考就将钱如数汇出,正中了骗子们的圈套。
2、电信电话诈骗
“我是XX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您的电话(或互联网)已严重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调查……”
这是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或公安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告诉你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所申领的电话已欠费。随后由一名公安人员接听电话,称你名下登记的电话和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确保你经济不受损失,需将本人存款转移至一个“安全账户”,并且通过电话频频催促你赶快就近转账,不然损失更大。
3、退税电话诈骗
“我是XX税务局(财政局、车管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现向您退还税金……”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的电话,称“国家已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现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账户、卡号直接通过银行ATM机转账获取退税款,当你到银行后,犯罪分子又称自助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犯罪分子的电话提示音操作,然后趁机划走你的钱财。
4、忽悠电话诈骗 “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的老朋友哎(老同学、做生意的老搭档)!连我都记不得了?对、对、对……我就是您的老朋友老X!记住我换了手机号码,现在就改过来,改日再联系。”
犯罪分子先拨通一个电话,让对方“猜猜我是谁”,对方往往碍于情面,就在自己的同学、亲友中联想猜测来电话者。此时犯罪分子就顺势答应,并称进期要到x、x、x旅游,会顺便来看望你,为下一步诈骗做好铺垫。次日或隔二日,对方的老朋友(老同学、做生意的老搭档)会编造来x旅游的途中遭遇车祸(因生病、因吸毒、因嫖娼)等原因或谎言向你借钱,让你把钱汇到指定的账户,当你放松警惕,对方便诈骗成功。
5、手机短信诈骗
“请把钱直接汇到XX银行账号就可以了,户名XXXX”……
犯罪分子大批群发短信,称“自己银行卡消磁了,把钱直接汇到我同事的账号,账号xxx”。碰巧你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一时疏忽,就会直接把钱汇到犯罪分子的账号上。
6、手机信息诈骗
“免费提供中长期贷款,无需担保,立即可办。电话XXXX”……
犯罪分子通过手机信息或报纸、网站发布信息,称能够提供免担保贷款,如果你与之联系,他会声称贷款必须先付保证金或者部分利息,并要你办理一张银行卡,先打一笔钱“企业验资款”在账上,证明企业的还款能力,然后开通电话查询功能供他查询。而实际上犯罪分子利用新办银行卡的初始密码就把你的验资款转走了。
7、消费透支诈骗
“亲爱的顾客您好,你已经在家乐福(沃尔玛)超市透支消费X千元或X万元,垂询电话XXXX”……
犯罪分子向你发送“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内容的短信,当你用电话“垂询”时,几名同伙分别扮演“银行”、“警方”、“银联管理中心”等,为你设下层层圈套,只要你确定你卡上有大量资金,对方便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上,而所谓的“安全账户”就是犯罪分子事先用假身份证开设的诈骗账户。
8、获奖信息诈骗
“XX公司10周年庆典,贵公司感谢您多年的支持,为回报社会和,公司开展社会抽奖活动,恭喜您获得一等奖,公司垂询电话XXXX”……
犯罪分子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你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刮刮卡),当你拨通中奖查询电话,会有人“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然后告诉你需要缴纳税费(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后,奖品及时寄出。你稍不留意立马上当受骗。
9、电脑预测诈骗
“电脑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推荐代炒股票、基金,保证中奖和盈利,不赚不收费”……
犯罪分子利用你的投资投机心里,声称能够99%的预测电脑彩票的中奖号码,或指导投资股票盈利,代管股票投资方式,诱骗你上当,如果你稍一表露有兴趣,对方就会花言巧语劝你入会,只需收取少量的会费或服务费。 防范电话电信诈骗 要注意做到“三不
一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相信,更不要轻易相信“银行账户不安全”、“银行账户涉及犯罪”等谎言,要及时挂断电话,不要回复手机短信,不给犯罪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情况。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设密码。据公安机关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同志要格外引起注意,需要汇款、转账的,应先与家人沟通或拨打110咨询,还有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账户账号,不要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要及时报警: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诈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诈骗犯罪的账户账号和联系电话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