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材料?写好材料?蚂蚁范文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蚂蚁范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

来源:蚂蚁范文网 | 时间:2021-10-25 15:00:11 | 移动端:《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过去,尽管他们伟大的奉献和动人的品格曾被以各种表达方式传颂,但不得不说,八位功勋人物集体亮相的冲击力加上优秀影视艺术的感染力,这股能量实在太强劲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一】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得到确认后,众多网友纷纷以图文形式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社交平台深切缅怀这位让中华儿女吃饱吃好的长者,“山河同悲、先生千古,您是真正的英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致敬稻田守望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缅怀,致敬!”。正如网友所说,5月22日的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袁爷爷”……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之所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就在于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让很多人吃了饱饭,结束了忍饥挨饿的日子,他是共和国的脊梁,人民的功臣。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

  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珍惜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少数人不珍惜粮食,不爱惜食品,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前段时间,某选秀节目的粉丝为“打投”偶像,将买来的某品牌牛奶大量拆开并直接倒入沟渠中,只留下瓶盖内的二维码。视频曝光后,引发舆论强烈批评。现在,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没有缺衣少粮的人,但从世界范围看,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和饥饿线上,特别是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忍饥挨饿的人更是比前些年多。我们只要“手中有粮,心里就不慌”,只要有粮,就可以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东西。

  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良知。杜绝食品浪费,既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个人自觉。在刚性约束方面,除了继续重拳整治公务接待领域的浪费、扎实开展全民“光盘行动”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向浪费行为亮出法治之剑。对于普通百姓,要从道德层面上加以引导和约束,在外就餐或宴请客人时,适量点菜,理性消费,如果剩余饭菜比较多,要主动打包,回家加热后再食用。在家里做饭做菜时,要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浪费。对于为了追星而把“牛奶倒沟里”之类的典型个案,已属于伤风败俗的恶性事件,光靠道德谴责已不够,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依法严惩。

  袁隆平院士虽然走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那些忍饥挨饿的日子。在能够吃饱穿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懂得节约才对。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已多次吹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角,是倡导,更是警醒。节约,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家里的餐桌做起,重拾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把反对浪费作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这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二】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最大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x,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三】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最大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x,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四】

  岁月不居,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一些时候,自觉不自觉地,会出现几分精气神不够提振、春困秋乏的现象,表现为对日常工作的“撞钟”思维,表现为写稿上的“吃老本”心态。午休时间,学习《典故后面有故事》第九集:这位“90后”让世界1/5的人吃上饱饭,颇有晨钟暮鼓、当头棒喝之感,一时间,睡意全无,思之良久,竟汗流浃背,其神采令人“心甚向往之”。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平凡人也要用心追梦,不可甘于平庸。伟大时代由伟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这世界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只是平凡人坚守中的不平凡,有的只是平凡人奋斗出的不平庸。人民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来自于数十年间,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梦,这梦想背后,是但求百姓食无忧的父母之心,是世间再无饿殍人的凌云之志,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赤子之心。为此,他不断攀登科技兴农新高峰,创造了这一领域的历史高度。2020年11月2日,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适应不同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水质的新型水稻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中国人把自己的饭碗端得牢牢的,把心放得稳稳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袁隆平的追梦人生令人钦敬,令人击节赞叹。

  不敢比就没有进步,对照先进,学然后知不足,知耻近乎勇,善莫大焉。梦想,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关于梦想,从一个90岁的大科学家口中道来,更加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和袁隆平“放在古时可以修庙”的伟绩比起来,或许,作为普通党员的我,似萤火微光可以忽略不计。但90岁的袁隆平依然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依然醉心于提升杂交水稻产量,醉心于科技兴农大业。这份一生一事、一以贯之、慎终如始的激情、活力,巨大的张力、韧力,宏大的决心、毅力,着实令人心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岂可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岂可因为一时的遭际就一蹶不振,岂可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止步不前?党员干部当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一天有一天之得、一天有一天之进益——青春岂可无梦,人生岂可不追梦!

  多想,将来也成为“90后”的我们,依然可以心中有梦,依然可以执着追梦。依然可以像90岁的袁隆平一样,“我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就跟我的助手一起,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深深的幸福,惟奋斗者进、惟自胜者强,党员干部当以“大我”砥砺“小我”,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立足本职岗位、主责主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研究之心对待工作,将工作当事业干,将工作当事业闯,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拼搏奋斗、矢志奉献,书写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篇章。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五】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得到确认后,众多网友纷纷以图文形式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网络社交平台深切缅怀这位让中华儿女吃饱吃好的长者,“山河同悲、先生千古,您是真正的英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致敬稻田守望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缅怀,致敬!”。正如网友所说,5月22日的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袁爷爷”……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之所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就在于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上,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让很多人吃了饱饭,结束了忍饥挨饿的日子,他是共和国的脊梁,人民的功臣。

  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珍惜粮食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仍有少数人不珍惜粮食,不爱惜食品,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前段时间,某选秀节目的粉丝为“打投”偶像,将买来的某品牌牛奶大量拆开并直接倒入沟渠中,只留下瓶盖内的二维码。视频曝光后,引发舆论强烈批评。现在,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没有缺衣少粮的人,但从世界范围看,还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和饥饿线上,特别是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忍饥挨饿的人更是比前些年多。我们只要“手中有粮,心里就不慌”,只要有粮,就可以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东西。

  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道德良知。杜绝食品浪费,既需要刚性约束,也需要个人自觉。在刚性约束方面,除了继续重拳整治公务接待领域的浪费、扎实开展全民“光盘行动”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向浪费行为亮出法治之剑。对于普通百姓,要从道德层面上加以引导和约束,在外就餐或宴请客人时,适量点菜,理性消费,如果剩余饭菜比较多,要主动打包,回家加热后再食用。在家里做饭做菜时,要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浪费。对于为了追星而把“牛奶倒沟里”之类的典型个案,已属于伤风败俗的恶性事件,光靠道德谴责已不够,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依法严惩。

  袁隆平院士虽然走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那些忍饥挨饿的日子。在能够吃饱穿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懂得节约才对。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已多次吹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角,是倡导,更是警醒。节约,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家里的餐桌做起,重拾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把反对浪费作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这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六】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最大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是美国科学院唯一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x,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名牌、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七】

  袁隆平手里掌握着上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他的生活却极其简朴。

  长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去田垄,一有时间就到实验田去观察,去呼吸田野的气息。如果说事业的成功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到实验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车改成了摩托车。他觉得这玩意儿轻便、快捷。没料到,玩摩托车、飙车成为他人生的一大乐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扬花了,结实了……他跨上摩托车,一溜烟蹿上马路,拐入小径,溜上田埂,矫健的身影闪动在片片绿意葱茏或金黄灿烂的稻田里。十多年来,他先后换过九辆不同品牌的摩托车。如今,虽已70余岁高龄,他还是经常骑着摩托车在田间转。

  2001年底,在朋友们的劝说下,袁隆平买了一辆赛欧牌家用汽车。朋友对他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汽车是“铁包肉”,还是开汽车安全一些。他兴致勃勃地学起开车来,感觉还不错。有时,他把汽车开到了田边。他还笑着说,要去考一个驾驶证哩。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八】

  袁爷爷您好,写这封信没有特殊的含义,只是因为敬佩您,出自内心的向您表示一声感谢,感谢你的无私。朴实的品格不时的地鞭策教育着我。感谢你一直作为一个平常的劳动人民来看待社会看待手下的每一颗水稻。

  有的时候不应该过于注重结果,也许,脚踏实地,始终不渝的向自己的目标努力更好!您耗其一身研究杂交水稻,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您只是想做一个善良、对人民有用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的努力、奋斗!即使在文化革命期间也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他用心享受这个过程,坦然的接受每次失败,最终您成功了!而即使成功的您也仍是不遗余力的仅需造福人类,为国争光。身价千万的人有好多,这当然也包括你,但身价千万却仍默默奉献与社会,不求回报,不慕荣利的人确实少之又少

  在我们看来,您的成就是非常惊人的,可有多少人了解这巨大成功背后的辛酸苦辣,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呢!我们不能人人成为袁隆平,但您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您那种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所缺失的吗?!他那种淡薄名利的情操不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慢慢抛弃的吗?!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功勋》袁隆平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例文2021》由:蚂蚁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fanwen/2530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