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教师笔记 > 苏东坡传笔记

苏东坡传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6 | 移动端:苏东坡传笔记

篇一: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话题及参考资料

一、《苏东坡传》卷二补充资料

1. 风雨对床 (第六章第二段)

【释义】: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出处】:唐·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后因以“风雨对床”指兄弟或亲友久别重逢,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

2.关于《凌虚台记》(第六章P63)

陈公弼在官府后园建了一座楼台,取名"凌虚台",供官员们休闲时使用。楼台建好了,陈公弼请苏轼为这座凌虚台写一篇文章,留个纪念。

附参考译文: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

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文章的确写得好,虽然是借着小小的亭台而感怀古今,但其中蕴含着一股郁郁勃勃、不可阻挡的生机与活力。不过明眼人也可以看出来,这篇短文也是"小苏"向"老陈"射出的一支小小的讥讽之箭。

那么陈公弼的反应如何呢?依照他冷面的性格,该不会勃然大怒,再罚苏轼一百斤铜吧?恰恰相反,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向没有笑脸的陈知府却笑了,他说:

吾视苏明允(苏洵,字明允)犹子也,某(指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大意是:我对苏洵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苏轼就好像是我的孙子,我平时之所以对他分外严厉,故意不给他好脸色,是因为看他年纪轻轻的就名声大振,担心他把握不住自己,骄傲自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要想办法挫一挫他的锐气,让他头脑冷静一些,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还真往心里去了呢,对我满肚子的不高兴呐!

(选自《康震评说苏东坡·步入仕途(2)》)

二、读书笔记参考话题(《苏东坡传》卷二)

1.苏东坡诚心祷告,比如多次求雨,可又不惧鬼神,是否矛盾?千年以前的宋朝,应该说是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苏轼一介书生,为什么敢于跟鬼相斗?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第六章)

2.在作者眼中,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的人认为林语堂因为喜欢苏轼,而在书中贬低王安石,你同意吗?请查找相关的生平资料及评论资料,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第七章到第九章)

3.手足之情是苏轼毕生歌咏的题材。苏轼和弟弟苏辙二人虽个性不同,但甘苦与共,互相慰藉,互相扶持。请结合文本,联系社会现实及自身,谈谈你对手足之情的理解和感悟。(第十章,第十二章)

4.苏东坡在当官期间很受百姓欢迎,请列举其理由。联系社会现实,你觉得如何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官?(第十三章)

5.第六章和第十一章中,苏东坡表现出怎样的交友态度?结合自身的感悟,谈谈你自己的交友观。

6. 苏轼一直嫉恶如仇,面对邪恶,面对错误,保持敢于批评的人生态度,因此常得罪人并卷入政治纷争。而从古至今,许多人恪守中庸之道,认为枪打出头鸟,《中庸》的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换言之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结合社会现实和自身感悟,谈谈你的理解。(卷二)

要求:

选择任一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笔记。写之前请将该话题附在前面。

篇二:《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选编

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一(17)班 沙智勇

腾达也好,困顿也罢,每个人都该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东坡”。

他,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的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一生都卷在漩涡之中,却始终超然物外。无论是对立派当权,还是同党人得势,他都过的很失败。虽然皇上私下里很重视他,可他却不断遭到贬官、逮捕,从未有过安定的居所,如柳絮般四处飘荡,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作永恒,充实了历史的画卷。

少年时,他才高八斗,博览群书。与李白相比,他年纪轻轻便凭自己一身才学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高峰;与杜甫相比,他没写太多的干竭诗就获得了当朝权臣的赞许与认可;和柳永相比,他没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诸多感慨,年纪轻轻就走到了人生的制高点,天地万物尽在脚下。

因为与大政治家王安石政见的不和,他的仕途注定不能一帆风顺。在辗转升迁中,他来到了黄州,在这里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不朽的诗作。那两篇对赤壁精炼的描写,道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大自然给人提供的一生盛宴。不管何时何地,这些作品都能给我们以大的感悟。

晚年他甚至得到了移居海南岛的命令,对于一个老人,面对“食无肉,病无药”的折磨,他实在是难以承受。但是他不屈的灵魂和人生观使他从来失去生活的乐趣,他曾经对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那种绝对醇美,完全成熟的人生态度,那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容的幽默感深深感染了我。

他秉承儒家传统和分子的正道,却又吸收道家、佛家的营养;得意时,他儒道并济,挥洒人生;失意时他遁入佛法,顿悟人生。他的身上发生过种种逸闻趣事,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对他的一生,他曾有自嘲的口吻这样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显得沉重,但却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

或许,在风云变幻的人生路上,我们应学会苏轼胜败两志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大呼一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传》读后感

高一2班 沙 璐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一点溜走,渐渐被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传诵,为人所敬仰,为人所品味的名字——苏轼。

苏东坡永远是一个谜。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而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苏东坡一生坎坷,纵然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 “莫听穿林

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坦然。苏东坡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他的心灵完全向自然敞开,承受灵性的诱惑,以心灵的真实来体验生命的过程。

但正像林语堂称其为乐天派一样,似乎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苏东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 鹿姿。”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奔放灵动,豪放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褒千里的豁达胸襟。

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十年生死两茫茫”,悼念亡妻凄婉哀伤。他热爱生活,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以传后世。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苏东坡一生都在追求浩然正气,他不偏执,不狭隘,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在各地都积极推行法新时,东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来指责新政,结果被贬。而在新法被废时,他依旧没有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但是一代大师终于还是走了,走在北归途中,但即是面对死亡,他走得依然坦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来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先生为文人留下了千古标杆,他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灵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传》读后感

高一12班 李倩倩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而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那些千古绝唱的名篇,是那些为人所赞扬的辉煌故事,更是那些令人钦佩的精神气概。

忘不了他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而我们从小就明白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总想起他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有画格外生动;回忆到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之美借示于人,西施之美尽展西湖之美;又想到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天下百姓生活地幸福安乐也是他最大的愿望;惊叹到他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不愿服老,永远希望为国效力,为国奉献出自己的努力!

苏轼的一生并非是风平浪静,不平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精彩的人生!乌台诗案这一事件的发生让苏轼被加上了莫虚有的罪名。苏轼被指控说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被人说是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心知难逃一死,却能蒙皇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一相及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这一段经历成就了苏轼不同的生活的态度。

面对坎坷的人生经历,苏轼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看淡一切浮云。晚年谪君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达到了豁然恬淡之境。而乌台诗案后的他,讥讽苛酷,笔锋失锐、紧张、愤怒已然不在,出现了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他不再执

著于“奋力有当时志世”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游赤壁所作《赤壁赋》中“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天地之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也能让人心领神会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浩然不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 ,无足怪者。”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

高一(13)班 蔡文倩

老早就想静下心来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却一直没有实现,终于在这个寒假,品读了这本书,感悟颇深。

在古代的诗人词人中,我唯独最爱苏东波,喜爱的原因却无从说起,也许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 谈及东坡居士,恐不喜其者少矣。其诗词书画,造诣少有人能及;其幽默达观,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其关心百姓疾苦,至一处为官,必竭力造福当地;其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其不畏权贵,每每对之戏谑不已;其平易近人,即令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

有人说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苏轼,这个千年不朽的文豪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鲜活了。我猜想,也许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又怎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

苏东坡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欢他的缘故。万古不朽的美名,历代人人爱读。每个人的喜好都与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密切相关,现在我欣赏的是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风波 途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没有苏东坡大度与乐观,但是,这种在困境中的人生态度却是珍贵的。也许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品味苏东坡,体会人生的苦难与幸福,相信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的。

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高一(9) 段嘉昕

回想我对苏轼的记忆,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接触他,中学时期更多的诗词,说起来人人会唱的《但愿人长久》??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的着名书法家、画家。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颇有感触。为东坡潇洒之诗词所倾倒,为东坡人生之坎坷而叹息,为东坡不羁之情怀而钦佩,为东坡之真性情而感动。苏诗不少见,但书中引用的诗文都结合了诗人的生活情景,每一句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借诗人之口自然吟咏而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来更觉鲜活可感。

东坡先生生性豁达,喜好交游,常人也有机会和他举杯共饮,寻幽探胜,当他在月夜孤舟上发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慨叹时,孰能不神往?这是和东坡先生同时代人的幸运,但他们也是不幸的,苏东坡所在的时代正是宋朝由盛转衰的几十年,对黎民百姓来说这就意味着动荡和灾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苏东坡个人而言,急剧变革的时代和积极入世的他相互成就,但其坎坷的命运从一开始也就已经注定。数十年宦海浮沉,陷于流俗与通变之争,苏东坡历经颠沛流离,妻离子散,一度穷困到无炊米度日。作为元佑党人的精神领袖,他为民请命,忠言直谏,抗争不息,却未曾有丝毫妥协与退却。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面对多面的、立体的苏东坡,细数其功无疑是徒劳的,往往挂一而漏万——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天才可以感知却无法琢磨。读苏传,其实是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和心灵的伟人生活,即便诗人已作古,但他留给我们的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却如江风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回到题目,不得不提另外一个才子——林语堂。老实说,这本书和现下主流文学风格相去甚远,缺乏足以引爆眼球的元素,但它的吸引力恰恰来自于它的纯粹。诚如作者所言,他写这本书只是“以此为乐”,当然也是源于他对苏东坡的喜爱。

在这样一种创作动机下,写出的作品自然格外隽永耐读。作者不是隔岸观火,读者就容易置身其中,着了迷的人好像和这本书订立了某种盟约,只要一翻开书就身不由己地紧随内容的铺陈或喜或悲,及至读到苏东坡去世一节,终于忍不住掩卷长叹。

叹息未已,忍不住又翻开继续往下读,再翻页,书行此处戛然而止--读者肯定会嫌不过瘾--书也许可以续写,但人生没有续集,世上断不会再有第二个苏东坡式的人物了。不过,又何必拘泥于此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人在千年前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答案。

从今天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予生”。

淡然以对

高一(19)班顾子涵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题记

漫漫人生路上,有晴也有雨,往往是风雨忽至,而后雨歇风住,只看你是否在风雨后放下,然后看到彩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一生命运多舛。他就像一颗宝贵的奇石,被顽童无赖丢弃抛掷,黄州、汝州、颍州、海南??身有大能,弃而不以补荒天,命运一次次磨损着他,却最终雕琢出一块璞玉,

篇三:苏轼读书笔记

依然有余情

——读《苏轼》有感

他名震京师,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他仕途曲折,既是噩梦,也是命运。撇开“官场深

似海”,我最想谈“情”。谈苏轼,这一旷世才子,给我们留下的情感共鸣。 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予苏辙,手足之情可见深矣。几十年来寒窗苦读,

踏青嬉戏,进京赴考,乃至于深陷囹囵,总有一人站在苏轼身后,心甘情愿舍己救兄。贬谪

又如何?在两兄弟身上,我深深懂得了“情”的永恒,千里之隔仍有情。“借我三亩地,结茅

为子邻。”是为友情而高歌。苏轼喜欢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包括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和平民白

丁。广泛的不论阶级的“情”才使得苏轼的诗词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可垂老时,在海南儋

州,只有儿子苏过陪伴过春节。一轮孤月静静地悬挂在海外他乡的天穹,月光便化作无限的

寂寞和苍凉袭过苏轼心头。“搔首凄凉十年事”,苏轼是重情的,三个一生缘牵的红颜虽离他

而去,他却始终对她们怀着眷恋与思念,直至生命的尽头。 千丝万缕的“情”织就了苏轼的人生。于是,再回顾乌台诗案,黄州谪居等官场变故,

原来依然有“情”。

苏轼为官,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到了徐州,刚想安定下来,就碰到一场铺天盖地

而来的洪水。苏轼穿着草鞋,拄着木杖,一身泥水,向禁军求援。他的情系百姓,感动了禁

军,他们筑起长堤,终于使徐州脱险。与徐州共存亡而结缘,难怪改任时,徐州百姓从四面

八方赶来深情挽留,“暂别还复见,依然有余情。”啊。百姓爱戴的父母官,才是好官!接

踵而至的冤案正是因为有“情”,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九死一生中,被贬黄州,反而出现创作的黄金时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是他面对逆境的淡然心态。“鬓微霜,又何妨”多么豪迈。有时他感叹“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我倒觉得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苏轼,足当“英雄”。苏轼的每段“情”都与传奇联系。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时间的流逝褪不去才子的光华。如今,依然有余情。篇二: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我读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传记。全书按照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分成四卷:童

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作者对苏东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辞赋进行解读,从而分

析苏东坡的心理性格。

纵观苏东坡一生,只能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

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

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

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

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

“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

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

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

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

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

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

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

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

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

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

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

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

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

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

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显然,苏东坡已一一犯规了,

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

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东坡就是要做到说

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东坡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

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虽然后世美誉甚多,但是苏东坡留给我的印象,仍然是多面的,丰富的,有血有肉的。

他不是神,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曾经想要自杀,他也曾经在文字狱中承认莫须有的罪名,他

也因为高调而得罪了不少人,这些政敌们出于利益和妒忌对他进行了无情的迫害。但他,绝

对是一个健康的人。他不偏激,儒释道在他的身上有着完美的融合。他有儒家的进取,正义,

也有佛道的洒脱出世。他即追求长生不老,健康长寿,也不放过品尝美味的机会。他有文人

的优点,却没有文人的酸腐和清高之气,反而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更在黄州这个苦寒之地

亲自开垦,做一个躬耕的农夫。前面提到了的都是我对苏东坡的整体感受,全书共分为四卷,而卷三“老练”在我看来

就是他内心真正的平静。苏东坡在写诗做赋、当官之余,修行瑜伽、佛教、道教等,与其

弟子由交流,颇有心得。然而,他留有自己的见解,把各家思想融合并用于自身。 一般的,一个人需要有信仰来支持他的灵魂,有追求来引导自己的道路,有理论来化解

自己的忧愁,有动力来使自己奋斗。对于东坡这一个两遭贬谪远迁的人,这些使他思想境界

更高的理论更为完备吧。

年轻时,他继承了父亲苏洵的狂放不羁。他写讽刺诗、写诉状、写奏章劝皇帝改变观念,

因而遭受打击。在被贬谪后,在向南的漫漫长路上,在南方的蛮荒之地,在一个个不眠之夜,

他参悟了生命的真谛。

“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 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 这三十二字警告,是他写给自己昼夜观看的。“失去人间美好东西的人,才感觉得到人间

的幸福。”在一次次的顿悟中,“他讽刺的奇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

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除去对苏东坡的生平记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极其富有文学韵味: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

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

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

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

幸。”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

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

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

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

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篇三:读书笔记材料——苏轼专题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

人,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

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

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

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是苏洵。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

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

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

二十一岁的苏轼,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欧阳修叹赏其文,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

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

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

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

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

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

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

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

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

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

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

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

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

们认为隐含讥

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

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

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

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

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

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

副使,本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

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

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

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

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山再起: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

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1085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

引起了保守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

过半,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

西湖,动用民工20。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

景之一“苏堤春晓”。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

合,元祐六年八月,再次再次被外调,并最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

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

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人们一直把

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最后结局: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

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

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

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 ——苏轼作品辑录(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fā)。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

(qiáng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

酹(lai)江月。

【白话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

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

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

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

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

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

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

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内容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

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

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

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

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苏轼作品辑录(2)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xiào)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suō)烟雨

任平生。

料峭(qiào)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

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

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

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写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

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内容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

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

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

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

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

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

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

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

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苏轼作品辑录(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ang),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huán)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gāng)。

【白话译文】


苏东坡传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05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