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教师笔记 > 带画的读书笔记

带画的读书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7 | 移动端:带画的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图画图片

图形创意

第二章 新图形的创作

一、改变物体原有的概念或形态

二、在平面中改变原有形状的面貌:重叠、相切、相交、大小对比、改变形状的机理和材料

三、平面中的想象:图形置换

第三章 图形中的概念

一、概念的延伸:象征、转喻、隐喻

二、概念的改变:提示法、同化法、合并合成法、修饰合成法、交集合成法、谐音法、波谬法、同构法、联想法

第四章 视觉思维和西方视觉语言的发展

历程:认知——象征——写实——抽象

第五章 图形的抽象及抽象视觉因素的规律

一、常用手法

a删除法b提取法c简化法组合d局部取景法e变形法

二、材料的影响

三、空间:除了运用透视法则创作空间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图形的大小或色彩来创造空间。利用形状的大小渐变来提示通奸。利用色彩造成与画面平行的几个空间。利用色彩表达字母的前后关系。

篇二:读书笔记画画怎么画

「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

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

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

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

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

孩子的画

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2岁时,眼睛追随手的运动,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画(2岁半以后)。这时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仍然不能让孩子画脸等形象,妈妈画形象给孩子看也不好。对于同样一个圆圈,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3岁时,孩子懂得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这时还是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类的东西,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尝试给孩子创造

和朋友一起画画的机会,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

4岁时,孩子可以自己画出形象了,开始凭印象画画,绘画作品中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排列。这时,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讲述。在平时,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孩子绘画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5岁时,孩子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关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这时多给孩子讲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要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

6岁时,孩子惯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将事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这是,不要用画的好、画的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总让孩子看电视,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绘本、传说等多读给孩子听,引导他们把故事画出来。7、8岁时,基底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这时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

孩子的作品。9岁时,开始追求画出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成人不要过于苛求他的写实能力,要多和孩子一起动手作画,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篇二:能做摘抄画重点 篇三:《艾玛画画》读书笔记

《艾玛画画》读书笔记

幸福是什么?读了《艾玛画画》就知道了些许。

《艾玛画画》讲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孤独老人,虽然子孙满堂,但是只有猫咪作伴。当偶然的一次机会,所画的画被发现之后很受大家欢迎,她就有了生活的乐趣。说实在的,这国外的绘本真是费解,和儿子反复读了多遍,才懵懵懂懂的体会到书里言喻的幸福:每个周末,老人艾玛都做很多的糕点等待儿孙前来聚餐,对于老人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幸福;

每次儿孙来之前,艾玛都要收起自己画的儿时山村图,换上孩子为他画的画,尽管画的内容不符合老人的心意,对于老人而言互相尊重就是幸福;偶然一次,老人艾玛忘记收起自己的那副画,很意外的受到儿孙的称赞,都争相抢要艾玛的画。自从之后,艾玛天天画画,送儿孙、送邻居,她生活满足而充实。对于老人而言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才是最大的幸福。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告诉儿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是最大的幸福。不论在爷爷奶奶那个大家庭里,还是爸爸妈妈这个小家庭里,或者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家庭里,互相尊重、互相爱戴、互相帮助,才能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每个人心情都会愉悦。相反,如果大家都互相指责、互相拆台、斤斤计较,生活就会变成一团糟。书中的艾玛老了,她百无聊赖地去逗猫、她闲着没事画画收藏起来,但是她倍感孤独,直到当大家都喜欢她的画,她才变得幸福起来、忙碌起来,这就是艾玛的幸福。

篇三:《绘画当为奇迹》读书笔记

李树波,1990年代末结束记者生涯,开始自由写作。随笔作品散见于《广州日报》、《南方周末》、《读库》、《三联生活周刊》、《东方早报》等报刊。现于欧洲从事媒体研究和教学工作。这位自小成长于书香门第,目前旅居海外从事传播学教育研究的学者,最近应京城著名出版人老六之邀,把前几年在《读库》发表过的文章集结出版,推出了评论集《绘画当为奇迹》。小小的开本,220页的篇幅,用自成一派的笔法描摹了八位西方美术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巨匠。

李树波的《绘画当为奇迹》是打破艺术资本不平等大幕的一把尖刀。它以锋利的刀锋,让没有机会接触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的艺术沙龙的我们,侧身进入了这艺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艺术家不仅仅是辞典里的一个个词条,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供我们瞻仰的画像。他们有生命的温度,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有或滑稽或冷峻的性格,有面对时代洪流时坚毅的抉择。他们可亲、可敬、可调侃、可解构。

弗朗切斯卡:

他的作品以柔和平静著称,善于运用明快的颜色来处理空间关系,明确有力的轮廓又使他的作品造型朴素、明净,格调庄严、隆重,基督、天使、圣徒的形象都是民间流传的典型形象,充满着尊严与内在的张力。人物造型结实有力,比例严谨,具有高度的体积感和严密的空间感。整个画面在色彩上为音色调的明朗色彩所统一,洋溢着一种纯净、自然的神圣。

文艺复兴早期那种清明氛围和自然光线,更有一种独特的空气,具体来说就是空间感。他们对几何学的心得和极其敏锐的视觉体验,赋画面内的空间予严整的秩序,抚慰着观者的理性。透视学原理与平面结构的合理运用以及利用光线来表达空间,弗朗切斯卡经营出具有个人风格空间表现形式,被人称为“建筑结构式的构图”。

弗朗切斯卡在他的学术专著《论绘画透视法》一书的开篇,将绘画艺术分成三个部分:“绘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所谓的设计(design),安排(commensuratio)和赋色(colorarc)。我们所说的设计指围绕对象的外形和轮廓线;安排是指把外形和轮廓线恰如其分地安排在适当位置;赋色是指色彩如何显示在物象上——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使其变明变暗。”

色彩

最能反映弗朗切斯卡色彩成就的是《乌尔比诺大公及其妻肖像》。画面人物都作侧面描绘,脸部的体积感是通过圆形轮廓和柔和的明暗渲染来塑造的。

乌尔比诺大公穿着红衣服、戴着红帽子,与淡蓝色的天空和灰色的风景拉开了距离,两块红色间的平面处理、灰色与红色的奇妙对比以及较低的地平线一起造就了一种纪念碑式的磅礴气势。

弗朗切斯卡的晚期作品敏感渲染更加柔和,也更具透明感。

叙事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无论是宗教题材还是世俗画,都具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和场景,这样的叙事手法在空间表现上无疑需要较强的画面逻辑性和层次感。弗朗切斯卡正是空间处理的高手,且善于利用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多元空间并置处理,不同的空间和场景的故事在他的透视空间处理下展开,所以弗朗切斯卡的作品能给观者匠心独具的惊奇之感。

如《鞭挞基督》中拥有不同的景深,右边的三人所处的前景是室外空间,作者将鞭挞基督的主要情节放在后面的室内空间,在室外、室内两个空间以一个立柱衔接。画面中展现的室外场景巧妙地过渡到室内空间,使画面空间的层次和纵深极具表现力。此外,这幅画还是用了西方绘画中少见的隐喻手法。前景中的三人位置关系和室内空间行刑的三人呈现同一类

型的三角组合,以此暗示蒙特费尔特罗公爵处于与基督遭受阴谋陷害同样的境地。

构图

弗朗切斯卡早期的代表作品《基督复活》,该画在构图上首先通过架起来的大理石围柱使画面具有一种崇高庄严感,与大理石台阶、石桌以及后面的风景加上坐躺的士兵与站立的基督互相交叠产生的透视纵深感。石桌的平面正处在画面黄金分割点上,士兵坐姿的歪斜又恰当地打破了石桌横面的单一性。人物安排主次分明,基督站立画面中间,手中的旗帜意欲冲出画面,有着哥特式的神性,连同下面坐着的士兵使画面产生一种金字塔式的布局,使得整个画面在生动中透出一种威严、崇高。

弗朗切斯卡最后的作品是现存于英国国家画廊的《基督降生》。画风出现明显的变化,以各组人物的运动和姿态变化来组织画面,不再是令时间静止的雕塑般的布局和造型。从这条路往后,是文艺复兴高峰期的路径:运动、变化、速度、力量。

卡拉瓦乔: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1571—1610),意大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生涯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后开始的。他是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曾师从米兰画家培德查诺学画,继承了意大利北部现实主义民俗画的传统,并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卡拉瓦乔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卡拉瓦乔生活贫困,与劳动者为伴,性格暴躁、孤傲寡合、狂放不羁,很难与人相处,这种个性使他处于流浪作画境地,在一次争斗中因误杀了对手而被迫离开罗马到那不勒斯过着流浪的生活,卡拉瓦乔到处与不理解他的人发生矛盾冲突,常因斗殴受到法庭审判,坐牢、逃跑、作画,使他永远处于社会底层,正因如此,卡拉瓦乔对底层劳苦大众的生活和形象更加熟悉,观察理解更加深刻,这为卡拉瓦乔革新传统艺术,创造新艺术形象,使普通平凡的劳动者走进神圣的艺术殿堂提供了难得的生活基础,为他开创了一个艺术的新纪元。

以卡拉瓦乔为首的那波里画派(也称卡拉瓦乔画派),兴起于意大利南部的那波里地区,曾受到了尼德兰绘画的影响,它反对学院派僵化的教条和巴洛克美术夸张的浮华;追求朴素、清新、直接面对自然的表现方式;以单纯、强烈的明暗,严谨、结实的轮廓,以前所未有的朴实无华的作风为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绘画向1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转型起到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对同时代的西班牙、法国、荷兰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思潮都有着深远影响。

虽然卡拉瓦乔在世时声名显赫,死后的几个世纪里却被人们完全遗忘了,只是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尽管卡拉瓦乔影响了风格主义衰亡后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但对新兴的巴洛克艺术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安德烈·贝恩-若夫鲁瓦(保罗·瓦乐希的秘书)评论道:“坦率地说,卡拉瓦乔的工作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始。”

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的作品像一面镜子一样真实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这一动荡的年代。正是时代孕育了他的艺术,他的艺术反过来又表现了这个时代。

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卡拉瓦乔有着自己的美的标准,他来自生活底层,熟悉并同情这些人,在下层劳动者的身上和内心去寻找美。他作品的人民性也表现在艺术的真实性上,真实为他的艺术带来了撼动人心的力量,他总是从生活出发反对一切虚构和臆造。

三,在卡拉瓦乔的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对社会批判的因素。文艺复兴是理想的时代,而17世纪是人们理想破灭的时代,他画中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死亡、鞭打、哭泣、沉思、乞求、骚动不安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描写都是对社会的批判。

四,在艺术技巧上的革新。

1.是他对光的研究运用,他把色彩和光结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更真实、更鲜明的艺术效果,并突破了画面的平面,使人体更有雕塑感。

卡拉瓦乔常为人知道的明暗对比,在早期的美童系列中也有体现,而在圣马太系列中得到最清晰、完整的展现。明暗对比法,是罗马帝国晚期兴起的一种装饰画法,只用两种颜色、或黑白,或深棕色和白,在棕色纸上体现明暗对比。

2.构图法和文艺复兴时期不同,主要采用开放式构图,人物多处于前景,尽量使画面上的人物与观众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情感的交流。

3.无论是画静物还是人物都力求表现出事物的质感,画面上的每个部分都给人极其真实的感觉。

4.卡拉瓦乔表现的运动和巴洛克艺术家表现的运动不同,巴洛克艺术作品中的运动往往是无目的的,而卡拉瓦乔的运动总是有目的和内容的,是受画面主题支配的。

蒙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爱德华·蒙克是画家雅各布·爱德华·蒙克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爱德华·蒙克的亲戚。母亲劳拉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后小爱德华·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爱德华·蒙克单独抚养。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爱德华·蒙克通过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後,我们还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爱德华·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爱德华·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

《呐喊》作者蒙克自叙: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给人一种惊悚的震撼。我突然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于是画下了这幅画,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我"生命组画"中的《呐喊》。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罗斯科:

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生于俄国,十岁时移居美国,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师从于马克斯·韦伯。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方法。以后,他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

马克·罗斯科的艺术注重精神内涵的表达。他力图通过有限的色彩和极少的形状来反映深刻的象征意义。他认为,今日西方文明根植于西方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希腊文化。希腊悲剧精神中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正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的写照。他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许多人能在我的画前悲极而泣的事实表明,我的确传达出了人类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画前落泪的人就会有和我在作画时所具有的同样的宗教体验。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

马克·罗斯科的作品一般是由两三个排列着的矩形构成。这些矩形色彩微妙,边缘模糊不清。它们漂浮在整片的彩色底子上,营造出连绵不断的、模棱两可的效果。颜料是被稀释了的,很薄,半透明,相互笼罩和晕染,使得明与暗、灰与亮、冷与暖融为一体,产生某种幻觉的神秘之感。这种形与色的相互关系,象征了一切事物存在的状态,体现了人的感情的行为方式。画家借助于它到达了事物的核心。罗斯科的画往往尺幅很大,这是为了能让人置身于体验之中。

罗斯科和其他画家的区别在于,尺寸、空间、气氛是他作品的必要构成,他创造的是一个气场,一个在瞬间可触可感的灵魂空间,一组具备音乐性、建筑性和色彩的史诗。

对于罗斯科,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绘画,一定要像奇迹一样。 艺术其实是由无数个观看的片刻组成。这个名词换成建筑同样成立。只有特定的空间才能具备某种物质条件,引发一系列的具体事件,使身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产生某种相关性,即所谓的空间体验。这才是认识一座建筑、一幅绘画、一件艺术品最好的方式。


带画的读书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08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