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散文随笔3000字

散文随笔3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23 14:17:32 | 移动端:散文随笔3000字

篇一:散文欣赏 (3000字)

忽略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

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

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天越来越冷了,太阳公公也越来越早下班了。

走在校园的路上,手冷得直打哆嗦,红得像一个害羞的小孩子,躲在温暖的衣服里。

到小巷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大片大片的黑肆意蔓延天空,不出一会儿就如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却看到家中的一缕阳光,好像在等待着我的到来。我却很平常一样,骑着车回去。但是家人的那一个细小的动作,照亮了我的道路,但我却忽略了。

爸妈在休息,我却在=写作业。

墙上的挂钟已走到10点,我却还在灯光下写作业,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真是辛苦了我的手,都变形了。这时一股清香把我的灵魂勾走了,可能是妈妈看到我还在写作业,偷偷瞒着爸爸给我泡的奶茶。我却还在责怪这妈妈给我泡的奶茶的味道是我不喜欢的,有一种想要倒掉的冲动,但有怕心灵谴责我,还是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喝下去。现在想想,不管奶茶的味道是不是我喜欢的,总之这是一份关心,我却残忍的拒绝了。

我带着愧疚进入梦乡。

“嘀嘀嘀??”

闹钟的铃声总是那么的刺耳,每次醒来,睡意都被赶走了。

拿起闹钟一看,6点钟了,也该起床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打开浴室的门,一股暖意向我袭来,那是爸爸起床给我准备的洗脸水,牙刷上也多了牙膏这一个伙伴。 洗漱完了,去吃早饭。

今天看了看餐桌上的饭,稀饭、一杯奶,还有那一张不起眼的纸条:

儿子,今天的饭是不是很特别啊,快吃吧,不然就凉了。

我琐屑把它扔到垃圾桶,拿起勺子吃饭。虽然这几个字很不起眼,但是充满了妈妈对我的关心,我还是忽略了。

天慢慢灰暗起来,乌云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不禁让我担心。

眼睛盯着手表,看到时间一点一点的跑走。

快要放学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突然,同桌戳了我,手指着窗外——妈妈穿着雨衣,手里拿着那件雨衣,面带笑容递给了我。我同样是一个笑容回答了妈妈。

同样,一个笑容也是一份爱,这次我却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其实,我忽略的并不多。我忽略的,只是一些生命中细小而美好的事物。而恰恰是这些细小的美丽,才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充满乐趣。

青春的自白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在世俗的成规下,勇敢地前进。

-----------------题记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青春,在嘲笑着我们。我们或许有无奈,但在青春的准则下却容不得你为自己辩解。我们只能看着它带着鄙夷的目光,在有生之年里离我们远去。

青春,如此美好。但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的青春逝去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发掘。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当初的时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黄金,而我们却走的太匆忙,忘了低头看看,脚下这边金灿灿的土地。

青春,令人寻味。花儿曾经在枝头绽放,美得让蝶流连,让人赞叹,但花儿知道,再美的生命也会有渐衰的容颜。同样,再美的青春也自有消失的一天。不禁感叹,既然青春终究会失去,又何必在乎曾经拥有呢?

我不解。

这个年代的青春,无法被发掘,无法被品味,无法被正值青春的孩子们深深地印在脑里,刻在心里。

处于青春的我们,早已被生活的枷锁牢牢的束缚起来。世俗的成规我们没有办法打破,我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沉默,选择屈服。

压抑着的心无法释放,灵魂深处又充斥着嫉妒的忧伤,这就是如今青春的最佳注释。

我的青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在世俗的成规下,勇敢地前进。

“带不走的,丢不掉的,让大雨侵蚀吧,让他推向我,在边界奋不顾身挣扎,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别让我飞,将我温柔豢养。”听着陈绮贞的歌《鱼》,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

鱼,乃水中舞者,我非鱼,但我熟知鱼性,即为水性。小时候,爷爷在朋友家买了几条鱼,那时还很小,黑白相间的,犹如那闪闪发亮的黑珍珠,衬托出它的高贵。

每天我和姐姐都会去和鱼游玩,那时看来,鱼只不过是一个被我和姐姐的玩具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失,鱼也慢慢长大了,我好像读懂了它的心思。自从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它努力的跳着,好像要挣脱掉那束缚它的鱼缸。

爷爷说可能是水太少了,便又放了一点水进去,可是鱼还是在那里拼命的跳着,我有点于心不忍。我不解。

鱼本来是想要挣脱掉鱼缸的,爷爷为什么说是水太少了,为什么鱼就不能拥有自己的自由,在自由的世界里欢乐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人类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们是不是太自私了,把鱼关在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的“封闭”世界里,我现在可以体会到鱼的心情了。

日积月累,鱼每天都在努力着,努力挣脱掉鱼缸,可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它还在坚持着,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有一天,鱼终于跳过了鱼缸,掉在地上,带有血的身子在地上翻腾着,好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可是快乐并不是永久的。爷爷看到的时候,把鱼小心翼翼的拿起来,先用水清洗一下,再放到鱼缸里。鱼前面所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

篇二:散文读后感 (3000字)

散文读后感

篇一: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

在暑假中,我读了《朱自清散文精选》,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窗。我沉醉于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完美的意境,不论是美景还是一切生灵,在他笔下,都显得格外生动。

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不错,世间万物虽有毁灭的一天,但总会有重生的时候,而我们人,在这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来,岁月又何尝可以倒流呢?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过的岁月,谁又会在意呢?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就会加倍地珍惜仅剩的时间,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笔下,就更衬托出了它的价值。

朱自清的文字不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还十分优美,他对景物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篇二:丰子恺散文集读后感

再读《丰子恺散文集》,心中不自觉笼上了一层悲哀,来得如此无奈。隐隐约约中,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些无法挽回的岁月,清楚地罗列在眼前。想抓住,却已飘远了。那一刻,才发现自己不复是黄金时代的人了。

尤其偏爱 丰老的《送阿宝出黄金时代》,记得他曾在文中说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这确是一种悲哀!当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便是明白了这道理。于是我开始回忆我的黄金时代,却发现无畏可爱 的岁月仿佛早已离我而去。或许是我早忘了那样的生活 ,便也不再去想。可这竟是多么荒唐的事!不知不觉的几年以来,天真、无邪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而面孔上,多了一份为重的思考。这没什么 不好。知识与那黄金时代相比,少了心中的畅快,少了自己的真性情!我多想在此刻重温一个孩子的温度,但一切都太晚了!说出这番话时,便已与黄金时代划了一道横。成长,你能否放慢脚步,让我感受黄金时代的余温?

有一丝恐惧,腐住了每一根神经。我有些担心。“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孩童时代的我们只知成长如何是好,充满羡慕地眼巴巴地望着大人的生活,急于冲破时间的牢笼,奔向下一个目的地。那一刻,我

们永远也不会明白成长的“代价”。或许“绵羊”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但或多或少,我们丢弃黄金时代的奔放与热情。或多或少,带上了世俗的气息来应和这个世界。这样

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压抑!无奈,只因我不再是黄金时代的人儿了,要学会“生存”。我避不开,躲不掉,只求能否放慢脚步,让我在黄金时代的在最后末端沾回一些过往的气息?即使是掩藏其真面目的时刻,也不至于做一只“绵羊”。

刹那间,仿佛觉得人生像是一场分段的冒险赛,时间像是那只计时的秒表。黄金时代,是这场游戏的开始。因为你不懂游戏规则,所以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惩罚。只是此刻,我已具备了初学者的水平,不得不步入下一个阶段。我必须学会谨慎、小心,却步是屈服、妥协。

出黄金时代,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开始。不是不敢向前,想再次留恋过往的美好罢了。让我们的黄金时代被烙在心底吧。

篇三: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读余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 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 ,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 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篇三:中国现代文学30年 (3000字)

中国现代文学30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

1.中国诗歌会上海总会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2.标志着中国诗歌会前驱诗人殷夫与他出身阶级“告别”的诗作是《别了,哥哥》。

3.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

4.在1936年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云集》三位青年诗人出版的合集是《汉园集》,他们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5.中国诗歌会代表人物蒲风的代表作是《茫茫夜》。

6.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的诗人是戴望舒。

7.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

8.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9.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创作,1936年被授予《大公报》文艺金奖;获得此奖的还有芦焚小说《谷》。

10.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的作品《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11.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12.臧克家的代表诗集是《烙印》和《泥土的歌》。

13.卞之琳的诗歌代表作是剪裁出的名篇《断章》。

14.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讲庄子将生活在过去时空的人复生,让他与现在时空中的自我对话发生种种饶有兴味的冲突的一篇是《起死》。

15.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主要采取了古今杂糅的手法。

16.鲁迅在《故事新编》的《奔月》(小说篇名)中,不写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由英雄变成凡人以后的遭遇和心境。

17.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写女娲在创人、补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时伴随着精神的苦闷的一篇是《补天》。

18.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和《人世间》、《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19.文学研究会作家瞿秋白的两部散文集分别是《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0.夏衍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为《包身工》。

21.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22.30年代前期瞿秋白的杂文多收在《乱弹及其他》。

23.开明派散文作家丰子恺的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24.邹韬奋(作家名)把1933年后流亡欧洲访问苏联的见闻写成的报告文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25.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游记》,记录了故乡湘西特异

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26.1934年7月曹禺的《雷雨》在巴金、靳以主持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27.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三个剧本,分别是《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三个剧本。

28.在“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剧作家和戏剧运动的组织者活动家,其中田汉、洪深是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29.剧场戏剧实验的剧作家夏衍的代表作是《上海屋檐下》。 30.30年代白薇的主要代表作《打出幽灵塔》,依然保持着浪漫主义特色。

31.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这也是贯穿整个抗战期间的唯一刊物。

32.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分别于会初和会议总结阶段作了重要发言,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题为上的讲话》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33.1945年11月,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与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论争。

34.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文学两个重要派别“七

月派”(以路翎为代表的小说家)与“九叶集”诗人从西方吸取了艺术营养促进了小说的现代化。

35.丁玲小说《在医院中》批评了当时的官僚主义和小生产者的思想恶习。

36.

二.选择

1.下列诗人属于“中国诗歌会”的是abd

a.殷夫 b.蒲风c.胡风d.杨骚

2.下列人物形象中,出现在《故事新编》中的有abd

a.女娲 b.宴之敖者c.陈士成d.眉间尺

3.李广田抗战以前的散文集abd等,追求朴素无奇的境界,“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到美和真实”。


散文随笔3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219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