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两千字汕头社会调查

两千字汕头社会调查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1 11:45:31 | 移动端:两千字汕头社会调查

篇一:汕头市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汕头市禁摩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汕头市禁摩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让汕头市取消禁摩令,特做相关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调查地点:汕头市

调查方式:走访、采访

调查的范围、对象:汕头市民

一、调查情况

(一)交通拥堵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特别是富裕人员的持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员拥有私家车,不断出现的私家车,与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货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使得原本就拥堵的城市交通变得愈发严重,甚至可以造成了“走到哪里,就堵在哪里”的局面。可以说,交通堵塞是一个必须重视的严峻的社会民生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为了切实了解城市交通的堵塞现象与分析其根本原因,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在汕头市一主要交通路口蹲点观察了上、下班高峰时期的车辆通行情况。具体如下:

2月19日17:30-18:30,地点:金砂路与龙眼路交界路口(设有转向红绿灯、无摄像头,设有人行天桥);因数车流、人流高峰期,本人通过蹲点记录交通混乱情况主要有:

1、车辆闯红灯:出租车26辆,私家车6辆,公交车5辆,摩托车78辆,自行车14辆,行人17人;

2、摩托车驾驶员不带头盔:约占经过的摩托车数量的70%左右;

3、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天桥;

4、车辆不按转向灯行驶,如左转灯亮,仍有部分车辆直行等;

5、其他交通混乱情况,如摩托车搭载2人以上、大货车照常经过等。

因时间关系,本人只在上述路口蹲点观察记录,因本路口对于市区道路交通状态有较好的代表作用,因为作为本文的重要依据,上述交通混乱行为也大致代表了目前市区的主要交通混乱情况。

(二)公交不发达

本人通过乘坐不同的公交线路车辆,以及结合自身一直以来在市区乘坐公交车的经历,总结出公交车存在的主要状况如下:

1、公交线路规划不科学、不全面,例如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公交车到达(如周厝塭);

2、公交车数量普遍较少,如17路、19路等;

3、公交车班次少,候车时间长,主要跟公交车数量少有直接联系,本人试过等19路公车的最长记录是1.5小时;

4、公交车司机素质低,司机很少做到礼貌服务,部分公交车司机还经常闯红灯(如24路),有时到站不停车,有时出现司机骂乘客的事件;

5、公交车车况及设备差,有多条线路仍使用九十年代初期的公交车,夏天没空调、冬天不能关窗、座椅是坏的,遇到下雨天,车外下大雨、车内下小雨等情况时有发生;

6、其他情况如公车站无站牌或站牌损坏未补休、车辆不报站、投诉没有效果等。

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本市的公交车存在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此可见关系民生的公交事业,切实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出租车管理混乱

但凡在汕头乘坐过出租车的人都知道一个现象,那就是汕头的出租车基本都不打表,不管是什么样的出租车公司和司机,都严重存在着这个问题,给这个城市的出租车打上了很差的烙

印。

另外,出租车管理混乱,市民或游客乘坐出租车收到不公对待或服务差,向有关部门投诉,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另一方面,出租车司机交通意识和服务态度差,经常闯红灯、抢客、占道,对待顾客蛮横、奸诈等,所以,这个城市的出租车给人的印象都是很差的。加之部分私家车违法拉客,造成恶劣竞争,也给交通造成严重的隐患。

(四)停车位不足

市民杨姐反映,她家住在菊园,自从规定车要停放在划定的停车位后,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转好几个圈,运气好时才能找到一个停车位,有时候,耽误了很长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停车的位置,她只能把车开进园区随便停放。杨姐抱怨说,菊园附近园区“扎堆”,这些比较老的园区都不设停车场,周围的居民每天为了找停车位而烦躁不已的人不在少数。杨姐说,划定的停车位太少是造成停车难的主要问题。

在菊园附近,兰园、凤园、竹园等几个园区紧靠在一起,这些园区都不设停车场,楼间距也很小,只够一辆小车通过,但还是有一些车辆停在了园区内的小道上,有的车堵到了人家家门口,这使得园内的空间显得更狭小。在一些区间路上,划定的停车位数量很少,在龙眼小学附近近百米的路段上,只有5个停车位,而且还都划在临街铺面的门外,有一个停车位就被放上了“门口请勿停车”的告示牌。一些没有划做停车位的地方也都停放了车辆,显然划定的停车位是供不应求的。

汕头计划市区范围内禁摩,使得不少人为了上下班方便,不得不买私家车,这让原本就已稀缺的车位变得愈发紧俏。

二、问题分析

(一)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城市道路的路面窄、路况差,交通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交通畅通;

2、机动车的车辆数量增加急速,远远超过了道路的车辆容积率,直接导致道路的“供不应求”;

3、汽车驾驶员未能完全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出租车司机和货车司机,经常出现闯红灯等现象;

4、摩托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不戴头盔,闯红灯,不按道形式,超载、飙车等现象严重;

5、部分市民的交通意识差、素质不高,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现象严重、非机动车抢占机动车道现象严重;

6、道路沿街商家的占道经营,使得道路变得狭小,商业中心、学校、医院

等地方经常出现大面积拥堵等。

(二)造成公交车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有:

(1)、有关部门投入有限,管理混乱,导致公交事业长期停滞不前;

(2)、公交车数量太少,而且不同的线路分配数量不合理,例如一些热门的线路和较清闲的线路公交车数量一样;

(3)、公交车管理部门管理不善,对于车辆行驶的班次、频率、司机的管理等缺乏有效的方法;

(4)、对公交车司机的管理不严格,客户服务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严重;

(5)、公交车硬件设施差,没有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设备,无法吸引更多的市民乘坐等。 下面一个实际的例子,就可看出公交车给人们的出现造成的影响:

去年刚从广州某大学毕业的小陈刚来汕头上班时就对汕头的交通现状大有看法,他决定从自身做起,乘公交车上下班,坚决不买摩托车。但一年下来,他觉得这个做法不实际,因为现在他从事的是业务工作,经常要往外跑,而乘坐公交车不但要花去不少费用,而且还很费时间,有几次因为公交车误点而差点误了事。近日他不得不放弃篇二: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汕头市环境调查报告

陈恩颖033211010

一、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汕头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6°14′40″至117°19′35″,北纬23°02′33″至23°38′50″,地球北回归线与中国海岸线的交汇处。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沿海岛屿40个,海岸线长289.1公里,原辖汕头市区、潮阳市、澄海市及南澳县;现辖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龙湖区和南澳县,其中最大的岛屿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每年3月,是省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干湿明显,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年平均气温21oc-22oc,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最冷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二、 大气环境

总的来说,汕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为全国5个空气达优城市之一,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全年达到ⅰ级标准的天数为一年的1/3,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中心城区酸雨出现频率低于7%。 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和南澳县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和广东省参考评价值。潮阳区和澄海区酸雨频率分别为21.6%和20.0%,南澳县城区基本无酸雨。废气排放方面,年均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00亿立方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5万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4100吨,粉尘排放总量

6.5吨。工业废气污染的主要行业为电力行业。全市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总排放量的85%。华能汕头电厂是汕头市最大的大气污染源,其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万吨,占全市总量的38%;烟尘排放量为1500吨,占全市总量的33%。

市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截止2002年6月份,市区共有汽车5.4万辆、摩托车22.4万辆,机动车排气超标率达29.1%,其中二冲程摩托车、公共营运车、微型货车等部分车型超标率较高,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对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各类废气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继续实施《汕头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全面限制使用高硫煤(油),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加强烟尘控制区日常监控,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建烟控区8个,总面积为359.88平方公里,全市烟控区覆盖率达100%。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促进超标机动车污染整治,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公交线路和公车班次,积极倡导城市绿色公交。

三、 水体环境

汕头市境内独立流入南海的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等。其中韩江和榕江水质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ⅲ类水质。韩江部分河段水质类别为ⅳ类,超标项目有石油类;练江有机污染严重,水质属劣ⅴ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全市近岸海域5个测点的水质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功能区标准。

废水排放方面,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9200万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占75%;工业废水占25%。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3.9万吨,其中生活排放量占90%,工业排放量占10%。纺织行业、造纸行业、食品行业、机械电子行业列全市工业污染负荷前四名,这四个行业cod排放

量分别占全市工业cod排放总量的29.19%、27.96%、12.52%、7.81%;其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8.99%、20.93%、8.66%、13.26%。

总的来说,汕头市饮用水源水质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梅溪河和新津河二个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至2004年末,全市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4万吨,全年共处理城市污水4937万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4747万吨,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3.13%,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2.54%。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数共有293套,处理能力20.38万吨/日,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66%。

四、 土壤环境

全市耕地面积约80万亩,土壤多为肥沃的冲积土,由于近海,土壤大多含盐量高,少数地区存在盐渍化现象。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良好,其中镉基本不存在超标现象。

五、 固体废物

1、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万吨,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其中粉煤灰占60%,炉渣占24%。粉煤灰和炉渣主要来源于华能汕头电厂、松山电厂、热电一厂和万丰热电厂。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工业固废处置量1.5万吨,排放量0.02-0.03吨。

2、汕头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万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六、 人口

全市2004年末总人口487.5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5‰左右。

七、 资源

1.森林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5万公顷,有林地面积6.3万公顷,四旁植树占地面积5000公顷,森林覆盖率32.6%。林木年总生长量75000立方米,林木总消耗量2300立方米,占生长量的3%左右。活立木总蓄积量115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保持年生长量超过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汕头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36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90公顷,绿化覆盖率35. 81%。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30.99平方米。

2.水产资源

汕头水产渔业资源包括鱼、虾、蟹、贝类等多种类型。资源量以鱼类和贝类为主。资源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明显。汕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北回归线贯穿汕头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1oc,特别有利于海水鱼类、甲壳类、贝类及部分藻类的生长,且生长期长。加上汕头市海岸线289公里长,40多个岛屿,1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4.95万公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汕头市的鱼类资源、贝类资源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影响水产资源的因素有: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盲目围垦、捕捞强度过大、地理与气候等。为此,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如采取禁渔措施、加强执法力度。渔政部门每年查处破坏水产资源的违规作业几百宗。海洋与水产部门每年还在近海区投放大量虾苗和鱼苗,促进水产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八、 噪声

汕头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5.6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是影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 潮阳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潮南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8分贝,澄海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7分贝,南澳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0分贝,均达到国家2类标准。

汕头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8.3分贝,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标准。潮阳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7.4分贝,潮南区道路交通噪

声平均等效声级66.0分贝,澄海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6.8分贝,南澳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3.6分贝,均达到国家4类标准。

九、 环保投资

有关部门着力抓好年度重点项目的落实,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污管网工程建设、城市绿化和河沟整治。每年投入环保资金十几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工程、河沟综合整治、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投入10亿元,占环保投资的85%;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共投入2亿元,占环保投资的15%,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综合防污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十、 总结

汕头环境质量良好,环保工作到位,环境保护责任考核总得分90分以上,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是人类居住,企业投资的好地方。

参考资料:

【1】广东省汕头市统计局?汕头市统计年鉴?1998-2002年

【2】汕头市环境状况公报?1997-2004年

【3】汕头湿地资源调查报告·2006.1

【4】汕头简介·2003篇三:汕头市小公园调查报告

汕头市小公园调查报告

2008年7月27日。笔者来到汕头市小公园片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对汕头小公园进行初步了解。

其后,笔者又查阅了小公园的相关资料。

据了解,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缔结《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辟十个通商口岸,汕头正式开埠。汕头小公园正是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 “四永一升平”指的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路、永平路和升平路),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区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小公园是30年代初建设的,有假山、喷水池,树有“万国来朝”牌。1934年4月续建一座八角楼,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亭于1969文化大革命中年遭拆毁。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1997年升平区鮀岛建筑公司重建“中山纪念亭”亭名为鲁迅所题。

据介绍,关于小公园“中山纪念亭”,还有一则精彩的商业竞争故事。原来,自从南生公司新楼开业后,此处商机日渐兴旺,遂传来香港大新公司派员来测地规划、拟在小公园兴楼营业的消息,这就惊动了邻近大小商户。当时的南生公司的老板李柏恒预感到这样不好,因为大新公司是财势力足的,在香港、广州、上海都有分号,所以必须阻止它选择这个地方来开展竞争。李柏恒想出一个用“死人”压活人的办法,这个主意,其实是当时绥靖公署秘书杨幼敏为他设计的。建亭“报告”一呈上,当然里应外合、立刻批准。于是,南生公司带头,中小商户也纷纷解囊,建亭之举便紧锣密鼓展开了。

大新公司派人来察看,见到小公园兴建中山纪念亭,也就打消了来汕头设商业点这个念头。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园周围商号松了一口气,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废。建亭工程搁置,舆论哗然,始作俑者欲罢不能,李老板等只好想方设法,用认捐广告石椅、摊送募款戏票等手法继续筹资兴建。小公园亭后来终于1933年开始建设,直到1935年才建成。

这里的商业大楼被称为骑楼,是汕头老市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1861年,汕头开埠后,骑楼这种欧洲风格的建筑传入汕

篇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地方独特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年级:___12级__ 专业:___法学____班级:____四班____ 姓名:___潘逸思___

一、调查背景

潮汕民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别具特色、自成体系。而澄海区是广东省汕头市下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出海口,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西北界潮州市,西南毗邻汕头市龙湖区,东南与南澳县隔海相望,历来是粤东、闽西南和赣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粤东门户”之称,因此,澄海区汇集了潮汕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调查的对象: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居民

(二)调查的时间:2014.08.25—2014.09.10

(三)调查的地点: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四)调查的主题:地方独特风俗习惯的调查

(五)调查的主要方法:走访调查、查阅典籍

二、澄海区的历史沉淀

远古时代,澄海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大海之中,是一个“海气昏昏水拍天”的海湾,后来才逐渐冲积浮聚成陆。现澄海地域在夏、商、周时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晋时属东官郡海阳县。隋、唐时属潮州辖下的义安县(海阳县),宋元丰五年(1082年)澄地分属海阳、揭阳两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现澄地分属于潮州府辖下的海阳、揭阳和饶平3县。明朝中期,倭寇窜扰,滨海一带居民人心惶惶。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为抗御倭寇袭扰,,划海阳县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阳县的蓬州、鮀江、鳄浦等三都,饶平县的苏湾都,共7个都置澄海县,隶属潮州府。治所设于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市区)。饶平县苏湾都设置澄海县,取意“澄清海氛”或“海宇澄清”,以安定人心。这就是“澄海”的得名由来。清康熙三年(1664年),因施行靖边海禁政策,撤销澄海县建制,全县人民全部内迁。至康熙八年,恢复澄海县建制,仍属潮洲府管辖。

1949年10月24日澄海解放,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195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建制,县地并入汕头市郊。同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澄海县建制。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澄海县,设立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代管。200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调整,澄海撤市设区,成为汕头市辖区。

三、澄海区独特风俗习惯的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区充分利用侨乡的优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外引

内联工作,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澄海区的经济发展了,但它依然保留着潮汕传统的独特风俗习惯。

(一)成人礼

经调查,澄海区本地人都知道潮汕地区独特的成人礼习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凡虚岁年满15周岁的孩子都要“出花园”。 在澄海,孩子在虚岁十五的那年,家长要帮孩子求神问
两千字汕头社会调查》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095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