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桃江乡土文化
桃江乡土文化
水电0803李珊珊
桃江的民俗风气,古尚俭朴。明万历《益阳县志》载:“民尚朴素,勤于衣桑,拙干商贾。”桃花江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有舞龙、舞狮、地花鼓、胡呐喊、三棒鼓、打渔鼓、腰鼓、弹月琴、秧歌、赛龙舟和马迹塘“故事”等。这是舞龙舞狮,这是地花鼓。我重点介绍一下马迹塘“故事”:“奇事、巧事,桃花江的故事”,桃花江“故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率领太平军攻下南京后,易名天京并建都于此。欢庆之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高台”以迎“天皇”。从此,“高台”艺术便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1864年,太平军失败,马迹塘将士就把“高台”艺术带归故里,每逢佳节展演一番。故事其所以巧,奥妙在一条经过精心锻制的钢筋上(即苔心)。“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立意新颖,险象丛生,令观者迷惑不解,回味无穷。还有许仙游湖、刘海砍樵、三打白骨精、穆桂英下山、打铜锣、独生子女一枝花等取材广泛,艺术高强。
五道茶是桃江的待客之道,贵客临门,主人都会献上五道茶,清茶、蛋茶、擂茶、面茶、盐姜茶来相迎。
益阳地区盛产茶叶,很多地区,人们自己家都有茶园、茶树,很多茶叶都是农家手工制作,味道特别,尤其以每年春的“头茶”为最。城镇居民,多从就近乡间向农民购买新茶,饮茶之风盛行。有客到,必奉茶。
蛋 茶
在桃江县很多地方风行,有贵客临门招待客人坐下后,家里的女主人就开始招待客人喝茶。蛋茶:取农家的土鸡蛋,放入白水中煮熟,剥壳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碗内,加入用干桂圆或红枣等加红糖煮的糖水,也有加甜酒等,各地稍有不同。一般而言,是来客每人两个,寓意好事成双。益阳桃江各地乡村较为盛行。
甜酒茶
甜酒是用糯米蒸熟加酒药子酿成,因甜蜜而故称。益阳一带盛行甜酒,民间在春节时大多用甜酒水待客。有贵重客人者,用甜酒加开水放糖煮沸后,再冲鸡蛋,俗称“甜酒茶”。寓意宾主之间关系甜蜜。桃江一带每逢喜事接客,必备甜酒茶招待。平时城镇市场也有购买。 面打茶
面打茶是桃江茶俗之一。先将鸡蛋煎成荷包蛋多个,再煮切面放佐料调味装碗,上加一个或两个荷包蛋,俗称面打茶。尤以平常来不及做甜酒茶时,以面打茶代之,特别在做
寿酒时,腰餐夜酒必用面打茶。也有用面打茶作早餐者。在早市吃早点,也有在面条、米粉上加荷包蛋的。
擂 茶
湖南桃江擂茶制作:擂茶,用生米、生姜、生茶叶,为提高香气也可加入芝麻、花生仁等。将"三生"置于上宽下窄、内径约一尺半,壁内有沟状竖纹的陶瓷擂钵中,然后用几尺长的山楂木或上等油茶木制作的"擂棍"旋捣,并加入少许冷开水,使成糊状,冲以沸水即成。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入口滑溜柔润、甜爽。制法大致和桃源相同,只是在吃口上各有不同。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为"甜饮"。而桃源擂茶则放盐,大多为"咸食"。桃江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谓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篇二:安化茶文化历史
安化茶文化历史,中国和世界独一无二的故事
湖南农业大学著名茶叶教授刘仲华,几个月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黑茶与神奇的金花菌”学术报告后,国际上许多食品工程专家和微生物学家,都想马上一睹益阳茯砖茶的芳容。 八一节前夕,国防科大将军学习班40多名海陆空将军,参加湖南省军区,益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建军节,品黑茶”联谊会,品了千两茶、天尖茶、茯砖茶后,一致感慨:益阳黑茶,天下一绝。
中国地大物博,又长期自闭,淹没和封存在历史深处的故事,一经挖掘披露,则全世界惊叹,这不足为怪。益阳千年黑茶故事,又是一例。
国家注册认可的三大县域品牌茶,是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这三大茶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是安化茶。因为安化茶以专供我国西北地区、俄罗斯、蒙古用茶的黑茶为主,千百年来,是中央政府“以茶制夷,茶马互市”国策的主要承担者,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密切相关。但由于过去我们自己对当地茶文化的挖掘与宣传不够,世人对安化茶了解不多。
益阳安化茶文化历史,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不少独一无二的故事。
益阳代代有贡茶——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
福建大红袍茶成名于明代,西湖龙井茶,清朝才被定为贡茶,普洱茶是雍正年间才定为贡茶。四川人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来证明蒙顶茶在唐朝进京,可能成为贡茶了。 唐朝人杨烨写的《膳夫经手录》有“潭州茶有(益)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的记载。并说,渠江薄片茶经镶阳到长安。同理,安化的渠江薄片茶,与蒙顶山茶一样,唐朝就有可能进入朝廷了。
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录》列举了当时全国的几种贡茶。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当时朝廷对安化的评价:唯茶甲诸州县。宋朝因而在安化还设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 到元朝,安化芙蓉茶,云雾茶在朝廷很有名气。
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就点了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
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 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
益阳茶叶可写进世界军事史——因安化茶的重要和紧俏,出现过一种特殊军队——茶商军,世界上绝无仅有。茶叶战争早鸦片战争一千年。
北宋战事多,战马紧缺。但要想在西北地区买马,银子不行,唯有茶叶才可换马。朝廷就派专门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这种实施茶马政策的军队,被叫做“茶商军”。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里感慨:“黑茶一何美?羌马亦何殊?”
南宋取消了茶叶专卖,但征税特重,茶商无利可取,就联合起来,也组织茶商军,武装贩茶抗税,1180年后,先后有黎虎将、赖文政两支茶叶商人组织的茶商军,有三、四千人马。朝廷因此也派出军队,在安化资水边的龙塘设寨,控制茶叶水陆运输要道。打击商人武装。在龙塘寨,还有茶叶战争的遗迹。茶叶战争比鸦片战争早了一千年。
“唯茶甲于诸州县”,宰相对皇帝说;“安化天尖如雀舌”,陶澍对学生道光皇帝说——安化茶山、茶树千年闻名天下独有。
安化茶为何这样风光?是由于特别的地理与土质。土壤,石头,多杂色,安化出奇石。地球上85%的冰渍岩存在安化。哪能不出好茶?
在大学茶叶教科书里,用县名命名的茶树品种就只有一个,“安化群体品种”。史料记载:“山崖水畔,不种自生”。
在国家评定的21个优良茶叶种里,就有安化云台山茶叶。著名的8个大叶茶种中,就有云台山大叶种。
安化历史上被朝廷和官府指定的贡茶山,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比的。云台山,芙蓉山,香炉山,宋代就是有名的茶山。还有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是明代朝廷指定的“四保贡茶”乡。两江总督陶澍在《咏安化茶》中有“芙蓉挿霞标,香炉渺云阙。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思念两座山上的龙芽、雀舌茶。
还有火云洞,思贤洞等“六洞茶”,高家溪,马家溪等“二溪茶”,都进入了有关历史书籍。这些都是制作黑茶的最好原料。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最大起点——“茶事斯为盛,人烟两岸稠”。八大茶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明清600年,安化黑茶产量世界第一。安化创下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茶业奇观。
可能是运输方面的原因,明朝初年,在茶马互市中,朝廷点四川乌茶为“官茶”,但时间长了,西北少数民族还是要喝湖南茶。因此私茶(湖茶)贩运猖獗,朝廷屡禁不止。为此,大臣之间,对湖南茶是禁是放,斗争不断。最后,只得将湖南黑茶也定为官茶。《明史?茶法》载,1524年,因“商茶低劣,悉征黑茶[湖南茶]。”安化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资江的两岸,有茶叶专业镇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300多家。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广州,汉口,
兰州等客商齐据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业历史奇观。
黄沙坪镇,在清末有四万人口,与有2200年县城历史的益阳城不相上下。专门的茶叶船码头就有四个。是长江水系与汉口相连的最大茶叶码头,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明清600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其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红茶70万箱。湖南省的茶,70%至80%产在安化。
中国产品第一个国际大奖,是安化红茶——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安化红茶曾经称雄世界上百年。
百年前,英国、俄罗斯的茶市上有“非安化字号不买”的故事。
在十九世纪,红茶天下,就是安化的天下。英国伦敦,俄国莫斯科,80%的红茶来自安化。没有“安化”字样的茶,价钱要低至少一个档次。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通商口岸后,广东人与英国人作红茶生意大增,不少广商直接到安化黄沙坪开茶号,称为“广庄”。俄罗斯人也到汉口开茶叶贸易公司,直接收安化红茶。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安化红茶靠百年声名,毫无争义被一至认定为金奖。茅台酒是被故意打破后,才引起轰动,得到金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国际金奖。
也是在鸦片战争后,英国偷了我们的茶树与加工技术,靠现代工业能力,国际经济地位,与印度进行种植与加工合作,把我们踢出了国际市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不知为何只讲我们禁了英国鸦片,不讲英国抢了我们的红茶(种植,加工技术,国际市场)。
“渠江薄片茶”——黑茶之祖。益阳是黑茶发祥地,“世界茶王”千两茶的故乡。
唐朝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经江陵、襄阳,进长安。
五代时,毛文锡的《茶谱》,有“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的记载。这是黑茶的最早文字。
千两茶为安化独有。因为散黑茶在运输途中保管困难,安化人将原来的散黑茶压成百两茶,后又成千两茶柱。千两茶不仅大大方便了运输,更因为制作工艺的独特,茶叶压紧后发酵的加快,极大地提升改变了黑茶口味,是茶叶制作史上的伟大创举。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曾至贤的紧压茶著作《方圆之缘》一书,为“世界茶王——千两茶”写了专门章节。
公认千两茶为世界茶王,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单品最大;二、包装绝妙——朴实无华又奇巧异常,风格式样天下唯一,包装与产品同步生成,天下唯一的非后包装产品;三、
口味独具一格,并随陈年时间不同,口味不断变化。
在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在湖南农大,镇院之宝就是百年千两茶。
安化有中国最早的茶叶专门学校,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最早的黑砖茶厂。制造了出天下第一片黑砖茶。
1920年,安化籍湖南名士彭国钧,在安化小淹成立的“湖南茶叶讲习所”,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学校,1938年发展为湖南修业农校,茶叶为当家专业。民国时,除该校外,就只有复旦大学开有茶叶专业。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至今在国际上地位特高,与它的这段开山历史密不可分。
1928年,在安化又创办了“湖南茶事试验场”,为我国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
1939年,留学日本的彭先泽回到安化,创办了湖南砖茶厂。制出了天下第一块黑砖茶。 安化诞生和造就了“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造就了“滇红之父”冯邵裘,红茶大师黄本鸿等一批茶叶精英。
安化小淹人彭先泽,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九洲帝国大学农学系。在父亲彭国钧的要求下,1938年辞去浙江大学教授,回湖南省发展家乡茶业。任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1939年回到安化创办湖南砖茶厂,在安化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科研十多年,先后出版了《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等专著。为中国黑茶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第一人,成为中国黑茶理论之父。
湖南茶事试验场第一任场长冯绍裘,在安化研究红茶24年。在种茶,制茶,茶叶机械,人才培养上贡献巨大。后请到云南,创立滇红。
益阳安化黑茶品类多样,工艺独到,代表了黑茶的最高水平。金花菌为益阳茯砖茶所独生。
千两茶,黑砖,花砖,茯砖,天尖,贡尖,生尖,益阳黑茶这七大品类,风味各异,口感明显不同于云南,四川,广西的黑茶。千两茶原本是刘姓人家传子不传女的祖传绝密工艺。益阳茯砖茶的金花发花(冠突散囊菌)技术,被定为国家二级机密。
在日本呆了18年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王志伟,近年回到中国,目的就是研究益阳茯砖茶里金花菌——冠突散囊菌的生成原理和保健功能。这个地球上只有茯砖茶才有的微生物菌,已引起茶叶专家,微生物专家,医学家的高度重视。记者采访王志伟时,他很振奋的说:
茯砖茶里的金花里,肯定会出一个诺贝尔奖!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选定金花菌课题后,进展迅速,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有人说,千两茶、茯砖茶,将成为益阳农产品征服世界的一个洲际导弹!
益阳的茶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故事。
红茶之父冯少裘,在安化从事茶叶研究20年。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咏安化茶》。
1952年,苏联科学院院士、茶叶专家贝可夫,率茶叶专家组到安化考察茶叶。
1985年,日本茶叶会长松下智,率队到安化看茶,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制茶的故乡》。
1956年,安化白沙溪茶厂工人李华洪上北京,成为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酉州茶厂谌小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安化银币茶创立者夏求喜,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以安化茶叶为题材的电视,电影有《乡里妹子》,《烘房飘香》。
上世纪50年代,安化松针——成为中国十大名茶,安化茶场向毛主席献茶,毛主席品安化松针后,叫秘书给安化写信,鼓励安化茶人出更多好茶。
上世纪70年代,湖南省委书记华国锋去中央后,表示习惯了喝桃江雪峰山茶场的毛尖。省委接待处每年定制雪峰山特级毛尖送北京。
上世纪,两次全国茶叶工作现场会,都在桃江召开。当时茶园面积排位,安化、桃江为全国之首。1992年,温家宝到桃江时,在浮邱山乡专程视察了近仑茶园。
央视《鉴宝》栏目惊现安化古董黑茶,至今已到200万元市价。
2004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一篓53年前的安化天尖茶,被专家评估,定下48万元天价。现在,这篓茶的拥有者,一位陕西商人,180万元,也没出让这篓茶古董。
今年,一篓百多年前湘军名将彭玉麟留下的安化茶,回到了益阳。
益阳安化黑茶过去全是边销,一直不被本地区人看重,只有陈年茶才作为肠胃炎的特效药,没有大量保陈的习惯。故陈年黑茶极少。十年以上的陈茶极少,加上目前的生产规模不及普洱茶的百分之一,好品质的益阳黑茶,保健功能,口味,特别受日本,韩国消费者推崇,故新茶老茶,价格均特看好。
篇三:茶文化知识题库
1.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茶经 )
2. 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是陆羽。
3.在茶艺演示冲泡茶叶过程中的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置茶、冲泡、( 奉茶 )、( 收具 )。
4.“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 品茶) 程序。
5. ( 唐代 )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
6.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密黄 )色。
7. 在茶艺服务中接待马来西亚客人时,不宜使用( 黄色)茶具。
8. 在茶艺服务接待中,要求以我国的( 礼貌语言、礼貌行动、礼宾规程 )为行为准则。
9. 晚清书画篆刻家( 赵之谦 )“茶梦轩”一印,边款中寥寥三十字,却是一篇对“茶”字字源的考证美文。
10. 雨花茶是( 针形 )名优绿茶的代表。
11. 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碧螺春 )的产地。
12. 雨花茶的干茶色泽是( 深绿 )。
13. 滇红品种为云南大叶种,其滋味( 浓醇,收敛性强 )。
14. 铁观音的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回甘,( 音韵显 ),汤色金黄清澈明亮。
15. 武夷岩茶是( 闽北 )乌龙茶的代表。
16. 在乌龙茶中( 发酵 )程度最轻的茶是包种茶。
17. 普洱茶主产于( 云南 )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18. 潮汕工夫茶被誉为中国茶道的“( 活化石 )”。
19. “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潮汕工夫茶 )必备的“四宝”。
20. “列器备茶”是潮汕工夫茶茶艺演示的( 第一道 )程序。
21. 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干壶置茶”是指( 将茶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 )。
22. 潮汕工夫茶中“洒茶”讲究将茶水( 低斟 )到各个小茶杯中去。
23. 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各泡的茶汤浓度( 一致 )。
24. 香港的早茶一般为一壶茶配合吃少量的食物,称之为饮茶的“( 一盅两件 )”。
25. 台湾茶人称( 斟茶 )为“投汤”。
26. ( 擂茶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27. 桃江擂茶为( 甜饮 ),不仅是桃江人的日常饮料,还是桃江人待客的佳品。
28. 罐罐茶可分为面罐茶和( 油炒茶 )两种。
29. ( 油炒茶 )是将茶罐先烤热,加入茶油、白面翻炒后,放入细嫩茶叶和食盐,炒至茶香溢出,加水煮沸。
30. ( 酥油茶 )的制作是将砖茶或沱茶煮沸,加一些酥油和少许盐巴,经充分打制而成。
31. ( 打油茶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32.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王褒《僮约》 )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
33.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 后发酵 )的黑茶类等,共六大茶类。
34.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是( 红茶甜香,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 )。 35.景瓷宜陶是( 明代 )茶具的代表。
36.( 盖碗 )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37.在各种茶叶的冲泡程序中,( 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是冲泡技巧中的三个基本要素。
38.在荷兰旅居的阿拉伯人喜爱饮( 红茶 )。
39. 英国人泡茶用水颇为讲究,必须用( 生水现烧 )。
40. 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碧螺春 )的产地。
41. 碧螺春的香气特点是( 鲜嫩带花果香 )。
42. 特一级黄山毛峰的色泽是( 象牙色 )。
43. 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乌龙茶有( 铁观音 )、黄金桂、永春佛手、毛蟹等。
44. ( 黄金桂 )的香气高强有水蜜桃香,滋味清醇细长鲜爽,汤色金黄。
46. 凤凰单枞香型因各名枞树形、叶形不同而各有差异,香气清醇浓郁具有自然兰花清香的,称为( 芝兰香单枞 )。
48.中国( 工夫茶艺 )按地区名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等四大流派。
49. 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中的“若琛杯”是指精细的( 白色小瓷杯 )。
50.姜盐豆子茶如单以( 黄豆 )加茶叶冲泡,称为“豆子茶”
51.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 调匀茶汤 )。
52.禅师茶艺中(“以茶禅定”)的禅宗文化思想的倡导者是泰山降魔师。
54.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的采摘两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 芽叶已成熟 )。
55.“三道茶”是生活在美丽的苍山洱海的( 白族 )的茶俗。
56. 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故其茶叶颜色深红,茶汤呈( 朱红色 )。
57.冲泡细嫩名优绿茶,水温在( 80℃ )最合适。
58.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普洱茶 )茶叶。
60.冲泡茶的过程中,在以下( 奉茶时将茶汤溢出 )动作是不规范的,不能体现茶艺师对宾客的敬意。
61.以下说法中,品茶与喝茶的相同点是( 对冲泡茶的方法一致 ).
62.( 擂茶 )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客家人聚居区。
63.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分别是( 一苦二甜三回味 )。
64.制作酥油茶一般采用( 砖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