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倚天屠龙记》有感
读《倚天屠龙记》有感
老师你说让我们读一本好书,只是这个“好书”的定义范围实在是太广了,在这里我想说金庸武侠其实也很有魅力。在金庸大师这么多作品中,我对《倚天屠龙记》可谓情有独钟。
《倚天》是《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创作于1961年,曾经做过三次修改,我看的便是最新版的了。大众通常觉得武侠小说摆不上桌面,纯粹是人们无聊时的慰藉品,仅供娱乐。可是但当你无聊时看过之后,还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想感触大多来自书中了吧!
金庸的作品不像古龙那么空灵,总是很难让人理解其中的精髓;他的作品有血有肉,儿女情长。金庸作品着重刻画人物性格,不管是英雄气概,还是刁蛮任性,邪恶歹毒,他都将人物刻画的很到位。古龙作品更多的是美女与美酒,就像他本人。而看金庸,则更不会想起鲁迅、曹禺等大家的难以理解的文字!不是我有意贬低他们,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读金庸更是一种享受,更有价值。在我看来,金庸的文学造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小说岂止可用“武侠”两字可以概括,不喜欢武侠的人去看金庸,完全可以当做艺术去欣赏,他的文字、语言、人物关系像舞动的精灵,鲜活优美令人折服!
张无忌是整本书的灵魂,此次的英雄与以往不同,他没有强烈的主见以及对江山社稷的雄才大略,像萧峰为了两国和平而捐躯,郭靖则为了大宋日夜镇守边关抗金,张无忌不具领导才能但却凭个人魅力将明教带入正轨。他性格有些软弱,做事犹豫不决,但他并非没有主见,而是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综合一下,他是一个老实、厚道、随
和、软弱,易受环境影响,做事优柔寡断.但是能坚持武林大义的人.而他身上还有除强扶弱、救死扶伤、正义凛然、真挚孝顺的这些天性。他心爱的人赵敏的失踪,在他眼里却明显比天下任何战事都重要的多.他可以做事绝不“有违侠义道精神”,但是他也缺少侠之大者之气魄,他是可救一人之急,却不可救一城之急,救天下的人之急。这些便注定了他只能成为一个仁慈的大侠,而不是一个王者。他的武功天下的一,医术高明,长相帅气潇洒,这么优越的条件却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因为在他内心善恶早有定义,他为了平静的生活放弃了权力欲和争霸欲。他对于爱情总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和拒绝,总是逆来顺受。围绕在他身边的女子,他总是难以取舍,不忍伤害任一个,就算心有所属却还会接受别的女孩子的投怀送抱,若不是谢逊逼他娶周芷若,他还不知道会选谁呢?至于最后他选择了赵敏,大概是因为赵敏为他牺牲太多太多了。不过我倒希望他对赵敏确实是刻骨铭心的爱。
一个本身普通的人从平凡中而来,经历过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件后,又在平凡中而去.这便是太极功夫中阴阳变化、刚柔相济的圆转之意和哲学道理啊!也许他们最后的选择才是最适合他们的道路。张无忌算是金庸笔下最贴切真实生活的人。他给我们一种亲切感,让我们觉得除了那身绝世武功之外,就彻底是一个普通的人。
赵敏这个形象我更加佩服,众所周知黄蓉的聪慧伶俐,但都只是小聪明小把戏。赵敏则不同,同样聪明机智,但还刁钻任性,敢爱敢恨,做事考虑周全且行事果断。本是郡主,刁蛮是肯定要有的,但她的聪明机智却是完完全全体现在她的政治领导才能上。汝阳王将朝廷
派发的铲除魔教此等重任放心交给他的小女儿,并派玄冥二老等高人追随,由此可见她的能力并非一般。在绿柳山庄与明教等人交手之后,不给敌人留下机会,自己一把火将自家宅院烧个精光,以及之后张无忌费尽千辛万苦却得不到的黑玉断续膏竟早在赵敏的安排下藏于珠簪内并跟随张无忌多时了,他还浑然不知,这种种事情无不显示出这个奇女子无人能比的机智。还有她的爱憎分明和女子气魄是我所欣赏的。她喜欢张无忌,但却因两人地位及社会关系的特殊无法顺利在一起,一边是亲情与国家,一边是深爱的人与正义。在当她接到张无忌与周芷若的结婚请柬时,她知道这意味着将要永远失去所爱的人了,婚期前一晚,赵敏在伴着月光的湖中亭里抚琴一曲,曲罢她便在亲情与爱情间做出了选择。她无论何时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认为值得的一定会努力得到,她了解张无忌的性格,有些软弱有些受人牵制,所以就自己去改变两个人的命运。当她知道家里发生变故迫使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情时不巧却让她发现这只是一个骗局,只是一个丑恶嘴脸的无耻强迫时,她不管对方势力多大,狠狠地给了回击。她永远是这么的个性!他感谢爹爹对她的养育之恩,亲人的恩情是无法回报的,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她流下了复杂的泪水,从此便放弃郡主的名分随张无忌去了冰火岛这世外桃源安享两人的甜蜜生活。这就是赵敏!
周芷若想必是大家憎恨的一个人物了吧!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只是多看了几遍之后,便觉得她其实挺可怜,只是境遇弄人啊!在古代那个时候,师命不可违,更何况是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只能许下极
不甘愿的恶毒誓言,但随后却因为爱情违背了誓言,自此便一直在恐惧与罪恶中做不真实的自己,直至被抛弃后将爱演变成恨,性格大变,心中没有了正义的天平。这到底是谁的错?周芷若?还好她到最后终于找到了自我。这是一个悲情角色,越思考越有味道!
这本书让我真的很有感触。它不光是儿女情长,更有师徒之义,兄弟之情,无一不让我感叹和佩服。它并不只是金庸先生的幻想,相反,而是金庸先生在那个年代的遭遇和独特思想结合出来的一种必然产物,它有着大量的武学信息和历史资料,可见作者本身的学识极其渊博。我佩服金庸大师的内涵及他的作品,更加喜欢他的文字和两位虚构的主人公。他们并不完美,但贴近现实。
一本好书,回味无穷。
篇二:金庸《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金庸著作《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郭靖,杨过,张无忌,武功的修为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尤其是到了张无忌,二十岁出头几乎就可横扫江湖,达到武学巅峰。
小说前两回是对《神雕侠侣》的持续,同时也为《九阳真经》的去向作个伏笔。接下来的一部分,以屠龙刀为线索,是为后来的发展弄出矛盾,张无忌过了纯真的十年,可说是后来性格的取向。
张无忌这个人,据说是金庸小说中,性格刻画很不错的一个人物,金庸先生自己也是这么认为。
张无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前十年,生活在冰火岛上,和他有接触的人,除了父母就是义父谢逊,三个都是疼爱他的人。没有任何人会对他耍心机,他也没必要对任何人耍心机,真正无忧无虑纯真的十年。
可惜一回到中土,置身江湖,就开始饱受人间的折磨,尽管义父对他说除了父母谁都不要信,尽管母亲临死前对他说千万不要相信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可惜即使在饱受折磨中,张无忌还是愿意去相信别人,也很容易被女人欺骗。他的心太善,但也有他执拗的一面,对他用狠他自是不肯屈服,但对他施以“软”,他就心软了,他就会答应别人,顺从别人。
在红尘的磨难中,张无忌会常常想起从前冰火岛上的十年,那是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纷争的十年,在他的血液中就注定了他没有“野心”。“我们驱除鞑子后,就该功成身退。”
爱情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一种说不清的情感,张无忌一直不清楚自己到底爱着谁,四个姑娘,都对他好,要是都嫁给自己多好,这又更像是普通人的情感。 普通人的情感,是的。其实在情感方面,张无忌很普通,甚至有些“软弱”。他只是一个很早就拥有了一项专长的人,可是他这项专长并不能为他解决情感问题。 顺便说说赵敏,为什么?我觉得赵敏的聪明就好像黄蓉。其实赵敏和黄蓉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的。
行了,下面说说文章中的一些对话:
殷梨亭道:“我倒不担心七弟,只担心无忌这孩子不知身在何处。他现下是明教教主,树大招风,不少人要算计于他。他武功虽高,可惜为人太过忠厚,不知江湖上风波险恶,只怕堕入奸人的术中。”张无忌好生感动,暗想众位师叔伯待我恩情深重,时时记挂着我。赵敏凑嘴到他耳边,低声道:“我是奸人,此刻你已堕入我的术中,你知不知道?”
单评赵敏这句话,金庸认为周芷若赵敏心机都太重,算不上可爱的女孩子。但想想当时的情景,想想赵敏说这话的神态,总觉得有几分心动的感觉。其实金庸武侠中有许多有趣的话语,机智,俏皮,另类哲理,等等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谢逊冷笑道:“有甚么分别?我武功高,他们武功低,强者胜而弱者败,便是分别。”
这又好似《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的财产的来历,其根本都是强者为尊的理念。正如我读射雕的感悟所言,强者决定了一切,现今美国,谁敢惹,他想怎样就怎样。
一个人拥有了一种想毁灭哪就毁灭哪的能力,如卫斯理系列中的《地心烘
炉》所描述的一个装置,于是这个人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成为主宰,只因你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
还有中国二十世纪近代的屈辱史也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者没有什么好讲。
空闻沉思半晌,道:“幽冥之事,实所难言。”张无忌道:“然则方丈何以虔诚行法,超度幽魂?”空闻道:“善哉,善哉!幽魂不须超度。人死业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家行法,乃在求生人心之所安,超度的乃是活人。”
这是很有启迪的一条,也是很明显的道理,只是我平时并没想到,又或许民间一些做法事的人也未有此种境界。我所想到的只是:人死了后,生者做出种种“表示”,其实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倚天剑,屠龙刀,本是由一把玄铁重剑所化,但是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其“前身”,并且不止限于在小说中的威慑。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
篇三:倚天屠龙记读后感
一把屠龙刀掀起了多少血雨腥风,一把倚天剑展现了多少侠义豪情。刀剑无情,人间有爱,看英雄豪杰如何维护正义,保家卫国。江湖恩怨,儿女情长纵横交错,读之,观之,无不是一次心灵的激荡,是视觉盛宴,更是思想的洗涤。
当别人捧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看的如痴如醉是时,我在《倚天屠龙记》中畅游,当别人在位《一起来看流星雨.》惊呼时,我依然沉醉在《倚天屠龙记》中,它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它总是那么令人着迷,跌宕起伏的情节,匪夷所思的想象,无不让人激动。
整部小说气势恢宏,细腻而又苍劲有力。主人公张无忌更是众人追捧的对象。他坎坷的身世,让人同情,绝世的武功。让人羡慕,他仁爱的的心,让人敬佩,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传颂。从一个不经事的小孩,经历了无数的苦难,终于成长为一个武功盖世,英俊潇洒的大英雄,在这其中,他曾经父母双亡,遭人暗算,被人怀疑…..然而,正是这些数不清的苦难造就了他.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张无忌,这位万人敬仰的武林英雄的感情道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昭的善解人意,蛛儿的执着任性,芷若的美丽柔情,赵敏的刁钻聪慧,都让他难以割舍。当一次次的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时,他总是那么的委婉含蓄,因为他不想伤害任何人,尤其是这些深爱着他的女孩子。然而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砺后,“迟钝”的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真爱的是那个让他又爱又横的赵敏。在这个过程中,周芷若的变化让我非常痛心,这也生动形象的展示了人性的弱点。从一个乖巧的女孩,变成恶一个狠毒的人,然而他的内心也经受了痛苦的煎熬,一边是师父的命令,一边是最爱的人,他不得不做出抉择,做出牺牲。当他选择了她深爱的人,并一心一意对她好时,才发现他真正爱的人其实并不是她,于是他彻底绝望了,他开始疯狂地报复。尽管他的内心在煎熬。就这样, 曾经温柔善良的她因爱生恨,活在复仇的痛苦中。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他完全可以不必这样,我们都知道感情是不可以勉强的,既然的不到,为什么不放手呢,只要自己爱的人过得好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人应该又一颗宽容的心,对自己宽容,对他人宽容,这样才能获得轻松。只有丢掉思想包袱,我们才能继续前行。人生的路很长,不要被眼前的一点点山丘挡住了视线,永远向前看,万分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欣赏。
这不仅是闯荡江湖的过程,这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张无忌经历无数磨难,称之为一个万人敬仰的英雄,然而,与他相比童年神火无比幸福的宋青书却在成长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女孩子,她居然背叛师门,杀害了自己的师叔。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的亲人是最值得自己去呵护的,我们要禁得起诱惑,永远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无忌的绝世武功并不是他刻意最求的。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天分,另一方面正是他的淡泊名利和纯真的心。他无意中的到了九阳真经的心法,无意中学会了乾坤大罗伊,甚至领悟到了太记得奥妙。然而那些一心想学习这些上乘武功的人却偏偏的不到想要的结果。就拿周芷若来说吧,他急于学习九阴真经,结果却走火入魔。
当天下太平,武林纷争结束时,他,这位伟大的英雄毅然选择了隐居,与其在俗世中享受荣华富贵,被万人敬仰,还不如自由自在,就这样她和自己心爱的人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逍遥生活。
总之,这部小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精神的快感,更是心灵的震撼。读之,思之,悟之,才能真正地领略到其中包含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