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光年一夏》读后感:纯爱一夏
《光年一夏》读后感:纯爱一夏
《光年一夏》读后感:纯爱一夏
纯纯的爱恋,是一光年的距离中,最为火热的夏;青春的悸动,是短暂的一生中,最为青涩的梦。走过成长雨季中的光年一夏,用一生回味······
这是意林七彩校园系列丛书《光年一夏》的卷首语,我很喜欢这段话中唯美的意境,又优美又哲理。这本书里面有许多个小故事,篇篇都很吸引我,在这里就向大家推荐一个我最喜欢的小故事。
《抢不走安小蒲的寓言》:十二岁的安小蒲有天偶然在楼梯上看见了英俊的王子“寓言”,天真地夸他长得帅气,“寓言”以为她在讥笑自己脸上的伤,就想把小蒲从楼梯道上推了下去,在小蒲清澈如水的目光中,寓言败下阵来“臭丫头,对不起·····”
小蒲告诉他,自己是个3岁时被发现有特殊的算术天赋,像物品一样多次展览的孩子。而寓言是个失去父母,天天逃学的坏学生。从那以后,小蒲为寓言补习,给他洗衣服,陪他哭,送巧克力给他吃,就像亲兄妹一样。有次,寓言骑单车接小蒲,小蒲介绍寓言认识一个新同学,而且还是校花。高中那年,校花一直对寓言穷追不舍,恰到好处,关系在朋友与非朋友之间徘徊。当举行毕业party时,小蒲竟然看到校花粘着寓言,结结实实给了她一巴掌,告诉她:“你晚了五年!”寓言哈哈大笑,将小蒲揉进怀里,说声:“我早发誓永远保护你疼爱你,这辈子,你都别想跑!”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言情文吧,可是我认为这也可以说是一篇哲理文。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发现一个真理“爱要大声说出来”,小蒲和寓言青梅竹马,一见钟情,有过那么多动人往事。如果不是小蒲最后的那一巴掌,那一次勇敢的争斗,寓言还会是小蒲的王子吗?爱不能埋在心里,爱要勇敢得表白展示!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同时我也很同情小蒲,有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用在小蒲身上也同样合适吧。有了天赋,就要多次在众人面前反复展示,多么乏味,多么枯燥,还要处处保持自己的名声,哪都不能去玩,沉浸在习题海里,失去了一个普通孩子该有童年快乐,真的好可怜。有个名人说得好,如果自己已经到了一个顶端,就该隐居起来了,自然沉沦吧,不想用名声和自由作交换!
这本书里面很巧有18篇文章,让我不禁联想了我18岁那年的雨季,又将经历一个怎样的纯爱一夏呢?是浪漫的,还是火热的?
篇二:读后感
一、 如何让你的演讲取得不错的效果
1. 正确认识恐惧感,即使是很出色的商业巨擘,登台演说时也会有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帮助你表现的更加出色,语言更加流利。
2. “知识是医治恐惧的良药”
3. 要坚信“天道酬勤”,在台下的努力的准备和台上的表现绝对成正比。
4. 如果对当天的解说内容不是游刃有余的话,最后把自己要说的话,要讲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然后,不断的去练习,不断的去修改。
5. 充满自信,告诉自己,我就是专家,你们都一无所知,无论真相是错还是对,今天都以我说的为准。
6. 当你想要退缩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你想不想成为别人尊敬的人?想不想成就自己的事业?你的偶像,你身边的领导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你也想成为他,你也必须具备当众说话的能力。
7. 遇到可以说话的机会,尽量争取。
8. 经常看一些牛人们的演讲视频,学习他们的口气,控场方式,幽默方式。
9. 无论是在开会,还是和领导聊天,都要勇敢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怕别人说你“笨蛋”、“没水平”,人要有正视自己的心胸,因为那才是真正的你。
篇三:《盛夏光年》观后感:青春的暖伤
很早就下载了,却一直没有看,直到前两天实在无聊,便点开了这个电影。很早之前就听过故事介绍,也知道了电影的关键词,青春,校园和同性恋。
守恒,正行,慧嘉,两个男孩一个女孩,撑起了整部故事。有很多介绍都提到,三个主角的名字分别表示恒星,行星和彗星。行星绕着恒星转,而彗星不过是一瞬的过客。
确实,整个故事主要是围绕着正行和守恒的。在小学里,因为正行是班长,所以被老师委派了一个任务,和一个调皮多动的孩子结对子,做他的朋友。一瞬间的胆怯和犹豫,康正行就错过了拒绝的机会,由此开始了和余守恒一生的纠葛。
正因为和余守恒结了对,康正行的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被老师叫上讲台当众把分数写在额头上,狠狠地批评。那时,我觉得康正行的心里一定很委屈,很愤怒,无缘无故摊上个自己不愿意的任务,还因此影响了成绩被批评,谅谁都会不爽。
随后我看到了那个画面,两个男孩躺在领操台上,一个头上写着33,一个头上写着67,然后余守恒转过头对康正行说:康正行,我们两个的加起来刚好是一百分耶。正行没有回他的话,依旧仰面躺着,只是嘴角轻轻的翘了翘。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那画面有一点点幸福。
没有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被迫而勉强和余守恒做朋友的康正行开始变的渐渐放不下他;也没有人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孤僻的余守恒开始变得合群又受欢迎。他们的关系一直用‘很好的朋友’来定义,那个微妙又无比坚固的平衡就这样维系着,直到慧嘉的出现。
慧嘉刚出场时,是正行的女朋友,两个人一起逃课去了台北,狂了街,打了耳洞,开了房,如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会有的悸动一样,两个人接吻,然后倒在了床上。就在彼此之间只剩那薄薄一张纸时,正行忽然放开,逃离,冲进了卫生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狠狠的扔掉了耳钉。
或许从那一天起,正行认清了一个让他无法接受,又无法摆脱的答案。他去图书馆查相关的书籍,又可以的躲避着余守恒。但这一切还是很快被慧嘉看穿,说透。
其实,这本身并没有什么,慧嘉当时只是好意,然而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这颗本应一闪而过的彗星,会卷入行星与恒星的应力场,横亘其中,最终变成了对正行最大的伤害。当正行逐渐刻意的远离守恒的时候,慧嘉因为寂寞一次次去看守恒的比赛;当正行和守恒在冷战的时候,慧嘉却和守恒定下了他考进大学就当他女朋友的约定。
于是,正行因为自己那开不了口的感情而考试失误,名落孙山,守恒却因为从慧嘉的约定中得到了动力,进了大学。
那个画面到现在还让人叹息。考试结束后正行与守恒站在放榜的黑板前,守恒指着纸上的一处兴奋的和正行说:喂,我耶。你呢?然后正行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伸手在守恒名字往后的某张纸上点了一点。守恒略带不可思议的看着正行,正行则垂着眼睛不知想着什么。不要忘记,小学里,正行可是班长啊,就算后来成绩下降,那也是守恒考33分,正行考67分。现在这个结果究竟是因为什么?
就这样,两个人进了同一所私立大学,依旧一起上学,正行还是坐在守恒车子的后座,在晨曦与晚霞中穿过一条条窄窄的街道。命运依旧把他俩绑在一起,行星依旧围绕着恒星,似乎什么都没变,也好像什么都变了。守恒和慧嘉终于成了恋人,只是这件事他们都没有和正行说。
正行依旧在逃避,只是他陷入了一种分化的状态中,他一边极力的避开守恒,不让自己这连自己都害怕情感伤害他,一边又不断的妥协,答应着和守恒一起上学,看他打球,一起去舞会等等要求。他远离是怕自己的感情吓到他伤害他,妥协是因为不忍看他孤独伤怀。正行的一切只是因为心底对守恒那如俯在骨,刮之不去的爱。
一直孩子气的缠着正行依赖着正行的守恒也终于感到了正行的变化,然而他只能通过在正行补习时约他出来吃放,在正行复习功课时不停的从旁打扰的任性方式弥补着心中的不安。守恒一定也是爱着正行的,只是他的爱是纯粹的对一个最最好的朋友的爱,而这种感情则是正行最害怕的。因为它太过美好,不忍打破,无法逾越,正因为守恒这种单纯的友爱,使正行心中的那种爱被困在友情的牢笼中,生生闷死。
当正行最终知道了守恒与慧嘉的关系后,他曾问了守恒一句话:慧嘉是我的好朋友,你是真的喜欢他,还是只玩玩而已啊?当听到守恒说‘是真的喜欢啊!’时,他的伤心,委屈,绝望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狠狠推开了守恒,一个人坐在公车上,默默的哭泣。而与此同时,慧嘉正在正行的宿舍里,在他的冰箱里放了一瓶写着‘加油’的牛奶。
这个夜晚,无措的守恒去找了慧嘉,两个人紧紧相拥,而心如死灰的正行则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男人。
整部电影里有一场守恒与正行的床戏,很多人都说这场戏毁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不然。这是一场拍的很唯美的戏,这个场景或许是正行期待过很久,却也从来没有希望过它会实现的,而且更加不是以这个方式。
喝醉的守恒和无比清醒的正行,正行挣扎了又放弃,挣扎是因为他爱守恒,他不希望他们以这种不明不白的方式结合,放弃也是因为爱,因为他等的太久,虽然他知道守恒的举动不过是酒后乱性,但他也无心计较,即使是骗局,最起码骗局没结束,他就是幸福的。橙色的暖光,激烈的亲吻,赤裸相拥的两人,无关情色,只有浓郁的让人窒息的哀伤。
第二天一早,正行叫了慧嘉来照看着守恒,自己去考试,却因为睡眠不足无法继续,中途退场。
随后的那个片段让人唏嘘不已,慧嘉在暗示里冲着老师布置的‘反映真实生活’的照片,守恒在泳池里漫无目的的游动,正行站在教学楼的阳台上,撕烂了试卷,哽咽着往下扔。
慧嘉在保留,守恒在缅怀,正行在埋葬,那段明媚又哀伤的盛夏光年,谁都无法视而不见。
影片的结尾确实有点莫名其妙,或者说让人难以接受。
在海边,当正行终于豁出去的说出:余守恒,我不是只有把你当朋友,我是真的喜欢你。之后,守恒的回答竟然是:你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然后影片就结束了。
这混不搭界的两句对话实在不足以作为一个交代,正行的付出,正行的忍让如此巨大,余守恒即使很傻,也不会在正行说的如此明白之后还以为他在讨论友情吧?
虽然这个结尾实在很减分,但这部电影还是成功的,它表现的青春的那种迷茫,那种不安,那种坚持,那种放手,它讲述了少年成长中所必经的那些对人生的痛苦的领悟,和对名命运两难的抉择。
守恒是恒星,正行是行星,慧嘉是彗星。
恒星安定的存在着,他总会等到围绕着他的行星,和偶然来摆放的彗星。
彗星是活泼的存在,她快速的穿梭于宇宙,不停地遇到不同的星系,不同的恒星与行星,直到找到自己所爱的,然后奋不顾身地投如他的怀抱。
行星是痛苦的存在,他一生一世守护着自己的恒心。却因为有注定的轨道,所以即使爱也无法靠的更近,即使恨也无法转身逃离。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盛夏光年,我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痛苦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