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生诚信征文2000字
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谈到诚信,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其的理解和看法。
从国家角度上看,胡锦涛主席曾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应该做到诚实守信。从个人角度上看,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我们不是活在象牙塔的孩子,我们需要与世界接轨。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如果我们连诚实守信都做不到,别人又怎么会和我们进一步的交往呢?
关于诚信的故事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桥下之盟 “的故事。“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大意是这样,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上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这是我们中国很古老的一个关于诚信的爱情故事,简单而又纯粹。
一个人能信任别人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不管是哪种幸福,都是值得去珍惜,
值得去回味的。在爱情世界里,并不仅仅就是风花雪月,海誓山盟。当激情褪去,我们如何去维护一段真挚的感情,两个人如何走的更远,我相信,在爱情的基础上,我们双方都应该学会信任、尊重、守信。
在信息快速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我们看到了,了解了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时间的蛻洗中,有时候,在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面前,我们会想很多很多,这是现代人的通病。经历的越多,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也会越多,越犀利。所以,一个很简单的诚信小故事,我们也会感动,会触碰到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所以,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着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扞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怀念远古,并不是我们现代人不懂的诚信,也并不是说,我们背弃了中华5000年的优良传统。时代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诚信,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如何做到问心无愧,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讲到诚信,我首先想到的是诚实。从小到大,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撒过谎。或许是因为我们考试没有考好,也或许是我们丢钱了,怕
父母责怪。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太多太多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些小事的存在,我们就被定义为不诚实,不守信。那诚信的标准也未免太苛刻了。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学习理性的东西,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明白了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明白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我们在一点点地增加自己的知识涵养,我们一点点地开始去了解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这个世界很复杂,同时,这个世界也很简单。如同诚信一般,每个人对于诚信,内心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如何不在复杂的世界里失去本心,这更该是我们思考和沉思的问题。
爱情,亲情,友情,在我们的情感世界里,诚信无处不在。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打磨得有些褪色了,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一颗简单,纯粹的心去交往,或许会吃亏,或许会受骗。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本心,一定会收获诚信的果实。
其实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处处有诚信。宇宙成就了蓝天,蓝天成就了大地,大地成就了生命,这是宇宙对蓝天的承诺,蓝天对大地的承诺,大地对生命的承诺??一切承诺都完成得何等的及时,何等的有序。这个世界又何其的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生生不息,用一颗简单的心去了解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你的生活轻松而又美好。
我想,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修饰诚信的重要性,这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芸芸众生,我们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颗砾石。我们会犯错误,
如何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何在错误面前修正自我,如何使自己的生活精彩而又充实,去思考这些,我想,比仅仅就“诚信”二字展开理解和阐述,更加的有意义,同时也更加有趣。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坚持本心,用心去生活,去努力,去创造。相信,一定会收获生活的馈赠。
篇二:免费作文 (2000字)
题目: 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此,你可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也可能会有独特的感悟。请以“免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本题能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几年来,南京市先后免费开放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梅园新村、南京博物院等。去年下半年,又免费开放了玄武湖和中山陵,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其它方面,免费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正如材料所说,义务教育免费,老人乘车免费,商品免费试用??免费,已经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免费,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关注这些,思考这些。所以,本次作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是审题和立意。
“免费”,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很多人都向往它,我们在审题时要搞清以下几点: “免费”的对象是谁? “免费”的实施者是谁? “免费”的内容是什么?
“免费”的目的是什么? “免费”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如何看待“免费”?
“义务教育免费”体现的是政府办教育的决心,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得到了实惠;“老人乘车免费,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出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幸福生活的具体的展示;而“商品免费试用”往往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待你的常是一些消费陷阱。因此,并非所有的“免费”都是美味,对待免费,需要三思而后行。
本次作文中,有些同学没有很好地解读题目的要求和“免费”的含义,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种,误解题意,把“免费”写成了“不免费”。
如开头引用“天下不会掉馅饼”或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写一个人是如何通过勤奋拼搏最终获得成功。最后得出任何成功的取得都是不免费的,需要付出最艰苦的努力。严格说来,这属于偏题。语言不好,书写不好,只能在30分左右。语言不错的,书写不错的,也难以超过42分。
第二种,将“免费”置换为“降价”或是“无私奉献”,丢掉“免费”本身的内含。
第三种是穿靴戴帽式。前面写一个完整的亲情故事,行文几乎不提“免费”两个字,在文章的结尾,贴一下“免费”。这类文章也应视为没有严格地扣题,一般评为40分左右。
亲情类故事不是不可以写,但要有技巧。文章主体部分要能点击主旨或是题目。如写几个阶段,母亲免费为你提供了一个生命孕育的场所,免费为你提供了衣食住行,免费为你提供了教育条件,为你免费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一路写下来,最后再深化情感和主旨,好文章同样得高分。
第四种是演义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事例一一排列出来。不管是议论类的,还是记叙类,一般在45分左右。
第五种是观点不够明确。一下子说“免费”好,一下子说“免费”不好,最后文章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样的一般为45分左右。这不同于辩证地分析,辩证分析是有中心观点,把问
题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篇文章要有中心观点,基本要求是集中和鲜明,高要求是新颖和深刻。
第六种撞车严重。好多同学写商场搞免费活动,最后让人上当受骗。这类题材固然可以写,但写的人太多,若自己又不能出新,不能深入,很难得高分。
第七种是文体不清。题目中说“文体自选”并不是不要文体。现在,大多数学生可选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好的记叙文要从一个小且巧的角度切入,叙写与“免费”相关的故事,进而引发自己的体会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意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进行描写,引发自己对“免费”的体验和感悟,且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
好的议论文要能紧扣“免费”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
这一次,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立意。
记叙类:
1、如写一个免费的公园,里面还有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免费的活动,让人大受收获。
2、老人持“老人卡”上车,反而遭到一些人冷眼。文章呼唤在物质上“免费”后,要更多一些人文关怀。
3、商场免费容易受骗,而免费的亲情永远不会受骗。两个故事交织一起,相互映衬。
4、家境贫寒,父母给自己买了一些营养品,说是单位免费发放的。自己后来知道了,也要让父母“免费”享有幸福晚年。故事感人,融入真情。
5、有人享受了太多的“免费”,在其位不谋其政,最后成为阶下之囚。故事具有很好的讽喻和警醒性。
议论类:
1、剖析“免费”背后的深层目的。或是社会进步,或是有险恶用心。
2、剖析“免费”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或是“免费”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弊端。
3、剖析人们追求“免费”的心理。
4、 很多“免费”的背后,常是一些人辛勤的付出,大至社会国家,小至家庭,我们应好好地珍惜。
5、亲情常是“免费”的,但成长的历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味的“免费”,免费的爱,有时恰恰是一种伤害。
6、超越物质的“免费”,享受自然的,精神的“免费”。如苏轼那样免费享有清风明月,或是通过阅读,免费和古往今来的大师们对话,灵魂得以提升。
这一次作文,很难宿构和套作,那些动辄屈原、司马迁等三段式的作文很难取胜。它在引导我们要一定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如果只是闭门死读书,不闻窗外事,很难写出精彩的篇章。
【优秀范文】
免费
苏宁电器开张,前50名顾客有2斤免费鸡蛋可拿。
消息似林中的一声尖锐的号子,惊动了各家的鸟儿。
邻居兴冲冲地敲门喊门,妈妈刚一开门,邻居就重复着“免费”两个字,妈妈笑了笑:我已经知道了。
凌晨两点,闹钟兴奋地叫嚷了,我接受妈妈任用,早早去排队,本就觉得太早的我就多赖几分钟,谁知道妈妈一把掀开我的被子,无奈,我只有匆匆地出门。
篇三:以白痴为话题的作文2000字
以白痴为话题的作文2000字
以白痴为话题的作文2000字
一个“白痴”的爱情>故事
一般而言,常人的爱情是很明晰的,面对爱情的到来,人们知道心里爱的是谁。当然了,人们时常也会碰到棘手的感情问题——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可能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心之所属了。这里有一个人,他也似乎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爱谁。他是一个年轻的公爵,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令人羡慕。但令人始终捉摸不透的,是他的似是而非的、不仅外人看不明白,连他本人也似乎搞不清楚的、错综复杂的与两个(可能是多个)女人的情感关系。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期长篇小说《白痴》中的男主人公——梅什金公爵。
(一)公爵是白痴还是基督?
梅什金自小父母双亡,且患有癫痫症。后来他被送到瑞士治病,那里环境清新优美,身旁围绕的是一帮的天真烂漫的孩子,这就使他外表有着成人的年龄但内心保留的是孩童般的纯真言行,完全不懂资本主义社会那套处理人际关系的潜规则,这在当时利己主义泛滥的国度是被视为“异端”的。有病且天真的公爵在周围人看来就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白痴”。
但在作者心中,孩童般的梅什金恰恰是人类拯救者的形态。因为孩子不仅是纯真的,同时也是智慧的,换句说就是只有纯真才可以达到智慧。因此,孩子的身上承载着拯救者的形象。而梅什金正是这样一个有着孩童般天真性情的拯救者形象。因此,梅什金是一个纯洁、美好的人物,他总是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世人,他的身上映照的是基督的本性。天真、善良的梅什金不被周围人理解,反而被视为心智不健全的“白痴”,忍受着种种的磨难。而他的处处遭受磨难和耶稣初临人间时的受难正相印证。公爵心中却充满了仁爱、充满了基督之爱。他要以大爱来拯救世人,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中写他为了拯救被人始乱终弃的可怜姑娘玛丽,向孩子们讲述了玛丽的悲惨遭遇,并动员孩子们去拯救这个堕落姑娘的灵魂。正是在他和孩子们的帮助下,玛丽幸福地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梅什金动员孩子们以博爱精神去爱玛丽,使这个不幸的姑娘临死前得到了安慰,这种爱没有任何功利成分包括在内。这件事可以看成是梅什金搭救娜斯塔西亚·菲利波夫娜的前奏。
(二)公爵对两个女人的爱
梅什金公爵与彼得堡美人娜斯塔西亚的关系贯穿整个故事,体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爱。娜斯塔西亚是众人追崇的对象,有许多人都爱着她,但形式有所不同:(1)大地主托茨基的始乱终弃:他发现被收养在下属庄园中的小女孩娜斯塔西亚是一个美人坯子,就花费新血来培养她,待女孩16岁芳龄将她玷污,并享用她的青春和美,后为和将军
之女联姻,决定陪嫁七万五千卢布将她嫁给将军的秘书加尼亚;(2)将军叶潘钦的垂涎欲滴:他对娜斯塔西亚的美色早已垂涎,但碍于身份又不能公开与之发生关系,于是想利用自己秘书加尼亚的身份和便利来接近她;(3)加尼亚的功利者之爱:他想得到娜斯塔西亚的七万五千卢布的陪嫁款;(4)罗果仁的情欲之爱:他疯狂的爱着娜斯塔西亚,且要以十万卢布买走她;(5)梅什金身的基督之爱。这几种形式很好地代表了现实社会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爱。梅什金爱着娜斯塔西亚,但这种爱不同于情欲之爱,是超越其上的仁爱。梅什金在将军家最初见到娜斯塔西亚的照片时,就被照片上女主人的美所震撼,并在那美丽的外表下发现了一颗受苦的灵魂。于是,梅什金对她产生了同情和怜悯,并试图去帮助她,去发掘她身上被遮蔽的美。他特意找到娜斯塔西亚,劝她不要嫁给加尼亚,不做婚姻交易的牺牲品,还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她求婚——他打算牺牲自己来挽救她。娜斯塔西亚着实被感动了,因为梅什金是第一个想要娶她做合法妻子的好人。但公爵纯洁得像个孩子,娜斯塔西亚觉得她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不应该毁掉梅什金。她在生日晚会上痛斥加尼亚、托茨基、叶潘钦之流,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当众把自己的十万卖身钱扔进熊熊燃烧的壁炉之中。她宣布如果加尼亚当众不借用任何工具从火中取出钞票,十万卢布即归他所有。这是这部小说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之一。最后她和罗果仁一起跳上马车飞奔而去。
同时,梅什金真诚地爱着将军的小女儿阿格拉雅,阿格拉雅也因梅什金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而钟情于他。只因梅什金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去拯救别人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动机让他和阿格拉雅之间的感情历经波折。后来阿格拉雅找到梅什金和娜斯塔西亚,要让公爵在两个女人面前当场做一次选择。公爵正在为难之际,伤心的阿格拉雅气愤地夺门而出,公爵欲追出去,娜斯塔西亚自己晕倒在地,公爵不得不转身来照顾娜斯塔西亚,这让阿格拉雅的感情彻底崩溃。最后菲利波夫娜利用梅什金的良善本性硬是毁掉了二人的婚事。
梅什金到底爱谁?其实文中也告诉了我们答案:“他到底是爱这个女人,还是恨那个女人?今天他不止一次向自己提过这个问题;在这一点上他问心无愧:他知道自己爱的是谁。”不过,对于梅什金来说,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二者可以分开并且分别进行!也就是说,他可以一边爱着阿格拉雅,一边还要去拯救娜斯塔西亚,这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公爵几乎根本分不清楚爱情、婚姻及性的关系,他的爱没有现实的根基。公爵的表达方式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明白,他人无法理解。后来一位好心人叶甫盖尼?巴甫洛维奇对阿格拉雅的爱情悲剧看不过去,就质问梅什金:“当时(阿格拉雅绝望地夺门而出)您的心在哪里,您的基督式的心?”公爵却回答说:“我只不过结个婚罢了;她要这样;我结婚又算得了什么???反正这没有关系!要不然她肯定会死的!”“我全心全意地爱她(阿格拉雅)!要知道,这是一个孩子;现在她是个孩子,完完全全是个孩子!“如此来说,您想对两个人都爱!”“怎么能两个都爱?以两种不同的方法爱吗?”大概他的确把结婚视为一道无关紧要的手续;他对自己的命运太看轻了。他的理想化的追求不可能实现,这造就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作者在小说里集中描写了梅什金与娜斯塔西亚和阿格拉雅的复杂关系,写出了主人公爱的困惑:他不仅对娜斯塔西亚怀有拯救式的爱,同时也与阿格拉雅产生了爱情,但他无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他一方面想挽救不幸的娜斯塔西亚,一方面又在罗果仁对她疯狂般情欲式占有的面前退缩;一方面真诚地爱阿格拉雅,也想拯救她脱离这污浊的环境,另一方面却时刻准备牺牲自己去拯救他人,以致使他和阿格拉雅彻底告吹。所以,
梅什金虽然试图以大爱来拯救美丽的娜斯塔西亚,同时也爱善良的阿格拉雅,但最后却因自己的软弱同时伤害了她们!
梅什金曾试图向罗果仁解释自己同娜斯塔西亚的关系,以消除罗果仁的敌意,但结果如何呢?他与娜斯塔西亚和罗果仁三人都深陷泥潭,致使罗果仁在绝望中杀死了娜斯塔西亚;梅什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白痴”;阿格拉雅甘心嫁给一个“来路不明的”、流亡俄国的“波兰贵族”,与家人闹翻??梅什金在爱情上显然缺乏作为,他的爱是抽象的爱,是缺乏血肉的爱,无法在人间得到真正的实现。
或许可以这么说,梅什金的爱是大爱,这样的爱或许有时会被误以为是爱情,既然是基督之爱,那就不可能有真的爱情,因为基督之爱是要普降众人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换句话说,梅什金是属于众人而不是属于一个人的。他的爱情注定会是一场空。
《以白痴为话题的作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