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千字文中的成语典故

千字文中的成语典故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5 11:27:59 | 移动端:千字文中的成语典故

篇一:成语梳理之我见千字文

成语梳理之我见

菏泽市牡丹区第二中学 葛文众 2011年7月15日 16:59 田梅于11-7-15 17:09推荐葛老师的成语梳理很细致,值得大家借鉴。

赵则华于11-7-15 17:10推荐无理由推荐。

我们在这里探讨如何进行成语的积累或梳理,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记住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且能正确运用并发扬光大之,在这方面我的一些不成熟做法,与同仁交流。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成语典故,博大精深。对于一个高中生,让他们记住大量的表面上似乎缺乏联系的成语确是一件不易之事。第一步,应该激发起学生对中华成语的爱好,进而养成自觉积累归纳的习惯。我的做法是把一篇叫做《中华成语千句文》的美文印发给学生,再把由“白云出岫”朗读的“中华成语千句MP3”播放给学生听,先让学生在优美韵文和声情并茂的朗诵中产生对中华成语的仰慕之情,于是就开起了学生积累梳理成语之门。

一、 借助《中华成语千句文》对成语进行梳理。看过这篇文的老师都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按照时间线索已经把成语按一定的情节作了36个分类,即1、民族神话

2、人猿揖别3、人文初祖4、文武之道5、五霸七雄6、百家争鸣7、万世师表8、诗经楚辞9、秦皇汉武10、三国演义11、名士风流12、多事之秋13、大唐雄风1

4、五代十国15、两宋兴衰16、一代天骄17、明朝风云18、康乾盛世19、晚清悲歌20、西学东渐21、传成文明22、礼仪之邦23、百年树人24、琴棋书画25、乐山乐水26、建筑园林27、寓言故事28、民间传说29、戏曲小说30、狭义精神31、饮食文化32商业文明33、中华医学34、科技之光35、江山如画36、继往开来(摘自2000年11月29日《中华读书报》专版)由于篇幅较长,我要求学生每周背诵

一节,并附加一个开放性的题,让学生运用自己知道的成语扩写本段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的积极性。

二、借助记忆名言名句的形式梳理记忆。学生是喜欢背诵名言名句的,老师把一些既是成语又是名言名句的归纳在一起,如玉不琢,不成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让学生背诵或者默写填空或者整理补充,学生是喜欢做的。

三、依据所学课文进行梳理。如学习《史记》时,把出自《史记》的成语让学生积累梳理,如网开一面、焚书坑儒 、指鹿为马 、先发制人 、破釜沉舟 、沐猴而冠 、四面楚歌、一败涂地 、约法三章 、高屋建瓴、卧薪尝胆、招摇过市、鸿鹄之志、、一言九鼎等。如学习《师说》时,把出自韩愈的成语让学生积累梳理,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佶屈聱牙、摇尾乞怜、不平则鸣 、虚张声势、一龙一猪、飞黄腾达、旋乾转坤、再接再厉 等。

四、对含有多音多义现象的成语进行梳理。如螳臂当(dāng)车,安步当(dàng)车;大腹便便(pián),便(biàn)宜行事;箪食(sǐ)壶浆,饮食(shí)起居;载歌载(zài)舞,千载(zǎi)难逢;安土重(zhòng)迁,重(chóng)峦叠障;斗转参(shēn)横,参(cēn)差不齐等。

五、对含有通假和古今异读现象的成语进行梳理。如一曝(pù)十寒、余勇可贾(gǔ)、博闻强识(zhì)、图穷匕见(xiàn)、暴虎冯(píng)河、虚与委蛇(wēi yí)、臧否(zāng pǐ)人物等。

篇二:成语千字文 读书教案

阅读推荐课

历史的精髓 文学的瑰宝

——《中华成语千字文》

教学目的:

1、阅读《中华成语千字文》片断,学习里面介绍的各种知识,积累成语。

2、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积累中华经典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

一、师生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知道大家都读了不少书,了解不少名人故事,那你知道诸葛亮的故事吗?

2、学生介绍,全班交流。

3、想听听老师怎么介绍他吗?师背《中华成语千字文》里的片段。

4、比较一下,我们的介绍有什么不同?( 师是用成语介绍的,背起来朗朗上口)

5、介绍《中华成语千字文》。

刚才的背诵不是老师自己总结的,而是一本书里介绍的,它就是《中华成语千字文》。

课件展示资料:《中华成语千字文》,它以历史为经,文化为纬,从“盘古开天”到当今世界,用成语这一汉语言瑰宝,串联成篇,再现五千年历史画卷,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全篇共36章10272个字,2568个词,工整压韵、典雅丰富、富有气势、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其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朝代更迭、政治军事、科学技术、人文历史、山川风物、百业众艺等方面。它由知名学者编写,著名教育家斯霞亲临鼓励、著名小说家金庸、历史学家庞朴热情指点;目前,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已着手开始此书的市场启动工作,并定在小学分年段开设。

二、 学生选读,初步感知。

1、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中华成语千字文》。

2、学生快速浏览,自由选读感兴趣的段落,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读《中华成语千字文》,讲经典故事

1、《中华成语千字文》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中华成语千字文》认识了哪些人,知道了哪些故事?

2、出示填空,指名学生讲故事:

(1) 补天,日月重光。 逐日,血气贲张。

填海,荡气回肠。射日,功德无量

(走进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我们不难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任务的敬仰与热)

(2) ,恩深爱重。天命难违,劳燕西东。咫尺天涯,目断飞鸿。

鹊桥相会,犹恐梦中。

白蛇 ,翩若惊鸿。水漫金山,临危不恐。雷峰塔下,不改初衷。 寻夫,忧心忡忡。千里送衣,水复山重。哭倒长城,天地动容。 同窗,行吟坐咏。。海枯石烂,生死与共。化蝶双飞,千古传诵。 奔月,寂寞深宫。碧海青天,闲愁万种。

(这些民间传说,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坚贞,对邪恶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三迁,善择邻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断机训子,郑重其事。教子有方,尽心竭力。

(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4)武圣 ,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是啊,关羽是信义的化身,这32个成语把他的主要特点和典故都给概括出来了。)

3、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指导读,读出节奏感。

4、小结:读《中华成语千字文》,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经典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告诉我们如何处事做人,有的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有的给我们精神的享受。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大有收获。

四、读《中华成语千字文》,学百科知识

说《中华成语千字文》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各种故事,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首创私学,传授六艺。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有教无类,不偏不倚。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北京故宫,中轴对称。流金溢彩,龙楼凤城。

布达拉宫,峥嵘轩峻。金碧辉煌,奉若神明。

赵州拱桥,历雨经风。长虹饮涧,初月出云。

(3)京剧国粹,鳌头独占。粉墨登场,锣鼓喧天。

科班出身,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板有眼。

生旦净丑,争奇斗艳。各擅胜场,众口交赞。

(4)黄帝内经,四时六气。五行生克,阴阳相济。

奇经八脉,神而明之。法灸神针,拍案惊奇。

扁鹊华佗,盖世神医。起死回生,悬壶济世。

望闻问切,因人而异。灵丹妙药,如法炮制。

(5)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刻舟求剑,冥顽不灵。画蛇添足,自作聪明。

守株待兔,坐享其成。狐假虎威,仗势欺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叶公好龙,徒有虚名。滥竽充数,混淆视听。井底之蛙,孤陋寡闻。 南辕北辙,背道而行。塞翁失马,祸福相生。愚公移山,有志竟成

2、自己读。(读得有滋有味,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这几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 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

3、了解知识:

宣布比赛规则:分两队竞答,答对一题得十分,答错就给对方加上十分。答题之后,再为对方选题。给对方选题的时候要有礼貌,“请问,什么是~~?”(两队读课文,比谁声音洪亮精神饱满。)胜者决定自己先答还是先给对方选题。

比赛过程中随时点拨知识要点:

说出孔子的三个教育思想?

说出京剧的四大角色?

皇帝和扁鹊看病分别有什么绝招?

自欺欺人、有志竞成、仗势欺人的寓言故事分别是什么?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中华成语千字文》里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看来我们课下很有必要把这些背下来。

五、读《中华成语千字文》,看历史画卷

1、读下面的片断,看你能在这些成语里,你能知道多少历史故事和事件呢?还有哪些是不知道的?

2、自由读。

夏启建制,废公立私。天下为家,王位世袭。商王成汤,求贤用士。革命反正,拨乱兴治。纣王无道,多行不义。酒池肉林,骄奢淫逸。

秦皇嬴政,前无古人。席卷八荒,整顿乾坤。中央集权,雷厉风行。设郡立县,同轨同文。师心自用,独断专行。焚书坑儒,万马齐喑。万里长城,蛟跃龙腾。气势磅礴,横亘古今。佞臣赵高,利令智昏。巧言令色,借刀杀人。指鹿为马,包藏祸心。生灵涂炭,民怨沸腾。

西楚霸王,拔山举鼎。万夫莫当,勇冠三军。破釜沉舟,先声夺人。一以当十,雷霆万钧。火烧阿房,一意孤行。沐猴而冠,衣锦昼行。刚愎自用,赏罚不信。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鸿沟为界,鸣金收兵。四面楚歌,心灰意冷。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英雄本色,江山美人。

汉祖刘邦,市井平民。斩蛇逐鹿,临机制胜。避实就虚,捷足先登。约法三章,收买人心。鸿门赴宴,如履薄冰。随机应变,虎口余生。招贤纳士,举贤使能。左右逢源,小屈大伸。威加海内,舞笔弄文。衣锦还乡,竖子成名。

淮阴韩信,饱经忧患。怀才不遇,一筹莫展。落魄江湖,时乖运蹇。胯下之辱,委曲求全。登坛拜将,独当一面。明修暗度,背水一战。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十面埋伏,稳操胜券。国士无双,如日中天。兔死狗烹,负屈含冤。成也萧何,时来运转。败也萧何,感慨万端。

3、交流。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以历史为镜,可是让我们明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其间多少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给我们启迪,让我们思考,这本书用了最精练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历史,刻画了人物。

六、读《中华成语千字文》 品语言魅力

1、有人用精妙绝伦来评价这本书,的确,它不但内容丰富,而且形式也给我们美的享受与熏陶,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璀璨的明珠,这2568个成语凝聚着许多名家的汗水和心血。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

2、出示片段,品味描写赤壁之战的场面。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3、说说对语言的感受。(经典,精邃,概括,凝练……..)

六、评议经典

结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中华成语千字文》的部分内容。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根据回答总结板书:

中华历史的精髓

百科知识的荟萃

汉语文学的瑰宝

看来《中华成语千字文》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百科知识,那么多历史故事,那么多成语传说。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中华成语千字文》真是精妙绝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让这两千多个经典词汇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走进中国文化、走进优美汉语的桥梁。

篇三: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学生用)

文言文阅读(初)

1孟子少时诵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一、解释文中字词:

①喧(xuān):通“ ”,。 ②裂: 。

3 引: 4 有所失: ○

5 诵: 6 辍然:

7 何为:8 自是:

9 喧:10 戒:11 .方:

启示:

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二、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三、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

2孟母三迁

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

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

就是,,

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 2 ~

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 ”等。

3孟母断织教子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1.既:2.绩:

3.以刀: 4.故: 5.子: 6.斯:

7.立:

8.是以:

9.则: 10.

旦:

11.夕: 12.事子思:事:

13.道:

她用 取此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仍然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这与《 》正好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天资聪颖,但他的父亲不让其学习学习,让他缺乏后天的教育而变成平凡的人。可见后天的教育及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4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成() ②弃去( )

③逢老媪方磨铁杵() ④还卒业( )

6逢: 7媪:

9铁杵: 10之:

12感:13还:

14卒业: 15今:

16氏:

2、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3 ~

5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孤: 称:

徙焉:徙, 焉,

而: 辄

遂:肆:

师事: 遂:

2、翻译句子。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6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临: (2)日:

(3)以: (4) 率

(5)书遂大进,书: (6)遂:

(7)进: (8)于:

(9)尝: (10)苟且:

(11)或:(12)简札:信件,书信。

(13)少: (14) 当意:

(15)必:(16)易:

(17)厌:(18)故:

(19)愈益: (20) 精妙:

(21) 打进:(22)平生于书,书:

(23)苟且: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7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 讴:(2)穷:

~ 4 ~

(3)谓: (4)技:

(5)遂: (5)之:

(6)辞: (7)归:

(8)弗:(9)止:

(10)饯: (11)郊:

(12)衢(qú): (13)悲:

(14) 振: (15)遏(è):

(16)谢: (17)反:

(18)抚节:

2.翻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8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词语:

⑴孤 : ⑵适 :

⑶世家:⑷去 :

⑹寝 :⑺或 :

⑻怠 :⑼辄 :

⑽六经: 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 》《 》《 》《》

⑾旨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之南都 B.之虚所卖之C.后天下之乐而乐 D.子将安之

3、翻译下列句子。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的作用:

9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 5 ~


千字文中的成语典故》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30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