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星月夜赏析1500字

星月夜赏析15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5 12:05:38 | 移动端:星月夜赏析1500字

篇一:星月夜作品赏析

代码 学号

分 类 号 密级

学年小论文

二级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年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0日

1

梵高《星月夜》赏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法国瓦兹河开枪自杀,时年37岁。

梵高,善于使用强烈对比的色调,扭曲变化的造型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惊叹和共享。从他的画作里面人类能够看到自己被压抑已久的东西,能看到另一种方式的美丽,或者我们可以认为那是美丽背后的对立面,也会带给人一种享受。他的作品很多,也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相信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星夜》。

2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 (荷兰语:De sterrennacht)是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有种普遍的说法,由于这是梵高在精神病时期所作,世人普遍认为这是梵高想象出来的美妙情景。

有人却认为,这似乎更是感到安全和隐晦的产物,作为歉意和爱的表示,什么也没有了的梵高割下耳朵。由于疯狂的行为,这由心里发出的真实情感,就这样被送入精神病院。而这时期的梵高,事实上却创作了150多幅作品,精神病人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和心情吗?不能从精神病的认识中摆脱出来,只是不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罢了。

创作背景

1889年,梵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此后,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梵高来说,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梵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梵高在这里,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并且,寻找某种方式,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 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创作环境

在西欧传统绘画的远近法中,画家常常从观众席来观察舞台,观察风景与人物。但是对梵高来说,在他病情尚未发作之前,已感到被另外一个世界监视着。他察觉到受苦恼、受烦 3

闷的,不只是他本身或者如向日葵那样的对象,而是能够把一切万物都包括进去的广大范畴.他在采用大胆的布局的同时,同时又体现出了与这个世界脱离的另一种思维!

画面描述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评价

《星月夜》:一个个呈旋涡流动的星辰,敏感而不稳定。几近骚动的线条,刺目的换色或耀眼的红色在激情的指挥下恣意舞动,就连生长于大地的扁柏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蓝天,这简直是一篇激情的汪洋。梵高的激情远比高更来地激烈与外向,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房龙《西方美术简史》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夜》这幅画,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后印象派绘画史》美,约翰·雷华德 著)

星光灿烂的夜空也许是文森特·梵高最有名的画作。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是梵·高的作品,这幅作品是虚构的。Don Mclean曾献给文森特一首著名的同名歌曲"Vincent"又名"Starry Night"。

即使梵高尝试了装饰性作品的创作,也只有极少数评论家认可他这些作品并愿意支持他在这方面的尝试。其中的部分原因无疑是梵高没能举办他所希望的个人画展,只有这样的画展才可能摆出自己的大批作品。古斯塔夫·卡恩倒是对梵高在1888年独立沙龙上参展的三幅作品做过评论,他说"凡·高先生的画笔挥洒得很有力",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成了批评。有些评论的作者差不多把这种笔法干脆称为装饰性笔法。1889年,费利克斯·费内翁曾经提到,在这幅作品里,这种"无立体感的笔触构成了粗糙的草席似的图案",同时那漩涡关的色彩像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乔治·勒孔特在文章中赞扬道:"热烈的厚涂……各种颜色很自然地营造出了令人感到震撼的效果。"古斯塔夫·热弗鲁瓦将梵高描绘为一个"画风景画时简直就像在雕塑风景画"的画家。这些评论或许促使人们注意到了梵高作品的表现图案和装饰性,而其笔法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将前景和背景统一在一视觉区里的手段。可是这些评论都只有三言两语,而几乎没有对梵高的作品做更广泛或者更深入讨论。假如从一幅幅单张作品的角 4

度上看,刚劲有力、别具一格的笔触便意味着传统意义上气质或者独特的个风格,而不是装饰性图案。而凡·高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广为人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认为他的笔触证明了他的病态气质和性情的不稳定。

“视域转化成浓厚的、有力的颜料浆,沿着他的画笔的猛戳动作画出的线路展开了它的脉络。天空中央的星星的卷曲浪潮也许是无意中受了葛饰北斋的《大浪》的影响——但它的奔腾的压力,在东方美术中却没有相等的例子。月亮从月蚀中走出来,星星闪耀、汹涌,柏树随着它们摇动,把天空的韵律转化成自己的火焰状侧影的黑色扭曲。它们把天的激流传给了他,完成了贯穿整个自然的活力的圈子。”

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像,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梵高生前非常欣赏日本浮世绘《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裏》,而《星夜》中天空的涡状星云画风被认为参考并融入了《神奈川冲浪裏》的元素。

在现代的一项科学研究中,科学人员发现梵高的后期作品,包括《星夜》在内,包含有一种物理上称为“湍流”的神韵,并推测此神韵来源于梵高由于长期处于癫狂状态中而得到超于常人的感悟能力和绘画表述能力。而在2004年3月4日,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公布了一张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太空照片,并称“这幅太空摄影作品与梵高的名作《星夜》有?异常相似?之处。”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照片为一颗名为“麒麟座V838”的恒星周围的景象。该恒星位于麒麟座方向,距离地球2万光年。

艺术成就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 5

篇二:梵高《星月夜》赏析

形式美 + 意境美 = 完美

——梵高《星月夜》赏析

姓名:XX

院系: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2班

学号:B080901062

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短暂坎坷,历经磨难,极富悲剧意味。他24岁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钱与穷人》、《蒙马特的风车》、《农夫与田》、《精神病院的庭院》及《向日葵》等等。但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红色田园》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画。他只能长期依赖弟弟提奥在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最后,这位天才式的画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孤独、贫困的一生。他自杀身亡前留下一句话:悲伤会永远持续下去!他的这种不安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梵高的画里我能清晰地看到后印象派的影子。后印象派是相对于印象派来说的,梵高刚开始也是学习印象派的,后来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完全抛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东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在梵高的画里我又能清晰地看到日本浮世绘画派的影子。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描绘市民生活为主的风俗画,作品大都线条简练流畅,色彩鲜艳、醒目,画面具有装饰性特色。梵高本人就偏爱于浮世

绘,深受该艺术的启迪。

《星月夜》是梵高的油画名作,总体看来,是一幅风格独特、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星云等共存的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因为月朗星稀),但却在虚拟的世界中创造了让人为之震撼的没的享受。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迷茫、烦闷、动摇地在夜空中放射神秘的色彩。又像现代人燃放的烟火,漂浮在夜空中、脑海里??

从油画本身的笔触、造型、色彩和线条来看,《星月夜》无论是在形式上和意境上都是典型的梵高特色。

在笔触上,无论是天空翻卷的漩涡状星云,还是天空下的植被、山坡及近景的灌木丛,梵高都用一些厚重的、条状的、散涂的颜色一笔笔的排开,笔触和笔触间不加融合。这种方法是受到了印象派的启迪,但是,梵高却涤尽了印象派那种优雅轻松之感,进而加进了自己的力度和厚度。

在造型上,为了强化自己的精神,梵高加强了创作中的主观作用。他让一切事物在他眼中都依照自己的性格和要求发生轻微而有力的扭曲和变形。如火焰一般的灌木丛,如大海中的漩涡一样的星光和月光,都是现实中不曾有的,这都是画家本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中的物象。

在色彩上,补色、纯色是梵高从印象派那里据为己有的用色方式。但是印象派那种温柔细腻、软绵绵的色彩,在梵高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深刻有力的呐喊,一种无以言表的精神的颤动。这主要是受到浮世绘

画派的启迪,尤其是受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影响,色彩鲜艳、醒目,在《星月夜》里,造型已经不是梵高的目的,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色彩,追求象征着光辉、生命和永恒的神秘色彩。

线条也是梵高最经常运用的语言。同样,梵高的线条也受到浮世绘画派的启迪。画中呈现了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得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观。

从自身的角度来看,《星月夜》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一幅画里两个世界——

我看到了这些熟悉的客观世界的印象:繁星、明月、山峦、枯树、房舍以及色彩,这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一一识别,任何人都能逼真地体会到它们的存在;同样我又能清晰地看明那个抽象的主观世界。从中我了解了梵高那个少为人知的孤苦心灵,我读懂了那个不甘于向苦难命运低头的抗争??

一幅画里动静结合——

动:梵高的画面里一切生命都在悸动,11颗大小不等的星辰聚集在月亮周围翻滚着,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从天际的云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在互相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转,地在摇,似乎时间也在这里被加速,这一切都缘于画家的心在燃烧。画家用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柏树就像是地壳下和火山中喷射出滚烫岩溶的烟尘一样,那此起彼伏飞星云,形如流水的曲线,像是一个个音乐的音符,柔和细碎的纹理,笔触轻快,色彩有的明亮,有的

暗淡,高大的柏树又像是那海底下的海带,在那美丽海底世界中随潮流摇曳,仿佛它没有什么主心骨,像是支撑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流动的潮水,任它摇摆,无可奈何,不,大画家用那复杂、强烈、冲动情感的笔触描绘出那星云和柏树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篝火,正在奋发向上地燃烧着、抗争着,仿佛在告诉人们永不放弃的希望与梦想。

静:其画面所有的用笔都又有相对静止的倾向。前景中的枯柏树,远景中的房舍、梯田及叠嶂的山峦,这一切相对静的物象都在与绝对动的物象中形成一种特别的不规则、不平衡的视觉冲击力。

在这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动静结合的名画里,我不仅间接体会到了梵高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且也让我切身感悟到了梵高凄苦的人生:那一切归于宁静的村落和忧伤孤独的柏树连同骚动彷徨的星云像是风暴就要来临。此时的星空深处更显出了迷人的风韵,一如人生的坎坷与颠簸。梵高的艺术中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畅神达意的线条,托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而进入了颇为自觉的艺术状态,尽管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在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啊,那无边无际、变幻莫测星月夜,曾有多少人神往,又有多少人望而却步,想到明天即将要开始新的生活,心中的豪情不禁而起,我浮想联翩,记起了曾看过的普希金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需要冷静。相信吧,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是阴沉,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

会过去。而那过去的将变成亲切的怀念!”

我从学画时期起,就喜欢梵高的作品。他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除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 割的整体,能打动人的心灵。形式美与意境美在梵高的作品里得到了自然的、自由的和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与静物中更是如此。我能用心灵捕捉到。此刻的我更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美好的愿望,在浩瀚无尽的苍穹中遨游,与梵高在这绚烂的星空世界里一起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篇三:星月夜鉴赏

世界繪畫名作賞析系列之四:《星月夜》

作者:辛欣

凡高《星月夜》賞析

《星月夜》是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油

畫名作。後印象主義是19世紀末法國美

術史上繼印象主義之後的一種美術現象,代表畫家主要有塞尚、梵高、高更等。他們剛開始都是學印象主義的,後來又都認為繪畫不能僅僅像印象主義那樣去模仿客觀世界,而應該更多地表現畫家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後印象主義的畫家完全拋棄了自然主義的態度,動搖了西方繪畫中以模仿為職能的根基,將繪畫引向一個更新奇、更加滲透著強烈情感的主觀世界,為20世紀西方現代諸美術流派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式。

文森特·梵高是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他一生短暫坎坷,歷經磨難,極富悲劇意味。他27歲時才開始繪畫,在短短十年間創作了大量作品, 卻幾乎從未能覓得買家, 只能長期依賴弟弟提奧在經濟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最後,這位天才式的畫家用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孤獨、貧困的一 生。

《星月夜》是凡高無數幅著名作品中的一幅,獨特的風格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是凡·高的作品。這是一幅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的作品,畫家以奔放的類似火焰般的筆觸,描繪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全畫的色調呈藍綠色,畫家用充滿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表現星雲和樹木;在他的筆下,星雲和樹木象一團正在熾熱

燃燒的火球,正在奮發向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幅畫無論是筆觸、造型還是色彩都是典型的凡高特色。

在筆觸上,無論是天空翻卷的漩渦狀的星月,還是天空下的植被、山坡及近景的灌木叢,凡高都用一些厚重的、條狀的、散塗的顏色一筆筆的排開,筆觸和筆觸間不加融合。這種方法是受到了印象派的啟迪,但是,凡高卻滌盡了印象派那種優雅輕鬆之感,進而加進了自己的力度和厚度。

在造型上,為了強化自己的精神,凡高加強了創作中的主觀作用。她讓一切事物在他眼中都依照自己的性格和要求發生輕微而有力的扭曲和變形。如火焰一般的灌木叢,如大海中的漩渦一樣的星光與月光,都是現實中不曾有的,這都是畫家本人獨特的精神世界中的物象。 在色彩上,補色、純色是凡高從印象派那裏據為己有的用色方式。但是印象派那種溫柔細膩、軟綿綿的色彩,在凡高這裏變成了一種深刻有力的呐喊,一種無法言表的精神的顫動。金黃色、深藍色、橙色、綠色、紫色……畫中的色彩都是凡高一生鍾愛的顏色,它們在畫中仿佛一些凝固而孤獨的聖者,象徵著光輝、生命和永恆的神秘。在《星月夜》裏,造型已經不是梵高的目的,梵高唯一的目的就是色彩。 線條也是凡高最經常運用的語言。《星月夜》中呈現了兩種線條風格,一是彎曲的長線,一是破碎的短線。二者交互運用,使畫面呈現出眩目的奇幻景象。這顯然已經脫離現實,純為凡·高自己的想像。

凡高的藝術中那種狂放不羈的風格,那種充滿激情的色彩,那種暢神達意的線條,脫卻了自然物象的束縛,而進入了頗為自覺的藝術狀態,

儘管凡高的藝術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會的承認,但卻受到了20世紀現代藝術家們的青睞,尤其對野獸主義繪畫產生了極大影響。

凡高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但他的畫對後世影響及其深遠,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畫都受到了凡高的啟發。

這幅畫中呈現兩種線條風格, 一是彎
星月夜赏析15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31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