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对林黛玉的评价1000字

对林黛玉的评价1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6 13:02:40 | 移动端:对林黛玉的评价1000字

篇一:我眼中的林黛玉

我眼中的林黛玉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红楼梦》里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我想用一种颜色来描绘黛玉,如果说薛宝钗是牡丹,那么她是娇艳明丽的,而黛玉身上散发出的就应该是更具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所以我想选择神秘而又高贵的紫色。

看过《红楼梦》的人很多是不喜欢林黛玉的,觉得她那么狭隘、小气、爱哭、无缘无故耍小姐脾气,不得人心。可我却认为我们对于黛玉典型性格的许多特点,要把她放在产生她那个贵族社会的典型环境加以分析。我眼中的黛玉,勇敢、对自由理想热烈追求,但,她瘦弱的身躯无法抵御封建势力对她的扼杀。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在我看来,林黛玉美若神仙,但她的外形美是如捧心西子那样的病态美;她的自尊性很强,但其实是以自尊掩饰自卑;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而这又恰恰变现出她的朴实纯洁和直率;她之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似的求爱的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

一、捧心西子病态美

在通篇《红楼梦》中,作者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了!此时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读者心里,早已对这株“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黛玉初进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写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我们再从宝玉的眼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

子胜三分。”宝玉竟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象是个“捧心西子”。

二、以自尊掩饰自卑

周瑞家的送宫花,本来只是抄便道走,未分高低贵贱,却恰巧最后给了黛玉,这便引起了这位姑娘的惊觉:“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等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立即来了个顶门针:“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倘使林、贾二家没有门第差别,黛玉决不会从送花的先后顺序敏感到高低贵贱之分。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小人看了他去”的自卫。这种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从形景看,不是单冲着周瑞家的,实质是也是冲着薛姨妈与贾府的,她要借送宫花这件小事,称一称自己在皇室与侯门家庭称盘上的份量。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脂砚斋在批这一段时道: “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天性”云云,就是指这种偏执得令别人有点受不了的自尊。最受不得别人伤害的黛玉,却最肆无忌惮的伤害着别人。然而这位贵族小姐却万万没有想到,冲着周瑞家的这个奴仆发泄,显然是有失身份的表现,她想得到的却恰恰是失掉的,这个细节无疑是黛玉性格底色的点睛之笔,所以脂砚斋才郑重指出“从骨中一写”。 人当然不能没有自尊,但她自尊心太强了,便会发展成为小心眼。等到史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她的时候,林姑娘的微嗔薄讥就变成了雷霆震怒了。不过,她这一次注意到了身份,当时并没有发作出来,回到住处才连珠炮式地向情人倾泄:“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一节还怒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她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候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 这时候的林妹妹显得是小心眼了些。但如果把林妹妹的这种性格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也是能够理解的。

三、朴实纯洁而又直率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林黛玉当面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当宝钗提出给她送燕窝时,林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别人不知,还以为林黛玉真是个多心的人。其实,林黛玉怀疑宝钗是有原因的,从滴翠亭宝钗扑蝶时偷听了丫环说话而后又使金蝉脱壳计嫁嫌于林黛玉这事就可知宝钗的为人的确奸诈,林黛玉对她怀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钗黛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当然这正中了宝钗设的奸计,但至少在外人看来,包括林黛玉都认为,自己与宝钗关系好了。这从后面宝玉问林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林黛玉笑道: “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可看出,在这里,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

四、追求真爱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这时的贾宝玉,对纯洁少女有一种泛爱,对才貌双全的薛宝钗、史湘云,更有着明显的感情波澜,这使林黛玉无法容忍,她直率地对贾宝玉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给忘了。”

林黛玉执著地追求爱情,但是当贾宝玉借《西厢记》词语,真正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反而要嗔怪他。第一次,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她“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贾宝玉趁机向她表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却气得“带腮脸儿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

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了,还学了这些混帐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第二次,贾宝玉又借《西厢记》中张生对红娘说的一句话对紫鹃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再次向林黛玉表示爱情。而林黛玉呢,“登时撂下脸来”哭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了,看了混帐书,还学了这,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爷们解闷的。”并且立即“往外走”。林黛玉这些言行又是多么的矛盾呀!她天天缠着贾宝玉,为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日夜受着痛苦的煎熬,弄了一身的病。但贾宝玉一旦有了表示,她又摆出一个贵族小姐的架式,把内心也认为是“好文章”的《西厢记》,斥之为“淫词艳曲”、“混帐书”,并不惜搬出贾宝玉最害怕的紧箍咒——贾政的权威来压贾宝玉,这不是太“乖张”了吗?其实不然,贾宝玉是贵族公子,身上多少沾染了贵族的坏习气,林黛玉没有看到他的真心以前,是保持着警惕性的。林黛玉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式的表达爱情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

综合来讲,林黛玉形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林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她性格上虽有缺点,但掩盖不了她的才华横溢和至纯至真的光芒。

篇二:林黛玉议论文

素材应用------林黛玉

关于林黛玉的评价: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细心 林黛玉由于丧母来外婆家,过去常听她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今至其家,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多虑 她

谨慎从事,冷静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应对有度,举止有礼。自尊 1、尽管贾母念及亡女怜爱她,但她自知寄人篱下,反表现出孤高自尊。

2、比作戏子犹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贵则是不可忍的。虽然这只是她的分析,宝玉

并非此意。不过我们不要被黛玉的强词夺理所迷惑,其实最不可恕的还是把他比作戏子。她

觉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耻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美貌 在众人眼里,她“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

然的风流态度”。她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谨慎 1、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

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日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搞上坐了。王

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

谨慎小心。

2、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

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她听贾

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她多

思多虑,做事小心谨慎。

善良 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

得起你。”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不以词害意”。又给她推荐

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

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诲人不倦”。在“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

吃了你”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

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

林黛玉命她外头“吃茶”,还能为她想到“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

了”,并“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

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于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 纯洁 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宝钗,不仅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

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

美德。 温柔 当一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宝玉来探黛玉因“夜深了”要离开潇湘馆时,林黛玉

问:“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又嫌他的灯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个给

他,并指出他重物不重人,变出“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又教他如何打灯笼、路上如何走等

等。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呀!自卫 周瑞家的送宫花,本来只是抄便道走,未分高低贵贱,却恰巧最后给了黛玉,这

便引起了这位姑娘的惊觉:“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等周瑞家的回答:

“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立即来了个顶门针:“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

也不给我。” 倘使林、贾二家没有门第差别,黛玉决不会从送花的先后顺序敏感到高低贵贱

之分。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小人看了他去”的自卫。

这种自卫,是环境变迁与门第差异在黛玉心灵深处的细微折射。坦诚 在她眼中心中,容不得微尘,也不记得微嫌。当她对某人某事有看法时,可以锋芒

毕露地直陈己见,但这只是就事论事,论过陈过之后也就丢在了一边。正是凭这种待人以诚

的直率,

她赢得了姐妹们的友情,谁也没有将“行动爱恼人”的林妹妹当外人。如果什么时候缺

了她,大家也同样感到空虚与寂寞。真爱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生

命之火,一旦失却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天真 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

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

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

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

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

叛逆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

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脆弱 本是一株孱弱的绛株仙草,孤标傲世,不媚不俗 ,香魂绕尘世。她是稍一用力就

能捏碎的女人,生来云淡风清,眉目凝香,形同照水娇花,扶风弱柳。心事是飘零的落花,

易感易碎。看不得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看不得苍苔满地,幽凝冷翠。而凄弱的女子容易爱

上花心的男人,再多的幽怨,也因多情而痛不堪怜,再多的才情,也因作茧自缚而乏味。 孤独 走入花丛,便化做了花。埋葬的也不再是花,而是她自己。黛玉应该早已明知她的

结局,只是一直回避,不去思考罢了。她是凄美的,可望而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

想命运如此多弄。也许她原本不属于这个庸俗而又现实的世界,即便她付出所有依然无法逃

离悲惨的命运。

脱俗 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她的诗风流别致、境界高远,往往技压群芳,独占

鳌头。恰似怜悯的追问,和诗篇进行着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默默而含蓄的展示着自己清高

的品质。诗如其人,她是用自己的心灵和独特的气质在作诗。 痴情 涌动的青春激情,却只凭一叶孤舟颠簸于黄汤漫漫之中,没有停靠的港湾,甚至没

有一丝绿叶或是身影。留一副残骨,纵不能乘鹤羽化,也须与净土相拥。黛玉本是一个“情

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

爱得执着,始终如一,至死糜它,然而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

的,这就难免有痛苦,有失望,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篇二:我眼中的林黛玉 林黛玉之幸福人生

——林黛玉所拥有的爱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是这样一个女子:姿容绝代却多愁善感;才华横溢却恃才傲物;气 质非凡却锋芒毕露。她扛着花锄,守着她的潇湘馆,悲哀地写着她的诗,倔强地守着她

的爱情。她自小体弱多病,自幼丧母,自小背井离乡,一生孤苦飘零,在众多人眼中,林黛

玉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固然,宝黛爱情是一场悲剧。尽管他们爱的那么深,爱的那么辛

苦,可是,他们终究不能“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一起走向人生的终点。然而,在我眼中,

她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的人生,却并不是一个悲剧,相反,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爱。

1、来自于贾宝玉“爱情式”的宠爱不得不承认,贾宝玉是个多情的男子,无论是对宝钗,抑或是对袭人,甚至 是对王夫人之婢鸳鸯,他处处留情,时时关照。然而,纵观整部《红楼梦》,他唯一真爱,

他的最爱自然非属林黛玉不可。他对林黛玉的爱,自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起,就已显现。

宝玉第一次见黛玉,就连发三问:“妹妹可曾读书?” “妹妹尊名?”,“妹妹可曾有玉否?”,

可知他对于黛玉极为好奇,极为想与她亲近,而这无疑是一见钟情的表现。在得知黛玉不曾

有玉时,他“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含罕物!还说灵不灵

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可见在这一刻,他就已经对黛玉萌生爱意,他觉得既然玉是通灵的,

那么自己所爱之人就应该和自己一样,拥有这所谓的“灵玉”。而从另一方面看,宝玉在初次

与黛玉见面时,就将众人所认为的“罕物”,将自己的“命根子”主动拿来与黛玉分享,从整

部《红楼梦》的叙述当中可知,除了林黛玉,贾宝玉从来不曾主动将玉示与他人,可见他待

黛玉非通常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宠爱,时时在,处处在。他心甘情愿地把他所得的珍贵之

物送给林黛玉,譬如北静王送的香串子,元妃的赏赐等。他无微不至地关照着黛玉的生活起

居,关注着她的一颦一笑。他怕黛玉在大热天睡觉睡得太多睡出病来,就替她解闷,给她讲

“耗子精的故事”;在黛玉病了的时候“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在与黛玉发

生口角之后本“好吃酒看戏,今日反不去”,到了第三天,站在毒日头下,来向黛玉赔罪。用

众人的话来说,黛玉小性,尖酸,刻薄,要容忍这样一个女子,自然不是一件易事。然而,

对于这些贾宝玉非但没有责怪过她,反而在他人面前袒护她,在与她耳鬓厮磨的相处中宠着

她,给她无限的关心和爱,试想,这些都应该多么幸福的事。也许生前能够得到自己所爱的

人不予余力的爱,并不能算得上是人生最幸福的事,然而,如果在死之后,还能拥有对方毫

无削减的爱,这就不能不说是最幸福的了。而黛玉却幸运地拥有了这两者。林黛玉去世后,

贾宝玉恨不能与之同死,恍惚中追到阴曹地府,希望能见上她一面,与宝钗新婚婚之后的几

天,依然睡在外堂,期望做梦能梦见黛玉。似宝玉这等痴情儿,不知世间有几个,能得到这

等绝世好男子一生一世的宠爱,拥有如此“至真至诚”,“至深至厚”, “至热至烈”的爱情,林黛玉难道不是幸福的吗?

2、来自于贾母“亲情式”的疼爱 林黛玉自幼丧母,从小远离父亲,背井离乡,寄居于“与别家不同”的外祖 母家。自然,她缺乏母爱父爱,缺少家的温暖感,缺少幸福感,然而,很幸运的是,她可以生活在“白玉为床金作马”的贾家,在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她除了衣食无忧,生活起居自有奴婢照顾之外,还可与其他书香 门第之姐妹吟诗作画,看戏猜谜,享受精神上的提升与愉悦,这何尝又不是一件幸福之事。最重要的是,她得到了来自于这个家族的老祖宗贾母的万般怜爱,“寝 食起居,一如宝玉,而迎春、探春、惜春倒且考后”,贾宝玉可谓是贾母的命根 子,是贾府的帝王,贾母待黛玉如同待宝玉一般,反而把自己的亲孙女放在她之后,可见林黛玉在贾母心目中的位置,对她慈母般的疼爱。可以说,林黛玉作为一个外人,寄居在贾家这样一个封建大家族,若不是贾母以及贾宝玉宠着她,恐怕她的脆弱的心灵将更加缺少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在林黛玉气绝之后,贾母哭得泪干气绝,她从心底里可怜自己的外孙女,对自己的外孙女感到愧疚,但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大家族中的女性的,她不得不考虑到家族的后代延续以及封建伦理纲常等等问题,因而她不得不将薛宝钗许配给宝玉,将林黛玉心中的最爱拿走。 但这并不代表她给林黛玉的爱是有条件的,是虚伪的
对林黛玉的评价1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38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