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最纯净的爱情故事 [1000字]
最纯净的爱情故事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影视作品赏析 102131007 顾世坤 秦静组
【内容摘要】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曾
以其艺术的独特性一次又一次的成为电影文化的热点人物,如今,“第五代”的“代”意识已经淡化,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也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与张艺谋早期作品的比较,发现张艺谋电影以远离西方他者,逐渐向民族传统回归,《我的父亲母亲》以其淡雅婉约的叙事风格,最鲜明的体现了这一最新发展事态。我一直觉得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无法拍摄出岩井俊二《情书》这样的真爱电影,但是当我看到《我的父亲母亲》时,我知道我错了。
【关 键 词】 我的父亲母亲 张艺谋 爱情 感动
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曾以其艺术的独特性一次又一次的成为电影文化的热点人物,如今,“第五代”的“代”意识已经淡化,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也发生重大变化,通过与张艺谋早期作品的比较,发现张艺谋电影以远离西方他者,
逐渐向民族传统回归,《我的父亲母亲》以其淡雅婉约的叙事风格,最鲜明的体现了
这一最新发展事态。我一直觉得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是无法拍摄出岩井俊二《情书》这样的真爱电影,但是当我看到《我的父亲母亲》时,我知道我错了。
导演影片《我的父亲母亲》,这是张艺谋一部唯美、深情、感人的爱情片,像一篇娓娓道来的散文诗,现实与回忆相交错,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该片是章子怡的第一部电影,被誉为“世纪末的爱情绝唱”,作曲家三宝的配乐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该片获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天主教和基督教联合颁发“人道主义精神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协会、意大利记者协会“巴克大奖”,2000年度中国政府华表奖最佳影片奖,第20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侯咏)、最佳美术奖(曹久平),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章子怡),《日本银幕》2000年度:最佳外语片第一名、最佳外国女演员 (章子怡),2001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观众评选大奖,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第19届伊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电影其实很简单,母亲一见钟情爱上了父亲,于是一直对他好,对他好,对他好,于是父亲也爱上了母亲,两人就永远在一起了。如此简单的情节却拍了整整一小时,大量地对焦在年轻的章子怡的一颦一笑一跑一跳上,她的女儿俏态,她的欢欣,她的失落;她坐在织布机前,阳光照进阴暗的屋子,透过布的缝隙看过去,她的阳光的背景下,发丝柔软,耳垂成了近乎透明的粉红;她穿着大红色的棉袄,绑
着翠绿色的头绳,在秋天黄色的草原上奔跑,映衬着蓝色的天空,那场景,仿佛就是一场梦似的。
你不得不赞叹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和对中国元素的熟稔,这大块大块纯粹的颜色,撞在一起,立刻抓住了你的所有视线,张艺谋,正像中国的塔可夫斯基一样,用镜头记录下了在常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中国经典景色,然后将其变成了一张名片,轻易地让世界记住。
电影的画面很美,特别是当骆老师来吃派饭,招娣站在门口迎接他的那一个画面,用章子怡的话来说那镜头就像是一幅油画。艺术性和人性在这部影片发挥得淋漓尽致。张艺谋把个人的风格融入到作品当中,例如金光闪闪的麦浪,大片的青绿,借助了大自然的美。欣赏时,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心里传递,而另一方面,一种惆怅也悄悄滋生。那样的爱情,如今还存在吗?那样的一个山里姑娘,还存在于某一个遥远的村庄吗?是否有男子,正为寻找这样一个姑娘而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那种明亮温暖的色彩,一直缠绕在我的心里。
隐约之中,总觉得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女性的形象总是很明亮,以至于掩盖了男性的光芒。18岁的章子怡有着柔顺浓密的长发,漆黑明亮的眸子,清纯明媚的笑容,小鹿一样轻快娇憨的行走。但是,即使是这样清纯质朴的少女,却有着野性的桀骜不顺,倔强的执著。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追求的是什么,并为之坚持不懈。这时真的是章子怡最好的年纪,明眸皓齿,眼中有神采,麻花辫,红棉袄、绿头绳,衣着臃肿却难掩那种娇憨淳朴的气质。招娣是个农村姑娘,人很漂亮,很天真,很羞涩,与骆老师对视的时候会害羞的转过
眼神,对爱情很执着地追求着。影片里有很多招娣在田野和山路上奔跑的戏。那时候不到二十岁的章子怡癫头癫脑地跑起路来两个小辫子直甩,实在是太可爱了。
电影里音乐一直不断,三宝的音乐确实让影片增色不少。音乐是电影里一种清越的灵魂。因为有音乐,我们的心才会一丝一丝的疼,然后慢慢沉静下来。我觉得这部电影能够流传下来并成为经典,和影片的主题音乐密不可分。我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绝对不会忘了那个动人旋律。太动听了,将父亲母亲那动人的情感完美地诠释了出来。《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式的含蓄爱情,并且,是人们对于知识和美好爱情的象征。极少的话语,极多的音乐。村庄纯净的空气,迂回的山坡,广阔的平原,让人的心哗的一声沉静下来。
整部片子运用了许多大远景,将草原的辽阔与苍茫展现出来。与别的影片不同的是,在《我的父亲母亲》里,现实是黑白的,而回忆是彩色的,是的,美好的回忆它永不褪色。在父亲和母亲的故事中,背景多是大片的金黄色:金黄色的麦穗,金黄色的光。金黄色的树林,灰绿色的草地,绵白的羊群,红色的身影在金黄的麦穗中显得格外显眼。大量的细节刻画让故事显得真实,也让感情更加细腻动人。篱笆外母亲那一双充满期盼的大眼睛,等待父亲归来时靠在门框旁的画面,都将母亲的爱满溢出来。影片的爱情在音乐中出现、在音乐中升华、在音乐中高潮、在音乐中结束, 一切美的事物、美的经历都和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当电影结束的时候,留下余香久久回扣在脑海的,也正是这优美动听、丝丝入扣的音乐。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
大雪中等待的母亲,此时背景音乐配合的恰到好处,将母亲在等待中的凄凉,与等待未果的失望都化为旋律表现了出来。
等待,奔跑,又等待,再奔跑。就是在这反复的等待奔跑中母亲得到了自己的爱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爱情。
何谓爱情?不过就是在该等的时候不管多久努力的等下去,该奔跑的
时候不管多远坚持的跑到最后。
篇二:红色之路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1000字)
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民族大解放,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之路。在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之际,为宏扬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操,我们特举行红色我心”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伟人豪情壮志,感受当年红军生活的艰苦,感知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实践目的:一.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人人都说90后的孩子是毁了的一代人,我认为这很片面,我们并不是不爱党不爱国,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流通发达的时代,接受了方方满面或是好的或许是不好的东西,但我们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斗志的,我们决不允许别人看不起或辱骂中国,一点都不行。就像父母跟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埋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但别人却不行,别人说我们的父母不好我们会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了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式,农业经济的转型了解红军在当地的经历,关于红军的一些民间传说,红军是怎么样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红色之旅”活动,相信我们的队员会以先烈们为榜样,更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为家乡、为我们祖国做出贡献。师生们通过此次活动看到了革命前辈的光环,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了大家追求理想信念、报效祖国的决心,加深了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激励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本次红色之旅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思想的触动,更是灵魂的震撼与境界的再次提升。
我们同学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受伟人“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通过瞻仰革命先烈铜像、默哀、宣誓等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先烈的尊敬与崇拜。向当地导游,住户了解当年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聆听革命老人深情讲述的红色革命人物事迹,观看那些犹存的物件,现实图片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
实践团队准备将这次社会实践中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制作成“红色之旅”材料以供更多的同学们阅读了解,通过政治学习等形式,让我们学生,充分了解革命历史,重温抗战历史,接受精神洗礼,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和谐发展。
活动收获:1、到这些精神圣地,不知不觉的就有一种心灵的安静感。通过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表示,一路走来,一路震撼,此次革命实践教育活动,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加深了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在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学习再学习革命先烈的那种英勇无畏舍家为国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活上上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树立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
2、缅怀这些前辈伟人,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业,光照后世。回想红军长征的艰辛、为革命的成功前仆后继,创立新中国的不易,我们作为同一块土地哺育出来的后人,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精神营养,增强战胜困难,继续前进的勇气,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其他人好一点;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求得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工作与生活、自己与他人几个方面的和谐,最后求得整个社会的和
谐,用实际的行动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3、通过此次活动,队员深刻体会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科学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方针。这些革命圣地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优秀榜样,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担负起不同历史使命,但始终围绕着热爱祖国、科学发展的主题。4、革命烈士们为了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毫不吝啬地现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教育着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用红岩勇士们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今后的好日子,更需要红岩精神作信念支柱。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有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英雄儿女中王成那“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的豪迈呐喊;在军阀铡刀前毫无惧色的刘胡兰;在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为了不被敌人发现甘愿被火焚身的邱少云等等。正是有了他们的崇高,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一直以来,先烈们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口号已然响起,行动就在眼前,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它们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只是取得伟大胜利的第一步。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才是最终的目标。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必须有极大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就必须进行艰苦卓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艰苦奋斗,不畏强权,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政权的包围与封锁。
看着革命先烈们“不辱使命,功垂史册”的先进事宜一步步走来,到纪念塔前,我们实践队员在高大雄伟的纪念塔下进行了庄严宣誓,把自己满心的热情化作一句句有力的誓言,向党和国家表达自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他们心中“永跟党走,铭记党恩”的坚定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誓言不只是要挂在嘴边,更要付之于实际行动之中。此行对他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经历了一次爱国教育,接受了庄严的洗礼,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会发挥先烈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并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更加投入地完成实践的工作任务,真正体现出社会实践不同寻常的意义。实践服务团指导老师希望这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能返校后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重温抗战历史,弘扬报国志向”的队伍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次次经历辉煌!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中国共产党,承载了这伟大民族精神中最精髓的部分,在90年风雨沧桑的历程中,领导中国人民冲出重围,走向繁荣富强。作为被党领导的青年一代,我们也有着我们的使命。在备受欺凌的旧中国,青年人的命运是救亡图存、立志图新改天换地联系在一起。在新时期,中国青年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对于国家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决心跟党走,我们的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光明的前景。我们不羡慕肥马轻裘、锦衣玉食的生活,只愿堂堂正正的活着、清清白白的做人,我们的血液里必须流淌着对生活对命运的不停地抗争;我们的胸膛里,必须跳动着一颗坚定、朴实的心。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历史”,,在社会中锻炼才能,发掘潜力,了解历史,体验生活,既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又培养了开放意识与独立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利用自身优势,适应时代潮流,科学合理的认识和使用新事物,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构筑精神支柱。进一步增强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
篇三:先进事迹1000字
2012年徐州市暑期社会实践
先
进
个
人
申
报
材
料
2012年11月10日
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真知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李伟,中国矿业大学2010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十一班学生,现在任职辅导员助理一职,同时在班级担任组织委员。在校期间曾担任过年级团总支书记以及学生工作处助理。在校期间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矿业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现申报徐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现将个人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实践工作
在担任2010级年级团总支书记期间,响应学校、学院的号召,组织年级各团支部的社会实践。
1. 组织动员: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年级各团支部进行班级动员,并下发了“信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申报表”,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 团队选拔:对本年级各团支部上交的社会实践申报表进行初审,根据活动的主题、具体内容、可行性等进行筛选,选拔出一批切合时代主题,内容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3. 优秀团队、个人推荐:在整个社会实践结束时,对本年级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向老师回报,组织社会实践团队的评比,并对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个人作为优秀团队、优秀个人推荐到学院。
二、社会实践活动
1. “永远跟党走”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大一学年,作为组织者参加了 “永远跟党走”暑假社会实践团,作为学院省级社会实践团队的五支小分队之一,在延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实践团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围绕“建党九十周年宣传”、“回顾革命历史”、“老区文化建设”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延安大学、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到八一敬老院和老红军做一次深刻的访谈,在南泥湾镇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在南泥湾红土窑村做有关教育和党史的调研活动等。在南泥湾镇的活动得到了镇人民政府以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并与南泥湾镇政府签订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意向书。相关活动得到了包括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矿业大学新闻网、延安市宝塔区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
2. “红色忆,科技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大二学年,作为主要组织者组织了中国矿业大学“红色忆,科技行”暑假社会实践团,到浙江嘉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喜迎十八大,奉献在基层”为主题,通过“回顾辉煌历史”、“赞歌献给党”、“你我齐行动”三个板块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在当地开展党史活动竞猜活动;到嘉善县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参观,并且进行经济方面的调研;深入到嘉兴的电子通信类企业,接触和了解与本学院专业相关的产品等。相关活动得到了包括浙江日报、中国青年网、彭城视窗、中国煤炭新闻网、中国矿业大学新闻网、大学生校内网等媒体的报道。
通过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锻炼,我对社会实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暑期社会实践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群众谈心交流,能让年轻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也能让大学生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丰富的营养。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