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学习制作表格的目的

学习制作表格的目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2 07:16:11 | 移动端:学习制作表格的目的

篇一:制作学习计划表

如何做学习计划

有3份,仅供参考

1、目标列计划的目的无非是通过白纸黑字,使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

应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课堂内。因为中高考虽强调淡化课本的考查,其实处处有课本的影子。

“课内知识课外考”的测试方式,就要求我们把课内知识学扎实,否则无法完满地解答课外

考题。当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仍应有大量课外阅读,在课外阅

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

2、知己作战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也是一样。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

习计划,必须要“知己”。“知己”包括三层含义: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

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后,我们就可以制定计划了。

3、要求列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两个字——“详、实”就足够了。 首先,要让自己知道,每天你具体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我们应该去计

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对自己心中有谱。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

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章节的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都应当有,这样才能真正地

发挥计划的优势。所谓“实”,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高一些也可以,但绝

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的内容松松垮垮,反而不如没有计划;但大多数人可能更容

易把计划列得偏高,开始还能拼一拼坚持一下,但很快地就败下阵来。如果总是列这种过高

过紧的计划,常常完不成,那么时间一久也就会对列计划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计划绝不在

于它的起点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帮你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

挥。 其次,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尽量不要让你的时间浪费。应该说明的是,不浪费时

间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是说打球、洗衣服等时间都是浪费。如六、日的时间,

如果你的学习黄金时间在上午,而你却在整个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杂事,而中午、

下午才来做作业的话,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适的时候

做,黄金时间都应用来学习。

4、注意①必须强调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别人告

诉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当一个指路标的作用,是很难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

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②列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都是

好计划。不管什么时候,列计划都只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③刚开始列计划的同学,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难易的尺度,列的计划过高过低都是自然

的,只要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很快就会适应这种方法。④任何学习计划刚执行起来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你应该知道为了执行这份计划而

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够适应这份计划是保证你的远程学习以及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步骤。⑤“坚持”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难的。由于缺乏毅力与恒心,很易虎头蛇尾。而学习是

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报。它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

跃。半途而废,最浪费时间与精力,并对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动摇。所以在实施计划时,一

时看不到进步不要心焦,更不要气馁、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坚持一定能产生奇迹。

四、好处 严格遵守学习计划有很多好处:

1、学习计划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是当它配合一个自我奖励制度时会更加

有效。

2、如果你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你的学习,那么学习便不会给你带来太大的压力。

3、学习计划表可以确保你不会浪费时间,使你有时间做其他该做的事。

4、学习计划表可以使你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让你清楚地知道哪些事等着做,又可以帮

助自己对先前的学习做个评价。

五、努力养成以下几个好习惯:

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3、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4、善于请教的习惯

5、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1、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

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基本要点: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

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

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

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

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

的学习。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地和时间安排。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

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

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

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

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

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

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

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

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

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

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理不懂的难点,

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基本要点: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

时间。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

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

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可以

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

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

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第八,做好自学笔记。

3、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

节。按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学然后知不足”,往往这时学生的

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优势兴奋状态,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授课。 基本要点:第一,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

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力争把当堂课的学习内

容当堂消化。篇二: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表格 第一:如何能尽快的脱产学习?第二:如何能拥有一个自己可控的学习环境,如出租房,可每天属于自己的自习室(不

受寝室室友干扰)?

第三:如何能排除掉周围人的干扰?-----能授权的授权,能让他们自己做的让他们自己

第四:如何能让自己的恋人以自己的学习为中心,陪着自己学,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有所

帮助和促进?

第五:如何在调整自己的时间,事务,活动地点,人际关系的时候得到周围人的谅解?做表的时间 篇三:如何制作学习计划表及表格例题 回 如何制作学习计划表及表格例题 回答wsw369 2009-09-19 11:15:59 123.182.4.* 成功

既不是靠天才,成功也不是靠努力,成功是靠正确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确才可能取得成功。

我们周围的同学甚至是我们自己,学习不可能不努力,可是成绩就是始终上不去,不断增加

学习时间,希望自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总是事与愿违。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方法有问题。

【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

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

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

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

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

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

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

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

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语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

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

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

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

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

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

低。

6、练一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

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

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

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

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

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

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数学的学习】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

的内容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

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

是很重要的。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

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

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你对于

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

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

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

知识系统化。举个具体的例子:高一代数的函数部分,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

函数、三角函数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函数。但是把它们对比着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哪

种函数,我们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达式、图像形状、奇偶性、增减性和对称性。那么你可

以将这些函数的上述内容制作在一张大表格中,对比着进行理解记忆。在解题时注意函数表

达式与图形结合使用,必定会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

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

越来越快。

【英语的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力和

口语训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说、写、读能力,培养好语感。

从总体上说,英语学习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他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 语

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牢记一些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

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元音和辅音。 词汇,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

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对单词,尤其

是动词的掌握,应凡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 语法要结合大量阅读和习题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

背课文和例句,这样应试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

能扩充词汇量,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物理的学习】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上海中学生总结的“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的“三多法”。我觉得

这个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要领。 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

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

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

答疑问。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

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

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重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

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

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

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

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

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还有一种总结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

之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弱项,以便日后克服。

【化学的学习】

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

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

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单质 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 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

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要自

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

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

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

篇二:《表格的制作和排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表格的制作和排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七册》,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章第六节,第2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

2.掌握表格的编辑。

3.掌握表格的修饰。

4.了解表格中文字的输入及对齐方法。

(二)技能目标

1.掌握表格设计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亲身读者设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化创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重点、难点

“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四、教材内容与目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初中第一章第六节内容,它是进行电子板报设计的结束部分,其重点在于表格设计的几个步骤。在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动脑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本节课目的只在于让学生了解表格设计的完整过程,能够设计出简单的表格就可以了。

五、教学对象分析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节课,本人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应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别是:

(一)杜郎口经验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通过演示辅助教学课件,而且实时讲解,并把实例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这种计算机数字化了的“集体讲授模式”下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任务驱动法

许多学生对任务都会产生一种急切完成的动机,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布置任务,驱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小组协作法

采用小组协作法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小组成员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可以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拓展思维。

七、教学准备

(一)将制作的课件“表格的制作和排版”设成网站,设置教学环境,确保能够访问因特网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正常运行。

(二)准备好教学所需资料。

(三)学生先自由分组,再做适当调整。每7人一组(因本校机房的布置情况为每行7台电脑)。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任务)

学生打开ie进入课件,通过网络从教师所提供课件“表格”的“表格作品”部分中下载表格样表进行观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表格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对一些表格实例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表格操作的学习兴趣。

1.创建表格的方法。

2.表格的编辑。

3.表格的修饰。

4.表格中文字的输入及对齐方法。

时间按排:4―6分钟。

(二)学习过程

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发学案结合课件“表格的制作和排版”的“学习过程”部分进行组内讨论学习、合作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从其它网站搜索资料进行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

学习过程可大致分如下几个要点:

1.创建表格。

2.输入内容。

3.表格.单元格的选定。

4.调整列宽和行高。

5.对齐。

6.“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时间按排:10―18分钟。

(三)成果展示(课堂练习)

学生在完成自主性学习以后,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和加深其对知识点的了解,结合学案和课件中的“课堂练习”,在组内相互交流、各自完成练习,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一教学环节分以下三个步骤:(其中步骤一和步骤二同时进行)

步骤一:学生进入课件“课堂练习”部分,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制作。

步骤二:在步骤一过程中,学习有难度的组和学生可以进入课件“师生交流”部分中的课堂留言板,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步骤三:学生制作完成后,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对完成速度较快且作品优秀的组和学生进行表扬。

时间按排:10―15分钟。

(四)知识拓展

供先完成练习的学生和组学习。由学生根据课件和学案在组内自由学习了解,教师指导,学习内容增删由学生自己掌握。

1.目的

拓展学生知识面。

2.内容

(1)文本转换成表格。

(2)拆分和合并单元格。

时间按排:4―6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内容,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提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1.创建表格。

2.在表格内输入内容。

3.表格、单元格选定。

4.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5.单元格文本的对齐。

6.省略。

时间按排:1分钟以内。

九、教学后记

本节课教学力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采用了“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相互协作、相互激励的学习环境,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式驱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相互协作、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这节课中,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作品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创作实践的过程。学生能感到自己是实践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人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这样不但易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把握难点,而且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提高认知目的。而且,本人把课件用网站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对网站的感性认识,促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本节课内容。 上课的收效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息息相关,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即:

1.备课。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2.辅助教学资料的准备。

3.对课程总体结构的把握。

4.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5.对整个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6.课上对学生“有的放矢”、“画龙点睛”地及时指导。

7.对学生创作结果的展示和评价。

篇三:Excel电子表格制作

实验3 Excel电子表格制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Excel文件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 掌握工作表的选择、添加、删除、重命名、复制与移动。

3. 掌握单元格的输入、编辑、删除、修改、插入、复制与移动。

4. 掌握工作表的修饰、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5. 掌握文本的版面格式设计。

6. 掌握工作表的高级应用

实验3.1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与要求】

1. 创建如图3.1内容的工作表文件。

图3.1 工作簿文件内容

2. 在A1单元格输入标题“部分城市降水量”,在A2单元格输入“城市”。

3. 在B2单元格输入“第一季”后,拖动填充柄填充C2~F2中的内容。其余单元格按所给内容输入。

4. 将A1~G1合并及居中,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为“彩色2”,为数据清单加“粗外边框、细内边框”。

5. 标题字体格式设置为:楷体_GB2312、14磅、加粗、浅青绿色。

6. 工作表sheet1重命名为“降水量表”。

7. 利用函数计算北京市的年总降水量和季平均降水量。(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拖动填充柄填充F4~F7和G4~G7单元格中的内容。

8. 按“年总量”列数值降序排序。

9. 第二行表头区设文字水平居中,字体为粗体。

10. B3~E7数据设条件格式,数值≤65的设为红色、粗体。

【实验步骤】

1. 数据填充。用鼠标指针指向填充柄,光标变为

细十字,拖动鼠标即可,如图3.2所示。

2. 合并及居中。鼠标拖过A1~G1,然后按格式工

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如图3.3所示);

或者执行“格式/单元格”→[对齐]选项卡命令,按

图3.4设置。

3.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执行“格式/自动套用格式”

命令,在图3.6对话框中单击“彩色2”,按[确定]按钮。

拖动方向 图3.2 填充柄

图3.3合并及居中操作

图3.4 合并及居中设置

图3.5 字体格式设置

4. 标题格式设置。在图3.5中[字体] 选项卡中进行各种选择设置。

5. 计算年总量。单击F3单元格,执行“插入/函数”命令,在图3.7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单击SUM求和函数,[确定]后,用鼠标拖选计算范围,如图3.7所示,回车或按编辑栏上绿色的√对号,完成F3单元格的计算。向下拖动填充柄直至F7单元格。

图3.6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图3.7 插入函数

注:常用函数可以用“常用”工具栏上的Σ按钮及旁边的小箭头调出,也可以单击编辑栏左侧的fx按钮调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图3.8 求和函数的用法

6.计算季均量。单击G3单元格,仿照年总量的计算方法,此次函数要选AVERAGE。7. 工作表中数据区加表格线。用鼠标选取A1~G7区域,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调出如图3.10[边框] 选项卡;在“线条样式”区单击粗线,在“预置”区单击“外边框”;在“线条样式”区单击细线,在“预置”区单击“内部”。

8. 排序。单击数据区中任一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按图3.11 排序对话框设置,主要关键字选“年总量”,降序。

图3.9 求平均值函数的用法

图3.10 数据区加边框

图3.11 排序对话框

图3.12 最终完成结果图

实验3.2 公式和函数的灵活运用

【实验内容与要求】

完成下表计算内容。

图3.13 计算用表及完成结果

1. 用函数计算成绩列的结果,四个科目的平均分数≥60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2. 用函数统计不及格的人数。

3. 用函数计算及格率,及格率=及格的人数/总人数。

4. 用百分比表示及格率,保留小数1位。

5. 工作表标签重命名为“数据1”。

【实验步骤】

⒈ 建立图3.13成绩表,其中F3~F9、A10~E11区域空白,需计算得出。

图3.14 IF函数的参数

⒉ 成绩列的计算。根据所给条件:如果“四个科目的平均分数≥60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选择函数IF,计算公式为:“=IF(AVERAGE(B3:E3)<60,"未通过","通过")”。

操作方法:

单击F3单元格,直接输入公式即可,或者采用如下步骤。

① 单击F3单元格;,

② 执行“插入/函数”命令,从图3.7“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IF函数;

IF函数有3项参数:

一是判断条件,二是条件为真时的取值,三是条件为假时的取值,

③ 依次按图所图3.14所示填写;

④ 在Logical_test一栏中,光标插入<60之前,再按编辑栏×号左侧的箭头,选择AVERAGE函数,如图3.15;


学习制作表格的目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839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