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道路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1]
道路工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0-10-12 08:39
一.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共计20分,每个名词解释2分)
1.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365天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排在第30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2.设计车速: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
3.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
4.曲线超高(也叫超高): 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化
5.停车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二.填空题(共计30分,每空1分)
1.按技术标准分类,我国公路共分为 、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 3.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有 (10)、 (11)和 (12)。
4. 、
三.选择题(共计25分,每个选择题5分)
1. 某双车道公路转弯路段需加宽,若其上行驶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距离为5米,转弯半径R=125米,则加宽值
(A):0.2,(B):0.1,(C):0.05
2.微丘地形是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以下。
(A):3°、100米,(B): 20°、200米,(C):20°、100米
3.
(A):三和四级公路,(B):四级公路,(C):乡村公路
4.假定路面混凝土板变形完全受阻,在中午时间段混凝土板产生翘曲应力,此时板底弯拉应力是荷载应力____
(A)减;(B)加;(C)不考虑
5.相同车辆荷载作用下,最大弯沉值相同,那么弯沉盆半径较大的路面结构较弯沉盆半径较小的路面结构的刚度是
(A)小;(B)大;(C)相同;(D)与弯沉盆半径无关。
四.问答题(共计35分,每个问答题7分)
1. 平面线形三要素指的是什么?说明各要素的特点。
2. 简述平曲线与竖曲线结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4. 简述沿溪线的布局应考虑哪些问题?
5. 简述路面使用品质的主要指标,并各举出一种测定方法。
五.计算题(共计40分)
1.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09,计算下列参数。(共计8分,每小题4分)
(1) 当半径R=500m,横向超高ih=5%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 当V=80km/h,横向超高ih= —2%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2. 某道路路基施工工程中,现状土为粘性土,现场检测土的含水量为21%,其液限和塑限分别为30%和17%。该计7分,每小题3.5分)
(1) 试判断该土是否适合于修筑路基,为什么?
(2) 如不适合修筑路基,可以采取哪些工程措施进行处理(例举两种以上方法)?
3.某平原区三级公路,有一弯道处于土质边坡地段,已知转角α=24°49′50″(右偏),圆曲线半径500m,缓和曲
车视距的要求;如不满足,则路堑内侧边坡至少应向外切割多少?(25分)
(我国《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的行车视距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平原区三级公路停车视距ST=75m
(1) 圆曲线长度L‵>行车视距S:
(2) 平曲线长度L >行车视距S >圆曲线长度L‵
式中
式中:
(3) 平曲线长度L <行车视距
S
式中:
S: 行车视距(m), L: 平曲线长度(m), L‵: 圆曲线长度 l:缓和曲线长度
β: 回旋线角(°), α: 公路转角(°)
Rs: 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半径(m),Ls: 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长度(m)
注: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提供以下数据:
平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m)
(m)
(°
)
(m)
(m) (m )
(m)
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
答案:
一. 简要解释下列名词(共计20分,每个名词解释2分)
1.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365天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排在第30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
2.设计车速: 3.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
5.停车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6.纸上定线: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位置的方法。
7.沿河线:大致上沿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8.匀坡线:是两点之间,顺自然地形,以均匀坡度定的地面点的连线。
9.路基压实度:实测干密度与室内测定最大干密度之比。 4.曲线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作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
10.路基翻浆:冬季路基发生冰冻后水分冻结,并伴随发生水分迁移,导致路基含水量增加,春季融化后路基强
二.填空题(共计30分,每空1分)
1. (1)高速公路、(2)一级公路、(3)二级公路、(4)三级公路、(5)四级公路
2. (6)快速路、(7)主干路、(8)次干路、(9)支路
3. (10)空气阻力 (11)道路阻力 (12)惯性阻力
4. (13)快速 (14)舒适 (15)经济 (16)安全
5. (17)自然展线 (18)回头展线 (19)螺旋展线
6. (20)水泥 (21)石灰 (22)工业废渣等
7. (23)高级路面 (24)次高级路面 (25)中级路面 (26)低级路面
8. (27)承载力 (28)平整度(或行使质量) (29)抗滑性能 (30)破损状况
三.选择题(共计25分,每个选择题5分)
1.(A):0.2
2.(C):20°、100米
3.(B):四级公路
4.(A):减
5.(B):大
四.问答题(共计35分,每个问答题7分)
1. 平面线形三要素指的是什么?说明各要素的特点。
平面线形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直线:曲率为零(或直径为无限大)
圆曲线:曲率为常数(或直径为常数)
缓和曲线:曲率为变数(或直径为变数)
2. 简述平曲线与竖曲线结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3)暗弯与凸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
3. 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
双幅路:对向行驶车辆分开,减少了车辆干扰。
三幅路:机动与非机动车分开,于交通安全有利。占地较多。
四幅路:机动和非机动车分开,对向车分开,于交通安全和行车速度有利。占地多。
4. 简述沿溪线的布局应考虑哪些问题?
沿溪线的布局主要考虑:(1)河岸的选择。应考虑两侧的地质地形条件、选择支沟少,水文及地质条件良好,向线的高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流情况,结合路线等级标准和工程经济性来确定,最好是将路线放在地质水考虑桥位本身水文地质条件外,还要注意桥头路线的舒顺,处理好桥位和路线的关系。
5. 简述路面使用品质的主要指标,并各举出一种测定方法。
承载力:贝克曼梁法测定弯沉。
路面破损:人工调查测定。
抗滑性能:摆式仪
平整度:三米直尺法
(测定方法还有其他多种,可以进行选择)
五.计算题(共计40分)
1.(8分)
应用下列公式:R≥V2/(127(u+ih))计算
(1) R=500m;u=0.09;ih=5%;则:V≤94.29km/h
(2) V=80km/h; u=0.09;ih=-2%;则: R≥720m;
2. (7分)
Wc=(Wl-W)/(Wl-Wp)=(30-21)/(30-17)=0.69
由于Wc﹤Wc3,路基土处于过湿状态,因此不适合于修筑路基。
(2)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处理,例如将湿土换填成符合要求的土、把路基土凉晒,使路基土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3.(25分)
根据题意,行车视距S=2ST=150m
R=500m,l=50m
β=2.86479°
则:平曲线长度L=266.6m
圆曲线长度=166.6m
由于行车视距<圆曲线长度,按所给相关公式计算。
Rs=500-(3.5-1.5)=498m
γ=17.27
h=5.64m
现状h0=1.5+0.75+1.2+(0.3+1.2)=4.95m
h>h0 不满足视距要求,
切割宽度=5.64-4.95=0.69m
从路面以上0.90m处切割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在外部因素作用下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发生失控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本节主要介绍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和急弯陡坡组合稳定性.为公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一、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汽车在直线坡道上行驶时,当公路的纵坡倾角a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使汽车发生纵向倾覆或纵向倒溜滑移,为简化计算,假定汽车上陡坡道时以低速等速行驶,则可略去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和惯性阻力,其受力图如图1-1-5所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汽车不发生纵向倾覆的必要条件是公路纵坡倾角要小于不发生纵向倾覆的极限平衡纵坡倾角,即a<a0(或i<i0)。此外,从式(1-1-20)可知,汽车的重心高度h愈
低,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l2愈大,则汽车能适应的纵坡愈大,纵向稳定性愈好。
2.纵向滑移
根据路面对车轮的附着条件,对后轮驱动的汽车.驱动轮不发生纵向滑移的极限平衡方程是:
式中:aΨ——发生纵向滑移的极限平衡纵坡倾角;
Gk——后轴驱动轮重力.N;
Ψ——路面纵向摩擦系数,见表1-1-3。
从以上分析知,汽车不发生纵向滑移的必要条件是公路纵坡倾角要小于纵向滑移的极限平衡纵坡倾角,即a<aΨ(或i<iΨ)。
下,汽车在产生纵向倾覆之前,首先发生纵向滑移。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公路纵坡的确定应以满足汽车不发生纵向滑移为前提条件。即纵坡设计时最大纵坡和合成坡度以下式进行控制
篇二:道路工程试题及答案
道路工程试题及答案
篇三:道路工程试题A
《道路工程专业考试》(A卷)
一、名词解释(5×3分=15分)
1. 路基工作区
2. 加州承载比(CBR)
3. 缓和曲线
4. 翘曲应力
5. 回弹模量
二、填空题(20×1分=20分)
1. 路面标线和视线诱导设施属于公路的 设施。
2. 公路要求路基路面具有的基本性能有﹍﹍﹍﹍﹍﹍﹍﹍﹍﹍﹑﹍﹍﹍﹍﹑﹍﹍﹍﹍﹍﹍﹍﹍﹍﹑﹍﹍﹍﹍﹍﹍﹍﹍﹍﹍﹑﹍﹍﹍﹍﹍﹍﹍﹍﹍﹍。
3.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____________来划分。路基干湿类型分为﹍﹍﹍﹍﹍﹑﹍﹍﹍﹍﹍﹑﹍﹍﹍﹍﹍﹍﹑﹍﹍﹍﹍﹍﹍﹍﹍﹍﹍﹍﹍。
4. 影响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
5. 提高重力式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控制指标。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_为设计
指标。
7.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作为路面整体刚度设计指标。
三、判断题(15×1分=15分)
1. 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中配置钢筋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混凝土板在产生裂缝之
后保持裂缝的紧密接触,使裂缝宽度不会扩张。 ( )
2.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的。( )
3. 中央分隔带由中间带及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 )
4. 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 )
5. 作用在墙背上的静止土压力要大于主动土压力。 ( )
6. 石灰稳定土因其水稳定性较好,可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或底基层。 ( )
8. 标准轴载的选择会改变路面厚度计算值。 ( ) 7. 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拉杆和传力杆均采用光面钢筋。 ( )
9. 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是高级面层。 ( )
10. 级配碎石、填隙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 )
11. 层间状态对沥青路面结构中的拉应力影响很小. ( )
12. 填土路基的填土最好采用粘性土。 ( )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均应设置传力杆。 ( )
14. 水泥稳定类最适用的土质材料是粘性土,而二灰类最适用的土质材料是
粉性土。( )
15. 半刚性基层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而且也具有相当好的强度。
( )
四、简答题(5×8分=40分)
1. 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防治措施。
2. 进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3. 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4. 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类型有哪几种?简述其强度形成机理。
5. 试述土质路基的压实机理﹑方法及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下图是某设计人员设计中给出路面结构。该道路位于江苏省无锡地区,道路
等级为一级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沿线为中液限粘土,路基处于潮湿状态。
依据上述条件试分析:
(1)分析路面结构中各结构层的作用及关系。(4分)
(2)分析该设计人员的路面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 (3分)
(3)提出你认为合理的路面结构,并说明理由。(3分)
《道路工程专业考试》(A卷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5×3分=15分)
1.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时,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范围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2.加州承载比(CBR) 由美国加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承载能力,材料贯入一定深度时的单位压力与标准石料贯入相同深度标准压力的比值称为CBR。
3.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曲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4.翘曲应力 由于混凝土板、基层、土基的导热性能差,在气温变化时,使板底和板顶产生气温差,使板发生翘曲变形,在板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牵制作用下,使板内产生的应力。
5.回弹模量 是表征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指应力卸除阶段,应力应变曲线的割线模量,仅含有回弹应变,部分反映弹性性质。
二、 填空题(20×1分=20分)
1.安全;
2.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3.稠度、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4.水灰比;
5.展宽墙趾、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改变墙身断面形式;
6.弹性半空间体上的弹性薄板理论、设计弯拉强度;
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路面弯沉值;
7.设计弯沉值。
三、判断题(15×1分=15分)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四、 简答题(5×8分=40分)
1.简述石灰稳定土基层缩裂防治措施。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得2分,本题满分8分)
(1)控制压实含水量,使其含水量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2)严格控制压实标准,尽可能达到最大压实度。
(3)避免低温施工,在进入0℃之前结束施工。
(4)保湿养生,严防干晒。
(5)掺加粗集料,提高强度及稳定性。
(6)及早铺筑面层。
(7)设置应力吸收层。
2.进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得2分,本题满分8分)
(1)保证路面表面使用性能长期稳定。
(2)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与各层次的力学响应相匹配。
(3)直接经受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变化而造成强度、稳定性下降的结构层次,应提高其抵抗能力。
(4)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约外运材料,做好优化选择,降低建设与养护费用。
3.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得2分,本题满分8分)
优点:
(1)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强度和抗磨耗能力。,
(2)水稳性和热稳性好,路面无“老化”现象,且其力学强度随时问增长而逐渐提高。
(3)耐久性好。
(4)养护费用少。
(5)路面能见度好,利于夜间行车。
缺点:
(1)路面存在接缝,增加了施工和养护工作的复杂性,且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接缝是路面的薄弱部分,处理不当会导致路面破坏。
(2)需要湿治养生,开放交通较迟。
(3)行车时噪声比沥青路面大。
4.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类型有哪几种?简述其强度形成机理。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得2分,本题满分8分)
① 半刚性基层材料类型: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 ② 水泥稳定类强度形成机理:化学作用、物理化学作用、水泥水化作用、离子交换、化学激发、碳酸化);
③ 石灰稳定类强度形成机理:离子交换、结晶硬化、火山灰、碳酸化; ④ 工业废渣稳定类强度形成机理:常用废渣、石灰稳定,火山灰作用。
5.试述土质路基的压实机理﹑方法及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得3分,本题满分8分)
⑤ 土质路基的压实机理:土是三相体,压实中发生重新排列和挤密; ⑥ 土质路基的压实方法(三先三后操作要领):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
③ 土质路基的压实影响因素:土质、湿度、压实功能、其他。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答案要点:(评分标准:本题满分10分)
(1)路面结构一般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三层。面层直接与行车与大气接触,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的作用力。面层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耐久性和抗滑性及平整度。路基是主要的承重层,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也应
具有良好的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底基层(垫层)位于基层和土基之间,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并将基层传来荷载扩散到土基中去。 (4分)
(2)该路面结构不合理。由于路基处于潮湿状态,石灰土不宜做底基层。 (3分)
(3)可将石灰土改为级配碎石、水泥稳定土、二灰稳定土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