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键盘上的舞蹈》教案
《键盘上的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的发展及种类、了解“钢琴诗人”肖邦。
2、完整的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A大调波兰舞曲》,并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曲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观赏中国演奏家演奏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听赏作品,体会作品的情绪,感受钢琴丰富的表演力。并能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2、通过听辨作品,教会学生掌握听别音乐作品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引导法、欣赏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朗朗春晚创意表演《指尖与足尖》,导出《键盘上的舞蹈》的主角是钢琴演奏家的十个舞蹈精灵(十个手指)。
2、简介“乐器之王”——钢琴的发展及种类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是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佛利于1710年前后佛罗伦萨制造出来的。 现代钢琴从形状上主要分: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由88个键组成,其中白键52个,黑键36。由于它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被称为“乐器之王”!(钢琴的意大利语与英语发音的不同)
二、新课:
(一)、作者简介:肖邦——(1810─1849)
肖邦,波兰钢琴家、作曲家,6岁学琴,7岁作曲,8岁登台演出,不到二十岁就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
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形式的钢琴作品,被后人称为:“钢琴诗人”,为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把我的心脏待会祖国”。
(二)、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
1、创作背景简介
1831年,离开故国多年的肖邦,于返回祖国的途中,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了波兰的华沙革命失败,俄国军队已占领华沙的消息。于是他在悲愤慷慨之余,写下了这首练习曲。左手奏出代表着失望与愤怒的上下行音节,似狂浪波涛般滚动,犹如同仇敌忾的热血在沸腾;右手同时奏出壮烈的八度和音旋律,似号角般铿锵有力,仿佛是肖邦自己在宣告"波兰不会亡! "。
2、作品欣赏——视频(青年演奏家李云迪视频)
问题欣赏,初听作品:
(1)、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心潮澎湃、很激动)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乐曲中用了极快的速度、极强的力度再加上旋律线的持续下行就表达出一种愤怒、悲痛的强烈情感。)
师:我们知道音乐表现要素中有速度、力度,这首作品速度——快速,力度——强,这些都无不昭显了肖邦听到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汹涌澎湃的悲愤的强烈情感。
3、谱例欣赏并讲解
图片一:(李云迪视频片段)
引子:①右手高音区刚强有力,左手从高音到低音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奔腾不息、狂狼波涛,表达着作者极大地愤怒与失望。
②引子中一共出现三次这样的演奏,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般的“怒潮”!
图片二:(音乐片段)
音乐主题I,由丰满的八度和弦与附点节奏的音型构成,具有刚毅的英雄气质。
音乐主题学习——老师弹琴,学生随乐跟唱。
图片三(音乐片段)
音乐主题II ,采用坚定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音乐主题II学习:
i -63 ︱ 2- 10 ︱ i -63 ︱ 3 - -︱
波 兰 不 会 亡 ! 永 远不会 亡!
歌词的加入使学生更加容易记住主题旋律。
图片四:(李云迪视频片段)
尾声出现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音乐家深沉的忧郁和哀思,左手在低音区快速的下行,积蓄力量,力度由很强达到最强,表达了音乐家“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亡!”的呐喊和坚定信念。
(三)欣赏器乐作品的小窍门:
1、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2、从作品的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着手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具有号召性、战斗性、激动、愤慨的都需要用速度快、力度强的音乐来表现;而抒情的、优美的则可以用慢速、轻柔的音乐来表现。
3、欣赏是一种听觉得艺术,为想象插上一双音乐的翅膀。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欣赏器乐作品的小窍门,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小窍门,欣赏一下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
(四)《A大调波兰舞曲》 1、欣赏肖邦的《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
提问: A:波兰舞曲是一种几拍子的舞曲?(庄重缓慢的三拍子)
C:聆听了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2、讲述《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的这部作品创作于1838年,当时的波兰是俄国的殖民地,肖邦身处异乡,但他时刻为苦难深重的祖国担忧,又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所鼓舞,他创作大量的音乐作品,用音乐来抒发他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用音乐表现人民对贵族压迫和奴役的反抗以及斗争呼声,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3、这段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它所刻画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一群雄赳赳气昂昂的波兰勇士,身穿铠甲,腰佩战刀,奋勇杀敌的军人形象。
4、为什么同学们会认为作者刻画的是这样的音乐形象呢?
这首作品的力度——强,节奏——坚定。(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片段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知道肖邦无疑是爱国的,他将他的创作情感紧紧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舒曼说肖邦的音乐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用自己的音乐保卫着祖国,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永远不会亡!
肖邦是波兰的骄傲,在我国也有这样出色的钢琴家:朗朗、李云迪(简介),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反馈
沙场练兵:
1、哪种乐器被称为:乐器之王?()
A 钢琴 B 小提琴 C 吉他
2、肖邦是( )国家的作曲家、钢琴家?
A 英国 B 法国 C 波兰 D 俄国
3、肖邦被后人尊称为()?
A 钢琴王子 B 钢琴诗人 C 音乐神童
4、肖邦《c小调练习曲》又被称为《( )练习曲》?
A 革命 B 军队 C 英雄
四、课堂延伸
钢琴是不是只可以表现这样强力度、快速度的音乐作品呢?(伴随《秋的喁语》优美动听的琴声,下课!)
篇二:八年级音乐上册-4-2《键盘上的舞蹈》 (1)
第四单元 键盘上的舞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识谱、哼唱简单的五线谱;感受音乐的场景。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2、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符合歌曲背景素材 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符合歌曲背景素材 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难点:本单元所选的乐曲均属钢琴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舞蹈的旋律”。
三、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知识。
2、视唱练习:
(1)藏族民歌《我立亚姆》
(2)维吾尔族民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老师小结、点评。
3、讨论、思考P30
本单元中的那些钢琴曲适合作下面场景的背景音乐,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分组辨析。
4、合唱练习
(1)三声部轮唱
欧美歌曲《美丽的黄昏》
(2)简易四声部合唱
法国儿歌《闪闪的小星星》
★ 分组比赛
全班学生分为3个小组,进行合唱比赛。其他组做点评,老师总结。
5、小结。
篇三:钢琴基础教案-完整
第一章、钢琴教案(徐飞音乐舞蹈学校钢琴教研组编写)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电子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包括
认识五线谱、弹奏钢琴电子琴的坐姿、手型、钢琴键盘的分组,弹琴时力的方向以及钢琴踏板的运用。
教学重点:1、五线谱基本知识的掌握
2、五线谱知识的实际应用
3、钢琴键盘的分组
4、键盘分组法和乐谱分组法的区别
5、弹琴时力的方向
6、钢琴踏板功能及使用
7、钢琴弹奏时的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1、力度记号的掌握及实际演奏中的效果
2、钢琴键盘的分组
3、弹奏过程中手型的控制
4、钢琴踏板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时安排:10学时
授课内容:
第一节 认识五线谱
一、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线和间组成的,其每一条横线与以此形成的每一个间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加线与加间)。
1.线与间
(1)五线谱上的线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五条线。
(2)从下往上又可依次分为四个间。
2.加线与加间
由于记谱需要,经常在乐谱上或下出现加线现象,于是又分别形成了下加线,下加间;上加线,上加间。如图:
二、力度记号
(1)强 f
中强 mf
特强 sf <渐强(Cresando)
突强sfz
强音标记“f”越多音越强。 如:f、ff、fff、ffff等。 <渐强(Cresando)
(2)弱p
中弱 mp
强后即弱 fp >渐弱(dim)等等
突强即弱sfp
弱音标记“p”越多音越弱。 如p、pp、PPP、PPPP等。
三、重音、保持音和跳音记号
(1)“>”重音记号(强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加重音(在有些情况下,如用某些乐器演奏时往往被处理成小渐弱)。
(2)“一”保持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尽量饱满充分。
(3)“·”跳音记号
表示演奏、演唱时必须跳奏。
四、反复记号
表示乐曲反复。然而该记号又有多种形式。
(1)局部反复,在两个记号之间反复。
(2)D.C.(da copo)从头再奏。
D.S.(da segno)从 记号起再奏一遍。
另:D.C.e.1a.Fine从头再奏至“Fine"为止或D.S.e. la coda从头再奏至“ ”处,然后跳到Coda(结尾)。
(3)“” 无定次反复记号
“”延长记号。表示乐曲在此处停顿或延长。
“” 换气记号。表示乐曲必要的呼吸。
另:“,”分句记号,也被称为小换气记号。
五、谱表
1、高音谱号和高音谱号上的音
高音谱号具有实际意义的记谱应该是从五线谱的下加一线开始,即人们非常熟悉的中央“C”(中央C之下的音有时也用高音谱号去记谱,但由于它与低音谱号的记谱相重复,故不典型,也相对少见)。在许许多多的音当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七个(不包括黑键)。而这七个音则各自有它们的唱名和音名。
2.低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上的音
低音谱号的记谱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从五线谱的上加一线开始向下记谱。(而再往上则由于同高音谱号相重复而不典型,且无太多的实际意义)这个音就是中央C。如图:
3.大谱表(大谱号)
正是由于高、低音谱号的这种对接关系,为了方便许多乐器如:钢琴、管风琴的使用,人们常常把两个谱号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大谱表——键盘谱表。如:
六、音符
一般情况下,音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
七、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使音在原有基础上产生音高变化的记号。 通常情况下,变音记号有以下五种:
(1)#:升记号表示音在原有基础上向上升高一个半音。
(2)b:降记号表示音在原有基础上向下降低一个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音在原有的基础上向上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 b b:重降记号,表示音在原有基础上向下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5) :还原记号,表示音在已升高或降低的情况下重新还原。
课外作业:
1、牢记不同的强、弱记号。在拜厄练习曲中找到该记号。
2、请区分重音、保持音和跳音记号。
3、 反复记号的作用是什么?请在钢琴基础教程中找到有各种反复记号的乐曲,并把其演奏的段落标记出来。
4、 请记住中央C在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上的位置。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