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士兵突击—吴哲与袁朗的对话
袁朗:吴哲,我希望你的不拘一格多用在推陈出新上.而不是破坏规则上。
吴哲:谢谢提醒!
大队长:吴哲同志,在四个月的相互了解中,我们坚信你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成为我们大队的一个份子,希望你和你的才能在这里有施展的天地.当然,我们也会尽全力为你创造这个天地.
吴哲:都没有疑义吗?
很多人都愣了,然后同时摇了摇头:没有
吴哲:那么,我有!
许三多:吴哲一直在等着这一天.他坚持到现在是因为不要输,可也不会把自己交给一个已经让他失望的地方
吴哲:我的异议会以书面形式呈交,并且希望能够上诉更高一级部门,我会在里面详细阐述对这支部队失去信心的理由,我无法面对这样的教官,打了一通手机电话,一顿饭吃得整个月都不见踪影,顺便我想问一下,在本基地使用个人无线通讯设施,是否违规?我根本无法相信这样的战友以违规和践踏他人为特权,成为老兵就有资格炫耀吗?最重要的一点,我现在是少校.
袁朗:少校怎么了?
吴哲:少校和中校只有一步之遥,我得趁着我还有理想的的时候,维护我的理想,不能因为这一步之遥毁灭了我的理想,顺便我想补充一句,有些人很习惯去评论别人,但是对着镜子又看不到自己,这也是我不想留下的理由之一.
大队长:吴哲同志,你这不是异议,你这是指控,明白吗?
吴哲:非常明白!
袁朗:吴哲,你对我的反感是因为,我践踏了别人的理想和希望是吗?
吴哲:是的
袁朗:你认为昨天的演习谁最出色?
吴哲:许三多,当然是他.
袁朗:为什么?
吴哲:因为他在最绝望的时候,尽了最大的努力!
袁朗:在最绝望的情况下,在完全失去理想和希望的情况下!吴哲,我不会践踏你们的理想和希望,我不能,因为那是我最珍惜的部分,也是我选择你们的第一要素,我只是想,你们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在更加真实和残酷的环境里,还能生存. 我敬佩一位老军人,他说他费尽心血却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他的部下能在战场上少死几个,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从少校到中校确实只一步之遥,而且你这么年轻,可我想给你这一步之遥上,加点沉重的东西.
吴哲:我还是不能信. 我觉得自己长于辩论,但我没想到你比我更擅长,可是我们这样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嘴,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无奈,袁朗把钥匙丢给了吴哲:这是我办公室的钥匙,你现在就可以去检查,我的个人的无线通讯器材是在右上的第一个抽屉里,别失望,它没有卡,没有电池,它只是一个让你们失望的道具,哎,我问一下,你怕麻烦吗?
吴哲:得看是什么事.
袁朗:这个星期你查岗,全基地的任何角落你都可以查,如果你发现有任何违纪的现象,你可以直接呈报大队长.
吴哲:那我现在就想去你的办公室查,过时我怕有假.
袁朗:可以
吴哲:还有我觉得一个礼拜不够,一个月,我要一个月的时间, 袁朗:随时,只要你还在A大队期间,
吴哲:是,中校!!
这是吴哲从心里喊出来的,发自内心的!然后,他朝所有的人敬了一个最标准的军礼,出去了!
这时:袁朗说:这个人略显轻浮,但心理稳重,我要定他了!
大队长:干嘛给自己挑这么难管的兵啊?
袁朗:我喜欢他,知道为什么吗?坚持自己的原则,充满希望和乐观,重要的是,他能跟许三多这样的兵交朋友,这一点,就不会毁于他很容易产生的优越感.
篇二:袁朗
? 人物和故事是一部戏的精髓,饱满的人物展现需要引人入胜的故事,流畅的故事又需要性格各异的人物来展开。这两样没表现好,就算把衣服做得再漂亮,场景搞的再奢华都是白搭。士兵突击的精彩就在于他的人物和故事。每个人物都是明亮的。
袁朗,这两个清淡的字合在一起不知为什么就暗藏着一股霸气。这部戏中两个人物交相辉映——老七和袁朗。这种呼应是戏里的一大亮点,尤其是这两人的对手戏,每一场都是绝对的经典,初次相见,剑拔弩张;两人烤羊肉的情形,幽默含蓄;最后则惺惺相惜,一个年轻气盛一个稳重深沉,一个是性情中人而另一个理性老道。如果说老七有激情有理想有学识是当仁不让的帅才,那袁朗就无可厚非的是智慧经验能力齐备的良将。
袁朗是多面的复杂的,他可以是伯乐也可以是“大恶人”,可以诙谐幽默也可以语重心长,他是最理性的教官也是最疯狂的战士。初见他在林中跳跃的身影,浓重的油彩之中闪亮的眼睛,盯着“猎物”的时候兴奋得微微张开的嘴巴,有一种原始野人一般的张力;脱下伪装后的袁朗,英姿焕发,语气平静可感染力极强,加上魅力难当的肢体语言,让人看得精彩,可是看不透,他有那么一点点邪,却又邪得让人有安全感。他的城府很深,很少泄漏真实情感,几乎没有看到他的情绪甚至眼神失控的时候(幸好伍六一弃权的那场戏他带着墨镜)。某种意义上说他在演戏,不是演给别人,而是演给自己,按照自己应该做得去演而撇掉自己的情绪,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活,他是完美的军人,他有充分的理由傲慢和张狂,就如同他永不让步的清醒和理智。他几乎看透了,包括人包括事,所以他显得有些高高在上,所以他总是有办法,他总能解决难题,他总是轻描淡写的论事。肯定有些东西是他目前无法掌握的,但对我们来说这些东西太难找。我们不知道他有什么经历,他是什么脾气,有什么嗜好,但是这都不重要,只要我们知道他是最好的指挥官,最值得信赖的队长!
帅得没天理、酷得不像话,带点轻狂带点邪气,硬起来男子汉味道十足,耍起幽默来就像小孩子,有情有义、侠骨柔肠,对待敌人像冬天般寒冷,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屠夫和许木木同志的直接领导人,步兵的巅峰、大名鼎鼎的甲种部队克星的死老A特种兵A大队的队长,风华绝代玉树临风的袁朗同志。
? 出自兰晓龙士兵突击剧本里的第11集,但是电视剧里没有拍这段内容,只是后来袁朗去702家访的时候,许三多说出来有这句话。
袁 朗:你来找我有事吗?
许三多:我没有来找你。如果知道是来这??就不来了。
袁 朗(苦笑)我是自作多情了。怎么啦?你们不是在聚餐吗?
许三多:我不合群。
袁 朗:可不孤僻。看得出,你很努力要和大家走到一起。突然跑到一个没有战友的地方,这不是你干的事情。
许三多:我的朋友要离开七连了,好朋友。
袁 朗:被我击毙的那个?
许三多:嗯。
〔袁朗默然了一会,让内疚慢慢过去,但他不打算表现出来了,他已经说过
对不起了。
袁 朗:离开你的人和事还会更多的。而且??如果你能意识到他们离开了,他们对你都很重要。
许三多:不会的。
〔袁朗倒有些诧异,他是知道全军现代化进程的人,或者说,他是知道这些士兵命运的人。 袁 朗:这么有把握?
许三多:我已经很努力了。
袁 朗:这和你的努力有关系吗?
许三多:有关系。
〔那脸上写着十足的信心和决心,那让袁朗觉得再多说一句都是残忍。他只好拍拍许三多的肩。
袁 朗:祝你心想事成。(特种兵实在动作太快,这时已经基本登机完毕,这让袁朗说话也带上了匆忙)本来想问你最后一次,想不想来我们这,现在不用问了。许三多我走了,你记住,对你这样的人生命是有意义的,你的梦想总会在前边的什么地方等着你。
高城:我想知道你的来路。 袁朗(凑近低语):老A。 高城:谢谢。
如果在战场上,这些都是你的战利品。
车上还有液体手雷吗?
老七:哎,老A的水准是比老步高啊。 袁朗:要不然很多人都想来老A呢。
袁朗:来702找个朋友,等了半个小时不见人影,只好在你们楼道里,猫着。
三多(热心诚恳地):找谁?我帮你找。 袁朗(一本正经地):找一个叫许三多的。
都直呼其名了,别立正了,放松点! 什么叫还行啊?总给别人这种模棱两可的答案。 一个
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 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没得到,怕寂寞。我喜欢不焦虑的人。 别发呆,士兵。
对三多:你贵庚啊? 三多:什么贵庚啊? 袁朗:多大? 三多:二十二。 袁朗:二十二?(突然对三多大吼)我看你像七十二!二十二是什么年龄?十二点吃饭十二点半就饿,论追求俩字新鲜,你新鲜吗?你的生活肯定不新鲜!二十二! 你一个人呆在这儿肯定是怕鬼吧吗?(做鬼脸,)那就奇怪了,鬼和你怕的东西不都是想出来自己吓唬自己的吗? 因为我才30,我还没玩够呢!(再次被征服,嘿嘿)
士兵:报告!配发定位设备吗?
A:配发,老式指北针人手一个!(一脸坏笑~)
团长:我有个建议,你可以把这些士兵绑起来,拿机枪突突他们,再把剩下的带走。 A:您的意思是,我高估您的兵了? 团长:没有。 A:那您干嘛要低估他们呢?
对齐桓:我踢死你??
采访我干什么?(一边把野战演习地图叠起来一边无辜地说)什么竞赛?谁说有比赛?你看见有比赛吗?对张干事(无比诚肯地):俘虏回来啦,我得去挨骂。我也不容易。别拍照啊!有人会给你砸了的!
对三多:我再给你一个月假,看看你父母。你得寸进尺了你。
(直升机上,成才很兴奋) 袁:晕不晕啊? 成才:不晕。
你会不会觉得我变了,士兵啊,我是有苦衷的??扣五分!在队伍中试图和教官套近乎扣分! 三多阐述了一大堆人性化管理的建议后,袁默默地看着三多,三多微笑,袁突然说:扣十分!理由,过于天真。(此时三多的脸酸得能拧出水来~)
以后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个考验,随时随地,一生??
我敬佩一位老军人,他说他费尽心血却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部下能在战场上少死几个,他说,这是军人的人道。
(怪异爬行)许三多,你玩牌吗? 老A就得藏者,掖着,最后才是那张出奇制胜的老A??真的,挺有意思的。山里的黄昏,容易让人想起旧事。
谢谢啊,被人夸的感觉真好。
像吴哲说的,这个兵有一种变态的自尊心。 或者像齐桓说的,该把那个护士拉出去毙了! 到现在为止,她还觉得她老公是个怪胎(诡笑~~~)
对三多说:你为什么老这么勇于承认错误或者说急于承认错误?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明天,不,今天是个好天气!
不要对任何没有做过的事情说没有意义!
做得鬼中鬼,方为人上人。
没有功德圆满,没有一步登天。
对成才:M16,近距离穿透,有个卫生员拿棉球从这头杵到这头算是消毒了。
袁:还记得我胳膊上的伤吗? 许:记得,穿透型枪伤,M16打的。 袁:骗你的,改锥扎的。 许:改锥? 袁:我遇到一个亡命徒,我是全副武装,他只有一把改锥。 许:那你为什么不开枪呢? 袁:我忘了我还带这着枪,忘了一切的战斗技能,他没忘他有一把改锥,也没忘他要杀我。善一旦遇到恶,先受伤的总是善良,所以后来我对自己说:“袁朗,你一定要做恶的善良人,因为你不能让你的部下受伤。”
对吴哲:说得没错,少校和中校的确只有一步之遥,但我想给你这一步上加点沉重的东西。 “我才三十,我还年轻,我还没玩够!”
从他说第一句话开始,“我有点冤”,他就以一种漫不经心的神态打动了我,然后戏谑地称自己是木木的俘虏(不知此时有多少人已沦为他的俘虏),野战车上开始对木木感兴趣,下车后诱惑木木未遂而气急败坏,借到烟没借到火也不生气的豁达,送“液体手雷”给七连的豪爽,临上车前的那回眸一笑(鼻血~),短短的几个镜头,我已经彻底为之心折。这种魔力,非段莫属。兰编说过,许三多是不能演的,袁朗是最难演的。段段硬是凭着最难演的袁朗成为了2007年度新浪电视剧男演员得票最高的一个,让人除了P服,还是P服。
齐桓这个人物,对袁朗其实很重要。我指的不是他作为袁朗削南瓜的“菜刀”的重要性。而是指对袁朗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袁朗不是传统义意上我军那种威风懔懔的军官形象,他一出场就能表现出潇洒,诡异,傲气、幽默等等特质,很吸引人。但是,作为一个精英部队的指挥官所拥有的威严,却是通过齐桓衬托出来的。
齐桓第一次出场,是开着战车来接“被俘”袁朗回去。许多人称赞齐桓是全剧最的军人气质的。他跳下车来,非常干脆地立正敬礼,用七连长说成才的话,身体绷得像发条似的。袁朗却很随便,问:车上还有液体手雷吗?得到回答后,只稍稍偏了一下头示意,齐桓问:“全部?”他也只微微点了一下头,口都懒得开。齐桓马上就把四箱啤酒搬了下来。真正的威严,似乎不是像老七那样大声吼出来的,而是像袁朗这样,不管他的状态多么放松,只是小声地或只是用一个表情动作示意,他部下的反应都像是听到一声响亮的命令似的。所以,我就想,
哎呀,齐桓这样一个高大威猛,气势不凡的军人,在袁朗面前如此紧张恭敬,那袁朗在他的部下心目中,是怎样地受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呢?他又是如何赢得这份尊重的呢?
他们俩的第二次对手戏,是老A选拔赛时,齐桓对袁朗说:“队长,你又要得罪人了。”袁朗满不在乎地说:我就这样,顾不了那么多。忽然想起来: “你不也是这么过来的,我得罪你了吗?”齐桓开了个玩笑:“那可难说。”袁朗立刻就飞脚要“踢死你。”齐桓显然知道这位上级不是好惹的,在说话的同时就逃了,才没被踢着。看来,他们的关系虽然好,袁朗可没有七连长好说话,七连长与部下打成一片时,都是自己吃亏,不是被踢屁股,就是被泼一身水。
结合后面的情节,可以推测出齐桓与袁朗这样的状态是怎么形成的了。齐桓很熟悉袁朗A人的那一套,与他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看起来他也不像是省油的灯,作为曾经的“南瓜”,他肯定也切齿痛恨过袁朗,可能他的反抗也是像27号事件那样被袁朗用过硬的本领镇压了。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被A后,理智上虽认同了这是“为我好”,但感情上仍有点不能释怀,所以他的“那可难说”与后来吴哲回答什么是老A时的那句“至于您对我们,那就更A了”是异曲同工的。袁朗的反应也一样,立刻给吴哲来了个“拧断脖子”的动作。
齐桓的形象,有点像古代的“忠义之士”,不太容易服什么人,一旦服了谁,就忠心耿耿。或许在初次执行任务时,袁朗也曾像挡在呕吐的吴哲面前一样,用身体为他挡过危险,袁朗便以德和能,收服了齐桓的心,他成了袁朗忠诚的部下。
有趣的是三多吴哲成为老A后,袁朗对他们似乎没有对齐桓那么严厉。就像父亲更宠小儿子一样。三多杀人崩溃不去出操,齐桓为了照顾他迟到,袁朗一点也不给面子,让他“站着!”,命令队伍跑步后叫他“过来!”问他三多的情况。显然是小儿子做错了什么,他都不怪,却只怪做大哥的:“你怎么不照顾好弟弟呢?”齐桓后来通知三多,“队长在训练场等你”时,说了句:“快去吧,别让我难受了。”像是为了三多,他没少挨训。三多放假后,跑到平时训练一星期训练要上去两次的山峰,齐桓说了句:“这小子不找个地方快活去,上那去干什么?”袁朗训他:“你想让他上哪去!”想来袁朗是拿不准三多这是不舍呢,还是告别,心里一烦,又拿齐桓出气。当然了,能当出气筒,那也是因为关系亲近。
三多处理完家事,治愈了心病回来后,关于还钱不还钱的问题,袁朗又称赞三多,教训齐桓,齐桓对队长的“偏心”,终于有了点小小的怨言:“把我们训的,真想重新投胎一次。” 最后的演习四人组,齐桓因为“太默契”而被袁朗舍弃了,不知心里多委屈,也不知袁朗对齐桓的牺牲给没给一点安慰。
在《士兵突击》的第11集,当一名军人从车上下来走向袁朗时,我不禁眼前一亮,这不是《沙场点兵》里的肖书悦,肖参谋长嘛,说句实话,在《沙场点兵》里我最欣赏的就是肖书悦,虽然我也挺喜欢和敬重候勇这个演员,但是可能剧中康凯是主官,不管是压力或是顾忌都要比肖书悦多,所以没有肖书悦来的纯粹。当看到齐桓干练的动作、简练的语言时,我又一次被高峰塑造的这个形象所吸引。
当齐桓再次出现时,已是第19集的末尾,依旧是挺拔的身姿,干练的动作,但说出的却是气死不偿命的话语,连许那样的木头都被气的有点上火,让我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唉,功力深厚啊。在随后的训练中,我们看到了他刚的一面,或者说是狠的一面,让人觉得这就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身体里流得可能不是血而是冰
“现在吹吗,熄灯四个小时”,这短短的十个字,却让观众立即改变了这个想法,这个外表刚强坚毅的男人有颗柔软的心。他在训练中的狠是为了磨练他们,是为了他们的生存,在老A就是个适者生存的地方,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因为老A站在战争的最前沿,生命只有靠自己的能力来保障,所以在训练中他不得不狠,但他的心中仍是体恤他们的辛苦的,所以他才不忍心。
齐桓由于他教官的身份,他只能隐藏起自己的本性,而且经常是面无表情,但是仅有的几次笑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是演习揭穿后被许三多打了,与袁朗通话时那个由心底发出的由衷的笑容,让人可以轻易的看出他从心底里接受了许三多.还有一次就是袁朗说出老A的真正含义,他的腼腆笑容,因为他曾骗吴哲他们说老A就是老大.
其实在剧中,我一直觉得齐桓和伍六一是很相像的的两个人,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是齐桓比伍六一开朗,容易让人走进,我说的走进是走进他的内心,我一直认为,整部片中能真正走进伍六一心中的只有史今。(所以我至今仍是不能释怀对伍六一的残酷结局。)所以不管是吴哲、还是许三多齐桓都是以心相待,所以他过的轻松自在,不像伍六一那样沉重,这是我感到特别安慰的一点,我可不希望我喜欢的人都活得那么累。
篇三:士兵突击之袁朗
《士兵突击》之袁朗
很久以前就听说士兵突击了,终于在今年的开学之初,把它看完,说实在话,它是为数不多的经典的国产电视剧之一,它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如许三多、成才、伍六一、史今、高城、袁朗、吴哲等。看完之后深深的被它的情节所折服,热血男儿、军人风姿、艰难训练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难忘三多一个人修一条路时的坚持,他成为草原五班的一朵奇葩;难忘史班长带三多时的耐心与无私,把三多从一个新兵蛋子带成一名坚韧的军人;难忘伍六一在老A选拔中的永不放弃,纵然韧带已断;难忘··
袁朗,除三多外我印象最深的人。用几个词概括他坚强、不服输、带几分傲气、刀子嘴、豆腐心。三多就不用多说了,不抛弃不放弃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袁朗第一次出现是在一次演练中,作为老A的队长却被坚持不懈的三多逮到了。表现的很随意,有种不屑钢七连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的那种傲气。当然作为老A他有自傲的资本,就像你不服周杰伦的唱歌本领是不行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第一次老A选拔比赛中,十万中挑一,选拔是残酷的,袁朗自己开车,士兵们却在各种艰难情境中冲刺,只为他车中的三个位置。接着便是第二轮的淘汰,每个集团军的精英汇聚在老那里,谁知等着他们的却是他们从未遇到的艰苦训练。
袁朗说:“善和恶发生冲突时,受伤的往往是善”。这是他的经历也是他的经验,所以他训练士兵时对士兵要求的格外严苛。从他内心来说他也不想这样,谁愿意得罪人,让所有的人都对他不满,他也是有些有肉的人啊,但他为了让他的士兵在战场少受伤,他不得不以超出常规的训练方式练兵,如单日十公里越野,偶尔
来个加餐,五十公里强行军等。在这三个月里,他很快证明了自己的可怕并非浪得虚名,不光是训练上的严苛和毫无人情,还包括用他数之不尽的花招折磨入选者的精神。有谁曾看见他一个人苦闷的抽着烟,静静的沉思,为他的士兵,为整个战局。别看他表面的嘻哈、随意,他的内心有时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把他的士兵锻造成钢铁战士,一方面却要承受所有人的埋怨、不理解。在最后的考核面谈中,吴哲的不满终于爆发了,说到凭什么袁朗在训练时可以用通讯设备,而士兵却不可以。他没有生气,把他的房间钥匙交给吴哲,让他去检查他房间。才知道训练时他拿的手机完全是个摆设,根本就没有电,他也跟大家一样,并没有搞特殊化。他也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他说:我不会践踏你们的理想和希望。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让他们在战场上少受伤。所以他要做一个恶的善人,他让所有参训人员明白这支部队凭什么而高傲,他们为战争而生存,他们的生存也像是战争。
想到袁朗我就会想起在勤助家教部一个月的试用期,黄部长就像袁朗一样,虽然很严厉,动不动就批评人,但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可能几年也发现不了的问题
大学如营,我们似兵,经过四年,有的人脱胎换骨,成为军营的栋梁之才;有的人却默默的退伍了,同秋季有没有同学有意向参加坠落的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