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孝心感恩儿歌
《孝心童谣》
孝顺长辈是美德
齐心协力共参与
尽上一份我的力
遇到好吃学孔融
大人先尝我后吃
学习知识是重点
德智体美全面抓
莫让长辈多操心
奶奶在家最辛苦
买烧洗涮样样做
最早起来最晚睡
我帮奶奶敲敲背
好让奶奶心情畅
爸爸工作最操劳
东奔西跑常出外
回到家里很疲惫
我为爸爸倒杯茶
好让爸爸得喘息
妈妈在校课程忙
上课讲着喉咙痛
腰儿发酸眼儿花
递上苹果让妈尝
好让妈妈清清火
长辈想事我优先
爱我无私无所求
我应深知长辈恩
从小有份报恩心
凡事多想长辈情
万事都应做最好
长辈开心是孝道
《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的家
家里有爸爸妈妈
扶我学走路,
教我学说话
辛辛苦苦把我喂养大
我爱我的家
最爱是爸爸妈妈
练好咱身体,勤奋学文化
自强自立让您少牵挂
我爱我的家
孝敬好爸爸妈妈
多干家务活,争做好娃娃
传续孝心全家乐开花
孝心童谣
我有一个幸福家,
爷爷奶奶爸和妈,
五人相爱一样深,
我们从来不吵架。
爸妈下班回到家,
为他洗脚又捶背。
爷爷嘴里缺了牙,
我给爷爷倒杯茶。
奶奶头发白花花,
我给奶奶搬凳子,
爸妈笑着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
我是小新乖娃娃。
有句俗话说得好,
不孝其亲乃草木。
深恩未报惭为子,
浅薄不消羞作人。
重情重义做孝子,
代代相传铭记心。
妈妈教育我:
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首。
家贫出孝子,
过乱世忠臣,
十月胎恩重,
三生报答轻。孝心歌
勿以不孝身,
枉为人子皮。
勿以不孝口,
枉食人间谷。
羊有跪乳而,
鸦有反哺义。
天地虽广大,
难容忤逆族,
谨记忤之教,
孝心到永远。
《孝顺奶奶》 小板凳儿,三条腿儿。
我给奶奶嗑瓜子儿。
奶奶嫌我嗑得慢,
我给奶奶煮面片儿。
奶奶嫌我煮的硬,
我给奶奶剥花生儿。
奶奶乐得直点头,
说我是孝顺的小孙孙儿。
《孝心到永远 亲子儿歌》— 儿童歌曲 妈妈是船
爸爸是帆
我在船上坐
送我到对岸 对岸有树 对岸有山 对岸是花园 花儿真鲜艳 妈妈受苦 爸爸受累 看见我快乐 心里比蜜甜 我长大了 爸妈老了 黑发变白发 背驼腰又弯 我就是船 孝顺是帆 爸妈请上船 幸福过晚年 爸妈最亲 家最温暖 一辈传一辈 孝心到永远 妈妈受苦 爸爸受累 看见我快乐 心里比蜜甜 我长大了 爸妈老了 黑发变白发 背驼腰又弯
篇二:“感恩儿歌”随想集
龙源期刊网 .cn
“感恩儿歌”随想集
作者:吴燕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03期
【摘 要】
儿歌,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幼儿文学的样式。通过调动感官、善用策略、激发情感的方式来进行儿歌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人、事、物的各种情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关键词】
幼儿 儿歌 学习
在儿歌教学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运用各种教育策略、激发幼儿的情绪情感等有效的手段、方法,充分挖掘儿歌内容中的教育因素。通过儿歌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人事物的恩情,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激发心中的感恩之情,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教师的引导语言、方法等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地调动幼儿的耳、目、脑、口,并尽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激起的疑问,能激发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从而进行积极思考。
一、会“听”
儿歌教学不仅要让幼儿会讲,还要让幼儿学会听,特别是小班幼儿,更要学会听教师讲,听小朋友讲。如在学习儿歌《谁来了》时,教师可以提问:“听一听儿歌里哪个小动物来了?”“它们是怎么叫的?”这样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我还让幼儿大家一起听儿歌:幼儿良好情感能力的培养不能缺少儿歌活动。让幼儿参与各种不同情趣的儿歌活动,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情绪,还可以使他们的各种情绪得到宣泄。“要利用儿歌来改善幼儿的意志,陶冶幼儿的情操,使幼儿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与创造性的发展。”
二、会“看”
有些儿歌内容,幼儿通过自己看图片可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要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带着自己观察、思考,做出判断。教师在导入活动之后,不直接让幼儿欣赏儿歌,而是先出示大图让幼儿观察,图上的大熊想干什么?再出示小图标还是先观察,因为在《纲要》提出:“教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以往单纯的模仿习得的结果。”当代幼儿与以往同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已经有新的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容
篇三:童谣感恩
感恩 颜白鹤 慈母手中线, 针针牵我心; 游子身上衣, 大方,美丽至极。 临行密密缝, 眼泪汪汪滴; 远送又叮嘱, 意恐迟迟归。
浓浓母爱是灯塔, 时时照亮我的心。 在我成功欢呼时, 母亲默默为我高兴; 在我失败受挫时, 母亲鼓励我前进。
感恩父母心, 从小要牢记; 父母爱我,我爱他, 家家得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