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毒品的知识

毒品的知识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0 07:25:19 | 移动端:毒品的知识

篇一:毒品知识介绍

毒品知识介绍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毒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毒品的分类方法也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天然类和合成类、软性的和硬性的、传统的和新型的。

★、传统毒品。传统意义上的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大麻等。“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鸦片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吗啡”是从鸦片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其主要药用价值是镇痛、镇静、和镇咳,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海洛因”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多为白色、无色、浅灰褐色和褐色粉末。海洛因比吗啡、鸦片更具毒性,只要偶尔吸食几次就会上瘾,而且极难戒除,长期服用海洛因者,会产生嗜睡、涕泪交加、疼痛、发痒、忽冷忽热、出汗、恶心和腹泻等症状,并极易感染病毒性肝炎等一系列疾病,严重时还会引起昏迷、呼吸减弱、血压过低,并伴随肺水肿,甚至导致呼吸困难而死。

★、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主要指由人工化学合成的冰毒、摇头丸等。“冰毒”化学名称叫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lce)。冰毒的精神依赖性极强,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等。“麻谷”实际就是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咖啡因,外观与摇头丸相似,通常为红色、黑色、绿色的片剂,同样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摇头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会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形状多样,五颜六色,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服用者会出现时间概念和认知的混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使人行为失控,常常引发集体淫乱、自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K粉”本名氯胺酮,是一种静脉麻醉剂,外观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且易溶于水,吸食后短时间内身体瘫软,一旦接触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手舞足蹈,一般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直到药性渐散身体虚脱为止。氯胺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头昏、精神错乱、过度兴奋、幻觉、幻视、幻听、运动功能障碍、抑郁以及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都造成严重损害。

三、对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如何处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毒品介紹

毒品有哪些

依毒品外形可分為三種

煙:指鴉片、罌粟種子及麻煙或抵癮物品。

毒:指嗎啡、高根、海洛因或其合成製品。

其他毒品:包括安非他命、紅中、白板、速賜康、強力膠及迷幻藥等。

常見的毒品分為四級

第一級: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及其相類製品。第二級: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搖頭丸、

搖腳丸、一粒沙。第三級:FM2、小白板、丁基原啡因、K他命。

第四級:蝴蝶片、安定、煩寧、一粒眠、紅豆。

吸食毒品易產生的行為現象

1.睡眠少或睡眠習慣改變 2.食慾不振 3.多話、情緒不安

4.反應過度激烈5.精神常處於緊張、亢奮 6.妄想及行為暴躁、血壓上升

7.意識模糊不集中或精神恍惚8.嚴重者會精神分裂並致死

吸毒的害處

毒品會對腦中樞神經造成影響「吸毒者為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反覆增加使用量,常常會在不知不決覺的情況下過量使用.造成中毒現象,依賴毒品。一但終止或減少使用毒品,身體即會產生流淚、打哈欠、嘔 吐、腹痛、痙攣、焦躁不安及強烈渴求藥 物等戒斷症狀。

吸毒成癮者在持續使用毒品的情況下.極難戒絕,終其一生難以擺脫毒品的束縛。除了會嚴重影響個人健康外.還會面臨失業、求職不易、朋友疏離、婚姻破裂、家庭破碎、自尊受創,而無法適應社會,甚至不惜以暴力或偷竊等不正當的手段謀財,以設法 取得毒品,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毒品介紹

☉第一級毒品

◆罌粟

●濫用方式:莖幹及葉含少量生物鹼,成熟枯乾後切成菸草吸食;

未成熟蒴果割裂取其乳汁,乾燥凝固成鴉片後以附煙袋鍋之長管抽

吸,未割裂蒴果成熟後乳汁自行凝固於果殼成為鴉片之原體。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

過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包括昏、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

◆鴉片

●濫用方式:口服、抽吸、鼻吸或注射。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過量使

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包括昏、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小。具高度心

理及生理依賴性,長期使用後停藥會發生渴求藥物、不安、流淚、流汗、

流鼻水、易怒、發抖、惡寒、打冷顫、厭食、腹瀉、身體捲曲、抽筋等禁

斷症。一旦成癮極難戒治。

●醫療用途:陣痛止瀉

◆海洛因

●濫用方式:口服、抽吸、鼻吸或注射。用口吸入 煙霧稱追龍。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過量使

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包括昏睡、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小。具高度

心理及生理依賴性,長期使用後停藥會發生渴求藥物、不安、流淚、流汗、

流鼻水、易怒、發抖、惡寒、打冷顫、厭食、腹瀉、身體捲曲、抽筋等禁

斷症。一旦成癮極難戒治。

●醫療用途:無

◆嗎啡

●濫用方式:口服、抽吸、鼻吸或注射。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過量使

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包括昏、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變小。具高度心

理及生理依賴性,長期使用後停藥會發生渴求藥物、不安、流淚、流汗、

流鼻水、易怒、發抖、惡寒、打冷顫、厭食、腹瀉、身體捲曲、抽筋等禁

斷症。一旦成癮極難戒治。

●醫療用途:陣痛

◆古柯鹼

●濫用方式:鼻吸、吸煙。

●濫用危害:使用後產生興奮、發抖、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被害妄想、

幻覺。大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長期使用引起失眠、躁動或妄想

性神經病。過量引起呼吸抑制。停藥之脫癮症狀與安非他命類似,包括精

神呆滯、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鬱,有自殺的傾向。

●醫療用途:陣痛止瀉

第二級毒品

◆大麻

●濫用方式:吸煙或煙斗抽吸。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劑量增加會引起懶散、意識混亂、無方向感、

時空扭曲、動作協調差、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下降,稱為「動機缺

乏症 」。在生理上會造成頻脈、發汗、眼結膜紅腫、步履不穩、眼球震盪等

影響。較強之 Hashish製劑常有幻覺及精神病反應。精神分裂症病人如吸食

大麻則會使精神病症狀加劇。大麻被認為是海洛因、古柯鹼等強烈藥物中毒

者的入門藥物,常與酒精合併濫用。

●醫療用途:無

◆大麻煙

●濫用方式:吸煙或煙斗抽吸。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劑量增加會引起懶散、意識混亂、無方向

感、時空扭曲、動作協調差、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下降,稱為「動

機缺乏症 」。在生理上會造成頻脈、發汗、眼結膜紅腫、步履不穩、眼球

震盪等影響。較強之 Hashish製劑常有幻覺及精神病反應。精神分裂症病

人如吸食大麻則會使精神病症狀加劇。大麻被認為是海洛因、古柯鹼等強

烈藥物中毒者的入門藥物,常與酒精合併濫用。

●醫療用途:無

◆大麻脂

●濫用方式:塗在香菸頂端或捲菸紙上。

●濫用危害:使用初有欣快感,劑量增加會引起懶散、意識混亂、無方向

感、時空扭曲、動作協調差、記憶、思考、注意力、判斷力下降,稱為「動

機缺乏症 」。在生理上會造成頻脈、發汗、眼結膜紅腫、步履不穩、眼球

震盪等影響。較強之 Hashish製劑常有幻覺及精神病反應。精神分裂症病

人如吸食大麻 則會使精神病症狀加劇。大麻被認為是海洛因、古柯鹼等強烈藥物中毒者的入門藥物,常與酒精合併濫用。

●醫療用途:無

◆速賜康

●濫用方式:又稱孫悟空或速死坑。多以注射方式,常與嗎啡合併使用,

作用加強極易成癮。

●濫用危害:長期使用導致成癮,對肝、腎、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會

產生違反社會秩序及法律之行為。具生理依賴性,停藥後之禁斷症狀類似

巴比妥酸鹽鎮抑劑或酒癮。使用過量造成呼吸中樞抑制而致死。

●醫療用途:鎮痛

◆白板

●濫用方式:口服。常被混在酒精、鎮定劑、可待因及大麻中服用。

●濫用危害:抑制中樞神經,成癮者服用後感到高潮式快感,隨之有平

祥和感,發生感覺異常及異常出血現象、流鼻血、白血球稀少及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致命併發症。為達更大快感,增加劑量後產生之中毒現象如:全身痙攣式抽搐、肌張力增加、瞳孔放大、發抖、支氣管分泌及唾液增多,肺水腫。造成低血壓、呼吸抑制、休克現象,如未及時急救會導致死亡。停藥三至五天後產生頭痛、噁心、厭食、腹絞痛、發抖、失眠等禁斷症候。

●醫療用途:無

◆安非他命

●濫用方式:口服、注射或鼻吸或與菸草混合後抽吸。

●濫用危害:興奮中樞神經,雖具有欣快、警覺及抑制食慾之作用,重複

使用會成癮,中毒症狀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

瞳孔放大、食慾喪失。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

精神分裂症,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症候群。

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停用之脫癮症狀包括精神呆滯 、昏睡、易怒、

煩躁不安、憂鬱,有自殺之傾向。

●醫療用途:無

◆MDMA搖頭丸

●濫用方式:口服。

●濫用危害:興奮中樞神經並具迷幻作用。食慾不振、牙關緊閉、噁心、肌

肉痛、運動失調、流汗、心悸、疲倦及失眠。引起之毒性包括體溫過高、血

管疾病、心律不整。致命的毒性包括橫紋肌溶解、散布性血管內凝集及急性

腎衰竭。體溫過高為MDMA中毒主要特色,可高達攝氏43度,由於藥物作用

加上脫水及身體奮力而造成的高體溫可致死。與安非他命及古柯鹼同,會產

生心理依賴造成強迫性使用,引致抑鬱及精神錯亂,亦時有惶恐不安感,甚至自殺之傾向。由於中樞神經抑制能力減弱,加之易產生不會受傷害的幻想,濫用者往往對行為能力的安全性掉以輕心,造成意外。 ●醫療用途:無

◆LSD搖腳丸

●濫用方式:口服、抽吸或注射。混入飲品中不易察覺。

●濫用危害:使心境、意識、視覺、行為發生變化。出現逼真幻覺,時空

扭曲、產生聯想、嚴重精神錯亂。長期使用會幻想以前的旅程片段,產生

「到敘」現象。中毒特徵包括無法預測自我機能障礙、性情不安、思想干

擾、行為無法控制的危險,瞳孔放大對光反應。過量可能致死。

●醫療用途:無

☉第三級毒品

◆青發

●濫用方式:口服或注射。有時與酒精、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混合使用,危

險性增高。

●濫用危害:抑制中樞神經,短期間低劑量服用大多產生鬆弛與安寧感,有

時則感到興奮並可能出現思想障礙及動作不協調。重劑量使歡欣感加重,說

話含糊行動笨拙,血壓下降及呼吸減慢的警訊常被忽略而導致呼吸停止而

死。長期服用導致失眠、長期疲勞、記憶力、判斷力及思想受損、抑鬱、情

緒問題惡化、反應遲鈍、呼吸困難、暈眩。造成心理及生理依賴,耐藥性強,產生歡欣感之劑量與致死量差距甚微,長期大量使用者小量增加即可致死。停藥三至五天即有典型禁斷症狀出現,包括持續性抽搐、頭疼、噁心、嘔吐、肚子絞痛、發抖、失眠、躁動及姿態性低血壓。

●醫療用途:鎮靜安眠

◆紅中

●濫用方式:口服或注射。有時與酒精、安非他命、海洛因等混合使用,

危險性增高。

●濫用危害:抑制中樞神經,短期間低劑量服用大多產生鬆弛與安寧感,有時則感到興奮並可能出現思想障礙及動作不協調。重劑量使歡欣感加重,說話含糊行動笨拙,血壓下降及呼吸減慢的警訊常被忽略而導致呼吸停止而死。長期服用導致失眠、長期疲勞、記憶力、判斷力及思想受損、抑鬱、情緒問題 惡化、反應遲鈍、呼吸困難、暈眩。造成心理及生理依賴,耐藥性強,產生歡欣感之劑量與致死量差距甚微,長期大量使用者小量增加即可致死。停藥三至五天即有典型禁斷症狀出現,包括持續性抽搐、頭疼、噁心、嘔 吐、肚子絞痛、發抖、失眠、躁動及姿態性低血壓。

●醫療用途:鎮靜安眠

◆FM2 強姦丸

●濫用方式:口服。

●濫用危害:為強力安眠藥,迅速誘導睡眠,如依照醫生指示使用,會使

緊張及焦慮減輕,有安詳鬆弛感。具心理及生理依賴性。過量使用會引起

嗜睡、注意力無法集中、神智恍惚及昏迷現象,並造成反射能力下降、運

動失調、頭痛、噁心、焦躁不安、性能力降低、思想及記憶發生問題、精

神紊亂、抑鬱等情況。急性中毒因中樞神經極度抑制而產生呼吸抑制、血

壓驟降、脈搏減 緩、意識不清及肝腎受損終至昏迷而死。安眠鎮定劑是

意外或非意外過量用藥事件中最常見者,不論劑量多寡,都可能對駕駛或操作複雜儀器等技能造成不良影響。禁斷症候包括焦慮、失眠、發抖、妄想、顫語、痙攣,亦有可能致死。

●醫療用途:安眠藥

☉第四級毒品

◆煩寧

◆蝴蝶片

篇二:毒品常识及相关知识

毒品常识及相关知识

●毒品及其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所有的毒品都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我国常见的传统毒品

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杜冷丁、古柯、可卡因、可待因、那可汀、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我国常见的新型毒品

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三唑仑、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泮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

● 麻醉药品及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和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等,共7类118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精神药品及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包括: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等,共2类119种。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的规定,国家对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染上毒瘾的人一般具有的迹象

①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变坏。②偷窃钱财、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朋友索要或借钱。③长时间躲在自己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不愿见人。④外出行动表现神秘鬼崇。⑤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⑥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场合佩戴太阳镜。⑦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长袖衣服。⑧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⑨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⑩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什么是强制戒毒?

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依法对其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经过强制戒毒又复吸的该如何处理?

根据《全国人大党委员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规定,经过强制戒毒治的吸毒人员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毒瘾。

●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中心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是有双重性质的身份。要正确的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看作犯罪分子,不要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要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

①对毒品的无知、好奇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吃吸毒深渊。②他人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③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吸毒人员,特别是“大款”中的个别人,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用吸食毒品来填补精神空虚,甚至在生意往来、亲朋交往中以给客人扎一支毒品当作最高礼遇。④不健康的逆反心量逆反心里可以发生在无知青少年中,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⑤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1.营养不良。吸毒可引发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一长,造成吸毒者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吸毒者,吸毒时间越长越骨瘦如柴。

2.损害呼吸道,毒品中大都掺入滑石粉、淀粉等粉状杂物,吸食后往往引发肺梗塞,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损害免疫系统,引发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3.损伤血管。静脉注射毒品,可引起局部动脉梗塞、静脉炎、坏死性血管火和霉菌性动脉瘤等。

4.损害神经系统。如急性感染性神经火,细菌性脑膜火等。

5.造成性功能障碍,男性多表现为阳萎、早泄、射精困难;女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性欲缺乏和不孕。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

6.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如自私、冷淡、社会公德意识差,有时出现幻觉冲动,导致自残、自杀和伤人。92年郴州市刘某毒瘾发作,感觉自己手臂内有数条虫子在爬,便操起菜刀,将自己左臂砍断。

●吸毒对个人有哪些危害?

1.直接损害身体健康。吸毒不仅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破坏免疫功能,易患各种疾病,成瘾的吸毒者从事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能力逐渐削弱,最后完全丧失,成为无益于社会的废人,甚至导致死亡(德国1990年因吸毒死亡的有1300人,美国1995年因吸食海洛因造成死亡的达1360人)。

2.自毁前程。吸毒使人精神颓废、错乱、丧失人格尊严,甚至置法律于不顾,走上偷摸盗窃、嫖娼卖淫、抢劫杀人等犯罪之路。

●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炼、配售、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品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私制毒物品罪(350条);

6.非法买卖制制品罪(350条);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351条);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352条);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353条);

10.强迫他人吸毒罪(353条);

11.容留他人吸毒罪(354条);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355条)。

●吸毒的危害性

1、摧残人生。毒品会毒害、损伤神经组织,毒害人体的组织、器官、循环系统,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如艾滋病。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毒品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同时,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2、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吸毒的费用是个“无底洞”,普遍的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吸毒的需要。即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只能维持一时。因为毒瘾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结果只能是吸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很多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遗弃老人、出卖子女,甚至胁迫妻女卖淫以获取毒资,直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3、对后代贻害无穷。有的由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

4、危害社会。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什么人?

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类人员:

一是容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亦即重点人群。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失业人员、无业人员、个体户、外出打工者和流动人口居多;从文化结构来分,文化素质较低的占多数。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吸毒者,在现实中高危人群更容易沾染上毒品。因此,加强面向高危人群的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是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个禁毒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是家长和教师。家长和教师是青少年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对青少年影响最直接的人群。他们对毒品的态度如何对青少年影响很大。他们应把自己了解的有关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预防吸毒的方法传授给青少年。家长们还要不吸毒、不贩毒,积极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三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药物、毒品知识方面具有权威性,他们的工作和言行直接影响人们对药物、毒品的认识和使用。吸毒成瘾者的各种健康问题也主要由医务人员来处理。医务人员宣传有关毒品基本知识,其效果往往会胜过宣传部门,甚至禁毒部门。因此,在医务人员中普及有关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构筑拒毒心理防线--牢记“四知道”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渴望拥有五彩斑斓的生活和精彩人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吸了第一根烟,尝试了第一口毒品,涉足了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一旦染上毒瘾,你的人生悲剧就会从此开始。

要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必须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牢记“四知道”

一要知道什么是毒品; 二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除; 三要知道毒品的危害; 四要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吸毒的预防

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及家庭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医学界都在探寻的问题。 不参予吸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但上瘾,戒除是较为困难的。因毒品的欣快感会使其难以忘情,即使经过急性脱瘾治疗后,消除了体瘾,但“心瘾”或其他一些原因会促使他再次吸毒。

人、药、环境是吸毒流行的3个要素。在这些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人必须应付这艰难的环境;另一方面,药物又可诱导意识状态改变使其面对新环境,药物使人受到影响并促使其疏远于正常的环境。在今天的新形式下,如何预防吸毒,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防止吸毒的策略是减少药物供应与降低药物的需要并存;同时要求多学科,多方面合作,对吸毒问题进行广泛的干预和宣传教育。

●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确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对成瘾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体内本身就有一种类似阿片类物质的存在,当从外部大量摄入阿片类物质时,外来的阿片类物质逐渐取代了原来内在的阿片类物质,扼制了原来人体内正常阿片类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的递增这种外来“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断外来的毒品供应,吸毒的人就会因“犯瘾”而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

(2)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 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

(4)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 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

●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

1991年,在第一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了“三禁”(禁贩、禁种、禁吸)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

1999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召开全国禁毒工作会议,针对一些地方制造“冰毒”犯罪情况突出的情况,及时调整禁毒工作方针,将“三禁并举”的方针调整为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预防为本,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方针。

●“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历年国际禁毒日主题

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都确定有一个主题口号,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

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口号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

199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

199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

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FacingReality:Denial,CorruptionandViolence; 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

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

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2003年我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

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

2007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依法禁毒,构建和谐”。

2009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篇三:毒品常识

毒品常识

一、毒品的定义

进入人体后会干扰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机体功能损害、机能失调乃至死亡的物质被称为毒物,而所谓的毒品则是指毒物中特定的一类即某些被人所滥用后形成瘾癖的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三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摇头丸)、氯胺酮(K粉)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特征

1、依赖性。包括心理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其中心理依赖作用十分巩固,它是吸毒者经戒毒达到生理脱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耐受性。吸毒者只有不断增加用药剂量才能维持与以前相同的药效,这就是药物的耐受性。它是导致吸毒者从吸食毒品发展到注射毒品,直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3、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属性,任何能够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对人体都有积极地医疗作用和消极的毒害作用,只有涉及非法的活动、用途或目的时才能成为毒品。

三、毒品的分类

根据毒品的来源分类

1、天然毒品。源于天然植物。如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等。

2、半合成毒品。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成,如海洛因、二氢吗啡酮等。

3、合成毒品。完全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如杜冷丁、甲基苯丙胺(冰毒)等。

合成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

合成毒品大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由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加工的半合成毒品。所以合成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而鸦片、海洛因等传统的麻醉药品对人体主要是以“镇痛”、“镇静”为主。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多采用吸烟式或注射等方式吸食滥用;合成毒品大多为片剂和粉末,吸食者多采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前犯罪,由于对毒品的强烈渴求,为了获取毒品而去杀人、抢劫、盗窃;而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是由于吸食后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忧郁等精神病的状态,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

毒品种类(介绍):

1、鸦片

鸦片(英语opium阿拉伯语Afyl=lm),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

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鸦片,是罂粟的初级产品,它有28属,250多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而这个地方几乎是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一般将生鸦片加工成熟鸦片,然后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炊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里,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吸食燃烧产生的烟;吸毒人员中烟瘾不大者每天吸食10~20次,重者每天百余次;吸毒者常直接吞服鸦片小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直接用针进行静脉注射,而静脉注射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2、海洛因

来源于鸦片,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

白色结晶粉末,黑市品种纯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杂奶粉、咖啡因、发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质。依纯度不同而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海洛因区分。

海洛因是半合成的阿片类毒品,距今已有一百年余历史。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主要来自“金三角”(缅甸、泰国、柬埔寨三国接壤地带),有的来自黎巴嫩、叙利亚,更多的来自巴基斯坦。产品的颜色、精度和纯度取新决于产地。白色的来自泰国,既纯又白的来自黎巴嫩,褐色的或淡褐色的来自叙利亚、巴基斯坦或伊朗。后来根据用途和纯度不同又分出“2号”、“3号”、“4号”海洛因。用海洛因静脉注射,其效应快如闪电。整个身体、头部、神经会产生一种爆发式的快感,如“闪电”一般。2~3个小时内,毒品使用者沉浸在半麻醉状态,唯有快感存在,其他感觉荡然无存。心醉神迷过后,别无他念,只对白粉感兴趣,一心只想重新吸白粉。这就是“沉醉”。由于快感很快消失,接着便是对毒品的容忍、依赖和习惯。随着使用毒品时间的迁延,需要越来越多的毒品才能产生原来的效应,不然过不了瘾。毒品耐受量不断增大。此时,一旦切断白粉进入体内,成瘾后的戒断症状十分剧烈,痛苦难忍的折磨正等待着他。对“闪电”的留恋,而对戒断的痛苦体验,使吸毒者身陷毒潭,身不由己,难以自拔。此时己适应了毒品的身体,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毒者精神和身体慢慢开始崩溃。

3、吗啡

常用其盐酸盐或硫酸盐,属于阿片类生物碱,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

(1)通过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肽的作用,激动中枢神经阿片受体而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对一切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钝痛效果强于间断性锐痛和内脏绞痛。

(2)在镇痛的同时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改善疼痛病人的紧张隋绪。

(3)可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对呼吸中枢抑制程度为剂量依赖性,过大剂量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4)可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

(5)可兴奋平滑肌,使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加而导致便秘,可使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

(6)可促进内源性组织胺释放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

(7)有镇吐、缩瞳等作用。口服后白胃肠道吸收,单次给药镇痛作用时间可持续4~6小时。皮下及肌肉注射后吸收迅速,皮下注射30分钟后即可吸收6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6%~36%,吸收后可分布于肺、肝、脾、肾等组织,并可通过胎盘,仅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己能产生镇痛作用。吗啡主要经肝脏代谢,60%~70%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10%脱甲基为去甲基吗啡,20%为游离型。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经胆汁和乳汁排泄。普通片剂清除半衰期为1.7~3小时,缓释片和控释片其达峰效应的时间较长, 2~3小时,峰浓度较低,达稳态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清除半衰期为3.5~5小时。

4、冰毒

冰毒外观为纯白结晶体,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精神依赖性极强,是目前我国危害最大的合成毒品。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5、麻古

麻古是一种加工后的冰毒片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后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能大量耗尽人的体力和免疫功能。长期服用会损害心脏、肾和肝,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6、摇头丸

摇头丸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表现出超乎异常的活跃,整夜狂舞,不知疲劳。同时,在幻觉作用下常引发集体淫乱、白残与攻击行为,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

7、K粉

K粉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状。服用后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

8、红5

红5成分是硝甲西泮,属于精神药品。具有镇定作用,被吸食合成毒品者称为“解药”。当红5与其它毒品一起吸食,会加剧副作用,对人的神经危害更大。长期吸食会导致吸食者精神失常、损害心脏、肾脏,严重点即是猝死。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耗费大量钱财:吸毒的高额支出,使一些原本富裕的家庭维持不了多久就债台高筑,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靠变卖家产换取毒品,致使家徒四壁。导致家庭破裂,吸毒成瘾后,吸毒者会变得十分自私且不诚实,性格变得烦躁易怒,他们淡漠对配偶的关心,淡漠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子女的教育,容易导致幸福美满的家庭破裂。

贻害后代:生活在吸毒者家庭中的孩子缺少家庭关爱,常伴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上往往具有攻击性和反抗性,这样的孩子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吸毒人员性格变态、道德沦丧,轻则反复欺骗家人,盗窃、变卖家中财物,重则诱骗家人吸毒,点妻子、卖儿女,甚至良心丧尽,穷凶极恶,为了夺取毒资,无情地伤害、杀死亲人,最后自己也落入法网,真的成了家破人亡。 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贻害健康:不论吸食何种毒品,都会给吸食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吸食者常常是面无血色,目光呆滞,语言不清,瞳孔缩小,失眠,骨度如柴,完全丧失免疫力,容易患各种疾病,严重者,精神与身体都会逐渐走向崩溃,直至死亡。

传播绝症:吸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静脉注射的方式己愈来愈成为直接传播艾滋病、性病及乙型肝炎的重要途径。艾滋病又称“超级癌症”,1981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吸毒者通过肌肉或静脉注射毒品,共同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西方国家,65%的艾滋病患者,是因静脉注射毒品造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高达4200万人,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们决不能对此再熟视无睹。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败坏社会风气毒品可以使人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因为毒品不仅伤害了吸毒者的身体,更伤害他们的心灵。吸毒成瘾的人往往变得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撒谎,不知羞耻,使他们变得胸无大志,把事业、责任、道德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所以有人总结了吸毒人员四部曲:花光积蓄,卖尽家产,借遍亲友,男盗女娼。

诱发各种犯罪吸毒诱发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更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吸毒人员因吸食毒品造成人格扭曲、道德沦丧,为了获得毒品,不惜采用非法手段去获取钱财,从而导致各种刑事犯罪的发生,如盗窃、抢劫、赌博、杀人、绑架、贪污、卖淫等,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据统计,在我国男性吸毒人员中80%有犯罪

行为,女性吸毒人员中80%有卖淫行为。抢劫、盗窃等侵财案中30%

以上是吸毒人员所为。

青少年染上毒瘾的原因

盲目、好奇、寻求刺激: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任何事都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听说吸毒后“其乐无穷”时,便也想试一试,从而陷入毒窟,被毒魔所吞噬。

受人教唆、引诱、欺骗:毒贩往往大肆宣扬毒品的神奇、吸毒后的美妙感觉,引诱、哄骗无知好奇的青少年上钩。开始时,会笑脸赠送,当吸食成瘾后,便会换一副嘴脸,不买,叫你难受,要买,就得拿钱来。

对毒品的无知和群体交叉感染:青少年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自认为已经长大,开始追求所谓的思想个性独立,同时,对毒品危害知识的缺乏,同学、朋友中有人吸毒,极易导致交叉感染,成为吸毒群体。

青少年如何预防毒品

一、不要因为追求、好奇、刺激、贪图享受、无聊而吸毒;

二、不要听信吸毒者和贩毒者的话,不要相信吸某一种毒品,或者某一种吸食方法,不会上瘾

三、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即使是亲朋好友,也要远离、劝阻;

四、不要在吸毒场所逗留;

五、不要接受吸毒者的香烟、酒等;

六、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减肥的谎言;

七、要克制住盲目的好奇心理和侥幸心理;

八、慎重交友,远离烟酒。

毒贩是怎样引诱青少年吸毒的?

毒贩通常会向青少年展示一些无标示的“药品”和“针剂”,不会直接告诉是毒品。相反,会大肆鼓吹;这种药能增强体质,可以“减肥、健美”、可以“摆脱苦恼”、不会上瘾??最初,还会热情的把毒品赠送给青少年免费吸食,等到对方上瘾,迫不及待的前来索要时,他们就会一反常态,板起脸来,伸手要钱,而且还高价出售。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中,因好奇吸毒的占65.5%,经人介绍吸毒的占1 8.3%,因失恋、无聊以及以为吸毒能治病的占17.2%。

毒贩是怎样利用青少年贩毒的?

毒贩们看中青少年思想比较单纯、幼稚,容易被控制;不知道畏惧,敢于去冒险;或用一些小恩小惠收买,驱使他们贩毒,这样,青少年虽然常常处于危险中,但得到的贩毒报酬却是十分低微的。

毒品诱发青少年犯罪

毒品和犯罪如同一对孪生兄弟,青少年一旦掉进这白色陷阱,就将难以自拔,以致滑向犯罪的深渊。青少年犯罪一向是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但不解决毒品泛滥问题,就不可能制止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日趋恶化。在中国,青少年对毒品了解甚少,对毒品的危害也认识不足,预防能力很差,因此,一旦吸毒既无法克制,为了满足毒瘾,解除痛苦,他们往往会丧失理性,将道德准则抛之脑后,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树远大理想做台格人才

一、读好书

汲取了书中营养的青少年,由于增加了科学文化知识,心灵世界就会积蓄丰富的能量。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影响时,就会有较高的辨识能力。读好书才能做好人,才能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才能担负起振兴民族的希望。

一、树诈气

树正气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才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对发生在身边的丑恶现象不迁就,自觉与吸毒、贩毒活动作斗争,无论毒贩怎样引诱都是徒劳。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毒品的知识》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258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