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A-F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常见物质

A-F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常见物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8 07:28:09 | 移动端:A-F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常见物质

篇一:2014初三崇明化学三模及答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模拟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Cl-35.5Ag-108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 C.铝D.铁 28.能用作氮肥的是

A.K2SO4B.NaCl C.Ca 3(PO4)2D.NH4Cl 29.已知TiOx中Ti的化合价为+4,则X为

A.1 B.2C.3D.4 30.灼烧氯化钾时火焰的颜色呈

A. 蓝色

B.黄色

C.绿色D.紫色

31. 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B.冰融为水

C.食物变质

D.矿石粉碎

32.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水和过氧化氢互为同素异形体

C.电解水时,连接正极一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D.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会污染水体

33. 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碳酸钙固体 硫酸铜溶液 二氧化碳 稀硫酸 A

B

C

D

34.镁带能在CO2Mg+CO点燃

2气体中燃烧:2???

?2MgO+C,反应中还原剂是 A.MgB.CO2C.MgO D.C 35.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cm

1

36.关于酒精(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B.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2:6:1 D.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3:8 37.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38.对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B.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黄光,有大量热放出 39.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 Fe(OH)2 B.胆矾:CuSO4·10H2O C.2个碳酸根:2H2CO3 D.硅元素:Si 40.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硝酸钾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B.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硝酸钾的质量3.0g

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 41.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有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4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C+ 2CuO

高温

2Cu +CO2 ↑ B.H2SO4+BaCl2BaSO4 +2 HCl

点燃

?? MgO2 C.CaCO3????CaO+CO2↑ D.Mg+O2 ??

43.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且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

A B C D

cm

2

44.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B. 金属M可能是铜

C. 金属M不可能是铝 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45.右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Cu(NO3)2溶液, 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溶液

46.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甲→丁 C.甲→丙→乙→丁 D. 乙→甲→丙→乙→丁

七.填充题(共20分)

4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引起温室效应的氧化物(1) 。

② 活性炭用于去除冰箱中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 (2) 性。

③ 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 (3)。 ④ 金属冶炼通常使矿石中金属元素转变为(4)(填“化合”或“游离”)态。

⑤ 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23g甲酸中约含有 (5) 个氧原子。

⑥一氧化碳是重要的气体燃料之一,下图是一氧化碳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cm

3

Ⅰ.反应后的物质是(6) (填“纯净物”、“混合物”)。 Ⅱ.表示3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基本反应类型: (9) 。 48.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10) 。 ②40℃时,Ca(OH)2的溶解度是(11)。

③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12) 。(填序号)

A.加入生石灰 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 D.加入水

④要使150g10%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5%,应该将该溶液蒸发掉 (13) g水。 ⑤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14) 。

⑥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15)(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49.

已知:A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图1中D的化学式是(16) 。

② 图1中A→B+C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③ 图2是C物质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操作中必须先通C物质后加热的原因 是 (18),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19) 。

cm

4

C

图1 图2

八.简答题 (共20分) 50.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c d

A B C D EF

标号a、b的仪器名称:a,b。

② 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③ 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时仪器b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5)。 ④ 装置F有多种用途。若用装置F收集O2,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6) 。 51.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 验证和总结,下图所示 “ ”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总结一:盐酸的化学性质

①写出氧化铁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7) 。

②补充一个实验,完善盐酸的化学性质,X可以是(8) (用化学式表示) 。③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m

5

篇二:24、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2015秋?武义县校级月考)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生产的物质可以改变土壤的酸性,乙的名称是 氧化钙 .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写出化学式;

(2)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回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解答】解:(1)甲俗称纯碱,则甲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能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是由钙、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由此可知,乙的名称是氧化钙.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丙为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在方框中补应补充两个水分子,见下图:

故答为:(1)Na2CO3;(2)氧化钙;(3)

【点评】本题的推断由组成物质的元素做为限定条件,因此,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该题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就至关重要了.

第1页(共1页)

篇三:常见物质的推断

《常见物质的推断》教学设计

府谷县同心路中学付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物质的推断。

难点:筛选出题中重要信息,通过所给的实验事实,根据分析,推出物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课标要求和《中考说明》中对于物质的推断所涉及到的试题类型很多:填空、选择、探究题中都会出现,近几年的中考在这类试题使用上难度已大大降低,但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命题形式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此,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常见物质的推断。

(引出课题)常见物质的推断

(讲述)常见物质的推断此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命题形式较多。不论是哪种题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不然在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答案。下面一起来总结常见物质推断的方法和步骤。

一、常见物质推断的方法:

顺推法、逆推法、特殊物质推断发,综合推断法等,层层推进,得出结论。

二、常见物质推断的一般步骤:

原题

明显条件原题物质抓关键 特殊现象 结论 验证 隐含条件 题眼 特殊反应

三、抓住有关“突破口”——特征现象、特殊反应、典型反应。即常用题眼归纳:

1、知识抢答:

(1)地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4)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5)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6)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7)天然最硬的物质是

(8)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

(9)常见液体,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10)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

(11)与稀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大变浑浊的物质是

2、固体的颜色:

白色: BaSO4 BaCO3 CaCO3 AgCl Mg(OH)2

绿色 : Cu2(OH)2CO3

黑色 : 铁粉、C、CuO、MnO2、Fe

黄色: 硫粉(S)

紫黑色:KMnO4

红色: Cu、Fe2O3、红磷

3、溶液颜色:

蓝色: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含Fe2+的溶液

黄色:含Fe3+的溶液

紫红色:KMnO4溶液

4、火焰颜色:

淡蓝色:H2 、 S(在空气中燃烧)

蓝色:CO 、 CH4

蓝紫色:S(在氧气中燃烧)

5、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AgCl BaSO4

(2)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Mg(OH)2CaCO3 BaCO3

(3)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Cu(OH)2

(4)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Fe(OH)3

6、常见气体

无色:O2 CO2 H2 CO CH4

刺激性气味气体:SO2 NH3 HCl

7、反应条件:

点燃:有 O2 参加的反应

通电:电解H2O

催化剂:H2O2分解制O2 ; KClO3分解制O2

高温:CaCO3分解 ; C CO H2 还原金属氧化物; C与 CO2反应 8: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H2O2 H2O CaCO3 KMnO4 H2CO3 Cu(OH)2CO3 NH4HCO3

置换反应:

9、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讲述)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归纳掌握,同学们一起来具体应用。

四 常见推断题解析:

例1: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C两种气体,B、C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化合生成A。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则燃烧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则生成A和一种红色固体物体。据此推断:(写化学式):A为 D为

练习:A、B、C、D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A和B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2)A和氧气反应生成B(3)C和氧气反应也生成B(4)B和石灰水反应生成D和水。(5)D和盐酸反应放出B,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 B___ C___ D___

写出(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2: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 B和C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E

F (1)则A ,E的名称为A_________E___________

(2) 请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C ()

B+C ()

练习: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末变浑浊。下列气体推断正确的


A-F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常见物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28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