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格物致知读后感600

格物致知读后感600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8 07:28:21 | 移动端:格物致知读后感600

篇一:读后感

1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读后感

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

品读《教育魅力》,使我意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之外,书中还讲了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郑玄、颜之推、韩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等,近现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钱梦龙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这么多的教育故事铺排开来,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2

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教师的教育魅力给予学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如积淀知识、发展思维、形成人格等等,都有极大的意义。但与传统教师相比,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给予学生的影响,最为独特之处则应当是激发他们探求真知的热情,培育他们探求真知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都有求知欲。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要保护、发展这种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这种好奇心与求知欲已沉睡,就应唤醒、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是现代也只有在现代才普及的。

中国传统教育中,虽也倡导“格物致知”,但总的来说这方面是非常欠缺的,特别是进入科举时代,只为圣人立言,基本没有了“致知”。现代教育一百年,从学习西方分科教育开始,到今天基础教育要求全面落实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这里就隐含了“激发学生求知热情”这个现代教育主题。从这个角度说,所有的现代教师,他们的课堂都散发着“激发学生求知热情”的教育魅力。确实,在今天,即使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普通课堂,也散发着这样

的魅力。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时间将一个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变故的学生,我们要用真诚的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帮助,让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的确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更多些再多些爱心、热情、信心、勤奋和责任。

我知道我不仅肩负着每一个学生学习的责任,在学习态度及他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方面也需要我不停的引导。生活上学生喜欢问老师各式各样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还是课外知识方面的,因为学生是最信任老师的,所以教师更要做到细心、耐心,因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教室内书写完毕的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的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的工作是有不同的应对能力的,班级里学生的性格不同,学习方法不同,老师教育的方法也不一致,对待性格比较胆小腼腆的学生,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班集体里的活动,多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做得好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作为老师要有一股韧劲,要有恒心。要在老师的期待中让学生学会自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希望让他们走出自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变得有自信,那么从任何事情上就会积极主动起来,就会表现的大胆,敢说敢做了。

只有以深沉之博爱和负责之态度来面对工作,才会将教师做到极致,教师就不仅是一个职业,也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而是充满乐趣和艺术的事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此外好要努力创新,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短时间内出高效率。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教书育人是我崇高的使命,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评价都很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还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在职业,我对这份职业有极高的热情,真正的爱学生,喜欢倾听学生。 “责任”就是要做分内应做的事。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做每一件分内事。所谓“使命”就是派人办事的命令。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千教万教教人成真,千育万育育做真人”。教师虽然有分工的不同,责任的不同,但承担的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培养好祖国的花朵。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需要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终究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通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为,只有当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迹的书时,才算达到教育的目的。”书是心灵寻找宁静的阶梯,不读书,我们的心灵就会积满灰尘、脆弱无比。读书,应该成为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在工作之余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3

读《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有感

读完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闭上眼睛,细细回想书中的内容:这本书主要由教育魅力调查;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彰显方式、修养锻炼等几个方面构成。他铿锵有力、掷力有声的告诉我们现代教师应具备、提升教育魅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书中对我帮助最大,印象最深刻的是,针对教师教育魅力存在的问题给出的几个建议:

一、 教师要成为“学长”“知己”和“引导者”。

学生与家长对教师盼望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已,还有如何传授知识背后的情感、态度、道德力量。所以老师除了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以外还应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做他们生活上的引导者。

二、 老师要有“责任”“师德”“学识”和“爱心”

“责任”“师德”“学识”和“爱心”这四个方面非常清晰的勾勒出了教育魅力的全貌。工作于生活区,我认为“爱心”应放在第一位,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彼时,在我看到那个很调皮经常惹事的孩子摔得伤痕累累的时候,我一边责怪他不小心,一边吹着他的伤口心疼得落下泪来,那是带着爱的泪水,我相信那个孩子也同样爱着我。

三、 老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这要求我们必须仔

细观察,寻找、发扬他们的优点,慢慢引导改正缺点。在生活区中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动作缓慢,但他们可能脑子聪明、做事沉稳细心;有一些孩子脾气暴躁、爱惹事,但他们乐于助人、仗义;有一些孩子卫生习惯不好,事事都要老师督促、检察,但他们心地善良。所以每个孩子都是一样可爱的,值得我们用同样的关怀和爱心去对待,只要用心,没有一个孩子是“坏孩子”。

2、教师要与学生多些平等交流,放下架子和他们对话,我们今天教育的许多失败往往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而造成的。当老师高高在上,摆出严肃的面孔和孩子对话时,孩子们的内心是紧闭的,他们不愿意敞开心扉倾诉内心深处的感想,这就无法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会跟孩子们一起玩牌、一起玩游戏、一起勾肩搭背,我会跟他们一起坐在宿舍的地板上听他们津津乐道、如数家珍的说着他们的家中趣事,然后从他们的谈话过程中偶尔适时的插进几句教育的话,或是真诚的夸一句“你太牛了”“没错,就该这样”“我也得多向你学习”。然而,以上的种种交流却只是发生在我与那些经常留校的孩子之间,以后,我将把这种平等、友好的交流带到所有的孩子当中,让每个孩子的心扉真正的向我敞开。

4

拿到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一书,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吸引了我的眼球——“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来到英才后,接受过校内校外多次培训,感怀极深的一句话是:“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虽然教育仅仅是一个职业,但确实是一份良心产业。

刚刚接手的班级,从低段变身为高段,孩子们不适应,作为老师也不适应。 孩子们的淘气,总是让我又气又笑。有时甚是无语,有时会无奈的责问自己:这些孩子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可转念一想又噗呲笑出声来,真是单纯得冒傻!可这不正是孩子们的可爱之处!她们并非有意要惹你生气,只是太容易兴奋。在她们面前表达出老师的失望、生气时,孩子们也是很难过的。此时,我并没有再过多的去批评她们,孩子们已有愧疚之心,此时指责反而增加了情绪上的负担,而非对事件本身的认识。

阅读这本书时,你能感受到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几十年如一日。而且耐心、细心、毅力一样都少不了,教育急不来!我们都读过《牵着蜗牛去散步》,文章的最后,我们大彻大悟,原来是蜗牛带着我去欣赏世界。我们要反思,是否在教育的过程中太过急躁,要慢慢来,学会等待。现在,我与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对你有信心,老师对你有期待,老师有耐心等待你慢慢改变!”

《教育魅力》是一本给教师的通识教育书籍,系统的阐述了时代呼唤教育魅力;教育魅力的内涵;关于教师教育魅力的调研、以及教师教育魅力的传承、功能、彰显和修养锻炼。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次这么具体详细的了解了教师教育魅力的意义,它包含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而且惊讶的发现:人格魅力竟是教育魅力之首;形象魅力竟然也在学生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许很多习以为常的言行,孩子们却耿耿于怀,甚至会受到伤害??

阅读这本书,除了给我教育理念上的极大充盈,亦勾起了我特别的回忆和思念。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爷爷、奶奶、外公、爸爸、姑姑??都是教师,从小住在教工家属大院,奶奶、爸爸的朋友也大多是教师,再加上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现在工作了,始终没有离开过校园这个氛围,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老师。我是幸运的,一生遇到了许多优秀的,给我启迪,助我成长的老师。其中,我的父亲、奶奶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而最令我尊敬与怀念的是小学六年级时的数学老师——惠荣老师,和大学时代的外教——鹤丸老师。我渴望成为像他们那样富有魅力的教师,让人敬爱,令人怀念。

从我记事起,奶奶已经是一个退休多年的老教师,我无从得知她当年的风采,只是与奶奶结伴同行时,总能在路上遇到奶奶的学生,他们大老远的就和奶奶打招呼,毕恭毕敬又满腔热忱,这些学生中,有好多人已经是子孙满堂的爷爷奶奶了。我毕业后尝试过不少工作,迷茫不知所往,奶奶给我极大的鼓励:年轻人果敢地去尝试,做自己喜欢的。定下方向来就要“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父亲从19岁起执教,教龄已超30年。我虽然从未在他直接授课的课堂学习过,但是小学时,同在一所学校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乖学生亲近他,淘学生信任他。玩的时候,和学生打成一片,严肃时无尽的威严。包括我在内,学校里的学生都能和他尽情尽兴的游戏,但是心中又无比的敬畏。他是我引以为豪的榜样,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可亲、可敬的老师。

惠荣老师,是我六年级时的数学课任老师,她虽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却时时刻刻关怀着我们,她总利用课余时间和我们聊天,不仅从学习上关心我们,也在生活上关心我们。毕业班的学习很紧张,数学逻辑不好懂,她总是穿插着给我们讲故事缓解情绪,博古通今的惠荣老师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课上常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形象化数学,化解我们的为难,她上课很动情,我们回答对了会像遇到知音似的,激动的和我们握手??

鹤丸老师,是我大学时代的外教,已经60高龄的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授课。第一节课,老师送给班上每一个同学一份见面礼,是她千里迢迢从日本专门买来的小册子,并附上一张她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每张书签上都是一句励志的话,没有一张重复的。这是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次震撼,礼轻情意重,她的用心让我们感怀不已。因为日本的电子设备和中国的不完全匹配,每天老师从宿舍区早早出发,背上背包,骑二十分钟的自行车到教学区,那个背包里有笔记本电脑、录音机、播放器、她自己整理编撰的材料、练习卷??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的永远是她,鹤丸老师说,上课时间珍贵,她要提前到把材料准备好,调试好所有的设备。我们试过提早到教室,总是没她早,又或者不能每天坚持,而她却总风雨无阻的第一个到教室。期末,有几个男生挂科了,去找她求情,老师毫不留情面的批评了他们:“成绩是自己努力过的痕迹,不是求情得来的,这是原则问题”。周末,同鹤丸老师一同出游,老师5点半就起来为我们做便当,有好几种口味的饭团。而且非常细心的削好、切好了梨,剥好了柚子,用卫生饭盒装着,还带了湿纸巾给我们擦手,用方巾包好了牙签方便我们吃梨。有一次,老师在路上摔倒了,着实摔得不轻,我们很心疼,想着要回去了,老师却因为不愿意扫我们的兴,坚持下来了。老师并不年轻,那重重的一摔竟半个月才痊愈,可是她坚忍着。??一年来的相处,老师无论在教学上还是生活上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她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细致和不苟。在鹤丸老师期满回国前的谢师宴上,我们满满的不舍,痛哭流涕,第二天,不少人翘课去机场送鹤丸老师,这一次翘课,没有任何老师批评我们。鹤丸老师与我们约定,两年之后回中国看我们。毕业一年后,同学们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的职场,几次筹谋的聚会都聚不齐。直到我们期待的两年之约到了,为了再见鹤丸老师,同学们从全国各地排除万难的赶来。老师,您知道大家是多么喜爱您,敬重您啊!肺腑里满满的想说的太多,冗言难表万一。百感交集成笑颜溶在集体照里,千言万语只一句感谢您!

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它的基本内容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这些观点,都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以及对日后的生活有指导意义。

从辩证唯物论可知,我们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相应有四个原理:

(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

(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这些观点和原理,对于今天都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的,尤其是在当今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谨慎文明失衡的基础上尤其显得重要。

再看唯物辩证法,该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两个观点,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观点、三大规律、四对范畴”。其重要原理有: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

3.质量互变规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它内含以下内容:(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矛盾的转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综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唯物辩证法在于物体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固有的存在,无论你在不在,看不看得见,它都在那里,不会因为你没有看到而消失。唯物与唯心有很多地方时模棱两可的,就像气功,看不见摸不到却感受得到,如果用树来比喻,唯物论相当于树干,树枝,唯心论相当于树叶。没有树干一定不会有树叶,但没有树叶也会有树枝。

唯物的应用在于格物致知,在存在的万物中寻找万物的规律用在人的身上,唯心在于心理学,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觉得没必要一定要分清唯物唯心,关键在于协调唯物与唯心,让自己让他人变得更优秀。

马哲是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促人反思: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具有反复思考和反身思考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观。

存在批判作用: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

具有预测功能: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走向未来。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

是人生的根本指南: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感化和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篇三:《大学》读后感

在大学,悟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而通读这两千多字的文章后,我认为,其言“根本”,就是“修身”。与人为善需修身,品德高尚需修身。唯有修身至德的人才有能力治国平天下,赢得他人尊重。否则,即使攀至高位,也会因身不正而做出失德甚至犯法之事,轻则闹出丑闻,重则祸国殃民。

既然修身是为人成功、国家安宁的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我修身呢?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告诉我们要修养品性,必先格物致知、意诚心正,即首先要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获得知识,然后要端正心思,真诚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才可至仁修身。

正如我们所知,格物指努力穷就实物之理,而致知则是达到完善的理解。显然,格物与致知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即物而穷其理”,追求真理,从专心致志地认识世界,到经深入思考,了解、领悟世界,来达到致知的境界。苏格拉底曾言“知识即美德”。我们修身的第一阶段是格物致知。

而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端正心思,静心思考,以宁静致远,这也是修身的第二阶段。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有着坚定的信念,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真诚待人,客观对事,反思革新。“静而后能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此,我们才能日日进步,至仁修身。

“大学”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治学安邦的学问。如今,我们即将迈入大学,虽此大学非彼大学,但此大学亦彼大学。在大学里,我们亦应格物致知,端正心思,修身养性。未来才有机会继续 “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学,悟大学。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格物致知读后感600》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283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