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中国现代玻璃技术发展

中国现代玻璃技术发展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8 07:34:21 | 移动端:中国现代玻璃技术发展

篇一:中国玻璃的发展和前景

中国玻璃的发展和前景

说到玻璃艺术的发展史,不得不说说玻璃的起源。没有人知道它确切时间,但玻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一种说法,公元三千年,中东埃及人在湖滩生火,因湖水蒸发,苏打与砂粒中的硅结合,形成一粒粒透明的小珠珠,这可能就是最早的玻璃了。另一种说法是玻璃在古埃及被一位聪明而细心的陶器工匠在烧陶过程中发现了玻璃。在西方,人们常把玻璃说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玻璃不仅仅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它同时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又非常神奇的物质,艺术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使玻璃工艺达到变幻莫测、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

玻璃的发展: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在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都出现了玻璃器皿。公元前4世纪埃及又发明了玻璃铸模工艺、车花、镌刻和镀金工艺。公元前1世纪叙利亚人创造了吹制工艺,可以将玻璃液随心所欲地吹成各种形态的器皿。以后相继出现了模具吹制法,这是批量玻璃器皿生产的开始。公元1世纪,罗马成为玻璃制造业的中心。罗马帝国的玻璃工艺有吹制、吹模、切割、雕刻、镌刻、缠丝、镀金等。5世纪以后罗马玻璃工艺逐渐衰退,到8世纪,除了教堂的彩色玻璃镶嵌之外,欧洲的玻璃工艺几乎绝迹。然而,这段时期中东地区的玻璃工艺还在继续发展。叙利亚艺人把银盐注入玻璃溶液,炼出了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和开罗是9至14世纪中东地区的玻璃生产中心。12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威尼斯成为世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当时的政府为了垄断玻璃制造技术,把玻璃艺人集中在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穆拉诺岛上。威尼斯玻璃生产的鼎盛时期是15世纪到16世纪,产品近乎独占欧洲市场。16世纪以后,开始有玻璃工匠逃离海岛,分散到欧洲各地,玻璃制造技术也逐渐传播开来。

篇二:中国玻璃发展史

中国玻璃工艺发展史

中外工艺美术简史

艺术设计

101

张雷 25

2011年4月25日

关于玻璃的 发 展 历 史

1现代玻璃介绍:

2 玻璃的历史

3中国玻璃发展

4小结

玻璃:

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由熔融物冷却硬化而得到的非晶体固体,其分子在熔融状态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玻璃一般不溶于酸(例外:氢氟酸与玻璃反应生成SiF4,从而导致玻璃的腐蚀);但溶于强碱,例如氢氧化钠。玻璃是一种非晶形过冷液体,当液体冷却之后,原先动荡而纷乱的分子因为没有足够时间形成晶体。然而,玻璃分子在凝固过程中依然保留了液体的特征——完全无序的结构,在玻璃随温度下降变成固态甚至硬如磐石之后,同样也是如此。

--石英分子模型

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的玻璃主要成分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的硅酸盐玻璃,此外还有B2o3、PbO2、Al2O3、GeO2、TeO2、 TiO2和V2O等主要成分的氧化物玻璃。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惰性气体外,基本上所有的元素都可以掺入玻璃中。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广泛用于

建筑上,工业上。

篇三:中国玻璃发展史

中国玻璃的发展史

玻璃,古称琉璃、颇黎,近世也称作“料”。从出土的玻璃器来看,我国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玻璃工艺已趋于成熟。春秋末战国初出现了蜻蜓眼玻璃珠和仿玉玻璃器,这枚具有外来式样的中国玻璃珠,反映了中外玻璃制造技术的交流情况。汉代玻璃产地分布在中原地区(生产铅钡玻璃)、河西走廊(生产以铅钡玻璃配方兼用钠钙为助溶剂的玻璃)及岭南地区(生产钾硅玻璃)。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罗马、波斯玻璃器的大量输入,我国自制玻璃减少。

玻璃,在中国最早出现和生产的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自从周代以来的诗文传志中经常出现以下名词:“缪琳”、“火齐”、“琉璃”、“琅玕”、 “颇黎”、“明月珠”,晋六朝记载中也出现了“玻璃”、“瑟瑟”,后人对此的注解多笼统地称之为“不同种类的玉石”,但联系近些年来考古发掘中大量实物的出土及专家的具体分析,现普遍认为这些东西多与人造珠玉有所联系。而其名称则没有一个严格地区分,多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后来又有 “药玉”、“罐子玉”、“硝子”、“料器”等名称,而以料器一名使用最为普遍。

中国古代玻璃器存世的数量较少,研究历史也较晚,还没有象瓷器、玉器等文物那样建立起完整、系统的体系,为中国古代玻璃器的鉴定与收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对各时代玻璃器物的判别依然有迹可寻,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时代的器物总是统一在其时代风格之下的。简单地说,西周时期的玻璃器朴素无华,色彩晦暗,器形简单,质地疏松,制作粗糙;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器以仿玉为主,光洁度好,工艺水平较高,两汉时期延续这一传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器异域风格加重,器物轻薄,透明度较好;唐代时波斯风格浓厚,作品亮丽多姿;宋元时期则小巧精致;明代所出较少;清代玻璃器与前代迥异,不仅数量多、色彩绚烂,而且工艺复杂、高超,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工艺的鼎盛期。

自汉代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国外的钠钙玻璃传入我国,但我国并没有完全采纳这种玻璃配方,也没有延续前代的铅玻璃系统,但是在传统玻璃配方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配方,即改造成为铅玻璃和碱玻璃,这一改变经三国、西晋、东晋的过渡在魏晋南北朝的中晚期才基本改造完成,并延续至后来的隋唐和宋代。所谓铅玻璃是指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并且不含氧化钡,也称为高铅玻璃;而以氧化钠为助熔剂的主要成分而不含钙的玻璃,称为钠玻璃,或碱玻璃。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我国古代玻璃器的一个大转折时期,在质地、造型、工艺等多方面,都出现了崭新的气象,令人耳目一新,这种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外国玻璃的大量输入,带动了我国玻璃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这些重大变革在隋唐时代已趋于稳定发展状态,此件椭圆形玻璃瓶采用北魏时期传入我国的吹制法制成,器壁极薄,透明度、光亮度均很好,器型为中国传统造型,一改南北朝时期中国吹制玻璃器粗糙的状况,表明隋代玻璃吹制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隋统一全国,内监何稠借助烧绿瓷的方法烧造玻璃,获得成功。唐代玻璃器零星出土,陕西临潼出土了玻璃果、玻璃瓶等器物,其器型都是中国传统式样,采用吹制方法制成。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出土玻璃器物,主要有玻璃葫芦瓶、花瓣口杯、壶形鼎以及玻璃饰物等。据文献记载,宋人对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玻璃器皿极为珍重,出土于浙江瑞安的磨花玻璃长颈瓶就是从阿拉伯输入的。

隋唐时代玻璃器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陈设品、生活用具玻璃器的制作上,主要是玻璃瓶、玻璃茶具、玻璃杯等。例如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玻璃瓶就是这个时期玻璃器的一个典型代表。

元代玻璃生产在宋、金玻璃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设立了烧造仿玉玻璃器的“瓘玉局”。明代的颜神镇是玻璃生产的重要基地,当地的民间玻璃作坊,以生产簪、珠为主。清代的玻璃生产,南方以广州为中心,北方仍以颜神镇为中心。康熙三十五年(1696),内廷成立了玻璃厂,专门为皇室制造各种玻璃器。清代玻璃器,绝大部分是造办处玻璃厂制造的。主要器物有炉、壶、

瓶、钵、碗、杯、盘、尊等,颜色有白、黄、蓝、青、紫、红等30余种,还有套料、金星料、搅胎、珐琅彩等多种装饰方法。其中,玻璃装饰艺术最重要的创造应是“套料”,也就是在白玻璃胎上粘贴各种彩色玻璃的图案坯料,然后经碾琢而成。另外,套料也有许多以彩色玻璃为胎。清初,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颇受统治者的喜爱。当时清宫征调了全国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玻璃厂轮班供职,同时还有欧洲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制作,于是,中西方的玻璃制造技术在清宫玻璃厂汇合了。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颇受统治者的喜爱。乐于接受外来科学技术的康熙皇帝决心生产和制造中国自己的优质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请来德国传教士兼技师纪理安作技术指导,建立了清宫玻璃厂,从此开始了宫廷御用玻璃器的制作,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代灭亡为止,一直烧造不断。当时清宫征调了全国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玻璃厂轮班供职,他们主要来自山东博山和广州等地,同时还有欧洲的技术人员如格林、纪文、汤执中等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制作,于是,中西方的玻璃制造技术在清宫玻璃厂汇合了。玻璃厂的能工巧匠们依靠皇家雄厚的资材,凭藉自己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烧炼出了色彩丰富、质地精纯的玻璃,并采用无模吹制和有模吹制等技法制造出了几十种类型的器物,同时还利用中西不同的艺术加工技法创造出了众多的工艺品种,尤其是经过碾琢的套色玻璃的出现,把玻璃的制造工艺提高到崭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玻璃工艺的辉煌成就。从制造档案和传世作品两方面可以看出,玻璃器制作的高峰期是在康、雍、乾三朝,嘉庆朝以后开始衰落,不但数量、品种减少,质量亦日渐下降。


中国现代玻璃技术发展》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311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