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新八德体会

新八德体会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29 07:53:22 | 移动端:新八德体会

篇一:新八德学习体会

学习“新八德”要身体力行

漳浦五中薛文武 70号 新“八德”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诚信、仁爱、守法、谨行。“新八德”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孩子们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弘扬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腐朽没落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方式正通过各种渠道侵入中国社会,广大中小学生面临种种不良诱惑,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面临各种挑战。我们清醒认识到,一部分人荣辱观颠倒,是非感模糊,是因为人们对传统优秀的伦理道德产生怀疑,失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的信仰。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相继提出了“人文精神”、“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念,这一切表明,弘扬传统美德,正本清源,寻找不该失去的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我们县委有幸请来了沈阳和河北的专家们为我们上了两天的封闭式的报告会。我们认真听取了他们宝贵的经验,找到了我们在教育孩子德育方面的方向,打开了一扇扇紧锁的大门,为以后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参会的有专家、校长及五中全体老师,在各位领导和社会各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会议不时引来阵阵掌声,我们在孩子老师们深深的鞠躬礼中慢慢体会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着八德教育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但又深刻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应该落实到实处,落实在力行上!

在会上,因为老师们需要分享的经验很多,他们都紧张地计划着时间,几个小时不停止给我们介绍经验,一个上午都没顾上喝一口水,我们应该为他们的付出而感恩,应该把宝贵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但有些老师却不能坚持下来,老师们在上面讲经验,他们在下面聊天、玩手机, “肃静”“请关闭手机”的木板不断提醒他们并向他们鞠躬,但他们却视而不见。无奈之下,休息时从进修学校来的老师到了主席台狠狠批评了老师们,却引来了大家的一致指责,那语气不是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问候与感谢,却是一种质问和辱骂。也许,那两位老师有 1

些急了,说话不很中听,但确实有一些老师做的不到位,他们不顾孩子们的疲劳,不顾专家们的辛苦,在下面潇洒地玩,也许正如张老师说的就是一种应付,应付领导,应付报告会,在各地方都在风风烈烈学习传统文化时,他们却抱着这种态度,就如外国人正欺压着我们的同胞我们还当看客,怎不令人伤心与愤怒呢?张老师这种不计报酬的奔波为了什么呢?他们不就是为普天下的中国人不丢掉传统文化吗?他们不仅这样说,还力行着,一个多星期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们都是在指导义工们,教育义工们爱惜粮食,他们吃饭绝不剩下,喝水从不浪费。当他看到有很多老师喝不完水倒掉时心疼呀,看到饭吃不完剩下时难过,他和义工们一起吃剩下的饭喝剩下的水,这个力行的举动应该唤起一些人的节约意识的,但偏偏有些人当笑料,还把剩下的水送给义工们喝,其行为真令人可鄙!

作为一个老师,应是学生们的指明灯,方向盘,弘扬传统文化还需要老师点亮孩子们的心房,八德教育还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起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哪有不力行的道理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希望老师们,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要力行,决不可做个形式主义者!

望都县教体局王宝寨副局长的《中华文化“新八德”教育与县教体局具体做法培训》讲座,给我们谈了教育的迷茫、破迷的清风、实践的收获。谈到教育的迷茫时,罗列了诸多教育问题,例如家长的困惑、教师的困惑、学生的困惑,事例真实,原因分析到位,句句都说的我们心坎上了。特别是新八德实施的具体做法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方法指导。

听了王局长就“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深深体会到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大感人心,使人深受启迪和震撼。

听了营口市老边区司法局副局长王起顺讲座后,我校依据王老师的《学习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八德素质教育方向理论和18个速成教法培训》和教育局要求,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入落实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和 2

落实《弟子规》“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文明形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 以学习落实“新八德”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新八德内容融入学生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之中。从《弟子规》吸取营养,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及家校共育等方式让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王启顺及王欢著《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使我校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新八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学习活动,提高了道德意识和增强了法制观念,收获极大。今后我要将“新八德”落实到学校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学生茁壮成长。

3

篇二: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新八德教育心得体会

一、感恩:一种朴素而深广的伦理

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当然也会有忘恩负义之徒,以怨报德,但他必定为世人所不齿,因为他已经失去为人的基本伦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感恩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或是一种朴素的伦理。

以上两种情形,都是直接得到他人的恩惠,所以那种感恩的情感也是即刻升起的。然而事实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首先是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给予我们以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了保护孩子,父母甘愿牺牲自己。

其次是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

其三是国家之恩。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们要感念国土之恩。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这有来赖于政府的管理,有赖于人民军队的护卫,因此我们理应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其四是大众之恩。我们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粮食是农民所种,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还有赖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们理应尊重所有的劳动者,还要惜福、节俭,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馈大众。

二、感恩的缺失与感恩的教育

感恩的情感对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如此的重要,而现实中我们的感恩之心却颇为匮乏。透过报章电视,我们能够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顾父母勤苦和家境贫寒,贪图虚荣,恣情享受,让父母伤心落泪;有些学生不知尊敬师长、虚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贫困学生接受了他人的资助而不知感谢,其内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总认为国家、单位亏欠自己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贪污腐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实值得我们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家长的深思。

首先,我们要从学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况而言,学校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而且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几个学科。"三好"本来是以德为先,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事实上在"三好生"的评比中却总是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学习成绩。学校有意无意之间在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这样一种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的环境中,孩子当然很难学会感激和体谅他人。

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也很多。问题之一: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未加节制。古人言"欲不可纵",又言"欲是深渊",过度地、不加限制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和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宠子不孝"之感叹。

问题之二: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家长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学科学习上,认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前途。

问题之三:现在的家长不像从前那样对老师有尊重之心了,当然这与媒体过多的负

面报道也有关系。如果说教学生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责任,那么教孩子尊敬老师无疑是家长最应当重视的事情。都说现在孩子难教,这与我们家长的身教和言谈有绝大的关系。其实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坚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恩与孝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到了中学,我们更应鼓励学生为家庭尽责、为报效祖国立志,而这也要从感念父母之恩、国土之恩、大众之恩开始。或有人言,这些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实从大处着眼,从根本抓起,必将事半功倍。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自觉、不认真吗?如果是为了自己学习,那么当他累了,不高兴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会偷懒、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努力学习,也能够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因为不这样做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乃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天下百姓。

其实,感恩的道理很朴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难。如果我们能够多启发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心,多鼓励同学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相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生机勃勃、气象一新。因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际,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有了心灵的交通。在这种充满支持和感激的气氛之中,学再多的东西可能都不会觉的累。是故,我们也应当反省,也许并不是孩子们的功课太多,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精神力量。

三、孝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道德文化是"以仁为本"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内心之仁。但如果没有内心的仁慈与恭敬之心,外在之"礼"(行为习惯)就徒具形式,毫无意义可言。然而这个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欲所遮蔽。因此,如何唤醒或开显这个仁性良知就成为道德发生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这样的一个理路,即从"孝道"开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终能泛爱大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们很难说他能够真爱他人,更不用说去爱集体、爱祖国了。因此,孝的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的内容。从字源上说,"教"字左从"孝"、右从"文","教"的原义其实就是教人以"孝"。学校孝的教

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启发学生感知父母的大爱与深恩。一个能一个真正能孝的人,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是故,先圣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总之,"新八德"教育对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所做的这些提示非常适用。因此,我打算将"新八德"教育内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并且进行"新八德"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应该亲自去践行。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则力行"新八德",决不搞个人形式主义!另外,我校本学期也确立了以"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八德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为题目的"新八德"教育课题研究,并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案。我要按照学校制订的计划和方案,认真地进行每个阶段的研究,并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形成材料,为课题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篇三:学习新八德心得体会——韦安庆

学习“新八德”心得体会

双岔河中学 韦安庆

通过学习,我对“新八德”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 “新八德”的八个方面,将学生成才教育内容和生活范围所应遵循的正确成才之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讲解,意在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价值。同时,“新八德”教育与国家、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也都是相一致的,“新八德”是“八荣八耻”教育的根基,新八德”符合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理论,“新八德”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因此,我认为;我们进行“新八德”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新八德”是以传统文化为起点,现代文化为落脚点的教育,这也符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这一理论要求。尤其是王教授在讲到:“新八德”教育可以增强学习耐力时,所说的“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从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普遍都愿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做起这些事情来,他们会做得得心应手,而且能够做到很好,如果我们不去有意地中断,他们也能坚持做下去;相反,如果是他们不愿意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即使是当前最重要的,最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也会从心里抵触这些事情,也会能拖就拖,能晚做就不早做,能不做就不做。如果我们不去加以控制的话,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做事习惯,到那时,就很难改正了。所以,我们老师必须采取了必要干预措施,让学生先做

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之后,再让他们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总之,“新八德”教育对学习方法和教学原则所做的这些提示非常适用。因此,我打算将“新八德”教育内容正式引用到我的实际教学工作之中。并且进行“新八德”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我首先就应该亲自去践行。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我一定要以以身作则力行“新八德”,决不搞个人形式主义!另外,我校本学期也确立了以“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八德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为题目的“新八德”教育课题研究,并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案。我要按照学校制订的计划和方案,认真地进行每个阶段的研究,并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形成材料,为课题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习“新八德”心得体会

双岔河中学

韦安庆


新八德体会》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37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