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小学家长微信群公告

小学家长微信群公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1 11:08:04 | 移动端:小学家长微信群公告

篇一:杜木桥小学班级微信群管理制1

杜木桥小学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让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有亲和力。促进老师与学生、家长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一、微信群管理要求

(一)进群要求

1. 班级微信群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学生家长及监护人方可入群,禁止无关人员加入。

2. 群成员一律实名制,命名规则:学生姓名 + 父亲/母亲或直接出现学生姓名。

(二)信息发布要求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及学校机密。

2. 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做聊天使用。个别突出问题不在群内交流。教师发布的内容,家长不重复回复相同内容。为提高交流的针对性,家长与群内具体对象交流,相关对象。

3. 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群内成员发布信息应积极向上。

4. 交流中,禁止诋毁学校及师生形象,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等内容。

5. 严禁恶意刷屏(相同的文字连续出现3次及以上视为刷屏)。

6. 严禁在群内发布其他网站链接,尤其是色情、病毒链接,一经发现,直接清退出群。

7. 鼓励在群内表扬先进个人,先进做法。在群内一般只批评不良现象,不批评具体学生。

二、微信群管理规则

(一)对老师的管理规则:

1.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管理员与科任老师共同管理,执行微信群管理规定,负责群成员实名制、聊天监管、违规处理等。

2. 不定时检查群成员,不应加入人员予以剔除。

3.对群成员发布非本群应发内容有权制止,并指导其发布相应的内容,有权终止不合时宜的话题和言语。

(二)对家长的管理规则

4.发布负面广告信息者警告一次,第二次再发直接清退出群。

5.不得发布带有煽动性、过激性的信息,违者直接清退出群。

6.不尊重他人的发言,警告处理。

7.未经群主或管理员同意,不得擅自拉非本班级家长进班级群。

三、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遵照执行。

灵武市杜木桥小学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八日

篇二:思源实验学校家长群管理公约

思源实验学校班级微信群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让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有亲和力。促进老师与学生、家长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群管理员由班主任担任、管理员有权将违反规定的群成员清退出群。微信群只用于家校沟通交流,不作聊天使用。

2、班微信群交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网络信息管理规定;禁止出现有违社会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语言,禁止出现不良政治倾向、宗教、色情、暴力、诅咒等内容。

3、不得恶意刷屏,发布未经证实的与教育孩子无关的消息。

4、不得在群内发布其他网站链接,尤其是色情、病毒链接,不得群中进行微商等商业活动。

5、不得在群里进行发红包抢红包等活动。

6、为了尊重和保护学生,不得在微信群上公布学生成绩,不得点名批评 学生。

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政教处

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政教处

篇三:家长和老师一起建立微信群,对孩子到底是关心还是关心?

家长和老师一起建立微信群,对孩子到底是关心还是关心? 9月开学以来,学生们逐渐步入学习生活的正轨,而许多家长却依旧“躁动不安”。随着微信使用越来越广泛,“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但是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也使很多家长平白增添了诸多烦恼。 案例1 下午3时,正在单位上班的青岛市民王女士手机响起,在家长群的一堆留言里,班主任发的两张照片让她尴尬不已。第一张写着:“这些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照片上,十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在一起做鬼脸。第二张照片则写着:“这些学生作业完成不好,提出批评。同时也对他们的家长提出批评。”王女士的儿子就在照片最中间,孩子们个个垂头丧气,表情尴尬。“孩子刚上小学,看表情就知道心里肯定很难受。”两张照片发在一起,气氛对比让王女士心疼得不得了。“老师一点面子不给留,‘咔嚓’一张照片拍好发进群里,太伤孩子自尊心了。”王女士认为,老师可以给犯错误的学生家长单独发信息告知,用拍“集体照”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案例2:过度示好老师“求关注”

比如开学日需不需要戴帽子,就有家长跟帖‘老师太细心了,谢谢老师提醒’,发一堆鲜花的图案,讨好的意图太明显了。”家住青岛的赵女士说,家长群里,老师一发言,后面一定是排着队的欢呼刷屏。赵女士说,学生家长群简直是个小社会,主角是班主任,成员们用各种办法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重、感激。“似乎我这样不爱发言、不爱献花的家长很不合群。刚开学,家长极力让老师留意自己的孩子,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把职场和社会

上的风气带进家长群,感觉很别扭。”

案例3:过度叮咛让老师疲惫不堪 “老师,下课提醒谁谁谁去上厕所,不说他就不知道撒尿。” “孩子穿多了,给脱了外套吧。” “今天他妈给她带了葡萄,是不是挤碎了?” “我忘了给他带勺子,中午吃饭前送

去。” “有家长的微信群,我是能不进就不进。”很多学校的老师都表示说,“在微信群里,跟家长相比,老师是弱势群体。”这番话估计会让很多家长震惊。“家长们有问题的时候都挺着急,我能理解,尽可能给家长解答。”徐老师说,但有些家长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完全不为别人着想。“经常有家长周日下午问作业,其实周五的时候已经发到群里了。”徐老师说。

因此,很多老师开始想逃离微信群,有的学校甚至明令禁止老师进入家长微信群。“我们总觉得节省了时间,但其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无用的周旋上,比如感谢家长的‘感谢’。”

家长群里的那些事儿,成了家长心情的晴雨表。作为近些年兴起的老师和家长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家长群里的沟通该怎样把握分寸?如何让家长群这一沟通渠道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都是时下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我们再来听听三方的心声吧——

某某老师说:“用微信没办法把话‘说透’,所以我现在更喜欢用电话或者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

某某家长:送礼就罢了,还在群里晒出来,好像别人都不重视老师似的。再说老师就没有压力吗?不如退群,一了百了!

孩子们说:动不动老师就我今天的表现发在群里,动不动妈妈就让老师发出来我写的作业,群里那么多同学的妈妈,好羡慕人家的妈妈没有因为作业写得差而被批评,其实那次我真不是故意的。。。。。

专家说法:教师家长群,应该守规矩一定程度上,班级微信群属于组织传播,以老师为中心,兼具“一对多”(如老师发布通知),“一对一”(如老师回答个别家长提问)和“多对多”(家长们讨论话题)传播模式,本就容易形成信息超载,一些无意义的点赞更让信息冗余激增,最终不是提高反而降低了沟通效率。

“网络工具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承担部分家校沟通的功能,它的优势就是及时传递信息,但也有弊端。老师整天被微信“绑架”确实会增加负担,而且网络沟通可能会词不达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家长也会因此而形成攀比,孩子也会背负很重的家长带给的枷锁”,所以拓知小编看来,幼师打电话沟通,急事面对面沟通,还是最原始的方法比较的妥当些,不知道在看的您(家长/老师)是怎么认为的呢?


小学家长微信群公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625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