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学校贫困生领导小组

学校贫困生领导小组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1 11:31:07 | 移动端:学校贫困生领导小组

篇一: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疃里镇中心小学

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张卫东(校 长)

副组长:王奉铁(副校长)

成 员:

张素梅(教务主任) 、李钗钗(教务副主任)、 刘慎蕊(教务副主任)、 王春英(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中心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职责

1、在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校委会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方针、政策。

2、加强学习、切实掌握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目标任务、对象界定、救助标准、工作程序、申请办法、工作责任等。

3、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和咨询等工作。

4、收集和掌握学校贫困生有关信息,建立好文件档案、贫困生档案、受助学生档案。

5、资助资金拨付到位后,设立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及时将资金发给享受对象。

6、对资助项目和受助学生情况登记汇总,并建立相关档案。

中心小学

2014年9月13日

篇二:2013寄宿补助领导小组及方案

贵定县第二中学

关于成立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根据贵定县教育局《关于落实2013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通知》[贵教基发(2013)54号]文件精神,为确保“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资助工作深入有序的开展,特成立贵定二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王大琴

副组长:祝 毅 杨先瑞 蒋丽萍

组 员:欧启寿 伍兴哲 江 燕 杨 珂 兰 丽 韦玉平 谢秀英 黄明勇 夏华华 庭开凡 陈 燕 何家荣 杜 娟 杜书灿 各班班主任

贵定县第二中学

2013年10月10日

贵定县第二中学

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的分配、使用方案

根据贵定县教育局《关于落实2013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的通知》[贵教基发(2013)54号]文件精神,分配我校学生数:寄宿生369人,无条件在外住校贫困生106人,贫困走读生60人,为及时完成此项工作,现拟定贵定二中落实2013年秋季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分配方案如下:

一、本次资助的范围:就读我校的农村寄宿制贫困学生、无条件在外住校贫困学生、贫困走读学生。

二、资助对象和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被纳入资助对象范围,资助标准为初中1250元/生·年。

三、分配管理

1、宣传动员

遵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班主任等人员学习上级相关条件,要求在学生中广泛宣传,让学生及家长了解补助的条件及原则。

2、普查审评

严格按照申报的程序执行,先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普查,后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拟订人选,组织指导学生填写《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费申请表》,经所在村民委员会核实后报学校,学校组织审核领导小组人员对全校上报的贫困学生家庭的申请进行审核,然后根据县局下发的指标确定享受补助人员,并将人员名单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教育局。

3、经费管理

补助经费存入学校账号,以专项资金使用。由学生在《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发放登记表》上签字领取,补助经费只能作为学生的生活费补助,不能由学生家长领取作其家用,也不能由其它人代领,学校不能用实物替代补助费发给学生,更不能留截。

为确保此项工作深入有序的开展,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领导小组对发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弄虚作假或挪作他用。

贵定县第二中学

2013年10月10日

贵定县第二中学

2011年度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公示

根据贵定县教育局《关于落实2011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资金的通知》[贵教基发(2011)30号]文件精神,经各班大力宣传,学生个人申报,由学生所在村核实,学校审核通过,上报雷欢欢等人享受2011年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公示期为2011年10月12日至2011年10月19日,公示期内有异议可以向学校办公室反映,电话:5211584

工作领导小组、村干部、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各班班干部签名:

贵定县第二中学

2012年5月6日

篇三:学校帮扶贫困生实施方案

学校帮扶困难学生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局关于印发《全市教职工联系帮扶困难学生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全面构建起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决定在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和谐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二、帮扶人员: 全体教职工 三、帮扶对象

1、特困家庭和农村特困户的在校学生。

2、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重大经济损失的贫困家庭学生。 3、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学生。 5、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在校学生。

6、残儿童以及农村地区的独生子女、孤儿、单亲在校学生优先帮扶。

四、帮扶内容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教师要切实关心帮扶对象的思想成长,定期与帮扶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态度触动学生心灵,用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帮助他们走出精神误区,勇敢面对现实困难。

2.参与生活帮扶。结对教师要深入关心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对于能帮助解决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帮扶学生能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3.进行学习指导。结对教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其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帮学计划,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及行为习惯训练,做好学业辅导,通过知识结构的有效梳理和学习行为的逐步规范,促使他们重拾学习信心,重建学习目标,推动学习不断进步。

4.密切家校联系。要与暂时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通过短信平台、家长会、学生家访等方式将结对帮扶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及学习表现,协调教育方式方法,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

五、方法步骤

1.确定帮扶对象。每学期初的第1到第4周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学校统一印制《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并下发至全体学生填写,全体教职工在深入摸查的基础上,确定1名帮扶对象,建立结对帮扶

档案,对每一位家庭困难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作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每学期的第5到第6周是制定帮扶计划阶段。要围绕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的第7周开始实施帮扶活动阶段。结对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对象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知识基础,因人制宜地制定帮扶方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帮扶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检查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工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营造浓厚氛围。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深入开展帮扶活动。要通过宣传帮扶活动中涌现的好典型、好事例,积极吸引全体教职工参与贫困生救助,营造关注、关心、帮扶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学校学生家庭情况摸底调查表


学校贫困生领导小组》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68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