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孔学堂讲座

孔学堂讲座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2 09:25:04 | 移动端:孔学堂讲座

篇一:孔学堂观后感

孔学堂观后感

贵阳市十七中初三(2)班甘子凡

孔子的课堂丰富多彩,与现在大不相同。他不布置作业,不考试,不惩罚学生,而是与同学们交流知识,周游列国,让同学们只是面更广,学到更多知识。

在孔子学堂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与翻译,它给我们呈现出孔子上课时的情景,让我们更了解到孔子是一个讲理、礼让、谦虚的人。

孔子从不写书,而他和他的弟子讨论的话题都是常见的,也是从古书上总结的。可他们却可以“温故而知新”,从旧的知识中找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时一个话题可以聊上几节课,孔子老师也会有时被同学们问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却不会为学生的问题而恼怒。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可见礼让多么重要,只要礼让治国,还有什么事办不到呢?人们要学会礼让,别人就会尊敬你;国与国之间互相礼让,战争也不会发生;君臣民之间互相礼让,这个国家民心不会动摇,将坚不可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学会谦虚,要相互学习。孔子老师在谈论“君子”时,子贡夸他而孔子却说这是给他戴高帽子。以及谈论其他问题时,孔子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见孔子是个多么谦虚的人。

走进孔子学堂,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一个不同的老师——孔子,他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讨论,让学生们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怎样才算有君子风范,让学生们在社会上能更好的生活,交到更多朋友。如果每个人都有孔子的精神,那么世界不再有战争,各地都有你的朋友,那是多么美好!

篇二:孔学堂陈述词

尊敬的各位评审,您们好

我们是来自贵阳市民族中学高二年纪的学生,我叫张玉梅,【我叫邓力】。此次我们参加“第29届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的课题是:让花溪河畔的文化明珠更加璀璨。

我们之所以选择此课题的原因有二:一、孔学堂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圣地,而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已表明国人在逐渐忘却我国的优秀文化。作为国家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返璞归真,帮助宣传优秀文化,让国人的素质提高一个层次。二、自孔学堂的建立以来,孔学堂的管理人员虽然进行过宣传,媒体也报道过,但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市民中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孔学堂的存在。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学堂以及儒学的优秀文化。

我们将调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1、我们对孔学堂采取了实地走访,在孔学堂里,我们对管理人员询问了内部结构、孔学堂的宗旨和内部活动的开展。2.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我们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及实际情况确定了孔学堂旁边的国家湿地公园,花溪公园,以及花溪区繁华的一些街道进行调查.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地方进行问卷调查是因为人群范围广.以避免采集到的信息不具代表性。但又考虑到花溪不足以代表贵阳市,所以我们寻求了同学的帮助,通过同学,我们得到了部分不同层次的贵阳市民的问卷。此次共发放400份,收回355份,废卷45份。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调查,我们得到了心中关于孔学堂现状的一些疑问的答案。

根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将研究结果概括成以下5点:

1.宣传力度不够,所谓的宣传力度不够是指孔学堂在进行活动的时候,没有多少市民知道活动的举行,而且就算知道,有一些活动也是不对外开放的,比如:成人礼这项活动,这项活动是有市级组织的,想要参观的市民无法进入孔学堂内部。

2三十元门票过高。对于三十元的门票费,绝大多数的市民都无法接受,认为票价过高。 3是‘‘孔学堂’还是‘‘空学堂’’。 我们前前后后对孔学堂调查了很多次,但每次我们都会看见有“闲人免进”、“未施工完成”等字样。不光如此,内部的可进行的项目也很少,虽然不定期的讲座,但相对于如此之大的孔学堂来说,活动有点少,在内部可以做的事也少,这样显得孔学堂有些空荡,所以是‘‘孔学堂’还是‘‘空学堂’’则成为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4.活动对象不广,没有针对大多数人群。目前为止,孔学堂所举办的活动针对的人员基本上是在校的的学生,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要传扬中华文化,光是靠学生是不可行的。

最后是开放书籍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奎文阁是不对外开放的,就算是在外部的书籍也是无法供游客观看其内容。奎文阁只有在领导人来访的时候开放;对于这点,绝大多数的市民都希望能够开放奎文阁。

在调查结束后,我们对孔学堂开放以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我课题小组的建议:

1. 孔学堂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将“董家堰”一站的名字改为“孔学堂”。这可以

让更多的人知道孔学堂所在位置。也可以在花溪车站的站牌出打广告,在周末,到花溪游玩的旅客是比较多的。特孔学堂的工作人员可以于百姓关注商讨,让百姓关注增加对孔学堂的相应报道,别是在节目播出的黄金时段。

2. 对于收费应降低标准或多一些优惠方案。比如在节假日可以多一些优惠手段,这

样不仅可以吸引本地群众,还可以吸引外地游客。如果是多人进行游玩,还可以对其进行团体票价,可以规定团体人数在不同人数时,团体票价也会做出相应的变更。

3. 目前孔学堂所针对的人群还仅限于在校的学生,建议可以开展一些针对范围较广

的活动,例如:每周可以在孔学堂举行露天放电影活动,放映一些与儒家文化、

儒家发展历程、孔子与其弟子的相关影片或视屏。当然,对于当代学生的活动要具有新颖性,更有吸引性的活动,例如:开展琴棋书画、礼仪文化、茶道、征文比赛 、诗经/论语的朗诵比赛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孔学堂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对达到中国古代岁数礼节的学生在孔学堂进行相应的礼节活动等。

4. 内部设施尽快完善。我们前后对孔学堂进行了多次走访,每次都会看见“未施工

完”、“闲人止步”的字样,我们希望孔学堂能够尽快将内部设施建设完成,对游客开放更多地点,充实其内部的内容。

5. 对于书籍的开放问题,在我们调查的人群中有85%的群众都认为书籍应该开放或半

开放。希望孔学堂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更多人关注孔学堂。并且开放奎文阁前三层。目前的奎文阁是不对外开放的,但在奎文阁内部有大量的孔学堂的藏书。奎文阁只有在国家或政府官员来访时才会对其进行开放,许多市民对这点不满意,都希望奎文阁能够想大多数人群开放。

6. 建议在孔学堂建立一个名人堂,将对贵阳做出贡献的人的照片放在名人堂并将它

们的简介放在照片下。这样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的事迹。

我们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了解到当代社会中儒学文化并不受重视。漠视儒学这一现象对于文化传承延续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年轻人对于国学的兴趣越来越低,反之,对于新颖的东西更为关注,并不是说新颖的东西不好,只是说作为炎黄子孙后代的我们应该发扬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而加大对孔学堂的宣传可以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献一些微薄之力。

将近一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做的课题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了,从开始对“课题研究”这一名词的不了解到后来的深入探究,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做课题的不易。由衷的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更体会到团结互助、齐肩并进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不管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希望我们的这个课题能够对孔学堂今后的的发展有所帮助。谢谢各位评委的耐心听讲。如果各位评委老师还有什么疑问,我们会为您一一解答。

篇三:贵阳孔学堂

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建立孔学堂不是开历史倒车 2014年12月05日 08:5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军

10人参与 0评论

孔学堂建“学堂”、建开放性平台,目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食古不化,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要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

原标题:把孔学堂建设成为贯彻“两创”方针的重要阵地

孔学堂建成开放以来,我老被提问——被记者,被领导干部,也被学者提问。提问最多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要建孔学堂,孔学堂的功能是什么?借这个机会,我做点简要介绍。

第一,孔学堂不是庙堂,而是学堂。贵阳明清两代曾建有孔庙、文庙,在20世纪50、60年代被毁掉了。一段时间,不少学者、专家和市民建议恢复孔庙、文庙。2011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与师生交流时指出,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古为今用,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把传统文化当古董、当摆设,食古不化、作茧自缚。因此,我们没有简单地复建、重修孔庙,而是在保留传统孔庙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研究、交流等功能,使之成为敦风厉俗、明礼知耻的道德高地,成为百家争鸣、产生思想的学术高地。也就是说,孔学堂的建设有继承更有创新和发展。我们已经处在21世纪,要以当代人的理念、立场、需要来对待历史遗产、对待文化传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现实服务,《孔学堂学术委员会章程》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事实上,贵阳孔学堂开放近两年来,学堂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非常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仅在双休日就举办了200多场讲座,自发自愿前来参观、学习、培训的群众包括学生有几十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入堂人数有十四万人次。

第二,孔学堂不是一个封闭的小讲台,而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孔学堂建在贵州贵阳,开展活动、发展事业当然要发挥本地学者、专家以及宣传文化系统和社会各界的作用,但是,孔学堂要提升功能、扩大影响,必须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让海内外学者都积极参与进来。所以,我们在建成孔学堂一期以后又建设孔学堂二

期,也就是年底建成的“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这个研修园建了15栋免费提供给海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的学术小楼,每一栋楼都各有特色,分别体现中国从秦朝一直到清朝的历代风格。另外,还建了堪称一流的数字图书馆以满足学术研究之需,建了容纳千人的学术报告厅、露天大讲坛,创办了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孔学堂网站、孔学堂艺术团。随着孔学堂不断发展壮大,品牌价值逐渐凸显。我们正在谋划实施三期,也就是建设“孔学堂传统文化产业园”,围绕传统文化开发孔学堂系列产品,包括笔墨纸砚、国服等等。

目前,孔学堂跟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商洽合作建立研修基地的事宜取得多项进展。已经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签订了协议,表示入驻意向的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同时,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共同建立的阳明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也将入驻。此外,国务院台办已批准在孔学堂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专门从事传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9月份我到台湾考察,跟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和一些知名大学商洽了两岸传统文化的交流合作。还有一些海外大学也正在与孔学堂商谈合作事宜,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教授、汉学家安乐哲准备明年3月入驻。可见,孔学堂从地域上已经大大地突破了贵州,甚至突破了中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成为容纳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单位的开放大平台,在这里能实现百家争鸣、相互激荡。

第三,建设孔学堂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复兴。中华民族进入近代以来,遭受了悲惨的命运,被打的次数之多、痛苦之深,世所罕见,引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思考。而在追寻原因的时候,往往归结到文化上来,使国人产生了对自身文化的怀疑,直至丧失文化自信。“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一些类似“打倒孔家店”那样非常激烈的口号、主张,甚至我们尊敬的鲁迅先生也赞成废除汉字。“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程度。同时也要看到,辉煌灿烂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其基因一直存活在中国的大地上,存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往往不那么清醒、不那么冷静,有一些批判传统文化的过激主张、言论,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稳定与建设成为中心任务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冷静地看待传统文化,客观评价其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孔学堂建“学堂”、建开放性平台,目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不是食古不化,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要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具有当代价值,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呼唤文化复兴,文化复兴成就民族复兴。孔学堂的使命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顺应历史潮流中做点自己应当做的事情。所以,大家来到孔学堂,感到不论是建筑物、各种用具等硬件设施,还是开展的各种活动,既有浓郁的传统元素,又有鲜明的现代气息。

当然,孔学堂要真正实现预期的“学堂”功能,真正建成开放的大平台,为实现中华文化复兴作出重大贡献,必须通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靠一大批有识之士,一大批对中华文化复兴有责任担当的仁人志士。受邀担任孔学堂学术委员的各位先生都是从海量专家学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仅学术成就为大家所公认,道德品行也为大家所推崇。他们表示要秉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把孔学堂的事业发展与个人的价值体现结合起来,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推行学术主张、实现人生抱负。要为孔学堂办一些实事,包括组织每年的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辩活动、重大学术课题攻关等。在孔学堂,真正的主角是专家学者!在孔学堂,专家学者将受到极大的尊重!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孔学堂发展基金会、孔学堂书局、杂志、网站精心为各位学者专家研究、交流、讲学、出版以及日常生活等搞好服务,提供后勤保障。

原标题:科研经费怪象:年投入1.2万亿元成果转化率仅10%

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达1.2万亿元,其中财政科研经费5000亿元,居世界前列。但科研领域乱象丛生:科研风气“浮躁化”、项目申请“行政化”、经费落实“功利化”……不仅大大影响科研活动,也使科研投入效率低下。

科研经费按“牌子、帽子、位子”分配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黄涛说,有些科研人员拿到课题经费后,写一篇论文就能交账,还能评职称,“一举两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说,有的学者同一本书换几个名字出版,就可当成不同的课题成果,让人不齿。

“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也成为普遍性问题。科研经费七成按照牌子、帽子、位子分配,三成“撒了胡椒面”。能够拿到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大多是“学术大佬”,少有年轻人。黄涛说,一些年轻人为了争取课题,只能“拉大旗扯虎皮”,挂上领导大名领衔申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钟书华说,大学体制强调行

政治校,因为资源配置、决策权都与行政权力有关,所以有些老师“搞成果为了当官,当了官成果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有些院士用兼职的方式到学校当“买办学者”,利用名头垄断项目资源和大笔经费,再将具体项目“分包”给“小毛刺”学者,自己坐收大头。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非“牛校”等因素制约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们全省能拿到的,还不如一个浙江大学。一些科研项目多的院校?拿钱买人?,造成我校人才大量流失,逐渐被边缘化。”东北某大学一位处长说。

科研围着课题、部门转

科研风气“浮躁化”、项目申请“行政化”、经费落实“功利化”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的科研活动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我国有320多万名研发人员,居世界首位,但科技创新能力仅排世界第19位;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能“赚钱”的却很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表示,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我国专利占全球80%,但利润排名前20的专利一个也没有。而在医药行业,我国九成是仿制药,从1949年到2008年,50年来仿制药获得的利润还不如国外一个新药利润多。

一位受访企业家说,近8年来,我国科研资金投入已经接近3万亿元,但市场上叫得响的新成品、新技术仍然太少。每次看到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拿着厚厚一摞项目申报表,不禁想问:这么多项目你们管得了管得好吗?

一方面,科研活动的“论文导向”使得科研成果以发表论文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成果能否转化不受重视;另一方面,“缺少产权保护”“立项脱离市场”“重立项、轻评测”等问题,也使科研行为“功利化”“浮躁化”。

南京某大学一位副院长说,“300多万科研大军写论文,仅有万分之几的科研经费用来做产品。”科研不是围绕市场转,而是围着经费转、围着部门转。这种扭曲的体制是困扰科研创新的根本原因。

国务院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认为,科研经费使用实质是财政分配问题。由各级财政集中资金,然后分拨给各个部门,再向下撒胡椒面的做法,不仅浪费低效,而且容易腐败。

“以产品为导向、去行政化”或可用活科研经费

针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专家建议科研立项应贴近市场,以产品为导向评价科研,最终实现经费管理去行政化等。

于学军认为,我国2013年财政科研经费高达5000亿元。如果停止条块分配财政经费的做法,可以节省不少钱。

王宏广说,要切实改变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小马拉大车”的关系,就要杜绝“盲目跟踪、会什么做什么”的现象。科技创新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科研项目应该来自市场和企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钟书华建议把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分开。一方面,在项目申报、经费分配环节减少行政官员、“学阀”“学霸”的干扰;另一方面,变“以论文为导向”为“以产品为导向”,加强科研与经济的关联度。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董事长、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建议,应把分散的项目补贴改为建设公共、公益性研发平台、测试平台、创新平台、检测平台。公共平台大家都用,也是一种市场机制。财政的钱支持企业创新,应该变“前补贴、前支持”为“后补贴、后支持”,使没有实力的企业不敢拿,有实力的企业完成项目后心安理得地拿,起到二次调节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王冀宁指出,要谨防改革在执行中变相走样。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必须形成管钱、分钱、监督三方分离的体制,彻底改变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状况,同时要防止改革成了近亲繁殖、继续垄断资源的手段。


孔学堂讲座》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71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