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2 09:31:49 | 移动端: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篇一:联村联户民情日记10篇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2012年3月10日

今天第一次到联户农户****家去,****家在++++镇….村二组,….村是我镇基础条件比较差的一个村,他全家有五口人,母亲年老多病,享受低保,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我到底该给予怎么样的帮扶呢?

2012年3月15日

再次来到****家,看到他家低矮的住房,我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快要春耕了,想了解一下他今年的打算是什么?他告诉我今年打算种制种玉米,在种些制种的葫芦、辣椒等,就是家里劳动力不足,种的太杂太乱了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忙过来呢?从今年他的打算来看,整体种植业结构还是合理的,订单农业较多,风险比较小,就是亩均收入可能有点低。

2012年3月30日

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是自己家里种植的新疆杨苗木

能上市了,今年的价格比较低,想问问我有没有渠道帮他出售一下,这个好像是个难题,我想了好久,在酒泉在线上给他发了一个销售的帖子,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他告诉我有人联系过他了,只是因为给的价格比较低,目前他还没有想好该不该出售。我也在想,农民到底种什么才能风险低一点呢?

2012年4月18日

趁着工作的空闲,来看看****今年的庄稼怎么种了,今年他的种植结构还可以,经济作物挺多的,种了4亩地的洋葱,我有点担心,今年种植洋葱到底有没有风险。毕竟,去年的洋葱价格比较低,可是,要说起中的来,他的经验比我多,我肯定是说不过他了,唉,但愿今年的洋葱价格不错吧,要不然我怎么帮扶啊?

2012年5月21日

今天****来政府办事,正好碰到了,就顺便请他到办公室聊了聊,他对今年的收成感觉还不错,最近在从事农作物贩运,感觉还能赚些钱,我意识到他已经有了能自主创业的

意识,心里感到有点安慰。

2012年6月10日

今天,利用法制宣传的机会顺便来看看他家的情况,今年他家的作物长势还不错,预计能有一个好收成,就是两个人不能出门去打工,接送孩子上学,是啊,现在的农村多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2012年7月15日

****家的制种玉米该抽雄了,担心他们家人手不太够,刚上班我就急匆匆的来到了他家,只有老奶奶一个人在家,孩子上学去了,他们俩雇了几个人在地里干活,就顺便到地里走了一趟,今天就可以抽完了,他还想着继续贩运。

2012年8月20日

今天,****忧心忡忡的来找我,说是今年中的制种玉米错过了花期,可能产量上不去,他们村里有多人都找了村委会,可村委会说是没有问题,但现在引入制种的村民小组长去了兰州,大家心里都没底,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赶紧联系了村委会的于主任,于主任说这个只重视签了合同的,不

可能存在不付款的问题,对于花期,他们也找了制种公司,公司答应按合同办事的,我将这告诉了****,他还是有些担心。说是让我帮着协调一下,看能不能补签份追加合同,我想这件事情还是和苏所长商量一下吧!

2012年10月15日

过完国庆了,赶紧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了一下,就赶往****家,不知道他们今年的玉米收成到底是什么情况,公司是不是照合同收购了呢?来到他家里,他们一家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告诉我,公司把玉米收购了,就是还没有付款,说是照合同办,不知道能按时付吗?我安慰他,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说的按合同办,一定就是的,让他不要着急。

2012年11月12日

这个月比较忙,没有时间去联系户家了,冬天不知道他们家取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他是不是还在做农产品贩运的生意呢?唉,赶紧忙完了得去他家看看了。

篇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民情日记

民 情 日 记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晴

少了初次入户时的激动和忐忑,多了几分成竹在胸的自信和坚定,当我再次提起笔记录这次入户工作的时候,脑海中已然是一幅活泼生动、温情和谐的农村画面:一栋栋或黄墙或青墙的小康楼掩映在绿树鲜花之间,新建的文化广场上音乐喷泉变换着舞姿冲天而起,身着盛装的父老乡亲们簇拥在一栋小楼前,伴随着隆隆的鞭炮声,一对新人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缓步走下婚车,没错,这正是我的新亲戚***之子***在迎娶新人,而我这个特殊的亲戚,也洋溢在这浓浓的幸福氛围中分享着的他们的喜悦……

今天是第三次来到联系户***家中,通过今天的入户对接,加上之前的调研情况、衔接政策,已经和***商讨确定了脱贫致富计划和今年的发展重点,正是我们在写公文时常用的那句话——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眼下的我是踌躇满志,而***也是信心满满,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指日可待。回想这段双联的日子,从刚开始的腼腆谈话、了解情况,到后来的相互交心、坦诚布公,再到今天的促膝长谈、达成共识,对于我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予人玫瑰的幸福感和初战告捷的成就感,更是一种堆积已久的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农村发展的感悟。

感悟之一:信心比黄金重要。这次双联工作确定的帮扶对象,许多家庭或因病或因残或因灾致贫,饱受着贫困生活的煎熬,正如我的联系户***,儿子***出生后妻子便离家出走,多年来***一方面要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另一方面还要既当爹又当妈地拉扯孩子长大,更要想方设法赚取生活来源,常年来是农忙时节忙农活,赋闲时候打临工,平时还要收卖生活废品增加收入,岁月的磨难已经让这个48岁的男人有了一张几乎是花甲之年的面孔。第一次入户宣传开展双联行动有关情况后,当我问及他对以后生活的想法时,他给我的感觉几乎是无所思、无所想、无所盼。所以,温总理的这句“信心比黄金重要”用在帮扶工作中同样有效,培植信心应该成为我们做好帮扶工作的切入点。

感悟之二:思路决定着出路。有句话说的好“观念决定穷富,思路决定出路”。通过和领导及同事的探讨交流,还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我深深的认为,做好这次双联帮扶工作,决不能简单的成为送物资,要想真正把这次行动搞出成效,必须帮助联系户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柱产业和致富途径,而制定一个符合实际、易于实现的脱贫致富计划和产业增收方案尤为重要。往年***一家生活的主要来源仅靠五亩制种玉米收入,在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和产业结构后,鉴于***家中劳动力有限,我们探讨确定了通过调整产业和劳务输出这两条途径来实现脱贫致富。家中五亩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四亩制种玉米、半亩大棚蔬菜、半亩制种甜椒,同时利用畜草资源丰富的实际购买5只小尾寒羊,通过发展养殖业来增加收

入,而***之子***进城务工来拓宽增收渠道。

感悟之三:致富才是硬道理。每个人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帮助解决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问题,确实是为老百姓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但怎么“帮”就值得探讨了,是“联系户”一手操办,还是教给“联系户”解决的办法。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道理很简单,只有教人学会生存的技能,才是解决问题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与联系户结“亲戚”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形式,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才是终极目标。我们也不能仅仅凭给予了多少钱物、解决多少具体事实,来衡量帮扶的成绩。应该更多的去考虑,究竟帮助多少人掌握了致富的技能,靠自身本领脱离了贫困。毕竟,救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贫困户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感悟之四: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以为,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想法设法的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其实,农民群众很可爱,也最容易满足,无论他们反映的问题是否合情合理,我们都要学会尊重、善于倾听、真诚相待,以饱含深情的赤子之心,在政策范围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和有效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切实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多办解民忧、谋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他们的思想通了、心气顺了、疙瘩解了、怨气消了,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也就水道渠成、迎刃而解了,这样以来,诸如干群关系、民心所向、社会稳定等这些问题也就跟着好起来了。

思虑良多,提笔整理这些想法,谈不上民情记录,权当是自己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心路历程见证。归根结底,想得最多的还是这个问题:联村联户只是形式,为民富民才是目的。实实在在干成一些事情,为他人的幸福,也为自己的成长。

篇三: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Xx年x月x日 星期x

午饭过后,我和同事来到高寨村七社,走访联系户龚朝俭家。刚进入农忙时期,农田中已感受到收获的浓浓气息。骑着摩托,我们来到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前,老远就传来狗叫声。伴随着狗叫声,一个中年男子腿脚不灵便的来给我们开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院。不大的院落,几间土坯房,院子打扫的非常干净。进屋后,他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屋里有些暗。我打量着房间,屋里简朴而整洁。他倒来了热茶,我们喝着茶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家有8亩地,养了10只羊。妻子2011奶奶2月因体质过敏住院,龚朝俭本人也于2011年10月9日因车祸事故住院,今年家中养的牛因赶上瘟疫,病死了6头,这一件件事情的发生让这个原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现在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只有20岁的儿子在出去学厨打工。他说话的语气平和,但也充满了无奈。看着他不方便的身体和体弱的妻子,我的心中充满着心酸。提到他有什么困难要我们解决时,他摇了摇头一句话也没说。显然他还不知道?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我们讲清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目的后,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再养一些羊,再在村里卖麻辣菜,以给家中多一些贴补。但是现在资金缺乏,卖麻辣菜也没有相关证件。

我们告诉农村现在支持农民发展的一些惠农政策,支持他通过妇女小额贷款养羊,做小生意。这回入户,使我真正理解了双联活动的现实意义,在农村有很多农户想发展,能发展,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而依然生活贫困,真的需要我们帮扶。双联活动为干部提供了平台,架起了干群之间的桥梁,让我们感受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此时此刻,我真切体会到了龚朝俭渴望致富的心情,我也能感受到他不甘向生活屈服的力量。我相信在致富前行的道路上,只需我们扶助一把,他会借力用力,使家庭很快富裕起来。

作者姓名:李 鹤

作者单位:xx人民政府

作者职务:村镇办工作人员

联系户姓名:xxx

联系户家庭地址:xx镇高寨村七社21号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74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