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资本论习题

资本论习题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8 06:05:52 | 移动端:资本论习题

篇一:资本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论》P27

2 商品的二因素P53

3 劳动二重性:P56

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

5商品拜物教:P69

6剩余价值率P103

7交换价值P73

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99

9 商品P33

10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P113

11等价形式P62

12协作 P117

13价值:P33

14工资:P138

15名义工资P141 16实际工资:P141

17计件工资P140

18资本积累:P159

19资本技术构成:P151

20资本价值构成 P151

二,判断题20分, 正确为T,错误为F。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T)

2,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早创建的。(T)

3,劳动生产率越高,价值量越高,使用价值量越低。(F)

4,只有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T)

5,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F)

6,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T)

7,每一次卖同时就是买,因此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卖的平衡.(F)

8,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 通中产(T)

9,工资是自变量,资本积累是因变量.(F)

10.资本规模的扩大只取决于剩余价值分割为收入与资本的比例。(F)

1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存在的前提。(T)

12.剩余价值是由抽象劳动产生。(T)

13.W?G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是容易实现的。(F)

14.货币的流通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T)

15,一般人类劳动是抽象财富的唯一源泉。(T)

16,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

比。(T)

17,价值量的实际变化能够明确而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F)

18,商品的等价形式包含价值的量的规定。(F)

19,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是统一的。(T)

20,在资本构成不变的时候,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T)

三.公式题 1,资本总公式:G--W--G'P86

2, 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M=P+QN P85 3,剩余价值率公式:m'=m/v.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p103 4,剩余价值量公式 :M = k × a‘/a × n 和 m / v × V p109 5,商品流通的循环形式 G--W--G 和 W--G--WP87 四,简答。

1,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P74

2,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和秘密P68

3,货币的职能。P75

4,货币流通规律极其公式P85

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P88

6,为什么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P58

7,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P55

8,怎样理解价值定义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差别”三个字?P33

9,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57

10,简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P56

11,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P75

12,探讨货币起源为什么从简单价值形式入手?P63

13,简单价值形式向扩大价值形式演进的必然性?P64

14,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关系?P60

15,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P65

16,一般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的区别?P65

17,一般价值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过渡?P67

18,资本论的历史地位和意义?P27

19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货币之谜的?P75

20 协作是怎样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P116

五,论述题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什么从研究商品开始?P53 2,论商品转化为货币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含义和实践意义。P77 3,资本家为什么要进行积累?批判西尼尔的“节欲论”?P149

4,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P138

5,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P151

6,资本积累过程为什么从简单再生产开始?P143

7,试论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8,《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两种基本方法?P146

9,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如何论述的。

10,资本论中关于商品内在矛盾的理论。

11,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的伟大贡献。P138

12 为什么说雇佣劳动是资本的附属品?P138

13 商品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变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并说明理由? 14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P89

15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P86

16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P133

17协作的特点。P116

18 为什么说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和物化?P54

19,为什么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P55

20, 什么是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各有什么特点?P57

篇二:《资本论》习题答案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

《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

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

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体现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等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以下必然性上:

第一,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因为投资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殖即获得利润,从而追求价值增殖或利润的投资额就成为资本.

第二,资本的生产经营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殖或获得利润.

第三,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因为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及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力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第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新旧交替.这在现代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资本论》就是从这些必然性中展开论述的.

二,怎样理解《资本论》中"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

1.含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含义在于:

一是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二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由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它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

这一观点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而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在《资本论》中,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地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确实"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2.实践意义

这一观点指导我们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人类社会从原始开始,一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出发,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经历何等曲折过程,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界定商品的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4个方面界定了商品的含义.

①一个物品成为商品,既要有使用价值,又要作为劳动产品由劳动形成价值.

②一个物,虽然是劳动的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但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则不是商品.

③要成为商品,必须为交换而生产,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中. ④一个劳动产品,如果是废品,没有使用价值,其中包含的劳动,不能形成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

总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构成商品.

四,试述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1.商品的二因素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直接由商品体自身显示出来,反映各种商品的个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交换价值来表现.价值反映各种商品的共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价值量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现象,从而导致商品二因素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的实现.这个矛盾,只能通过商品交换过程来解决.因此,市场问题特别是销售市场,是实现商品二因素和解决其矛盾的关键所在.

2.实践意义

第一,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强化市场观念,把开拓市场作为第一任务,必须把商品的二因素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提高质量,力求花色品种齐全,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商品的价值上降低成本,做到价廉.从而使商品适销对路.实现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好而盈利,或者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必有一个原因,盈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较好地处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使经营的商品物美价廉;亏损企业则没有按商品二因素的要求搞好生产管理,因而经营的商品,物不美价不廉.

五,劳动二重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

1.劳动二重性原理

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从其具体形式看,称为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从其抽掉了具体形式看,称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特定的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和结果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

品的价值.

2.实践意义

从宏观上看,由于具体劳动回答的是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体系和社会的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因而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关系.

从微观上讲,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

六,试述商品生产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及其现实意义

1.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了社会分工,才有产品交换的需要.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力方面的原因.第二,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这是指原始共同体之间和内部产生的商品交换的萌芽."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指商品交换萌芽出现以后几千年都存在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关系.

考虑到马克思的这两段话,不能得出私有制是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而只能得出条件之一是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包括不同的私有者关系,也包括不同的公有者关系),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关系的条件.

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各方是不同的所有者,对各自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所有权,才决定产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从而形成商品经济关系.

2.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产生根源的分析方法对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部分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商品关系,这类商品关系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得到了原则的说明.然而,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从实践来看,这种商品关系存在的深层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劳动还具有特殊的谋生性质,人们付出劳动要计较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一客观的,特殊的性质,不仅表现在个人劳动上,还表现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联合劳动上,这就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要求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结合我国的情况,商品关系产生的共同的原因是: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这样,就可以更加完整地,深刻地认识包括公有制内部商品关系的一切商品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全面性和长期性.

篇三:《资本论》复习题

《资本论》复习题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而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两种形态,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生产商品的两次劳动。

第二,抽象劳动内在的属性是生产商品过程中人类脑力或体力的支出(人类的一般劳动),其外在的属性则是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的劳动,其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经济特征。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状态下,劳动产品都是使用物品,但只是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时代,也就是生产一个使用物品耗费的劳动表现为该物的“对象的”属性,即它的价值的时代,才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

第三,抽象劳动内化为商品的价值,外化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述:“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这种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平等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正是以抽象劳动为内核

2、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成为货币形式。价值形式的这一发展过程,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不断克服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而发展的。最终一般等价物固定在具有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货币形式取代一般价值形式成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最终形式。

总体而言,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产生。

3、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资本家的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大机器生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什么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主要是手工作坊和大工厂生产: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 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18~19世纪,经过工业革命,机器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凭借机器化大生产,最终战胜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再到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折射出人类

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变迁,反映出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机器化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历史必然。

5、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什么影响?

? 把剩余价值再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

累。资本积累过程,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

? 资本积累的条件是:

? (1)资本家能卖掉自己的商品;

? (2)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各个集团之间已经瓜分完毕。

?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6、马克思通过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得出什么结论?

?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也

就是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是价值补偿,而且是物质补偿,因而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 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此,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什么叫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总产品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来看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的。 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只有弄清了 社会产品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三)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

研究简单再生产首先要以如下图式为出发点: ? ? ? ? ? ? ?

?

? 在以上图式中第I部类产品的价值是6000,其实物形态都是生产资 料; 第II部类产

品的价值是3000,其实物形态是消费资料,全部产品总价值为9000。为了保证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两大部类的产品必须经过 相互间的交换,才能得到价值补偿和

?

?

?

? 实物补偿。简单再生产有三个基本交换关系。 1、第II部类工人的工资500v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500m,必须用于 消费资料。它们将在第II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中实现。这样,就有 II(500v + 500m) = 1 000,以消费资料形式从总产品中消失。 2、第I部类的1000v+1 000m,同样必须用于消费资料,即用于第II部类的产品。因此,它们必须同第II部类与它们价值相等的不变资本部分2000c进行交换。这样,第I部类得到价值相等的消费资料,第II部类得到价值相等的生产资料。因此,就有 II2 000c和I(1000v + 1000m)从计算中消失。 3、还剩下I4000c,它们由生产资料构成,只能用于第I部类,以便补偿该部类消费

掉的不变资本。因此,要通过第I部类内部的相互交换 来解决。

?

? (四)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实现条件 的基本公式是:

?

?

?

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它表明,要使 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II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II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I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顺利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从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这一公式是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实现的基本条件也是平衡 条件。

7、简述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可以表示为生产价格=K+P。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对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8、简述利润趋向下降规律。利润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减慢而趋于下降的客观必然性。亦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引起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因素是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利润以及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地竞相改进生产技术,在愈来愈多的生产环节中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这就必然要引起各个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引起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假定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定时期中,可变资本(v)的绝对量不变(例如始终是100),剩余价值率(m′)不变(例如始终是100%),资本的周转速度也不变,但不变资本(c)的绝对量却不断增加,从而资本总量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平均利润率(p′)下降的倾向


资本论习题》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127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