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信息与动态
二00七年第四期
(总第二十二期)
法学院记者团主办 2007 年 9 月 30 日
本期目录
学院经纬
我院积极参与承办2007年“海峡法学论坛”
法学院隆重举行成立五年庆典大会暨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
法学院与仓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法学院隆重举行2007级新生开学典礼
法学院2007级新生入学教育暨军训工作圆满结束
我院06法本2班获校十佳团日活动评选表彰
我院召开新学期两委干部工作部署会议
我院04法本(1)被授予省级先进班集体
我院辩论队三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2007年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法学论坛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梁慧星教授来院讲学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云生教授来院讲学
我院兼职教授福建警察学院院长熊一新教授来院做专题讲座
学院掠影
学院经纬
精英的盛会
——我校积极参与承办2007年“海峡法学论坛”
8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法学会
主办,省文化交流中心、省法学会和我
校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海峡
法学论坛”在福州召开,会议主题为现
代金融法制: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会
副会长李清林出席开幕式并代表论坛组
委会和各主单位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
有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美香,省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陈营官,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游德馨,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省台湾法研究中心总干事、我校兼职教授宋峻,我校副校长汪征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华冈法学基金会、香港律师会、省律师协会及我校法学院、经济学院师生等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会上,金融法学界和金融学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金融实务界的精英,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就现代金融法制及其趋势、防范金融风险、完善现代金融法制、加强对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海峡西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与会人员还就金融业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基本问题、外资银行开放后客户风险的法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组建海峡产业投资基金、大陆与台湾的QFII制度比较等问题进行研讨。 (李溢明)
法学院隆重举行成立五年庆典活动
9月22日上午,法学院在我校旗山校区隆重举行学院成立五周年庆典大会。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陈营官,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阮荣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梁慧星,省市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兄弟院校、共建单位的领导来宾、我校领导张金栋书记、黄汉升副校长以及校友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等近千人出席了大会。
大会由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晓辉主持。法学院院长林旭霞首先代表学院对出席会议的领导、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地介绍了法学院五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所获成绩。
随后,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肖新建
作为来宾代表发表讲话,对法学院五年
来为我省法律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
质人才以及在法律学术研究上获得的丰
硕成果表示诚挚的祝贺和感谢。校友代
表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黄
雯、在校学生代表邱伟明也先后致词,
共同表达了对法学院美好的祝愿。
最后,黄汉升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法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充分肯定了法学院五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所获得的突出成绩,并提出了三点希望。
期间,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张华宣读了来自各地各单位的贺信、贺电;院长林旭霞向四位优秀校友颁发了兼职副教授聘书。会后,校友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他们的成功经验使同学们深受启发。在院长林旭霞的陪同下,校友们驱车参观了校园。我校百年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校园风景给校友们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
下午,优秀校友代表与在校学生代表在法学院会议室开展了座谈。
(法学院 梁莹)
一次聆听,一生教诲
9月22日上午十时,法学院在图书馆礼堂举行了校友报告会。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丁萍、全国人民满意检察官——宁德市霞浦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振朝、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长清等校友莅临大会现场。法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大会由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晓辉主持。
大会中,三位来自不同工作岗位,有着不同人生经验的校友给我们展示了
自己的风采。不管是法律人应如何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如何成为出色的
法律人才,他们都一一为我们道来。也
许是校友们不畏艰苦,勤奋好学的精神
打动了我们,也许是那一个个不计酬
劳,不辞辛苦的助人事件让我们动容,
也许是他们敢于与命运斗争的勇气鼓
舞了我们,现场不时穿来阵阵雷鸣般的
掌声。掌声中交杂着我们的敬意与感动。
大会于十一时三十分圆满结束,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校友与在校师生的感情,更让同学们领悟到了法律人应有的风采! (记者团 舒旋)
校友同聚贺院庆 共话未来谋发展
9月22日下午,福建师范大
学法学院五年院庆校友与师生代
表座谈会,在法学院会议室隆重
举行。座谈会由黄晓辉书记主持,
校友代表丁萍、陈春夏、陈文科、
陈子定、陈秀敏、林庆高、纪峰,
在校教师代表张文锋、刘宜军、
龚丽梅、周章金、李英等及学生
代表参加座谈,林旭霞院长、黄张华副书记、黄建荣副院长、杜力夫副院长及陈振规原副院长也参加了座谈会。
在座谈会中,校友代表不仅表达了他们对学院五年院庆的衷心祝贺与深深祝福,还以他们成功的经历与在座师生共勉,并对后辈们提出诚挚的希望,希望法学院的学子们能够“勤于学习,积极进取”,“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才。优秀校友们的事迹催人振奋,令在座的师生都为之鼓舞,为之骄傲,使整场座谈会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校友情。
此次座谈会的顺利举行,不仅联络了法学院与广大校友的感情,同时,广大奋战在法律实践一线的优秀校友的加盟,也为法学院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力量。我们相信在广大校友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法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04法学 蔡欣欣)
“象牙塔”与社会的碰撞
——我院与仓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9月17日下午,法学院与仓
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建教学科研实
践基地签约仪式在旗山校区人文
楼举行。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黄
汉升教授、仓山区人民检察院高
扬捷检察长、政治部陈淑阳主任,
教务处副处长朱锦懋教授及法学
院师生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
仪式。
会上,黄汉升副校长对校院共建事宜表示祝贺并寄予希望,法学院院长林旭霞教授和仓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高扬捷分别致辞并代表共建双方签订了共建协议书。
根据协议,校院双方将在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及实务调研,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法律教学实践基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活动,此外,仓山区人民检察院还将一次性投入八万元资金用于共建大学生法制教育基地。(李溢明)
新的面孔,新的气象
——我院举行07级新生入学典礼
2007年9月2日,我院于新校区模
拟法庭隆重举行2007级新生入学典礼。
会议由院党总支副书记黄张华主持,院
长林旭霞教授、党总支书记黄晓辉教授、
副院长黄建荣副研究员、副院长杜力夫
教授及部分教师代表和全体07级新生出
席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在院长林旭霞的致辞“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中拉开序幕。在热
篇二:16秋福建师范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下列法学概念中,用以定义“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使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是( )
. 法律体系
. 法制体系
. 法学体系
. 法学课程体系
标准答案:
2. 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
. 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 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 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 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标准答案:
3. 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 马克思
. 孟德斯鸠
. 亚里士多德
. 韩非子
标准答案:
4. 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
. 对世权和对人权
. 原权利和救济权
. 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 公权利和私权利
标准答案:
5. 私权利包括( )
. 选举权
. 行政权
. 立法权
. 人身权
标准答案:
6. 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对法加以的划分 ,在法学上称之为( )
. 法律渊源
. 法的历史传统
. 法律部门
. 法的历史类型
标准答案:
7. 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 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标准答案:
8. 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的法律规范称之为( ) . 权利性规范
. 义务性规范
. 确定性规范
. 准用性规范
标准答案:
9.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
. 刑法
. 民法
. 经济法
. 商法
标准答案:
10. 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
. 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 重视调解的作用
. 重视权利观念
. 重视制定法
标准答案:
11.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
. 法律关系的内容
. 法律事实
. 权利能力
. 行为能力
标准答案:
12. 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
. 英国
. 美国
. 法国
. 印度
标准答案:
13. 经济基础决定法意味着( )
. 经济的要求即是法律
. 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
. 法没有相对独立性
. 法从经济关系中自动产生
标准答案:
14. 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
. 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 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 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
. 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标准答案:
15. 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
. 历史渊源
. 理论渊源
. 政治渊源
. 效力渊源
标准答案:
16. 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
.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 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 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标准答案:
17. 民法法系产生的基础是( )
. 普通法
. 公法
. 罗马法
. 私法
标准答案:
18.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 . 对世义务
. 专属义务
. 救济义务
. 公义务
标准答案:
19. 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
. 行为许可
. 法律制裁
. 法律后果
. 法律责任
标准答案:
20. 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
. 法的创制
. 法的认可
. 法的修改
. 法的废除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
. 契约
. 判决书
. 裁定书
. 决定书
标准答案:
2.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相互关系是()
. 有权利能力的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 有行为能力的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 有行为能力的一定有权利能力
. 有权利能力的一定有行为能力
标准答案:
3. 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法律有( )
. 公司法
. 期货交易法
. 预算法
. 审计法
标准答案:
4. 下列哪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宪法部门()
. 特别行政区法
. 国旗法
. 国籍法
. 民族区域自治法
标准答案:
5.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为( )
. 经济基础由法决定
. 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反作用
. 法由经济基础决定
. 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标准答案:
6. 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
. 阶级属性不同
. 实施的方式不同
. 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 政策要以法律为指导
标准答案:
7.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 )
. 行政法规
. 法律
. 宪法
. 国际条约
标准答案:
8.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
人包括( )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标准答案:
9.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法律规范的制定
. 法律继承
. 法律移植
. 法律规范的认可
标准答案:
10.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其例证有( )
. 商法的兴起
. 罗马法的复兴
. 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出现
. 《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标准答案: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2. 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大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3. 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 )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4.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补充,判例法为例外情况。( )
. 错误
. 正确
标准答案:
5.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行法治就意味着一定有健全的法制。( )
. 错误
篇三: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617法学基础网授精讲班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B,C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AC,则ABAC?的最小值为( )
?
?
??
1
41B.?
23C.?
4D.?1
A.?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OB,OC表示其它向量。
????
2.找不出OB与OA的夹角和OB与OC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OB,OC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2??2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由AB?AC得,(OB?OA)?(OC?OA),因为
??????
,所以有,OB?OA?OC?OA则OA?OB?OC?1??????
AB?AC?(OB?OA)?(OC?OA)
???2????
?OB?OC?OB?OA?OA?OC?OA
?????OB?OC?2OB?OA?1
????
设OB与OA的夹角为?,则OB与OC的夹角为2?
??11
所以,AB?AC?cos2??2cos??1?2(cos??)2?
22
??1
即,AB?AC的最小值为?,故选B。
2
?
?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
AB//DC,AB?2,BC?1,?ABC?60? ,动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1????????????BE??BC,DF?DC,则AE?AF的最小值为.
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
????????????????运算求AE,AF,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AF,体
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
????1????????1????
【解析】因为DF?DC,DC?AB,
9?2
????????????1????????1?9?????1?9?????CF?DF?DC?DC?DC?DC?AB,
9?9?18?
29 18
????????????????????AE?AB?BE?AB??BC,????????????????????????1?9?????1?9?????????AF?AB?BC?CF?AB?BC?AB?AB?BC,
18?18?
?????????????????1?9??????????1?9?????2????2??????1?9?????AE?AF?AB??BC??AB?BC??AB??BC??1????AB?BC
18?18?18?????
??
211717291?9?19?9?
?????? ?4????2?1?
cos120??
9?218181818?18
?????212???29
当且仅当. ??即??时AE?AF的最小值为
9?23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F?1,0?,其准线与x轴的
?
交点为K,过点K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FA?FB?
?
?
8
,求?BDK内切圆M的方程. 9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的方程为y?m(x?1),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K??1,0?,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则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A?x1,y1?,B?x2,y2?,D?x1,?y1?, 故?
?x?my?1?y1?y2?4m2
整理得,故 y?4my?4?0?2
?y?4x?y1y2?4
2
?y2?y1y24?
则直线BD的方程为y?y2?x??x?x2?即y?y2???
x2?x1y2?y1?4?
yy
令y?0,得x?12?1,所以F?1,0?在直线BD上.
4
?y1?y2?4m2
(Ⅱ)由(Ⅰ)可知?,所以x1?x2??my1?1???my2?1??4m?2,
?y1y2?4
x1x2??my1?1??my1?1??1又FA??x1?1,y1?,FB??x2?1,y2?
故FA?FB??x1?1??x2?1??y1y2?x1x2??x1?x2??5?8?4m,
2
2
则8?4m?
??
??
84
,?m??,故直线l的方程为3x?4y?3?0或3x?4y?3?0 93
故直线
BD的方程3x?
3?0或3x?3?0,又KF为?BKD的平分线,
3t?13t?1
,故可设圆心M?t,0???1?t?1?,M?t,0?到直线l及BD的距离分别为54y2?y1?
?-------------10分 由
3t?15
?
3t?143t?121
? 得t?或t?9(舍去).故圆M的半径为r?
953
2
1?4?
所以圆M的方程为?x???y2?
9?9?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5
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4(1)求C的方程;
(2)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2=4x.
(2)x-y-1=0或x+y-1=0. 【解析】(1)设Q(x0,4),代入
y2=2px,得
x0=,
p
8
8pp8
所以|PQ|,|QF|=x0=+.
p22p
p858
由题设得+=p=-2(舍去)或p=2,
2p4p所以C的方程为y2=4x.
(2)依题意知l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的方程为x=my+1(m≠0). 代入y2=4x,得y2-4my-4=0. 设A(x1,y1),B(x2,y2), 则y1+y2=4m,y1y2=-4.
故线段的AB的中点为D(2m2+1,2m), |AB|m2+1|y1-y2|=4(m2+1).
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2m2+3.
m将上式代入y2=4x,
4
并整理得y2+-4(2m2+3)=0.
m设M(x3,y3),N(x4,y4),
则y3+y4y3y4=-4(2m2+3).
m
4
?22?
2故线段MN的中点为E?22m+3,-,
m??m
|MN|=
4(m2+12m2+1
1+2|y3-y4|=.
mm2
1
由于线段MN垂直平分线段AB,
1
故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
211
22从而+|DE|=2,即 444(m2+1)2+
??22?2?2
?2m+?+?22?=
m???m?
4(m2+1)2(2m2+1)
m4
化简得m2-1=0,解得m=1或m=-1, 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