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黄山奇石
2 黄山奇石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中,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电视片、插图)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和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学生富有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敢想敢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进人情境,有了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进入。)
二、初读感知,调动情感参与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
2.学生听后谈感受: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3.同学们现在就自己读课文吧,亲自感受一下黄山石的奇特。注意要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初步感受到黄山石的奇特。让学生说出此时想说的话,谈出自己感受,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也确实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
三、自主识字,体验学习快乐
1.教师出示14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课件,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汇报──“小老师教生字”:教师将14个生字做成苹果形的卡放在小筐里,让学生到前面的小筐里取苹果卡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们认字。
[学生是乐于模仿的,平时教师教学生认字时的过程学生已记在心间,让学生当小老师,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兴味盎然,其他学生也有了更高的识字热情,学生真的成为识字的主人,强化了学生识字效果。]
四、表情朗读,感悟山石奇特之美
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文中都写出了哪些奇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练习朗读,看谁读得好。(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
3.还能用其它形式表现出黄山石的奇特吗?(鼓励学生用背诵、表演、编故事、做导游等方式来表现。)
(朗读是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自我感悟才会有最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黄山石的奇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多方面多形式,学生必然会感受深刻,更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五、拓展训练,想想画画说说
1.黄山奇石还有很多,把你想象出来的用彩笔画一画,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2.根据自己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听。
(教师安排这一环节,突出表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同学们,安徽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课后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翻阅图书、上网查寻等方法找找有关黄山的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个“我知道的黄山”小型汇报会,还要评出“小小黄山通”。
[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知识,相互交流,培养综合素质。]
当堂检测:
一、 这些词语真好,我来读一读。
闻名中外
金光闪闪
景色秀丽
奇形怪状
二、读一读,选一选,在选中的音节下面画横线。
天都(dōu dū )峰 胳膊(bo bó)
仙女弹(tán dàn)琴
三、仔细看图,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哪块奇石。然后画出来,再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板题:黄山奇石
二、默读课文2—5段
1.人有名字,黄山的石头也有名字,请大家默读课文P131,2—5段,看看课文介绍几块石头?叫什么名字?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望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多有趣的名字(出示图),你们看这是什么石?
3.你喜欢哪块石头?请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
1.边看图边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块石头?为什么喜欢?你觉得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同位交换意见)
2.指导学习“猴子观海”一段。过渡:很多同学都喜欢“猴??”这块石头,现在让我们先欣赏这块神奇有趣的石头吧。
①示图,指名读。边听边思考:你认为这块石头奇在哪?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
②理解:陡峭翻滚 板书:抱蹲望
③演示:朗读背诵小结: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外形像猴子的石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是多么神奇而有趣。
3.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其它三块石头,汇报。
仙桃石:把一块大石头比作大桃子、很形象逼实,一个“飞”一个“落”就把仙桃写活了,说不定还是孙悟空偷吃仙桃时掉下来的一个桃子呢!板书:飞落
仙人指路:
①(动作演示)怎样指?
②板书词语:站伸指
③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仙人指路”的动作,神态非常生动、有情趣。
金鸡叫天都:
①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好。
篇二: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课 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黄山奇石。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1、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黄山石的奇及作者对它的赞叹。 教具准备:黄山奇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师: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名胜古迹。你知道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 2、师:黄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游黄山,赏黄山石,好吗? 3、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二、学习第二段 (投影图片一) 1、师:看,这是黄山一个有名的风景点,谁来说说,这块石头像什么? 2、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图,谁能来读读这段话?(出示第二段) 3、听完同学们的介绍,你对这块黄山石有什么了解,你觉得这块黄山石奇在哪? 4、指导朗读:这块黄山石真奇啊!谁能读出这石头的奇特来?(个别读、齐读) 5、师:这块石头叫什么名字?它的形状像什么?石头的位置在哪里?(指名回答,师边画) 6、归纳学法;刚才,我们抓住哪些内容读懂第二自然段的?( 一、读,找特点 二、读,了解内容找名字、形状、位置) 三、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师:课文还详细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块黄山石?(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学习能力最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石》请你们按学习第二段的方法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 (齐读自学提纲自纲)
一、读,找特点 二、读,了解内容找名字、形状、位置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互相评价。
四、拓展活动 师:我们要成立一家旅游公司,请你们讨论如何把自己最喜欢的黄山景点向大家作介绍? (可用讲解、画宣传画、表演黄山石的样子等) 五、小结 师:是呀,黄山上那些叫也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同学们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去体会黄山石那独有的奇特之美。(齐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 1、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写的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描红后评议。 3、教师范写“安、区”。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奇形怪状) 名字 形状 位置 仙桃石 像个大桃子 山顶 猴子观海 像猴子 山峰 仙人指路 像仙人 山峰 金鸡叫天都 像雄鸡 山峰
篇三:1.黄山奇石
1.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4、通过课文学习,尝试介绍黄山“天狗望月”、“狮子抢球”或“仙女弹琴”。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感受和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座名山,去欣赏那里的奇特风光。
2、简介黄山。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现已将冬雪作为第五绝。
3、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4、交流:读了课题,你认为课文可能要写什么呢?(地理位置、各种奇石??)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2、检查字词。
(1) 闻名中外、奇形怪状、金光闪闪、陡峭、翻滚、胳膊、弹琴、天都峰
重点解决:胳膊(轻声)(弹琴 天都峰)(多音字)
(2) 闻名中外的风景区
奇形怪状的石头
金光闪闪的公鸡
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结构
(一)课文第一节你读懂了什么?
1、你知道了黄山很有名,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有名?
(1)老师告诉你闻名中的“闻”在这是听到的意思,那谁能来说说看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中国和外国都能听到它的名字),那就是全世界都能听到它的名字,那说明它非常的有名。
(2)积累词语:闻名中外。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这个意思?读一读
出示:远近驰名、驰名中外、闻名遐迩、举世闻名
(3)指名读句子。
(2)学习生字“区、省、部”。
区——注意笔顺
省——多音字
部——组词
(4)齐读第一句。
2、第一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特别是形状奇特的石头很有趣)
出示: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1)齐读。
(2)黄山风景区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形状奇特)
(3)过渡:是呀,怪不得人们要不禁给它们起那么多有趣的名字了。
(二)小结:短短两句话,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告诉了我们下文将会写的内容,所以这一小节起到了总起的作用。来,一起把第一节读好!
(三)了解2~4节基本内容
1、自读2~4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块黄山奇石,用横线划出。
2、交流并板书: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仙女弹琴
??
3、学习生字:抢、琴
4、过渡:课文的2~4小节就通过描写三种不同的奇石,向我们展示了黄山石头的奇特之处。那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1、课堂抄写生字:区、省、部、巨、抢、琴
2、课后抄写词语:风景区、省力、南部、巨石、抢球、弹琴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悟黄山石头的奇特
(一)学习第2节
1、我们跟着作者先去看看黄山的第一块奇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二节,想想这怪石奇在什么地方?
出示:图片和第二节(“仙桃石是一块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它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也许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所以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尽管这样,多少年来,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
2、交流:为什么说仙桃石很奇特呢?
(1)长得奇。
师:这块石头的形状像?(桃子)
(2)“飞”来奇。
(3)比较句子:它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
它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
师:这么大一块石头居然在山顶,似乎是天上飞下来的,很奇。作者这里用了一个“似乎”,意思是?(好像)能去掉吗?读读看。
(4)引读:也许它飞得太急,落地太快??
(5)学习“所、尽、管”。
所——笔顺
尽——多音字
管——部首
(6)齐读第2节
(二)学习第3节
1、过渡:看完了有趣的仙桃石,再让我们去欣赏一下神奇的“猴子观海”,请一同学读读
第3节,看看这块石头又奇在什么地方呢?
2、交流:这块石头又奇在什么地方呢?
(1)动作奇。
A.这只猴子动作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一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板书:抱、蹲、观看)
B.学习“陡峭”。
C.谁能来演演猴子?其他同学来读句子,我们其他同学来做导演,看看,这个同学根据课文中的描写的,演得对不对。
(根据动作来评价演得怎么样?)为什么演的好?用上那三个动作。
(如果第一个学生演得不好,在评价后请另一个学生来演,如果演得好,那么就不必再叫第二个学生了。)经过导演们的指导,小演员都会了。
(2)你看猴子观海这块石头非常奇特,形象十分逼真。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这块石头的奇。
(3)你能根据老师黑板上的这3个动词,试着来背背这段话吗?
(三)学习第4节
1、自读第4节,找找“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的特别之处。
2、小组内交流你们的发现。
3、交流。(位置不同,石头的样子也不同)
山脚——像金鸡对着天都峰啼叫
山顶——像五个老爷爷朝天都峰走来
4、学习“峰、牵、呵”。
峰——换部首
牵——写法
呵——笑呵呵,其他表示笑的词语“笑嘻嘻、笑眯眯、笑哈哈”
5、完成书P3的积累与运用。
二、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1、引读:黄山上的奇石还有很多。如??还有一些没有名字的石头,正等着??
2、总结:第5节是全文的总结,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三、作业
1、课堂抄写生字:似、乎、所、尽、管、陡、峭、峰、牵、呵
2、课后抄写词语:似乎、所以、尽管、陡峭、山峰、牵手、笑呵呵
3、完成《一课一练》一~三题。
4、明天带字典。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
三、介绍奇石
1、回顾板书,课文是怎么写三种奇石的。
2、小组选一种奇石,讨论如何介绍。
四、拓展练习
1、完成《一课一练》第五题1~4
2、指导第5题。
五、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第五题的第5小题。
2、预习第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