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继电保护工证

继电保护工证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5 06:19:29 | 移动端:继电保护工证

篇一:继电保护专业图纸管理规定

继电保护专业图纸管理规定

为加强继电保护专业图纸管理工作,适应继电保护专业图纸计算机管理的要求,保证继电保护专业图纸的正确、完整,满足继电保护专业人员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的需要,提高继电保护工作质量,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证,特制定本规定。

一、 电气专业应成立继电保护图纸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原始

图纸收集、电子图纸录入、图纸管理维护工作。

二、 设计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正式纸质和CAD格

式的施工图、竣工图,并根据运行需要提供以下可编辑的CAD图(不含图标):继电保护原理图、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信号)回路图、端子排图。

三、 录入继电保护图纸管理系统的CAD版本及中文字库应

采用通用版本,以保证图纸管理系统的通用性。

四、 继电保护专业图纸库应及时维护,新建、改(扩)建、

技改工程结束后一月内,反措及检修发生的改动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应完成相应的继电保护图纸更改、核对和审批工作,并录入图纸管理系统。

五、 继电保护图纸管理系统图库每半年进行一次备份,备份

资料应与主系统隔离,以防止计算机病毒等突发事件对数据的破坏。

六、 应保证继电保护图纸管理系统的图纸准确性,纸质图纸

应与继电保护图纸管理系统内的图纸严格保持一致。

七、 当执行发措或检修时,对继电保护专业图纸进行的修

改,应经有关专业人员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能施工。施工结束后,及时将修改图纸录入图纸管理系统。

八、 继电保护图纸管理系统的访问权限应有不同的级别,除

电子图纸录入人员外其他人员只能查阅与打印,不可以进行修改。

篇二:《继电保护》电子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第二版)题库

(11-059)

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继电保护工(第二版)》高级工理论题库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共66题)

1. 三个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是并联时总电阻的( )。

(A)6倍;(B)9倍;(C)3倍;(D)1/9。

答案:B

2. 为了把电流表量程扩大100倍,分流电阻的电阻值,应是仪表内阻的( )。

(A)1/100;(B)1/99;(C)99倍;(D)100倍。

答案:B

3.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各支路电流( )。

(A)之和;(B)之积;(C)之商;(D)倒数和。

答案:A

4. 一个线圈的电感与( )无关。

(A)匝数;(B)尺寸;(C)有无铁芯;(D)外加电压。

答案:D

5.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串联在适当的电压上,则功率较大的灯泡( )。

(A)发热量大;(B)发热量小;(C)与功率较小的发热量相等;(D)与功率较小的发热量不等。

答案:B

6. 全波整流电路如图A-1所示,当输入电压u1为正半周时,( )。

图A-1

(A)V1导通,V2截止;(B)V2导通,V1截止;(C)V1、V2均导通;(D)V1、V2均截止。 答案:A

7.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集电极损耗( )。

(A)在输入信号最大时最大;(B)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最大;(C)在输入信号为最大输入信号的50%时最大;(D)在输入信号为最大输入信号的70%时最大。

答案:B

8.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时,应使用万用表的( )。

(A)电流档;(B)电压档;(C)1k?档;(D)10?档。

答案:C

9. 有甲乙两只三极管。甲管?=80,Iceo=300?A;乙管?=60,Iceo=15?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当做放大使用时,选用( )合适。

(A)两只均;(B)甲管;(C)两只都不;(D)乙管。

答案:D

10. 大型汽轮发电机要配置逆功率保护,目的是( )。

(A)防止主汽门突然关闭后,汽轮机反转;(B)防止主汽门关闭后,长期电动机运行造成汽轮机尾部叶片过热;(C)防止主汽门关闭后,发电机失步;(D)防止主汽门关闭后,发电机转子过热。 答案:B

11. 欲使放大器输出电压稳定,输入电阻提高则应采用( )。

(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串联负反馈;(C)电压并联负反馈;(D)电压并联正反馈。 答案:B

12. 若i1=8sin(t+10°)A,i2=6sin(t+30°)A,则其二者合成后( )。

t?20°);(C)合成电流i=i1+i2,仍是同频(A)幅值等于14,相位角等于40°;(B)i=10sin(

率的正弦交流电流;(D)频率和相位都改变,是非正弦交流电流。

答案:C

13. 有两只电容器,其额定电压Ue均为110V,电容量分别为C1=3?F,C2=6?F,若将其串联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设电容C1、C2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 )。

(A)U1超过U2;(B)U1、U2均超过Ue;(C)U2超过Ue;(D)U2超过U1。

答案:A

14. 超高压输电线单相跳闸熄弧较慢是由于( )。

(A)短路电流小;(B)单相跳闸慢;(C)潜供电流影响;(D)断路器熄弧能力差。 答案:C

15. 当系统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方向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与系统频率变化无关。

答案:A

16.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 )。

(A)幅度最大;(B)幅度最小;(C)幅度不变;(D)幅度不定。

答案:A

17. 利用接入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电压反闭锁的电压回路断相闭锁装置,在电压互感器高压侧断开一相时,电压回路断线闭锁装置( )。

(A)动作;(B)不动作;(C)可动可不动;(D)动作情况与电压大小有关。

答案:B

18. 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 )。

(A)所需的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B)相-地制通道衰耗小;(C)减少对通信的干扰;(D)相-地制通道衰耗大。

答案:A

19. 某输电线路,当发生BC两相短路时(如不计负荷电流),故障处的边界条件是( )。 (A);(B)

。 ; (C)

;(D)

答案:C

20.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线路始端的零序电流( )。

(A)超前零序电压90°;(B)滞后零序电压90°;(C)和零序电压同相位;(D)滞后零序电压45°。

答案:B

21. 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这是为了避免当高压侧电网内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

(A)中压侧出现过电压;(B)高压侧出现过电压;(C)高压侧、中压侧都出现过电压;(D)以上三种情况以外的。

答案:A

22. 输电线路BC两相金属性短路时,短路电流IBC( )。

(A)滞后于BC相间电压一个线路阻抗角;(B)滞后于B相电压一个线路阻抗角;(C)滞后于C相电压一个线路阻抗角;(D)超前BC相间电压一个线路阻抗角。

答案:A

23. 相当于负序分量的高次谐波是( )谐波。

(A)3n次;(B)3n+1次;(C)3n?1次(其中n为正整数);(D)上述三种以外的。 答案:C

24. 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 )。

(A)70°;(B)?45°;(C)?105°;(D)110°。

答案:C

25. 要使负载上得到最大的功率,必须使负载电阻与电源内阻( )。

(A)负载电阻>电源内阻;(B)负载电阻<电源内阻;(C)负载电阻=电源内阻;(D)使电源内阻为零。

答案:C

26. 在短路故障发生后经过大约半个周期的时间,将出现短路电流的最大瞬时值,它是校验电气设备机械应力的一个重要参数,称此电流为( )。

(A)暂态电流;(B)次暂态电流;(C)冲击电流;(D)稳态电流。

答案:C

27.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假定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导线电阻和继电器的阻抗均相同,二次计算负载以( )。

(A)两相电流差接线最大;(B)三相三角形接线最大;(C)三相全星形接线最大;(D)不完全星形接线最大。

答案:A

28. 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220kV变电所信号系统的直流回路应( )。

(A)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特殊情况下可与控制回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B)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特殊情况下可与该所远动系统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C)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D)无特殊要求。

答案:C

29. 在电力系统中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短路电流中的各序分量,其中受两侧电动势相角差影响的是( )。

(A)正序分量;(B)负序分量;(C)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D)零序分量。

答案:A

30. 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答案:C

31. 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答案:B

32. 高频保护载波频率过低,如低于50kHz,其缺点是( )。

(A)受工频干扰大,加工设备制造困难;(B)受高频干扰大;(C)通道衰耗大;(D)以上三个答案均正确。

答案:A

3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采用( )方式。

(A)过补偿;(B)欠补偿;(C)完全补偿;(D)三种都不是。

答案:A

34. 对于Yd11接线的三相变压器,它的变比为n,主变压器一次侧线圈电流为IA,二次侧线圈电流为Ia,一、二次电流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Ia=nIA;(B)Ia=

答案:A nIA;(C);(D)。

35. 距离保护在运行中最主要优点是( )。

(A)具有方向性;(B)具有时间阶梯特性;(C)具有快速性;(D)具有灵敏性。 答案:B

36. 对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220kV变压器零序过电压保护,从母线电压互感器取电压的3U0定值一般为( )。

(A)180V;(B)100V;(C)50V;(D)57.7V。

答案:A

37. 变压器差动保护差动继电器内的平衡线圈消除哪一种不平衡电流( )。

(A)励磁涌流产生的不平衡电流;(B)两侧相位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C)二次回路额定电流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D)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答案:C

38. Yd11接线的变压器,一次A相电压与二次a相电压的相位关系是( )。

(A)相位相同;(B)一次A相电压超前二次a相电压?/6;(C)二次a相电压超前一次A相电压?/6;(D)相位相反。

答案:C

篇三:继电保护工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能人员试题库

变电运检专业-继电保护工

2011年4月

主要编写单位:云南电网公司

主要编写人:代家鹏、陈嘉安、寸跃林、陈恒、韩冰、林培亮 主要审定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审定人:孙景梅、巴永东、陈永飞、杨险峰、彭海跃、于家河、徐文、吴有能、陈宏山、刘挺、骆国铭、佘亮、石银霞、丁陶

目 录

1. 继电保护工 ................................................................................................................................. 4

1.1. 初级工 .............................................................................................................................. 4

1.1.1. 应知 ....................................................................................................................... 5

1.1.1.1. 基础知识 .................................................................................................... 5 1.1.1.2. 专业知识 .................................................................................................. 16 1.1.1.3. 相关知识 .................................................................................................. 55 1.1.2. 应会 ..................................................................................................................... 64

1.1.2.1. 基本技能 .................................................................................................. 64 1.1.2.2. 专业技能 .................................................................................................. 66 1.1.2.3. 相关技能 .................................................................................................. 77

1.2. 中级工 ............................................................................................................................ 79

1.2.1. 应知 ..................................................................................................................... 79

1.2.1.1. 基础知识 .................................................................................................. 79 1.2.1.2. 专业知识 .................................................................................................. 98 1.2.1.3. 相关知识 ................................................................................................ 176 1.2.2. 应会 ................................................................................................................... 190

1.2.2.1. 基本技能 ................................................................................................ 190 1.2.2.2. 专业技能 ................................................................................................ 195

1.3. 高级工 .......................................................................................................................... 205

1.3.1. 应知 ................................................................................................................... 205

1.3.1.1. 基础知识 ................................................................................................ 205 1.3.1.2. 专业知识 ................................................................................................ 222 1.3.1.3. 相关知识 ................................................................................................ 305 1.3.2. 应会 ................................................................................................................... 314

1.3.2.1. 基本技能 ................................................................................................ 314 1.3.2.2. 专业技能 ................................................................................................ 318 1.3.2.3. 相关技能 ................................................................................................ 351

1.4. 技师 .............................................................................................................................. 352

1.4.1. 应知 ................................................................................................................... 352

1.4.1.1. 基础知识 ................................................................................................ 352 1.4.1.2. 专业知识 ................................................................................................ 368 1.4.1.3. 相关知识 ................................................................................................ 435 1.4.2. 应会 ................................................................................................................... 439

1.4.2.1. 基本技能 ................................................................................................ 439 1.4.2.2. 专业技能 ................................................................................................ 440

1.5. 高级技师 ...................................................................................................................... 454

1.5.1. 应知 ................................................................................................................... 454

1.5.1.1. 基础知识 ................................................................................................ 454 1.5.1.2. 专业知识 ................................................................................................ 463 1.5.1.3. 相关知识 ................................................................................................ 511 1.5.2. 应会 ................................................................................................................... 524

1.5.2.1. 基本技能 ................................................................................................ 524

1.5.2.2. 专业技能 ................................................................................................ 525

1.6. 技能专家 ...................................................................................................................... 529

1.6.1. 应知 ................................................................................................................... 529

1.6.1.1. 基础知识 ................................................................................................ 530 1.6.1.2. 专业知识 ................................................................................................ 533 1.6.1.3. 相关知识 ................................................................................................ 546 1.6.2. 应会 ................................................................................................................... 547

1.6.2.1. 基本技能 ................................................................................................ 547 1.6.2.2. 专业技能 ................................................................................................ 548

继电保护工

初级工

1. 1.1.

1.1.1. 应知

1.1.1.1. 基础知识

〖判断题〗

试题编号 : 208380知识点 : 电工电子

外力F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搬到正极所做的功,称为这个电源的电动势。() ( √ )

试题编号 : 208381知识点 : 电工电子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各点的电位值是不同的值,两点间的电位差是不变的。() ( √ )试题编号 : 208390知识点 : 电工电子

正弦交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流最小,总阻抗最大。() ( × )试题编号 : 208395知识点 : 电工电子

在电场中某点分别放置电荷量为Q、2Q、3Q的检验电荷,该点的场强就会变化,移去检验电荷,该点的场强变为零。() ( × )试题编号 : 208368知识点 : 电工电子

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 ( √ )试题编号 : 208369知识点 : 电工电子

当导体没有电流流过时,整个导体是等电位的。() ( √ )试题编号 : 208370


继电保护工证》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71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