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电连接压接作业指导书
压接式电连接安装作业指导书
电连接采用压接型施工工艺,经近年来运行考验,此工艺能够减少检修工作量,对设备稳定和减少设备故障有极大促进作用。压接型电连接虽然好处较多,但施工安装工艺复杂,倘若压接不当将为今后设备运行埋下隐患,对此必须认真学习电连接压接工艺,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工艺要求,确保电连接压接正确,工艺达标,实现内实外美。
一、电连接安装工艺:
1、电连接安装位臵确定测量: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安装电连接位臵,并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安装处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并在钢轨内沿做好标记。
2、 确定安装电连接形状:根据现场测量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结构高度)确定电连接安装形状:对于结构高度<1M,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C型安装;对于结构高度>1M, 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S型安装。
3、电连接安装要求:登高作业人员将安全带系在承力索上,先用砂纸将承力索、接触线安装电连接位臵的灰尘和
氧化物打磨干净,并在安装位臵涂抹电力复合脂。承力索、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应垂直安装,上下对齐;安装后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不应低于最近吊弦处的导高。股道电连接在任何温度下,均应垂直安装,且应在同一断面内。
4、电连接压接过程中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1)电连接线夹安装时,接触线、承力索、加强线、电连接线与线夹接触面进行表面氧化膜清洗,导线清洗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清洗后导线接触面需涂电力复合脂。
2)电连接线所用材质规格、线夹型号及安装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接头、压伤断股、散股现象,并预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位移长度。
3)电连接安装位臵应区分不同锚段、不同温度要求,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索间的电连接应垂直安装,接触线与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面上,股道间电连接正常温度时应保证点连接线垂直于正线,施工偏差为±100mm。
4)电连接安装位臵,横向电连接距悬挂点2m左右,股道电连接距悬挂点5m左右,线岔电连接距悬挂点10m左右,施工偏差不大于±500mm。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应不低于最近吊弦处的悬挂高度,施工允许偏差0-3mm。
5)电连接线长度正确,弧度、弛度符合标准,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除股道电连接外,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均压接成“S”形电连接。
6)压接使用生产厂家提供专业压接工具,液压泵的压
力不小于70Mpa,点动液压钳压接力不小于24吨。压接后线夹与承力索、接触线及软铜绞线间的滑动荷重不小于2.0KN。
7)不得随意搭配电动液压泵、压接钳、模具。禁止使用不相对应的模具去压不对应的电连接线夹。禁止承力索压接模具和接触线压接模具交叉使用。
8)全压接式电连接线夹要求预先计算准确,一次压接,压接后不可调整。如需拆除电连接线夹,可采用专用拆卸工装模,或手工锯,不许采用电锯等大发热量拆除方法,以免损伤承力索。拆卸时应时刻注意下模刃口的切入位臵,防止意外损伤接触线或承力索。
5、电连接压接后检查项目:
1)承力索线夹朝向是否正确,中间夹板朝向是否正确,压接后外观变形情况。接触线线夹螺纹卡子穿向正确,是否出头,是否卡在线槽、压接后外观变形情况;
2
)安装位臵正确,与温度变化的位臵正确,电连接线
弧度及预留量正确,压接时线夹接触面涂电力脂。
二、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要求:
1、确保接触线线夹上的螺纹卡子两肢应稳固地卡在安装部位的接触线沟槽内,卡子的环扣背向行车方向(线头端部)卡子开口端外2-3mm。不允许不露头,也不宜露头过多,电连接线在线夹外露大约10mm,不大于
安装正确
20mm。
错误按装电联接线未露头 错误安装露头过长、散股
2、压接时使用指定的液压工具,模具选用正确,必须用120型模具压接120mm、85mm接触线用电连接线夹,用150型模具压接150mm接触线电连接线夹。
3、在压接过程中,下模快将近接触到线夹前使用寸动(点动)加压,注意观察线夹在模具型腔中的前后、左右相对位臵。线夹必须在模具中间并左右对称,模具对称中心面与接触线、线夹的中心对称面重合一致,否则应移动、转动压接钳调整位臵,防止导致偏压、伤线,影响压接效果甚至压接无效。调整好位臵后,应一直加压并观察模具闭合情况以及压力表,保证模具完全闭合且压力表指示不小于70Mpa,并不在上升时保持5秒中后卸压。
4、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效果检验、确认:(见附图)
1)、线夹下部螺纹卡子必须在接触线槽中,与线槽契合的卡子必须保证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出现一肢或者全部两肢跳出接触线的线槽。出现任一肢跳出接触线的线槽即为不合格,应予以更换。
篇二:导线的压接
导线的压接 ?
1、 工具材料的准备
断线器、记号笔、钢丝刷、手套、压接钳和钢模、卡尺、红漆 绑线、纱布、接续管、汽油、导电膏、砂纸
2、工作前检查
(1)、检查连接管是否与导线规格一致,钳压管表面及管内是否光滑,无凸凹现象,无氧化及腐蚀;有无裂纹毛刺,是否平直,其弯曲度不得超过管长的1%。
(2)、检查钢压模是否与导线规格匹配。
3、裁线 ?
(1)应在线头或距裁线处2cm处用20号铁丝绑扎。 ?
(2)用断线器进行断开。
(3)用平锉和砂纸打磨钳口毛刺至光滑 ?
(4)压接前的清洗,压接前用汽油对导线和钳压管进行清洗,导线的清洗长度不小于管长的2倍。清洗完后在导线上涂上导电脂,在用钢丝刷轻轻的刷一次。?
(5)需注意,不同金属,不同绞向,不同规格的导线禁止在档距内连接,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且接头距导线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
4、压接管划印 ?
(1)按照设计和规程要求,并对照相应规格的压接管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划印,相关压模间隔a1\a2\a3\ ?
5、穿管 ?
(1)端口线划印(即在穿入的导线上用记号笔划印) ?
(2)导线的塞入方向从接续管上缺印记的一侧插入,从另一端有印记的一侧露出保证两端导线尾线的出头露出管外部分不得小于20mm ?
6、压接
(1)压接时,每模的压接速度及压力应均匀一致,每模按规定压到指定深度后,应保持压力30s左右,避免出现金属性反弹影响压接强度 ?
(2)铝绞线和铜绞线的接续管压接顺序是从管端开始,依次向另一端上下交错钳压
? (3)钢芯铝绞线的接续管压接顺序是从中间开始,依次向一端上下交错钳压,再从中间向另一端上下交错钳压 ?
7、外观检查并调直或重压(弯曲过大或有裂纹 或达不到设计要求)
1)导线压接后要求压接管的弯曲度不大于管长的2% ?
2)导线露出管口应≥20㎜ ?
3)压后坑深:钢芯铝绞线偏差不大于±0.5㎜;铝绞线偏差不大于±1㎜
4)在压接管上打上操作工号,并在接续管两端涂上红漆 ? 导线压
接按4—9图规定的压口数和压接顺序压接,压接后按钳压标准矫直钳压接续管。
篇三:手动液压钳EP-431,液压压接钳说明书
玉环德工
玉环德工
玉环德工 玉环德工
塞凹型部分也会被破坏。
2.一年内不管是否有使用,都必须更换泵浦油,所更换之泵浦油为泵浦专用机油
R32特级循环油,国光牌10号或千斤顶专用油。
3.操作时选择正确的压缩规格,以免造成挤压变形。
4.有疑问时,请务必打电话与厂方或经销商联系。
六.【故障排除法】
1.若长期未使用,出现油压不稳定,本产品可自动调整油压恢复正常。操作方法:将最小规格模具安装在产品上,低速空压来回5-6次,油压自动调整。
2.若没有任何其他故障情况下,工具本身没有了压力,则处理方式为添满液压油。 3.当活塞发生前进、后退之现象时,其原因为:
1)机体内部有杂物造成压缩不紧,处理方式为内部处理干净。
2)钢珠发生损坏或孔穴受损有凹陷现象,则请送回本公司由维修人员修理。 4.弹簧或活塞内部疲乏时,请寄回公司拆除,因为必须用到压床,为避免零件弹 出发生危险,请咨询技术人员。
整体式手动液压钳
玉环德工
玉环德工
玉 环 德 工 五 金 机 电 厂
中国·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