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林肯与废奴运动
如何看待林肯与废奴运动的关系
美国第16届总统阿伯拉罕·林肯,受命于美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他在任内领导了著名的南北战争,平定了南方奴隶主的武装叛乱,解放了当时被奴役的黑人,废除了罪恶的奴隶制度,成功的维护了国土和民族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一、客观上,顺应历史潮流废除了奴隶制
在1861年3月就任总统之前,林肯提出了要限制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展。美国独立以后,长期并存两种经济制度,北部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19世纪上半期在北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同时,南方奴隶主为进一步对抗日益壮大的北方资本主义,也不断扩展区域和加强势力。在这种形势下,林肯提出了限制奴隶制扩展的主张,林肯的这种对奴隶制只限不灭的意见和办法着实给南方精明的奴隶主阶层带来莫名的恐慌。随着共和党势力日益壮大,林肯于1860年获得总统大选的胜利。奴隶主们感到联邦本身已成为奴隶制的巨大威胁,共和党执政将危及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于是便聚集起来,以炮火向联邦宣战。
1861年3月到1862年12月,内战逐步朝着有利于北方的方向转变,林肯选择了和平赎买奴隶制的方针。内战爆发前阶段,林肯政府忙于建立一个庞大的战争机构。林肯于1862年上半年选择了实施和平赎买奴隶的方针,将矛头直戳奴隶制的心脏,严厉打击了叛乱州的嚣张气焰,瓦解了反动阵营,为缩短内战的进程创造了条件。消灭奴隶制的问题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1863年1月到1865年4月,战争愈发有利于北方,战场上捷报频传,军事上的优势让林肯终于鼓足勇气,废除奴隶制解放奴隶。在1862年9月22日,林肯在内阁会议上,宣读了《初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赢得了社会舆论尤其是工人阶级对北方的支持,提高了联邦政府的国际地位,保证了美国内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林肯的举动也遭到反动势力的责难。而广大人民群众赞成北部反对南部的舆论却是旗帜鲜明的,林肯赢得了更多的人民。
1863年1月1日,林肯发布了第二个《解放宣言》即《最后解放宣言》,在当天和那个月里,通过电报、书信、出版物和通报等种种途径传遍了全世界。《解放宣言》不断鼓舞北方广大人民群众,广大黑人奴隶积极参军,为联邦事业共同作战。1865年春,当南部同盟被击败,当合众国国旗重新升起的时候,奴隶制在美国随之告终。
二、主观上,不是以解放奴隶为目的
从结果看,客观上林肯的确废除了奴隶制。但在整个废奴运动过程中,废奴并不是林肯一贯的主张。他最高的目标是维护宪法、拯救联邦,解放奴隶只是服从这个目标的一个手段。
起初阶段,林肯坚决反对干涉或触动南方各州现存的奴隶制。而且当时的林肯不反对美国广大人民所诅咒的《逃亡奴隶法》,处在当时的环境下,林肯对南方奴隶主抱有的是原谅的态度。
1861年3月,林肯就任总统后,他的主张仍没有变化, 为了使已脱离的各州回到联邦中来,他不惜做出尊重各州的奴隶制和执行《逃亡奴隶法》的保证,但未能使南部同盟改弦易辙。
直到内战爆发后,林肯还是表示了这样的态度,当时他决不想触动南方奴隶制度。战斗中,林肯非但没有干涉南方奴隶制,而且间接的成了奴隶制的保护者:林肯指示战地将领抓住逃亡奴隶归还其原来的主人,亲自写信给陆军总司令斯科特将军,表示可以允许主人领回那些逃亡奴隶。北方将领拼命指挥军队与南方奴隶主作战,可同时又忙于不停的替奴隶主捕捉逃亡奴隶,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当时是非常矛盾的。
从林肯的家庭出身看,他仅仅是个美国边疆地区普通劳动人民家庭的儿子,自幼的劳动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穷苦人,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林肯幼小的心,使他更多的懂得世间的人情冷暖。他对黑人奴隶充满同情,当律师时,曾为黑人案件作过辩护。他向往人类理想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自我出发,潜意识里希望有一天能解放黑人奴隶实现人类的生而平等。
林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是支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反对奴隶制的存在的。他忠实于美国的《独立宣言》: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认为这原则不仅适用于白人,而且也适用于黑人。而黑人奴隶制度是违反《独立宣言》的原则的,所以他强调指出,不能以种族优劣为借口去为黑人奴隶制度作辩护,奴隶制与建国之父们的理想和美国所肩负的世界性历史重任是不想符合的,奴隶制违背了美国自由的所有根本前提——人身自由,政治自由,改善个人生活状况的机会。另外,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来看,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明显优越于落后的奴隶制,奴隶制是美国国家向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灾难性障
碍,这一点林肯是有所认识的。这体现他积极拥护工资劳动制度而反对奴隶制,社会福利的基本思想不断在林肯的脑中迸出火花。由此可以看出,在废奴运动中,林肯虽然不像废奴主义者葛立逊·菲立普斯等人那样有系统的理论和主张,但他反对奴隶制的态度是坚决的,在实践中付出了努力。
林肯废除奴隶制的手段是温和的,在林肯的思想深处,奴隶制最终必须也一定能废除,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林肯并没有时时刻刻把解放奴隶当作第一要务。 林肯在诸多考虑中做了个有策略的现实主义者——拯救联邦,维护统一。林肯为了大局,回避解放奴隶问题,采用温和的态度,维护统一的目标在当时是正确的。没有国家的统一,就不可能废除奴隶制。自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是人所皆知的资本主义国家,奴隶制只是在局部的范围内存在而不占有主导地位,此时维护联邦统一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
另外,采取的这种和平渐进式的温和措施换一个角度也同样反映了林肯作为一个“工人阶级忠诚的儿子”对暴力和战争的拒绝。
当然,林肯毕竟是个资产阶级政治家,代表着广大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他也有自私、软弱和妥协甚至和平幻想的一面,这也正反映了当时整个北方资产阶级对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妥协的立场。北方资产阶级担心一旦南方奴隶制被废除,本身的私有财产也将受到威胁。
总体上看,废奴运动的结果是成功的。在这场废奴运动中,林肯作为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维护者,尽管不可能彻底解放黑奴,但南方奴
隶制的废除,却扫除了美国前进道路上的又一个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以至在30多年时间里,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篇二: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是( ) A.《白鲸》B.《汤姆大伯的小屋》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lesson one legal system
教案首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