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6 12:01:31 | 移动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凤凰山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随着我学区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学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给与生活补助,确保他们不辍学。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中心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极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

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力争做到半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四、建立谈心交心制度

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五、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学习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六、建立亲情联系制度

充分发挥亲情联系电话的作用,让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同时学校安排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亲情联系情况记载。

七、建立心理咨询制度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八、建立定期开展活动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以下活动:每天中餐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知识和见闻;此外,周一开放图书阅览室,周二开放留守儿童工作站,周三开放电脑室,周四开展文体等活动,周五开展交流活动。由各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

九、建立家校互动制度

发挥家长学校教育功能,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十、建立典型引路制度

定期开展活动,座谈了解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引导他们学习自主自强典型,交流成长体会。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要及时报道宣传,扩大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影响,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形成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浓烈氛围。

十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讨制度

针对我学区农村留守儿童面广、量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开展教育科研和专题研究,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讨会,主要研究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十二、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激励制度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奖”,专项奖励责任心强、教育管理成效突出的校外辅导员、代理家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优先进行表彰奖励,创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凤凰山学校

2014年

篇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禅堂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给与生活补助,确保他们不辍学。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

极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力争做到半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四、建立谈心交心制度。

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五、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每学期都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六、建立亲情联系制度

让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

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同时学校安排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亲情联系情况记载。

七、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制度。

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寄宿。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爱好成立一批兴趣小组;建好留守儿童工作站、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并全面向留守儿童开放,为留守儿童建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大家庭。

八、建立心理咨询制度。

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九、建立定期开展活动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以下活动:每天三餐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知识和见闻。

十、建立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制度。

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十一、建立家校互动制度。

发挥家校教育功能,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十二、建立为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制度

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年安排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

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

十三、建立典型引路制度。

定期开展活动,座谈了解留守儿童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引导他们学习自主自强典型,交流成长体会。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要及时报道宣传,扩大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影响,要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形成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浓烈氛围。

十四、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激励制度。

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奖”,专项奖励责任心强、教育管理成效突出的校外辅导员、代理家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优先进行表彰奖励,创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禅堂中心学校

2010年3月1日

篇三:关爱留守儿童创新培养模式

关爱留守儿童创新培养模式

我们阿吉中心校辖区内有长期的留守儿童141名,至今没有辍学

现象。针对留守儿童逐年增多的现象以及反映出的相应问题,我们创新培养教育模式。

确立“一二五一”培养教育模式,并组织实施。“一”——一个

研究目标,即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探索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二”——两种载体,即以“手拉手”关爱活动和体验活动为载体;“五”——五个平台,即以“快乐成长工作站”、 “爱心咨询室”、 “留守儿童之家”“七彩小屋” 及“快乐体育园区”为实施平台;“一”——一种资源,即: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援助。

确立手拉手“1+3+1”的关爱模式

“1+3+1”关爱模式,即:一名留守儿童——一名中队辅导员、一

个所在中队、一个所在小队——一名代理爸爸(妈妈),大手牵小手,百手相牵心相连,完善德育网络体系,搭建育人立交桥。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开阔视野

多方联系,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走出去,长见识。四年来组织

留守儿童参加百名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开展“走进城市,放飞梦想”主题活动。组织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走进大连“发现王国”免费游玩。 暑假里组织家长在沈阳打工的留守儿童走进121儿童体验中心,体验各种职业带来的快乐。让留守儿童开阔了视野。

搭建关爱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建立“快乐成长工作站”

组织“阳光少年”培训工作,从生活能力到学习习惯,从文

明礼仪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们自理自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二是成立“爱心咨询室”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我于2008年11月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五年来对留守儿童在

生活上给予资助,学习上给予帮助,成长上予以关注。所有留守儿童在这里都能体验到家的温暖。

四是开设“七彩小屋”。

2011年9月下旬,由团中央筹措资金援助建设。课余时间孩子们

在书海中徜徉。组织儿童观看养成教育专题片,有效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五是创设“快乐体育园区”。

2011年6月中国青基会为学校配备了价值2万元的体育器械,建立

了“快乐体育园区”,学校又增设了6个乒乓球台,作为乒乓球训练基地。学生们在“快乐体育园区”锻炼,丰富了课余生活。

一种资源——来自社会的关爱

辽宁交通台开展的 “975”爱心助学活动已经在我校开展四年。

四年来共得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累计二百多万元,为留守儿童培养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贫困的留守儿童生活得到了物资与金钱的大力资助。更为他们圆满完成学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81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