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表
篇二:桂林理工大学综合素质测评补充说明(原件)
关于2011-2012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补充说明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我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专门用于衡量学生在校期间品德修养、文明行为、学习状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的测评指标,是学生评优评奖,遴选推荐研究生、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为做好我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发挥综合素质测评对教育引导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经学工处和各学院研究,特补充以下说明:
一、个别学院存在不遵照综合素质测评文件,在测评过程中操作不当、审核不严等问题,导致学生对辅导员、学院甚至学校失去信任。
形成意见:各学院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成立学院和班级测评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必须提前学习和熟悉学校综合素质测评相关文件,做到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对学院按文件精神自行制定的小项加分细则,各学院学工组,特别是副书记和学工组长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操作前应将评定细则向全院学生进行公示。凡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测评中什么活动能加分?加多少分?依据是什么?
形成意见:综测中学生活动加分是各学院制订细则时最容易出现混乱的地方,有的学院操作中出现学生活动界定不清、院校两级学生活动项目加分标准不一等问题。根据文件,学生在文体方面的加分在能力项中已有明确规定,制订学院细则时应严格遵守文件中各级活动所对应的分值。
对于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部分,只限参与面向全院或全校开展的活动才能认定加分,其他只面向某一班级或组织开展的活动一概不予加分;对于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部分,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行制定标准,酌情加1-5分(能力素质测评的第7点)。
三、作为比赛的组织者、参与观看者应如何加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讲座、报告会,如何加分?
形成意见:学生组织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学院级文体活动,应根据文件规定加分;班级举办的文体竞赛类活动,须经学院认可同意后方可加分。
“参加”是指学生个人作为选手参与活动者,如校园十佳歌手参赛者,作为观众和参与组织者不能依据此项加分。
学校制定文件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学生多参加各类活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如果完全将活动与分数挂钩,则违背了进行综测的目的。目前实施的文件中在学生能力减分方面有明确规定,包括“不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者,扣1-5分;每学期要求至少听取3次由学校、学院组织的讲座、报告会等活动,每少一次扣3分;其他情况,经学院认可,酌情减1-3分”等。各学院应在学生完成文件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酌情奖励加分。
各学院可根据学生干部组织和参与活动情况,学生参与讲座、报告会的参与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等,可依据第七条德育加分第七项自行制定标准,酌情加1-5分。
四、学生手册规定各学院需制定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细则的条例有哪些?
形成意见:学生手册规定学院范围内可加分的项目有:第七条德育加分第七项----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行制定标准,酌情加1-5分。学生手册第十条能力加分第七项----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行制定标准,酌情加1-5分。其他加分项只需与学生手册规定项一一对应即可。
五、各类学生组织在活动后会颁发活动先进个人荣誉证书或者每学期组织内部评选的先进个人,这些奖状和荣誉证书能否对应表彰奖励项加分?
形成意见:目前该项也是学生加分中较为混乱的项目,学生手册规定的表彰项目中必须是学院及以上部门正式下文的表彰奖励,才可以加分。其他奖励可作为学生干部考核的依据,不予加分。
六、参加校级协会或者公益协会加分吗?公益协会的学生参加活动加分吗?
形成意见:协会学生干部按学生手册对应项加分;公益协会举办学生活动,按公益活动相关条例规定加减分。关于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的加分,获得资助的学生必须在完成规定时数后方可加分,未达到规定时数的需扣分;未获资助的学生,参加一次活动加1分,最高限10分。
七、学生干部表现不合格能给予加分吗?学生任多个职务的怎么加分?
形成意见:学生干部若任期不满一学期,考核不合格,或者中途退出组织,不能加职位分。一人参加多个社团,只按级别最高的职务进行加分,不重叠加分。
八、个别学院出现下调基础分现象,能否下调基础分?
形成意见:这种操作极易引起学生不满,目前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学生手册,不能私自下调或者提高基础分,如感觉不妥,请在下次修改规定时提出修改意见。
九、交换生如何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形成意见:交换生的智育考核按照教务处提供的成绩单进行分数折算。能力分方面,依照教务处提供的信息或者交换学校出具的证明,和本学院使用同一标准加分。
十、英语、计算级类的过级后能否重复加分?
形成意见:按照学生手册第187页第六条之规定,考评标准中凡同类项目加分,只计最高档最高分,不重复累计。
十一、体测成绩如何判定?
形成意见:本次综测中,2011级统一使用2011年下半年体测成绩,2010级统一使用2012年上半年体测成绩。根据体育教学部反馈,每个年级都存在100(2%左右)多人体测成绩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在思想上轻视体测,或不按规定要求操作,在测试前及测试中老师已多次强调,造成的后果只能由学生自行负责。
上学期有10人体测作弊,他们或存在严重的违规操作、或态度恶劣甚至替考,其体育成绩已按0分计。请各学院加强学生教育,并按学生手册尽快进行相关处理。
十二、上交材料注意事项
学生工作系统可自动计算各学生的综测总分,各学院上交成绩时,务必保证学号、姓名正确,单项成绩以百分制上交,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便于导入系统。
篇三:2013年桂林市各大高校阅读调查状况与分析
2013年桂林市各大高校阅读调查的状况与分析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通过桂林各大高校的阅读状况的调查,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让每个同学的时间过得更加充实,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净化心灵。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广泛的阅读兴趣,不断完善阅读结构。也有利增强学校的文化气氛,提高学校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积极、健康、发展。 1、
调查目的与方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了更多的选择,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铸造人格的主要方式。增长专业的知识外还可以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对以后从事的工作有较大帮助。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次调查目的在于通过桂林市各大高校阅读状况的了解,认识学生的需求,为调整桂林市各大高校的阅读文化氛围的加强提供依据。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新度和效度,本调查所采用的是以问卷为主。 2、
问卷调查设计
此大学生调查问卷共有15道题,分为4个部分:概况、阅读行为、阅读类型、阅读心理。.
3、 样本结构
该项调查在桂林市四大高校进行,调查对象为在校学生,共300位。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
根据桂林市各大高校状况,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1) 阅读行为 ①阅读时间和数量
针对目前大学生阅读行为,我们设计了4个问题,对各大院校的在校生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图2所示),大多数人选择每天阅读1-2小时,平均每月阅读1-2本;只有15%的人会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并且每月读书量超过3本的。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也启示了图书馆应该在加强阅读推广活动方面加大力度。图一
图2.
②阅读方式
调查问卷中的第6题和第12题主要是调查大学生的阅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从图书馆借阅或在阅览室阅读”和“网上下载或在线阅读”分别占了调查人数的
42.5%和51%;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在书店阅读”或是“与同学之间交流”。(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大多数学生会去选择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这启示我们图书馆应大量增加图书馆的图书量,为我们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而在选择读一本书时,在300位被调查者中,有53位认为是受“老师和朋友推荐”的影响才选择去读哪一本书;而有60位学生是受“媒体推荐”影响而选择读一本书的。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去阅读“名著或获过奖的作品”或是其他。(如图4所示)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方面,宣传很重要。图书馆应该加大对馆内藏书的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
图3
.
图4.
(2)阅读类型.
问卷中的第6、7、8、11题都是针对大学生读书类型而设计的。在“你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是”的问题当中,大多数都选择了“文学艺术类”和“社会科学类”分别占98人和
38人;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看“哲学类”和“历史学类”;因此,图书馆方面应该引导、鼓励大学生去多读自然科学类和应用技术类的书籍,扩宽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使当代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向多方面知识人才发展。
在“最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的问题中(如图5所示),有98位学生选择阅读文学艺术类,占了总人数的32.5%;而只有少数学生选择读中国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阅读都只局限于当代中国文学,正如一些知名人士所言,中国文化正在慢慢的被中国人所遗忘。中国人真的在后退吗?为了缓减这种趋势,图书馆方面应该鼓励在校大学生多去读一些有关中国哲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作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中华民族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而不忘本。
在第7题的阅读类型调查当中,调查结果(如图6)显示,35%的人选择阅读的工具是“图书”,达105人;有32.5%的人选择“杂志”’;而却很少人会选择“报纸”或是其他,甚至没人选。这说明了大学生的阅读渠道和阅读方式单一,受传统的“书本式教育”限制过死,且功利性较强。这足以引起我们广大学子的反思,启示我们学校针对教学制度方面的反思。阅读,不应仅仅限制于书本,还有更多的阅读渠道等着我们去尝试,或许,它们会更有趣。例如报纸、电子读物和其他媒体。
图6
(3)阅读心理
①阅读的乐趣及其对个人的影响
关于阅读的乐趣问题,多数人选择“丰富个人阅历”和“学习语言操作能力”,达37.5%和27.5%,很少有人选择其他。这体现出了大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太强。在第5题中(如图7),多数人认为阅读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只有少数人认为,阅读对自己影响很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阅读的影响的。
②阅读的目的及其与你所学专业的关系
在“阅读的主要目”的问题中,有188人选择“获取知识,丰富思想”,达总人数的62.5%;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休闲消遣或寻找实用信息”;只有2.5%的人是因为工作、学习需要而阅读。在“阅读课外书与你所学专业的关系”问题中,60%的学生认为阅读课外书可以促进所学专业的学习;12.5%的学生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大学生学习确实很重要,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