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中医经典读书笔记

中医经典读书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5 06:15:28 | 移动端:中医经典读书笔记

篇一: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6)

中医经典学习后有感

经过这学期和王老师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和加上平时自己的学习,感受颇深。谨记这条人们反复研究历代中医成才规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医”。是创就中医临床大家的必要条件。

回想自己的成长,是经典伴随着一路成长,中医养生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

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为医者,德需仁,术必精。德,医德,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出

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术,医术,《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

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 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黄帝内经 》 不但在健康上给我们提供了辩证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现实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社会关系复杂,都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影响,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喜怒悲忧恐等精神情志活动,也是五脏功能的表现,也就是说,五脏出现疾病同样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疾病,反之,情绪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大喜伤心,

大悲伤肺,大怒伤肝,大恐伤肾,忧思伤脾。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工作 都有好处。虽说我对此书只是读的这么浅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内涵不仅仅而次,所以我以后还会慢慢品味。不过读此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古文好烂,所以此书还能锻炼我的阅读水平。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另外的是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已经成为了中医临床家的案头书。从唐代开始就成为了就被列为了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乃至于中医药学的的终身教育中,都需要反复的学习。想必我也一样的。终生学习!

总之,读中医经典,既能修身养性,又能学到知识,他融合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是每位医学者必要的学习之物。是每位医务工作者以技治病,以德服人的必要条件。

2012级专升本班

学号:201203030134

姓名:鲁海健

篇二: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7)

《中医经典选读》读后感

因为喜欢中医,所以高中毕业的时候报考的是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但因为当时的成绩不佳,上的是三年制的中医专科学校。记得刚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就要求我们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当时还疼纳闷,后来才知道“四大经典”是每个中医人必读的经典。

专升本考试结束后,我有幸进入本科学院继续深造。开学后,学校开了一门以前没开过的新课,叫《中医经典选读》,到现在我才真正的接触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上把《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温病学说”统称为“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倦,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是集众多的医学家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撰而成,是医学成就的整理和总结。该书全面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深刻讨论当时哲学领域中的气的概念、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的重大命题。阐明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等问题,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等;构建了藏象经络理

论,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创立了经络理论及其对机体的网络调节作用,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机能,从而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在疾病的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源泉。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的两部分。是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伤寒论》围绕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绝因病辨证论治为主体内容的辨证论治。《伤寒论》全书共10卷,22篇,398条,113方。《伤寒论》以条文形式将理、法、方、药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精神,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脉症并重的诊断方则。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该书共25篇,共载方剂205首,用药155味。由于该书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市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誉其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防治杂病的典范。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学属于主干学科之一,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瘟疫论》,由吴有性著,创“戾气”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是非风、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瘟疫论》一书,成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热论》,由叶桂(叶天士)著,创温热论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阐明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径、邪犯部位、传变趋向,并辨明了温病与伤寒的诊治异同,是温病学理论第一次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它的出现标志着温病学自成体系形成科学,成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学习温病学必读典籍。《温热病篇》是薛生白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温热性质温病的专著,该篇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作了详尽的论述和发挥,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楷模。吴瑭所著《温病条例》也是学习和研究温病的必读典籍,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中医学发展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而“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学学习的必读之书。

2012级专升本班

83号

罗剑雲

篇三:中医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之《走近中医》

俗语讲:久病成医,这也是我能进入中医这条艰涩诲深道路的因缘。关于中医的多条名

言至今听起来也是铿锵作响,从医者“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不为良相,即为

良医”、“人命贵于千金”等等。虽没入此行门,但这些良言鞭策着我这个门外汉如履薄冰,

战战兢兢一般地谨尊生命。历史可追溯数万年前的祖国医学传承到民国时受到西化风习的诋毁,鲁迅、余云岫、梁

启超等人对中医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所不解,同时也愤怒庸医误人,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祖国

医学彻底推翻,国人不懂得刨根问底细细研究中医,就对这股浪潮一呼百应,西医科学的认

知也随着占据正统位置。同时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视为糟粕彻底将其遗

弃,如易学、儒家学说和道经等,而这些正是中医的根基,正如唐朝逊思邈说:“不知易,不

足以言太医”。悲哉悲哉!随着国人数千年的信仰体系的瓦解,从医者失去了信仰与理念,不

曾明了生命的真谛,造成现在医者医德和伦理的堕落。 初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唐云医师的《走近中医》是两年前,那时自己的傲

慢心作祟,加上生性粗糙,只是粗略浏览一番。今日得闲又将此书阅读了一番,收获甚多。

唐云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将此书写的面面俱到,再加上作者通过严谨的辩证逻辑思维,

对中医知识归类和诠释,同时书中对药理知识和各类验方进行细致讲解。最难为可贵的是这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诠释中医,而又不离中医的精髓,这是一本上乘的接引初学者入门的书。

读之,幸甚! 在此,我从自己的角度和广大读者分享文中一些内容和我个人生活中践行中

医学的体悟。

一、 五行

中医学的基本思路是五行和阴阳,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

通过对各类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组

成。而万物又是相生相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

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刚学的时候记得如此的顺序很难,后来

看了相关的讲解通过形象的认识就记住了,尤其学习相克时只记得北大的老教授金克木,就

顿时将此间顺序搞清楚了。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医案,是清代医学家沈源所撰写的《奇症汇》一书记载的,写的是

一个婴儿出生时不长皮,全身是赤肉,这是因为其母怀胎十月久居楼宇,不得地气。医生便

将婴儿安放在泥地一宿,第二天就开始长皮了。这个病被称为“无皮症”。诠释这个病症就要根据五行相生之土生金,皮肤是肺中精气化生,属金。金为土之母,

如今皮肤不生长,当然是母气不足,子脏得不到滋养的缘故。这就需要补养母气,即补益脾

土的方法来治疗。

作者初行医时曾遇到一个病例,是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小腿皮肤被割伤,当时进行了

清创缝合手术,但拆线后半年后局部皮肤仍不得愈合,时常溃脓。作者经过望诊和脉诊,断

定是脾土虚弱导致的“土不生金”,后给了滋养脾土的药物,一周后这位妇女创伤愈合专门找

到作者来答谢了。作者至今提到此仍不免感动,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怎样的鼓励啊! 我自己家也有这样的经历,母亲提到我们早年在农村时家里养猪,猪圈是水泥地面,买

的猪刚放进去不几日就全身出瘢癣,家里就将猪放到外面土地上,不 几日这瘢癣便又消失了。后又将猪放回到猪栏,又出瘢癣,无奈将猪圈改造成泥土地面。

母亲就说:“人常讲: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就这道理,有的人家养孩子就专门把孩子放到泥地里

抓土玩。”

《黄帝内经》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于自然

界,又会回于自然界,这便是天人合一。

二、 情志与疾病

人是感情动物,一生会碰到各类事情,但人的情绪往往随境所转,情志变化不出“喜、

怒、忧、思、恐”这五志。而往往情志也是在外界信息影响下五脏精气发生变化的结果。五

志与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五脏和五行相对应,五志也是如此。五志之间也会相生相克。 疗病者先治心!古代医生悲天悯人,往往也是合格的心理医生。这让我想起了清朝时温

病的集大成者吴鞠通老先生,老先生半路出家,学习了整整十七年都不敢轻治一人,真是医

者大家。晚辈惭愧,更是景仰。吴鞠通曾遇到一个病例,病者是一个老妇郭氏,育有两子还未成人,其夫在祖坟上坟时

竟死在祖坟之侧。郭氏知道后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饥不欲食、寒不欲衣”,后来得了单

腹胀,就是肚子鼓的青筋暴露,只怕是在等死啊!吴鞠通一摸脉,知道是死脉,因为毫无胃

气,无情草木不能治有情之病,单吃药是不能回阳救逆的。 吴先生就和妇人说起话来,讲:“一个女人,丈夫去世了,我们叫她”未亡人”,意思说

这是在等死的人。但丈夫死了,他还有未竟的事业,那就是你那未成年的孩子。单腹胀是个

死症啊,你的脉也是死脉,你要有求生的欲望,这样心 火才能健旺,方能泻去肝郁之阴气,血脉畅通才能生存下去。”数句话,老妇动容,悲过

后也笑了。一条人命在医者至诚至真的心意下挽留下来。现在说这病,因肝郁导致气结,而后肝木克脾土,更加的阴气郁结。脾胃之火没了,人

没了后天之本,只有等死。而心火生脾土,母旺子能得救。吴先生数句话点燃了病人求生的

心火,这也正是情志的相生相克之理。 医者,仁也。《走近中医》一书中多出讲了金元时期善用情志疗法的医生张从正,他的相

关病例也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由此可知医生的医疗水平并非仅仅是开药方做手术,他的

角色应该是很活泼,更是很仁慈的。最近生病在医院也亲眼见了一些思维局限的医生,这些医生仅仅是自保型的机器人,和

患者家属讲话只是一味的将所有坏结果照本宣章的陈述,而忽略了人这个神圣的生命。在他

们眼中,癌症是不治之症,必死无疑,很多病人就是在恐惧之中了了此生。 而现年85岁的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在19年前被诊断为直肠癌,经历了一系列的诊疗,

至今在用手中的指挥棒诠释着生命的赞歌。

三、 外感与内邪

中医将气血调和、不偏不倚的人称为“平人”,这是一个动态的词语,人体与外界环境和

内在气血是相协调的,若是一方不合,则称为“生病”。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感冒。常人感

冒后就去医院打些抗生素和挂瓶盐水,不管你的感冒症状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这样的方式。

因为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只要杀掉这些病毒就行了。但是试问一下,我们每个人

都会和病毒接触,为什么不整天感染?因为我们有免疫和调节力能抵御。所以中医的出发点

是恢复你的动态平衡,让自己的身体将外界致病因子赶走。 外来的邪气有六种,称为“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每种邪气侵袭人体所造成感冒症状

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症下药。如风寒袭表,造成恶寒发热、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等

症,这就需要一股热气将堵塞的毛孔打开,把寒气赶走,方法就是辛温发汗。我家人伤寒感冒从不去医院,都是自己买些中成药一吃在凌晨时趁着阳气生发的时候一

发汗,第二天照常上班。但我往往忽略发汗的禁忌,作者在书中就疾言厉色地列举了数个发

汗的禁忌症,其中一个;脉沉咽燥,病已入里大便不通者不可发汗。看到这里我不禁冒汗,

记得一次我妹妹发烧感冒,我给她吃了辛温解表的药,她一晚上没出汗,倒是喝了好几水瓶

的热水,还好庆幸的是第二天退烧了。为什么光喝水不出汗?因为病已从太阳经快要入到阳

明经了,不在肌表,热邪伤津。辛温解表是对的,但是还需要补养阴液,不然病后咽干口噪

咳嗽。

四、 吐法

现在人耽于淫乐,以酒为浆,喝酒的人都知道吐是个解酒的好办法,这是因为酒和糟粕

积聚在胃中,“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也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式,书中作者讲到医学大家

张从正的一个旧交在三年前一个夏天喝了数升冷酒,在左胁下逐渐形成一个积块,积块越来

越大,并感胀闷疼痛。张从正诊察了他的脉象,发现他的双脉沉实有力,于是认为是冷酒积

滞在体内不化,就给他用了吐法。结果病人吐了两三升液体,液体就和三年前喝下去的冷酒

类似,甚至还有酒香。看到此,不免感慨中医的神奇。 此章节后作者列出张从正在他的《儒门事亲》中所提到的8条“不可吐”的禁忌症,其

中一条是“病人颇读医书,实非深解者不可吐”。这句话重啊,现在很多人对一些领域一窍不

通或者三脚猫的功夫,借着媒体的作用便整天攻击某些篇二:脾胃论读书笔记本科生读书笔记 题目 (中文):

(英文): 学

指导

所在

完成读脾胃论有感 rea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of inductive 号:

201117450059名: 王溯源业: 中医七年制 教师: 无 院部: 中医学院 时间: 2015

年1月 中文摘要: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中创立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枢纽、

内伤热中治法方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脾胃论学说, 对于丰富与发展祖国医学, 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后人调治疾病, 维护健康, 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他关于脏腑病机的研究及脾胃学

说的理论更为历代诸多名家所推崇, 如后世温补学派的代表薛立斋,李中梓, 以及温病大家

叶天士的胃阴学说等均在传承其学说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色。 english abstract: li dongheng in his masterpiece i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was founded with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vigour, spleen and

stomach for nutrients lift hub, internal heat treatment, etc.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the formulas for the ri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he posterity

modulation disease, health maintenanc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especially

his research on pathogenesis zang-fu organs and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more past many famous artists, such as the later removing school

representatives, shelly jai li zhongzi, and the stomach yin theory of warm disease

everyone ye tianshi both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its theory, formed their ow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李杲,字明之,号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生活于金大定二 十年至南宋淳佑十一年,他精研《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深入探讨脾胃与元气

的关系,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诸多疾病从脾

胃论治,创立了脾胃学说,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对中医

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代表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兰室秘藏》等。 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

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 饮食自倍, 则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

也”。说明脾胃是元气之本, 元气是健康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 元气衰则疾病生,这是其脾

胃学说的基本观点。对于脾胃所以受病, 李东垣提出3种常见原因: 饮食不洁伤胃; 劳倦过

度伤脾; 七情所伤。李东垣认为,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则胃病, 形

体劳役则脾病, 喜怒忧恐则损耗元气, 三者在内伤脾胃病中互为因果, 相互交错。饮食先伤

胃, 胃伤之后伤及脾; 劳倦先伤脾, 脾伤之后伤及胃; 五志七情太过则影响脾胃阴阳升降,

进而引起气机紊乱, 气血不和而内伤脏腑经络,这是脾胃病的一般发病规律。因此, 无论是饮

食伤胃及脾还是劳役伤脾及胃, 抑或七情损耗元气, 均可造成脾胃虚弱的病理状态, 即使是

六淫外感致病也多有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的内因, 这就是李东垣倡导的升阳益气, 补脾健胃

的理论依据。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 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 均是由于人体气虚。

即疾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 而气之所以不足, 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身生之精气也, 非胃气不

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曰:“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

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 元气又是人身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 元气衰则疾病

所由生。因此, 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 可见脾胃健运, 升则上输心肺, 降则下归肝肾与膀胱, 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

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

则内而五脏六腑, 外而四肢九窍, 均会发生种种病变。非常重视升发脾之阳气, 在治疗时喜

用升麻、柴胡之类药物, 以遂其生升之性。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 元气不足, 诸病所生等论点, 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 从而构

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 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 二者相反

相成。李杲认为方剂之中, 每一药物的气味属性对于其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提出

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之论。李杲通过升提脾气、和降胃气、清升浊降, 而使阴阳各归其位, 气

机运行畅达, 内则五脏之气和顺调达, 外则顺应天地四时之气。李东垣论治脾胃病治则特点:1首创甘温除热法,甘温除大热是指以味甘性温的药物为

主要组成方剂, 治疗因中气不足或气虚血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代表方

剂为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首见于《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2 立足脾 胃,五脏相关。3 寒温并用。东垣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惟当以辛甘

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热者寒之”,此清热法运用其一也; 其二,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若一味补气升阳,恐过之为反;其三,脾胃虚气血化生不足,气虚

则阳气不升,阳热内郁,血虚阴亏则生阴火。故升阳泻火,甘温除热,即寒温并用为东垣组

方绝妙之处。配伍用药特点临证多配风药小制其剂。分主辅,重引经,兼顾“四气” 李氏不

但重视对脾胃病基本治法的应用,而且还相当重视主辅药的配伍及引经药的运用,与此同时

又不忽视药物的“升降浮沉”。药量轻,用风药,改散扶胃。篇三:读书笔记之中医诊治精要

一、诊断提纲-标本寒热虚实表里

(1)标本-病之先后缓急也。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凡治病者当急其所当急,缓其

所当缓,先其所为先,后其所当后。

(2)虚实-言人体气之强弱;言病邪气之盛衰也。体虚邪实以正邪兼顾。 ?气急,喘常为虚;上气为实。喘常无痰,纵有痰亦应先治其喘,治其虚也。上气常有痰,先降其痰则气自平,治其实也。风寒之痰,实也;久咳之痰虚也;痰饮之痰,虚实相杂也,宜虚实兼治。?泄泻常由积滞而生,骤然成积,积而不及化者为实;脾运不健,食耴积而不化者为虚。

实者消麿推荡之,虚则健脾温运之。?肿胀,先胀于内,后胀于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气色红亮,声音高爽,实也。先胀

于外,后胀于内,小便清白,大便溏泻,气色枯白,语音低怯,虚也。损益之法--实者损之,虚者益之。损之以时,益之以道。破实而不碍正,补虚而不碍

邪。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3)表里-察病之内外,病势之深浅。

(4)寒热-病之进退

一病之作,必有寒热,而寒热遂可以察病机。

二、四诊

(一)望诊--察神(神宜藏不宜显,望而知之)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藏于气,气耗神丧。清亮言语,精彩目光,肌肉不削,气息如

常,二便不脱,当判神怯。目暗光短,言语颠狂,形羸色败,寻衣摸床,睛定目陷,统号神

亡。 眼胞内陷而短,不能遮精,有因吐泻得之,皆主神亡。考神之所以外露者,由于气(水谷之气应时而生,肾精之气应时而生) 神于言语、目光见其端;于形体、气息见其根。

(二)辨色--(1)五脏主色-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色见皮外:

白则当皮,赤则当脉,青则当筋,黄则当肉,黑则当骨。色则辨而知之。

白色见则恶寒喷嚏,赤色见则舌红口干,青色见则筋痛筋急,黑色见则腹胀背痛,黄色

见则倦怠身重是也。

(2)色之善恶-睛明五色,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

欲如盐;青欲如苍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不

欲如地苍。睛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 色--隐然于肌表

睛明穴当细辨之--五脏之气,变化于睛明之间,亦隐现于面颊、印堂之部。 瞳神--测精之盛衰,病之深浅。 善色--明亮含蓄;恶色--晦冥暴露回光返照,其色多暴露。

(3)色之生克--正色正病,为病多顺;病色交错,为病多逆;母乘子顺,子乘母逆;

相克逆凶,相生顺吉。

子病母健--可治

病能克色,其病不加;色能克病,其病必凶。(生克之说,仅供参考)

(4)色脉之合--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

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病人素禀,有阴脏阳脏之殊;脉有异常人者,未可全拘于色脉之合。首要在察其神,次

探其胃气之有无。

(5)四时之色--春宜微青,夏宜微赤,秋宜微白,冬宜微黑。太过为病,不及非正。

(6)五色主病--黄赤风热(阳邪热邪风邪),青白主寒(阴、水、寒邪),青黑为痛,

甚则痹挛;恍白脱血,微黑水寒;痿黄诸虚(湿滞),颧赤痨缠(阴虚火旺)。色青肝病,多善怒两胁作痛,左有动气,诸风掉眩,转筋拘挛,疝病耳聋,右腹作胀,

暴逆作吐,目视慌,常见警惕。色赤心病,多喜或悲,舌红口干,脐上动气,心胸痛烦,健忘惊悸,怔忡不安,实狂昏

冒。 色黄脾病,多善忧,当脐动气,思虑食少,倦怠乏力,腹满肠鸣,痛而下痢,实则身重,

胀满便闭。

黄而兼赤为风,黄而膏润为脓。色白肺病,为善悲,胁右动气,沥淅寒热,咳唾喷嚏,喘呼气促,肤痛胸痹,虚则气短,


中医经典读书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698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