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广州博物馆图片

广州博物馆图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6 06:49:36 | 移动端:广州博物馆图片

篇一: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

Guangdong Province Museum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中山大学旧址。1957年筹建,1959年开放。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广州鲁迅纪念馆属其领导。该馆藏品以地方文物为主,共12.4万多件。一级藏品 300多件。珍品有全国仅有的宋代陈容墨龙图,以及清代猴王端砚,北宋熙宁元年(1068)白釉释迦牟尼像。该馆陈列面积2197平方米,陈列大楼的南边,露天陈列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的 3尊铁炮以及 300 多年前坠落在英德县的一块 8000多斤重的陨铁。《广东古代史》陈列,共有展品2123件,系统地展示广东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历史。《广东近代史》陈列,展品1244件。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东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以及洋务运动时期广东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和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还介绍了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和同盟会的成立及其在两广发动的多次武装起义,着重表现了辛亥年“三·一九”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该馆先后与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澳门贾梅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 《石湾陶瓷》、《明清广东法书》、《广东先秦出土文物》、《苏六朋书画》、《广东唐窑址出土陶瓷》、《广东出土晋唐文物》等展览。该馆编辑出版有《西沙文物》、《潮州笔架山宋代窑址发掘报告》、《广东近代史图片集》、《广东省博物馆藏画集》。与外单位联合编辑出版有《石湾陶展》、《广东明清藏画》、《广东出土先秦文物》、《苏六朋画》、《广东唐宋窑址出土陶瓷》、《广东出土晋唐文物》等图录。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透视图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设计方案中,博物馆作为独特的文化标记,被构思为一件宏大的艺术品,如精雕细琢的漆盒、玉碗或铜鼎,盛载着文物精品。博物馆的空间组织概念源于传统艺术的象牙球,各功能分区、建筑结构和楼宇设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效而经济。层层相扣的建筑空间,既吸引观众不断深入“宝盒”内部,也便于观众回廊、展厅和后勤服务区等功能区实现视觉上和实质上的分离。新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采用巨型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在中部沿边长67.5米的方形四周布置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在剪力墙上端设置8榀跨度为67.5米且两端各悬挑23米、高6.5米的大型空间钢桁架,沿悬臂桁架外端设4榀封口桁架,再在封口桁架下伸边长6米的箱型钢吊杆,悬吊3~4层楼面体系。这种悬吊结构体系,在国内尚属罕见,在境外也只有德国宝马汽车大厦、香港汇丰银行等极少个案。 新馆建筑设备先进,设施一流,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管理、信息通信、网络应用和音视频等智能化系统。文物库房和部分展馆实现恒温恒湿和气体消防。 由博物馆大厅向外延伸为绿化园林,与文化艺术广场融为一体。绿化设计如盛载宝物下的丝绸,散落有致,形成城市中的一个表演舞台。 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的主设计师严迅奇先生是世界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之一,曾获巴黎巴士底歌剧院设计竞赛第一名,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主要业绩包括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天津国际展览中心、香港会展中心、香港新机场中环大厅、北京希尔顿酒店、博鳌蓝色海岸等。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的国内合作单位是广东省资深设计机构——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著名业绩包括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2号楼改扩建、广东国际大厦等。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鸟瞰图网址:

篇二:广东省博物馆

新馆介绍:

广东省博物馆新馆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三大文化设施之一。新馆占地面积4102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98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44.5米,地下1层,地上5层。位于广州市核心商务区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西面是广州大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望。环境优美,交通可达性好。四座文化设施并列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花城广场上,与中央林荫大道、滨江绿化带共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将构成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馆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新馆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新馆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新馆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包括安全防范、设备管理、信息通信、网络应用和音视频等智能化系统。文物库房和部分展馆实现恒温恒湿和气体消防。

展览介绍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一千五百多件/套,照片三百多张。作为新馆三大基本陈列之一,该展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广东从马坝人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变迁。其中长达四十米的猎德龙舟、迄今发现的国内唯一一套广州外销壁纸、雕工精湛的象牙雕镂空提盒、国内罕见的詹天佑亲笔签名的《京张路工摄影》相册等都是该展览的亮点。

陈列部人员始终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结合专业人员对广东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在内容的编排和组织上充分体现了南粤大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在形式设计上,镶嵌历史元素的广东海陆图、大型历史主题油画、大型壁画与建筑相结合的复原场景、近代名人雕塑群等艺术设计使该陈列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处处洋溢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

“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共四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分别是南粤源流、扬帆世界、继往开来和粤海烽火。

走进序厅,迎面而来的是气势恢宏的广东海陆图。在以卫星地图为蓝本的墙面上,代表广东历史文化的各种元素在南粤大地和浩瀚南海上隐约浮现,序厅设计大胆创新地将时空高度融合。

第一篇“南粤源流”追溯了广东人的来源、民族融合的过程以及广东三大主体民系的形成和民俗文化特色。马坝人头骨、双肩石器、南越王油画、广府茶楼、猎德龙舟、潮州大吴泥塑、客家围屋……观众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一个生动立体的南粤。

第二篇“扬帆世界”带领观众进入海上丝绸之路,体验广东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精彩历程。满载瓷器的广船,聚集奇异洋货的十三行,精美绝伦的广彩、广雕以及风靡一时的外销画,中西合璧的风格处处都在述说着广东的开放与兼容。

在第三篇“继往开来”中,“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名人共同演绎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近代风云。抗英图强的志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维新运动的领袖、辛亥革命的先驱、国共合作的元勋、民族工商业的开拓者……无数仁人志士和栋梁之才化作点点繁星,在南粤大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第四篇“粤海烽火”向观众讲述了广东军民血与火的抗日史诗。一幅幅黑白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南粤儿女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与序厅的广东海陆图相呼应,展览的结束部分展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南海。海纳百川,奔流不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广东人民满怀希望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宋元绘画与历代书法展览

展览陈列的是唐宋以来直至20世纪前期的馆藏书画珍品 ,时间跨度近千年,所涉书画家近两百人。这些作品凝聚着艺术家的生命意志。该展览中,北宋的《群峰晴雪图》与南宋陈容的《墨龙图》堪称镇馆之宝。而元人的《黄鹤楼图》和《竹石图》,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历史价值都相当高。

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历代书法是馆藏文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时代上看,最早可上溯到北魏、隋唐和宋人的写经。眀元以降,直到近现代,均有书法名家作品庋藏,精品甚多。

从地域上看,既有活跃于主流书坛的书法名家,也有代表广东书法风貌的岭南名家,体现出广东省博物馆所藏书法的地方特色。

馆藏历代陶瓷展览

展览以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为线索,以馆藏陶瓷文物为依托,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陶瓷从产生、发展、到兴盛的历史。展览近300件文物,从工艺的进步、器物的演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面貌。

陶瓷展厅共800多平方米,展览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见窑火——陶器的起源与瓷器的滥觞”,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展现陶器和瓷器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

第二部分“瓷国崛起——陶瓷的发展期”,展示了隋唐至宋辽金这一历史时期,中国陶瓷迅猛发展的面貌,全国各主要著名窑口,以及辽瓷、金代瓷器等。

第三部分“各领风骚——陶瓷的鼎盛期”,反映了元、明、清时期中国古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的面貌。 此部分除了展示全国各重要窑口如龙泉窑、德化窑、磁州窑、宜兴紫砂等器物外,着重展示了景德镇窑瓷器的辉煌——青花瓷、颜色釉瓷、釉里红、粉彩瓷等各领风骚,官窑与民窑制品争相辉映。

第四部分“南国明珠——广东陶瓷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着重介绍广东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其外销的状况,力图全面反映广东陶瓷发展的历史和地位,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端砚艺术展览

展示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叙述通俗,力求使观众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兴趣。

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砚林回溯”,概要介绍砚的源流、端砚的发展历史和时代特色。

第二部分“石质粹美”,对端石独特的自然属性加以介绍。

第三部分“神工鬼斧”,从工艺流程、雕刻技法、砚形砚式、装饰题材、因材施艺五个方面对端砚的工艺加以展示介绍。

第四部分“镌诗题铭”,以50余件明清时期镌有铭文的端砚,展示更加深沉的砚文化内涵。

潮州木雕艺术展览

展览分源流篇、制作篇、艺术篇、器用篇、欣赏篇,展出木雕实物200多件(套),品类丰富,精品叠出,如场面宏阔、精细入微的描金漆画诗经意境图大寿屏,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圆雕蟹篓,还有造型独特、精雕细刻的神龛、神亭、神轿、薰炉罩、馔盒、糖果架、纸煤筒……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广东博物馆充分利用高大宽敞的展厅空间,逼真地复原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让观众在浓郁的潮汕文化氛围中赏心悦目地观赏、流连,充分领略到潮州木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

《粤山秀水 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是广东省博物馆最重要的固定陈列之一,在近4000平方米、高度由8米到22米的高大空间内,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共7个主题展览纳入其中,展线总长度达到1221米,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一、“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利用大型模拟景观、大型背景画和在显示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的高清地貌图片,形象地展示出广东的丹霞山、湖光岩、西樵山、阳春、深圳大鹏半岛、封开、恩平等七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七星岩、鼎湖山、罗浮山、莲花山等景貌,并重点展现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岩熔、海蚀遗迹、火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地貌,使观众在“游览”广东名山秀水的同时,获知相关的地质地貌常识。

二、“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实际与“地质地貌馆”同处一个空间,前者的展柜被巧妙地嵌入在模拟的大型山体之中,恰似埋藏于山体中之宝藏,与展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相互呼应之妙趣。展览通过矿石标本、矿山图片、趣味模型、漫画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广东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用途,使观众对广东的矿产资源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石之精灵——宝石馆”是在形式上与新馆独特的建筑外形相呼应的展厅,真正体会到“盛满珍宝的宝盒”的意念,使观众在欣赏精美宝玉石的同时,了解相关矿物的知识。展览中以宝玉石原矿、琢型宝石、玉石雕件和相关文物对应展出的形式着重介绍了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及文房石等,同时突出介绍了广东在宝玉石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龙头地位。

四、“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通过百余件腊叶标本、包埋标本、塑化标本等不同类型的标本,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使观众初步了解何首乌、巴戟、沉香、春砂仁、广陈皮、广佛手、广藿香、穿心莲和化州橘红等独具特色的“南药”,并通过广东医事、百草堂等场景使观众了解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广东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反映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五、“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中重点向观众介绍了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广东所拥有的丰富而独具岭南特色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展览分为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灌丛、田间、草地景观和湿地景观三个大部分,每个部分采用大量的剥制和模制标本,与相应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中还加入了多个知识窗、趣味园和互动问答等项目,在调动观众兴趣的同时传授各种小知识,并使观众更加意识到人类与野生动物朋友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利用新馆特有的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观众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穿插其中的趣味园和知识窗等寓教于乐,使观众快乐收获知识

七、“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各地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化石和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古脊椎动物骨架标本为载体,结合复原图、科普漫画和多媒体等表现形式,详细讲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向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古生物发生、进化和消亡的知识平台,呼唤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镇馆之宝

“一石三砚” 之首——千金猴王砚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年代:晚清

展出情况:公众开放

端砚历来被视为“文房四宝”之一,广东的“一石三砚”更是名闻天下,世所罕见。三砚之

中,又以千金猴王砚为首。

一石三砚,每一方都酷似一只动物之形,为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世上奇观。这三方砚中,一方似猴,为千金猴王砚;一方如鹤,为鹤砚;一方像卧牛,为青牛砚。现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千金猴王砚和鹤砚,另外一尊青牛砚始终不见踪影。

千金猴王砚为三大名砚之首,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一石三砚颇有由来。清朝张之洞做两广总督时,他有名何姓顾问在肇庆主持开发大西洞,得到一块上等石料,遂请名匠依形制作了这三方砚台。这种天然的名石与能工巧匠的雕刻,使得这三方砚台成为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

千金猴王砚边刻有“光绪壬辰禺山何氏闲叟珍藏”,原为张之洞幕僚何蓬洲及后代珍藏。由于名声实在太大,许多人都想得到,抗日战争中,何氏后代将砚卖给一位古董商,后又辗转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后再为接收大员所掠夺,后再度流落民间。上世纪50年代,收藏该砚的主人将其卖给一位姓邓的先生,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得知后立即买下此砚,后再转让给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最终落户省博物馆。

其它珍品

信宜铜盉(西周):1974年出土于广东信宜,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西周青铜盉。铜盉的出土为研究中国岭南地区秦汉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为广东出土的古代最精美的青铜器之一。

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元代):元青花人物瓷瓶存世稀少,据说大概只有300件,并且2/3流失海外。这件器物内口沿绘一周缠枝花纹,腹部主体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足壁是如意纹。青色花调淡雅,胎细白,釉汁滋润,白中闪青,在瓶底釉下书写了青花“又”字。

陈容《墨龙图轴》(南宋):《墨龙图》是南宋画家陈容的绘画精品, 代表南宋时期画龙的最高水平。用两幅绢拼接而成,绢质和色泽十分完好,画面描绘的是一条飞龙腾跃云天的景象。陈容的作品真迹流传下来的并不多,有两件流失海外,这件《墨龙图》轴是了陈容最大、最精彩的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阳春孔雀石:中国孔雀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与湖北,现已停止开采。广东阳春石菉孔雀石开采于清代,储备量居全国之首。该孔雀石块体硕大,为目前国内博物馆所藏的最大一块孔雀石。该孔雀石集钟乳柱状、结核状、葡萄状、洞体等形态于一身,呈翠绿、墨绿及粉绿色,具明显丝绢光泽与绒毛状质感,体大、质优、形美,非常罕见。

青玉镂雕龙穿牡丹钮(元):玉钮以新疆和阗青玉立体镂通琢成,钮呈椭圆形柱状,留皮巧色牡丹龙纹,牡丹花盛叶茂,五爪龙纹双鹿角,粗眉大眼,张口露齿,毛发后披,龙身盘绕穿行于牡丹花草丛中。为目前所知国内博物馆馆藏最大的玉钮,堪称“钮王”。

景德镇官窑胭脂红釉罐(清·雍正):胭脂红釉是以黄金为着色剂的低温粉红色釉的一种,含金量大约万分之一,极为珍贵,清康熙末年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故又称洋红。胭脂红釉器全部是官窑制品,至清末一直都有生产,但以雍正、乾隆两朝最精。

篇三:暑期不得不带孩子去的“高大上”博物馆(广东篇)

暑假来了,家长们都想让孩子过一个既有意义又有欢乐的暑假吧。小编今天为大家盘点了广东几处“高大上”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家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找个好天气,带着孩子一起去欢乐吧。

一、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分为历史馆、自然馆、艺术馆和临展馆四大部分。建筑结构新颖,设计独特,运用“宝盒”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陈列展览以广东历史文化、艺术、自然为三大主要陈列方向,在展陈内容编写上遵循功能、经济、创新、信息、科技、艺术、合理的原则,充分反映了岭南文化的独特个性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水平。

看点:

1、FUN眼看北美。面向6-13周岁儿童。 想知道北美洲大陆有哪些善良又智慧的原住民吗?想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吗?他们的特色美食、精美的民族服饰以及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都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参加“FUN眼看北美”导赏活动,携手讲解员,共同进入这次穿越世纪的旅行,感受原汁原味的北美土著生活,领略北美狂野浪漫的文化,完成精美的手绘学习纸。看展览,涨知识,听故事,品趣味,答问题,领奖品,心动的你快来参加吧!别忘记提前网上预约报名!

2、吴家作坊?快乐涂鸦。活动分为5-12岁亲子场、13岁以上普通场。带领您重回大师生活过的江南小巷,写生走过的祖国河山,通过对画作的赏析,领略笔触交错下的精巧灵动,感受彩墨起落间的风土人情。借鉴吴冠中绘画中的点、线、面元素,DIY一幅自己的“吴家画作”,让您对吴冠中及其笔墨有更深一步的体会。别忘记提前网上预约报名!

二、广东科学中心

大型科学活动场所,馆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8个常设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

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科技影院;数字家庭体验馆、开放实验室和多个临时主题展区。展品采用多种高新技术,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技知识。

看点:

儿童天地。主要面向12岁以下儿童的科普乐园,根据该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和相关教育理论,从儿童的经验、观察视角以及认知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科学探究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儿童了解与日常生活和周围世界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小朋友的童年生活感受和经历,使其保持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将综合陈列大楼、古墓保护区、主体陈列大楼几个不同序列的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遗址博物馆的群体气派,是岭南现代建筑的一个辉煌代表,曾获得六项国内外建筑大奖。博物馆现藏陶瓷枕多达400余件,制作年代由唐迄民国,以宋、金为主,数量之多、品质之精、窑口之广在国内同类收藏品中均属罕见。

看点:

南博之夏。7月和8月进行不同安排,每周一至周日,均有互动活动可以玩。从7月14日至8月3日,每周一15时,专人讲解“舌尖上的南越国”,周二可以在南越剧场扮演南越国人,周三和周四南越工坊安排不同的动手活动。所有的活动安排,在8月4日至8月24日,将更换全新的内容。活动的40天里,将提供22个互动项目。所有“南博之夏”活动,均需要提前预约,未成年参与免费,陪伴的大人需购买博物馆门票。

四、广州艺术博物院

华南地区大型的艺术类博物馆,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和休闲为一体。收藏以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特别是以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为

重点,兼顾其他门类的历代艺术品,藏品类别包括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彩画、漫画、漆画、雕塑、唐卡、铜器、陶瓷、木器、剪纸等。藏品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当代,其中不少为国宝级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看点:

5天夏令营品味创作西关骑楼。艺博院的夏令营开始报名啦!今年的暑期夏令营,艺博院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创作一张十米的长画,用绘画、手工、装饰等方法,创作一张上下九步行街为主题的长卷。夏令营时间设在7月22日-7月26日,每天的9:15—11:30。夏令营每天先安排一个艺术展览,为小朋友们作详细导览,之后再动手创作长卷。

五、广东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实行免费开放,观众需持有效证件经过安检方可进入美术馆。该馆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馆内有十二个展览厅和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大型展览和不同题材的展览。还有多功能艺术交流厅,户外雕塑区和绿化区。室内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户外展区面积5000平方米,常设陈列展览将以馆藏近现代沿海艺术作品和广东当代美术作品。

看点:

主题活动:一起看展览、艺术工作坊??

一起看展览活动中艺术家将与观众分享他的创作灵感,介绍画作背后的故事。艺术工作坊定期举行不同主题体验工作坊,曾推出“黑白关系木刻版画体验工作坊”、“炎炎夏日印版画”等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指导观众动手制作,直观体验艺术独有的乐趣,特别是通过工作坊的体验开拓孩子的眼界,激发和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各馆信息一览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把它分享给朋友们吧!


广州博物馆图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14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