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名著读后感
仁〃智〃义
——浅评《三国演义》与《西游记》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吴立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题记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的确也是这样。我认为,在人物描写这方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有一拼。
仁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他描写成了“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仁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是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的一面,给人以一种“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他的“仁”,但又给人留下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这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西晋史学家陈寿对历史上刘备的评价是“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是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就是他为人做事不折不挠,不肯屈居他人之下,最终才成就了他的帝位。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他的原型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他是遗腹子,自幼在
寺庙中长大。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迁移到京城著名的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去求取真经。
与刘备一样,唐僧,这个《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也体现了“仁”的这种品质。例如,在“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中,虽然那一家三口都是白骨精变化而成,但我认为唐僧并不知情,应不算错,因为他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星”,而且他是出家人,向来讲究以慈悲为怀。
智
《三国演义》中,要说到“智”,当仁不让的便是诸葛亮了。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这样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经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是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为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由此可见,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他性格活泼聪明,机智勇敢,嫉恶如仇。如今,孙悟空在中国俨然已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孙悟空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收的第一个徒弟。他原来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就下了孙悟空。他感慨不已,经观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最终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义
我个人认为,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主公最忠心的是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莫敌”一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忠诚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不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可谋的武将性格。但在小说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了“义”的化身。
当然,提到“义”,在小说《西游记》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沙悟净了。沙悟净,也叫沙和尚。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却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做了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尽管在取经的路上,常有挫折,每在这时,猪八戒总是嚷嚷着要“散伙”,但是沙和尚却没有这样想。还是在“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中,作者用了为数不多的笔墨,但是却将沙和尚的忠义表现地淋漓尽致。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西游记》,都有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样也是我们民族的美德:以仁待人,以智待事,以义待人!
所有具有民族气息的中国小说都是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颗闪耀的星星,正是这些闪耀的光芒,让我们的历史更加地辉煌、夺目!
篇二:《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3篇
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3篇 你读过《西游记》吗?《西游记》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所以学习啦小编精心挑选了3篇西游记的读书笔记,都是1000字的,供您阅读参考: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1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长篇的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对于很多的读者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我也是这部小说的痴迷者。
小时候,我听着大人们讲着孙悟空大闹天宫,便幻想:要是自己可以成为孙悟空,和那些天神们一一过招,那该是多么威武的一件事啊!略微长大之后,我更是在电视剧中看见了“齐天大圣”高大形象,他带领群猴,头顶紫金冠,身着锁子黄金甲,肩挂红色斗篷,足蹬一双步云履,火眼金睛闪烁,金箍棒挥舞,把天兵天将打得四处逃窜,好不威风?然而,现在的我,看上了西游记小说的我,有进入了新的意境。
是和书中人物近距离接触交流的意境,是和作者的心灵的沟通。这第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小说的重点描写对象:“齐天大圣”孙悟空!小说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在发生着很多的变化。有角色的变化:他从一个神奇临世的石猴到猴山的大王,自然体现着悟空天生的独一
无二,是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而他远渡重洋到菩提祖师门下拜师学艺,更加表现出他的坚持倔强,在学艺中,他所表现出的机智聪颖更是让读者对他关爱有加。而后来的悟空大闹天宫,把天神们收拾的服服帖帖,更加展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和比自己强大数倍的势力作斗争的一种勇气!这是小说的初步通过孙悟空的种种行为和斗争,以幻化的形式曲折反映现实,从而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的权威,坚决向统治阶级作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也不禁让人们佩服作者的这种写作的手法。小说在对孙悟空跟随唐僧后的情节也有所刻画,在读者的面前展现了一个聪明,机智,任劳任怨 忠心耿耿的好徒弟。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嫉恶如仇的大英雄。一个身披浪漫主义色彩,降妖除魔,除恶务尽的主角形象。
第二个人物则是唐三藏,可以说,唐僧没有什么本领,他似乎只会给他的三个徒弟添乱。他是一个凡人,而且肉眼不识妖魔,自己天生的慈悲心肠只会搅乱悟空的降妖,从而让妖精接二连三的逃跑。但是,我们是看习惯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所以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悟空和唐僧作比较,这当然是不公平的!唐僧他作为一个凡人,可以有如此的意志和信心,把抵达西域作为自己的终身的目标,并 且矢志不渝,这是十分的难能可贵的!所以唐僧这个人物也十分的值得敬佩!第三个人物是读者的笑料:八戒!他好吃懒做,有贪恋美色,有时还在唐僧与孙悟空之间挑拨离间,从而让孙悟空没少吃紧箍咒!但
是,八戒在保护师傅时,可谓是不留余力的!在战场上,他是孙悟空的一个好帮手。在悟空被抓走时,又是他去搬的救兵。可以说他是一个对师傅忠心耿耿的好徒弟。第四个人物是唐僧的三他的沙僧,沙僧这个人物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点!他一路任劳任怨,不言放弃,在八戒和悟空斗嘴时,他又是一个和事佬,在水中擒妖时,他也是主力干将!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完《西游记》,心中便存着一股意犹未尽之意。《西游记》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事。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有团结就可以化险为夷,有对世态事态的新的认识。。。。。。
一本好书可以陪伴一个人一生一世,何不捧起身边的一本书,好好的品味呢?
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2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这一百花园中的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故事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读了《西游记》这本名著,使我深受启发。他让我深深得知道:成功是一个多么的令人羡慕的字眼啊!想要成功,那一定是得也必须持之以恒。
《西游记》每个人都会喜爱它不同的一些地方: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
背景、社会现象。可我却十分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孙悟空,他可真是自由的化生:闯龙宫,闹天宫,在花果山上称王。他还十分的勇敢,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师傅,即使师傅被妖怪抓住,第一个奋不顾身,去救师傅的人却是他。他这种鲜活的形象给予我们一种要有责任心,一种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说到吃,大家一定会想到贪吃懒惰的二师兄猪八戒:他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打下人间,又错投猪胎,面部象猪一样,虽然他丑陋,但他也有优点:他憨厚淳朴,吃苦耐劳,对妖魔斗争也很勇敢,可同时他的缺点也有不少:他贪谗好色,无心取经,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猪八戒时而自私懒惰,时而真情流露深受读者的喜爱。
《西游记》里最勤劳的非沙僧莫属了,他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八戒那样花痴不改,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从不左顾右盼,谨守佛门戒律。我认为在《西游记》中吴老先生为什么会刻画出沙僧这样忠心耿耿的人物是因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瑕想一下,没有他的取经之路,互不服气的孙悟空、猪八戒二人的争吵会把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没等妖怪来袭,唐僧就先被两个徒弟气吐血了!尽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广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们便发出一声赞叹:憨厚的人是最可爱的!
师傅唐僧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个凡夫俗子,可却能让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及天蓬元帅、卷帘将军死心踏地,紧紧跟随。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风餐露宿,食不裹腹,险象环生,而唐僧的三个徒弟却乐此不彼,毫无怨言,为何?只能说明唐僧领导有方,他的高超之处就在于善于编织的的一切。
由于,唐僧四人的团结一心,九九八十一难早已不在话下;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勇敢,天蓬元帅猪八戒的贪吃,卷帘大将沙僧的忠心耿耿,师傅唐僧的领导有方…这些人物的形象想必早已在你的脑海中深深地刻下…正是他们这种负有责任心,勇敢,忠心耿耿…的精神打动了我们。
西游记读书笔记1000字3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多伤呢……
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令我感叹不已。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佛祖让自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敢,他不怕困难,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师父被抓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出师父。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篇三:《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我的心目中它是四大名著中最成功的一部。众所周知,一部《西游记》在整个华人圈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神兽老人和小孩的喜爱,是一个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四大名著中,它的结局算是最功德圆满的了。它成功的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的经典形象。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也是一部规模宏伟的精品巨著。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位置。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天竺去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次遇到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经之旅。相对于小说,大家都比较爱看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演得可谓是经典啊,深入人心。不过《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涵了许多可以细细品味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孩子们喜欢情节的离奇与绝妙;成人喜欢其充满正义、善良真诚、乐观勇敢、自信与执着的人物精神;娱者爱其可以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与艺术享受;学子恋其可以久久赏读,品味其中深涵的学术韵味;而智者可以从中体会更多的生活哲理……文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火眼睛睛、有情有义的“齐天大圣”,面对妖魔鬼怪决不退却低头,敢于斗争,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虽说猪八戒不
能与孙悟空媲美,但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于和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虽有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等的一些毛病,不过在取经路上还是出了不少力,所以不是一个被否定的角色。沙僧则是一个老实、吃苦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塑造最给力的当属孙悟空莫属了。有些小孩看完《西游记》后还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你呀,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还有就是小孩在家里把家弄的乱糟糟的,人们就用“大闹天宫”来形容他,可见人们对孙悟空是最喜欢的。
如今,每年暑假,央视总会放起那经典的《西游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将会被吸引,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会铭记它。吴承恩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位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充满离奇的、曲折的、梦幻的甚至于永恒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