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血透室院感培训

血透室院感培训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17 14:35:03 | 移动端:血透室院感培训

篇一: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测Word 文档 (8)

目 录

1、血透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小组???????????2

2、血液净化医院感染控制方案????????????3

3、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5

4、透析治疗间消毒隔离制度?????????????7

5、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7

6、透析设备消毒管理制度??????????????8

7、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8

8、“84”消毒液的配制???????????????9

9、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度??????????????.10

10、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1

1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的措施???????11

12、医疗废物分类原则???????????????12

13、医院污物管理的暂行规定????????????13

14、血液净化室感染爆发应急处理预案????????14

一、血透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杜 娟

成员:杨 红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六、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七、有针对性进行目标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医院感染发病率。

八、定期对本科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器械消毒液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做好登记,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九、按月参加医院组织召开的医院感染管理例会。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及医院感染办指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

二、负责监督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三、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四、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五、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督促主管医生填报登记卡,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督促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好科室登记工作。

六、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囚,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人控制工作。

七、负责组织对本科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

八、监督和指导本科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感染病人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一、在护理部及感染办指导下负责参与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负责督促本科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三、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业务学习。

四、督促检查本科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等项工作。

五、负责做好本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不合格者予以反馈。

六、对住院病人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指导和宣教工作。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五、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六、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控感科。

二、血液净化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透析病人是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人员,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成效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密切相关,为提高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目的:降低血液净化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标:杜绝血液净化过程中的感染及交叉感染。

措施:

1、 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 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污染区包括:透析治疗间、候诊室、患者更衣室、污物处理间 等。

2、 每月对透析治疗间、隔离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进行卫生学检测。当有医院感 染流行,情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 测。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反 渗水出口、透析液进口及出口。检查结果超过参考标准时须再 复查。

检查结果需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的Ⅲ类环境

篇二: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血液透析患者通常贫血、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同时也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人群,笔者通过分析该院血液透析室目前院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环境管理、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对患者及其家属管理等措施,减少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 院感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几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院内感染已成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血液透析作为有效替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往往受透析患者自身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血管通路建立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使其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影响透析质量;同时,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也是血液透析患者[2]。笔者通过分析该院血液透析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血液透析室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中普遍存在着:①与血液透析院感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或制度落实不彻

底;②没有相关的监督制度保障各项制度的切实执行;③参加血透专科培训的医务人员较少,医院对感染知识的相关培训比较缺乏;④透析病人传染病的定期复查不到位;⑤透析导管及透析液、透析粉的使用未按规定操作或操作过程不够严谨,存在污染的潜在危险因素;⑥透析病人的健康指导不够;⑦透析病人与护士之间产生交叉感染;⑧无菌技术不严,手卫生依存性差,造成透析通路感染;⑨血液透析室室内设置或布局不合理,环境拥挤,密度高,空气质量差,使患者发生肺部感染;⑩透析用水管理不严格。

2 相关对策

2.1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血液透析室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透析室院感管理制度,并对各项制度细化,责任落实到各级工作人员并与绩效挂钩。成立由科室主任带头,护士长协助的监督机制,对各项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每月总结一次,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

2.2 定期进行医护人员培训。对于新上岗人员的相关专业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且不得少于3个月的培训时间

[3],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为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院感警惕性,选择在每周的早会时间进行强化提问,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每季培训并测试;每年组织一次感染知识的培训或

请专家来院授课。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院感管理的各项制度及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隔离技术等。

2.3 加强透析患者相关管理及健康指导。对患者采用实名制管理,初次透析的患者在透析前必须进行各项传染病的常规检查。透析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低蛋白血症及机体营养不良等状况,及时定期(半年)进行一次HBV、HIV、HCV及梅毒等系列传染病的相关检查[4]。为减少透析通路的感染,每天使用2000mg/L的碘伏消毒患者的穿刺皮肤且以穿刺点为中心,面积不小于5cm半径,缩短穿刺导管的留置时间。使用合格的透析液,透析粉的配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酒精、碘酒及碘伏等消毒剂密闭保存,3d更换一次;每天更换一次容器;每日每人次更换氧气湿化瓶及其管道等,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同时,对透析患者加强健康指导,指导其妥善保护内瘘及透析导管,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提高自身抵抗力,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4 工作人员卫生管理。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鞋并配戴口罩。注重手卫生,为病人进行各项操作前、操作后以及离开透析室,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戴手套进行上机、下机、穿刺等操作。为防止交叉感染应遵循一位病人一副手套的原则,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工作人员也要加强自身防护[5],每年定期进行乙肝、丙肝病毒检测,发现异常应立

即调离岗位,防止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机会。

2.5 加强患者家属的管理。对于透析患者的家属也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家属的随意出人会使透析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数量超标,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低下,使患者肺部感染率增加。医护人员应耐心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遵守透析室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对肢体活动障碍、身体虚弱、病情危重等不能配合的患者合理制定合理的家属陪探制度,拒绝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家属探视。

2.6 透析室消毒隔离管理。透析室应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及流程设置合理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相对污染区划分严格,明确区分患者及家属的等候区。环境整洁,物品、地面每天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进行日常消毒,如被血迹污染应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定期开窗通风。物体表面、空气、消毒液及灭菌后的物品应符合消毒灭菌和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细菌菌落总数达到:物体表面<10cfu/cm2,空气<500cfu/m3。分类放置医疗废物,衣被、仪器、地面等被血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彻底消毒后方能使用。

2.7 严格规范透析水管理。透析室对透析用水的要求较高,血透室水处理系统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及软化水的硬度,检测值完全达标的透析用水才可使用。透析用水每月进行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细菌总数

<200cfu/ml为达标。

综上所述,医院血液透析室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在不断的总结中完善并改进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杜绝血透室感染与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透析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肖琼,徐红燕,杨元媛,等.血液透析室应用规范化管理控制院内感染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

(9):57-59

[2] 关炳梅.院感干预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95

[3] 王丽晓,尹虹.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9):94-95

篇三:2014年血透室护士培训计划

2014年血透室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2014年将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继续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计划如下:

一、 N2级护士培训

1、 培训对象:N2级护士

2、 目标:

(1)通过培训达到N3级护士水平。

(2)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逐步规范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流程。

(4)强化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技能。

(5)提高专科应急能力。

3、 培训内容:

(1)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2)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3)护理基础技术操作技能

(4)血液净化的专业理论知识

(5)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技能

(6)血透相关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及应急预案

(7)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职业防护

4、培训形式:

(1)每月参加一次科内护理业务学习。

(2)每月参加一次院感知识及职业防护培训。

(3)每周参加院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学习。

(4)每半年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及理论考核。

(5)每月参加学习应急预案、岗位职责。

(6)参加关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培训班。

5、考试形式:护士长晨间提问、科室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培训讲课考试、护理部半年考核、护理学会讲课考试等。

6、培训人员资质:N3级护士。

二、 N3级护士培训

1、培训对象:N3级护士

2、目标:

(1)通过培训达到N4级护士水平。

(2)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逐步规范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流程。

(4)强化血液透析室护士基本操作技能。

(5)提高专科应急能力。

3、培训内容:

(1)血液透析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2)血液透析专科操作技能培训

(3)医疗核心制度及相关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4)血液透析紧急意外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

(5)护理基础理论培训

(6)护理基础操作培训

(7)护理相关医院感染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4、培训形式:

(1)每月参加一次科内护理业务学习。

(2)每月参加一次院感知识及职业防护培训。

(3)每周参加院护理学会组织的业务学习。

(4)每半年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操作及理论考核。

(5)每月参加学习应急预案、岗位职责。

(6)参加关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培训班。

5、考试形式:科室每月考核一次、护理部培训讲课考试、护理部半年考核、护理学会讲课考试、护理查房等。

6、培训人员资质:护士长

血透室2014-03-04


血透室院感培训》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2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