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山水画画家蒋山青
我们想要举办一个画展,我们希望展出的是抽象、山水画家蒋山青的画作。
蒋山青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8年起书画作品参加中日友好交流展,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展;韩国亚细亚美术招待展;美国三藩市 全球华人艺术展;97香港回归展;中国海派绘画越南展;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澳门展,并在中国多次举行个人画展。
出版有:《画家蒋山青》、《蒋山青画集》、《蒋山青书画篆刻集》、《蒋山青--水墨心情》等。 成就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家大辞典》、《世界华人艺术家大典》、《中国篆刻大辞典》、《中国文化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艺术家成就大典》、《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等。
我们想通过这次机会能和英国有一个更深入的艺术文化交流,并使中国的艺术文化在世界发扬光大,让外国朋友很好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希望您能给我们这样的一次机会,我们也愿意承担相关的费用,期待着您的回复。 Hello:
We want to hold a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the exhibition is about abstract landscape paintings of Shanqing Jiang. Shanqing Jiang is a member of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Since 1988, he had participated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Exchange Exhibition, Germany Cologne Oriental Art Exhibition, South Korea Asia Art Exhibition, Global Chinese Art Exhibition, World Cultural and Artistic Exchanges Exhibition. At the same time, he has held many exhibitions in China. He has published : "the painter, Shanqing Jiang", "Shanqing Jiang’s Paintings", "Shanqing Jiang’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es “and so on. The achievements have added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Celebrity Collection
Believing on the ", "Chinese artists big dictionary", "the world Chinese artist award ceremony", "Chinese seal cutting big dictionary", "Chinese culture art celebrity collection", "Chinese artists achievement award ceremony",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rt", etc. We would like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and Britain had a more in-depth artist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make China's art culture in the world carry forward, make foreign friends good understanding of China, we get to know the Chinese culture, hope you can give us such an opportunity, we also are willing to bear the expenses,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篇二:画儿何时归(蒋吉佳)
画儿何时归
大足职教中心2010级24班蒋吉佳
曾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轩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上一大朴实的真理,而我们人类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灭绝的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也不会给人类留活路,98年的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等,就是大自然给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
我的家乡在大足龙水,那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早上醒来,在窗前做个深呼吸,空气是那么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美丽的龙水湖像一块碧绿的玉盘,那么清澈见底,小鱼儿在这里自由地翱翔,水草在这里油油地招摇,湖边,白鹤在水面上觅食,蓝天上,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嬉闹,老人悠闲地坐在岸边垂钓,河边的茶楼里还不时回荡着老人们那如洪钟般的笑声,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和谐的美好画卷啊!我们登上小船,脱掉鞋袜,露出洁白的脚丫子,轻轻放入水中,那浸人心脾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闭上双眼,那心灵也变得空灵旷达,手捧一束浪花,掬到嘴里,是那么的清甜,那么的甘冽,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碧水,显得那么清新、幽静,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多么好的一幅山水诗意图啊!
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龙水这个小五金重镇也不一例外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大规模工业园区的兴建,龙水湖已变得混浊不堪,水里的鱼儿已没了踪影,水草也渐渐枯死,
划了几十年的老船夫也不见了,河边茶楼的生意也越来越清淡了。从前的山水画没了,只留下污水横流的臭水沟,空气里也充溢着刺鼻的酸臭味儿,不时还会下一场酸雨。我也变成了少年老成的宅男,只觉得只有这一方小小的空间还能自由地呼吸。
人们啊,醒醒吧,快行动起来吧,救救我们的地球,救救我们的家园吧,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改善我们的环境尽一份力量吧!只要我们人类不忘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地球将永远是我们美好的家园。那时,天会更蓝,山会更清,水会更绿、花会更美!
指导教师:朱燕
篇三:姓蒋的名人有哪些
姓蒋的名人有哪些
蒋姓来源
一、寻根溯祖
出自姬姓,以国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
《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 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13公里得期思集,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楚灭蒋后所置,属于汝南郡,魏、晋时改属弋阳郡。因此,蒋姓祖根在今河南淮滨。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蒋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发展繁衍。自楚灭蒋后,蒋氏除部分仍留居河南外,大部分外迁。其中,有一支首先于汉时已迁居陕西省境内,又一支于东汉迁往山东东莱郡。另一支于南朝宋时迁往义阳羡县(今属江苏)。
西汉哀帝时,又杜陵人(今陕西长安县东南)蒋翊被封为兖州(今属山东)刺史,其子孙东汉初渡江散居江南各地,其中一支徙居阳羡(今江苏宜兴),一支徙居毗陵(今江苏常州)之滆湖,一支迁至今浙江奉化之三岭。
东汉建武年间,蒋横9子皆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颖,会稽(今属浙江)侯郑,临江(今四川忠县)侯川、临湖侯曜、临苏侯浙、浦亭侯巡、九江(今属江西)侯稔、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侯默、函亭(今属江苏)侯澄。
可见,自蒋横以后,其子孙便多散居我国南方的浙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地。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有河南蒋姓将佐随从,后在福建安家落户。宋代,蒋氏已有移居今广东者,如南宋理宗时进士蒋科为电白人(今广东高州县 东北)。
元末,永嘉人(今浙江温州)蒋允文避乱移居闽中。元、明时期,福建、广东的蒋氏已发展成为大族。蒋氏入台最早者是明末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蒋毅庵,伺候福建泉州等地的蒋氏又有一些人徙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播海外。蒋姓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三、郡望堂号
【堂号】钟山堂:后汉时有秣陵尉蒋子文在山中剿匪时牺牲了。他生前说过我的骨头轻,死后一定成神。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孙权在健康(今南京)建了国都。一天,孙权到钟山堂游览,果然看到了死去了好久的秣陵尉蒋子文,骑着白马,拿着鹅毛扇子,孙权于是就在钟山上给他盖了庙,封他为蒋侯,专门派人奉祀他。
蒋氏因以钟山为号。 九侯堂:西汉时蒋诩忠于汉室,王莽篡汉后要他做臣子,他坚决不干,就被王莽杀害了。光武帝中兴汉室后,蒋诩已死,光武帝就把他的九个儿子都封为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郡望】 乐安郡:东汉永元十年(公元96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青县高苑镇西北)。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县等地区。三国魏时改为郡,治所移至高苑(今山东省博兴西南)。
姓蒋的历史名人
蒋 琬:三国时蜀汉著名大将军。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攻魏时,他主持兵源粮饷的供应。诸葛亮称他为社稷之器,诸葛亮死后,他曾代诸葛亮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
蒋廷锡: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工诗善画,尤精花卉,多用逸笔写生,点缀坡石,无不超绝。曾奉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共一万卷。
蒋 植:戏曲作家、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作有杂剧、传奇16种。诗文负盛名,与袁枚、袁翼并称江右三大家。
蒋时行:明代画家。善图绘,新画的真武像尤为独绝,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
蒋介石:讳中正。早年入保定军校学习,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追随沪军都督陈英士。1924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因试图商谈收回外蒙行政权一事而备受冷遇。回国后,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该校俗称黄埔军校,同时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6年得任国民党中常委会主席、组织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1927年在上海发起清党运动,定都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任军委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局会议主席,立志统一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表严正声明,随后带领全国军民抗击日寇,直至胜利。1948年国大会议通过宪法后,被推选为总统。
1949年冬,因与共党之战行势逆转,退守台湾。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