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节日庆典 > 元宵节 > 元宵节青州古城

元宵节青州古城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2 07:57:50 | 移动端:元宵节青州古城

篇一:10月24日我校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走进古城青州,感受文化魅力

教育信息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走进古城青州,感受文化魅力

一、课程理念:

1.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

2.发现家乡之美,感受家乡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之情。

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每个孩子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课程目标: ⒈走进青州古城,参观博物馆、李清照故居,感受青州古城厚重的文化魅力,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⒉登云门山,游花博会,砥砺意志,对话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秘气息。 ⒊用心感受,深入思考,增强古城、古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传承意识。

单位:潍坊峡山双语学校

作者:王福荣

电话:18265364122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篇二:青州古城的历史建筑与人文研究

青州古城的历史建筑与人文研究

青州古城 (6张)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青州在远古时为东夷之地,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

一、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1]

地理位置

青州市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连,总面积1563.8平方公里,跨东径118°10′~118°46′,北纬36°24′~36°56′范围内。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内交叉贯通,309国道、352省道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

副中心城市。

古城历史

州,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大禹治水划九青州为九州之一。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是全国13刺史部之一,治所广县城(今城西1华里处),辖5郡4国100多县。魏晋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

部,辖9郡47县,期间公元399年-410年作为南燕国国都,慕容德成为山东境内的唯一一个皇帝。隋置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唐仍先后置青州总管府、都督府,辖8州49县,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辖15州。北宋初设京东路,辖26府、州、军、89县,熙宁七年设京东东路,辖1府7州36县。金设山东东路,辖2府11州53县83镇。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辖3路12州44县。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辖6府15州89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历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现瀑水涧以西。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西至现海军402医院,南至南阳河,东至城关医院,北至尧王山路)。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 [2]

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 [2]

青州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尤其是许多佛教遗存的发现和修复,以及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营构了较高层面的内涵。[2]

古城沿革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自西汉初年,先后存在过六座古城,分别是汉代的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以及满族旗城。[3]

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3]

城内结构

城内现存古街巷上百条,包括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以及偶园街、卫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参将府街等街巷,大部分街巷的

名称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些街巷肌理清晰,空间布局完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城传统风貌,其中,北门大街、偶园街、东门大街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街巷,游客走在其中将领略到青州古城曾经的辉煌,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主要景点

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有青州博物馆、三贤祠、李清照纪念馆、万年桥、宋城、偶园、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贡院、府衙门、府文庙、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培真书院、南门、魁星楼、欧阳修山斋、李清故居等120多处景点,还有上百处老字号等,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青州传统的市井风情和社会习俗。[3]阜财门

阜财门,也叫南门,是青州南阳城的南大门。[5]

青州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府署所在。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墙高12米,厚6米,长13华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个,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各类衙署、庙宇、书院、名人故居遍布其中,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5]

魁星楼

魁星楼是原青州府城东南角楼,宋代所建,明清重修,为两层建筑,高大宏伟。古“青州十景”中有“南楼夜雨”一景,即此楼此景。古代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造型优美,庄重威严,是青州古城地标性建筑之一。[6]

偶园街牌坊

偶园街上现有刘珝的柱国坊、大学士坊,石茂华的尚书里坊,青州的冯氏世家共有五座牌坊,现存一门科第坊 、冯琦太子少保坊。另外还有古城青州的地标性牌坊——海岱都会坊 。

东门街

东门为青州南阳城著名的门户,始建于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明代称“海岱门”,清改 称“海晏门”。“出则东关,进则城里”,是南阳城连接东关的惟一出入口。有两道城门,两门间环以围墙封闭,谓之瓮城。城门前有宽阔的护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险关要冲。东门前门毁于解放战争炮火,内门因修筑云门山路于1972年拆除。[7]

偶园

偶园,位于青州古城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称“冯家花园”,原先为衡王府东花园,距今历史已有500多年,后来成为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后的住所。冯氏是青州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之际的名门望族,自始祖冯裕开始,世代为官清廉耿直,诗书文脉代代传承。[8]

冯溥,字孔博,又字易斋,青州人,顺治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宏文院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冯溥学识渊博,生性刚正不阿,深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称其为“辅弼重臣”,并赞扬他“端敏通达”、“勤劳素著”。冯溥秉性耿直,敢于直谏,向皇帝提出过许多治国安民之策,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8]

冯溥在京城时,曾得元人之万柳园,园内因遍植柳树而得名。康熙二十一年,七十四岁的冯溥告老还乡。冯溥在京有万柳园,偶园之得名,取“无独有偶”之意,故名“偶园”。清史稿说此园是康熙帝所赐,研究者根据冯氏研究者考证,实际上在冯溥致仕之前就已经购得此园。[8]

它北面与古朴宽大的冯氏宗祠,楼台参差的冯宅连为一体,互相衬托,实际上是一组宅第、宗祠、园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古代建筑群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持完好。这个花园因为是衡王的东花园,因此,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尤其是园内的假山,构思巧妙、手法高超。其艺术构思与叠石风格技巧与中南海瀛台完全一致。园林专家推断,青州偶园,是明朝中国造园名家张南元的后代-张然的作品。[8]

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来花香依旧;园内 “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弥足珍贵,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之说,更有园内假山堆砌,精巧别致,小桥流水,古柏参天。[8]

博物馆

古城夜景

青州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县级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三万余件, 国家珍贵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馆藏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东汉“宜子孙”玉璧、战国玉人、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既是镇馆之宝,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博物馆分为十二个展厅,分别为:青州简史陈列厅、陶瓷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群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厅、古代书画艺术厅、铜镜陈列厅、石刻雕塑陈列厅、石刻碑碣陈列厅、玉器陈列厅、青铜塑像陈列厅、革命文物陈列厅和古钱币陈列厅。陈列展览坚持精品化、专题化的原则,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雅俗共赏。

海岱都会坊

青州市历史上商贸活动非常茂盛,植桑养蚕烟草等产业的发达,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客商在青州都建立了会馆,比如山西会馆、绍兴会馆,青州还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源头之一,考古出土的文物显示,波斯人曾到青州贩运蚕丝。海岱都会坊就通过这种形式展示青州的那样一种地位和繁华。

建筑特色

青州民居

青州民居院落的一些门窗细部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时代的典型特征,整体简练凝重大气,而不失细部的细腻奢华。如常采用竖棂和方格窗、正厅前常建有露台、插栱的应用、屋脊端部基本不起翘与垂脊形成有力的直角交叉、举折大多符合清早期雍正年间编写的《清代官式营造则例》,而在墀头部位的框边又常带有莲花须弥类型的雕饰、重要厅堂的屋架会有绿旋子带锦文彩绘、室内的隔断装饰也大多为方格,清代晚期建筑隔断会有较华丽的装饰,颜色多为暗红等。青州沿街商业建筑色彩基调以沉稳的黑色为主,边框、封檐板等勾饰红色边框或绿、青、黄色色块。门板或沿街大门上张贴红色对联或年画,以街中色彩艳丽的行业悬挑幌子和遮挡布幔、广告牌匾等来体现大街热闹的商业氛围。青州民居以硬山式为主,用小青砖仰铺,屋脊平直,或实心砖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竖砖上合筒瓦,一般带外撇戗脊。

偶园假山

在青州市里民主街南首,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的偶园,它原是清初大学士、太子太溥冯溥的私人花园,系清康熙初年所建,是全国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在偶园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偶园假山了,假山共有三峰,沿偶园东、南两墙环列,乍看并无奇特之处,细考究则颇有趣味,假山在

篇三:青州古城楹联

到青州城区旅游,如果你不了解青州古城多民族择地群居的现象,那就只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游,即便游过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脑海里残存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无法形成一个鲜活的整体。因此,唯有感受这里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民情,才能全面的了解这座古城,这是这座古城最值得玩味的地方。青州古城和其它古城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也和其它古城一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青州古城的风韵,除了悠久的历史,最让人心动的地方,莫过于它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说到这座古城的地域文化,它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因为自身历史的沉淀,更多的缘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的结果。在这个城市里,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太多的草原民族的文化元素,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这里一直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中心,而现在青州城区的结构,实际上也是这种多民族构成的具体反映。纵观整个青州城区,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座古城由北到南成条块状分布着北城、东阳城和南阳城三座兴衰连绵的古城,而满族、汉族和回族这三个青州最大的民族,也同样由北到南成条块状分布,从而构成了这座古城的风情民俗从北到南,风格回异,色彩纷呈的局面,这无疑是这座古城最靓丽的风景线,是最值得每一个游客体会感悟的焦点。

所以,到青州古城旅游的最佳线路也应该是从北到南,循序渐进,不要一下火车就急吼吼的往市中心跑,那么做你会错过很多弥足珍贵的细节,没有了细节,所谓的游,就变成了漫无目的的溜达。游古城最重要的是什么?无外乎古迹、文化、风俗,这是古城细节的主要元素,离开了这些,一切都是空谈。特别是对于多民族,多风俗,多文化的古城,细细的品味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同文化,就成为古城旅游的首要任务。当然,要细细的品味这些,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好在青州古城并不大,如果不计算来回旅途中消耗的时间,有一天的时间就足矣,这就是为什么笔者不希望游客一到青州就急着南下的道理。

游客到青州后,可先西行至北城大街,游览有旗城美誉的北城,北城是老百姓根据这座古城的方位约定成俗的名称,它的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叫青州旗兵驻防城。此城兴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九年(1公元731年)告竣。城设有四门,由雍正钦定命名:“东曰海晏,南曰齐宁,西曰泰安,北曰拱辰,四城门名,均为名书法家书写石刻匾额镶嵌在城门上。”4城门外护城河上各有石桥一座,沟通进出。全城总面积746640平方米,共有官衙57座,用房668间。宫殿一座,用房22间,庙宇21座,厅房2座。连同旗兵住房共4899间。根据传说,原计划修建的青州驻防满洲旗城,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然而,因领工督建官员田敬山贪吞了大批建筑经费,没有按原计划修建。

青州驻防旗兵城是全国并不多见的独立城防,其它地区的驻防旗兵大多以驻防地的老城为基础,唯独青州驻防旗兵城独立老城之外,择地另建新城,这种状况在全国及其罕见。因此青州旗兵驻防城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孤本珍品。现在,旗城的城墙、衙门、庙宇等古建筑虽已不见踪影,但城内的基本布局依然未变,年纪稍长的村民都能叫出自己居所的八旗方位。 因为后来的建筑对原先的八旗布局几乎没有破坏,即使近几年新崛起的数十幢别墅式的村民住房亦然,整个旗城内的建筑仍旧像棋盘里的棋子一样整齐划一。

北城之游,虽然无法唤回它昔日的辉煌,但却可以感叹历史的沧桑。尤其是当你看到仅存的一座官房的时候,便更是如此。也许当你面对满姓完颜氏的时候,你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是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后裔,但这并妨碍你在这里感受来自白山黑土的满族风情。你大可 以坐在茶馆里和他们攀谈,从他们字正腔圆的语调中,你会发现有很多似曾相识的东西。就像你在老舍《茶馆》里所感受的一样,这个民族固有的东西,并未随着民族交融的深入逐渐消失,依然在承传有序的民俗和节庆中被顽强的保留下来。在这里,只要你细细的品味,就会感觉到他们和汉族之间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风俗中,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上,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北城南行,只需片刻,就能到达十里古街。十里古街北起北关街,南至偶园街,连绵5公里,左右又有棋盘街、卫街、昭德街相互连接沟通,是青州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群落。虽然游古街路程不算近,但沿途一定要步行,因为只有当你的脚步踏在青石板上的时候,你才能听得见历史的脉搏,在历史脉搏中观赏着两旁的明清古建筑,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就会油然而生。仿佛你走过的不是一块块石板,而是一段段悠久的历史。小巷不断地延伸,历史也在不断地延伸,直到小巷的尽头,你会忽然发现古城的历史并没有结束,一座建于宋明时期古桥——万年桥,又把古城的历史连接起来。

北门街起于万年桥以北,跨过万千桥,与偶园街相连,全长500米。在古代,北门街和偶园街一样,是贯通青州古城南北的交通的要道,在明清时期,北门街是青州古城北部的主要的贸易区,整条古街由至万年桥是一路下坡,跨过万千桥后,古巷的地势又由北向南渐次升高,是青州现存的古街中,最富于起伏变化的一条古街。北门街在六十年代还保留着古街遗风,那时候,古街的石板路还在,古街两旁的商铺,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但古老的韵味依然不减。笔者记忆最深的就是商铺的门板,这种东西现在几乎在电视中才能见到,古街两旁,一排一排的门板黑色里透着灰白,伴随着青青的石板,在不断的蜿蜒中,消失在目光的尽头 。

如今,北门街传统商铺的门板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经营文物、字画的店铺,虽然这里还在刻意保留古街的风貌,可能是缺钱的原因吧,这条古街 也像其它得古街一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更为糟糕是,这条古街的周围已经是水泥森林的天下,这条古街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的被压缩,长此以往,北门街就如同风雨飘摇一叶孤舟,说不定哪一天,就不复存在。

站在万年桥上,眺望南阳河两岸,飞檐斗角,杨柳依依,清清的南阳河水摇动起一层层涟漪,抚摸着的倒影在水中的白云,据说以前的南阳河向东汇入弥河的,再汇同弥河一起向北流经寿光入海。遗憾的是现在的南阳河只是条人工河,没有了河滩的鹅卵,虽然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却没有了往日流淌的欢快。遗憾总会是有的,就像绝大多数游客不会在晚上浏览万年桥一样,即便是偶尔来了,也不一定是明月当空,两城偃月的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万年桥位于南阳城北门外,俗称北大桥,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原是一座构木虹桥。所谓构木虹桥,就是整座桥梁全凭木梁穿插连接的桥梁,中间不见任何支柱,不见任何卯榫结构,桥身凌空飞架,桥体横卧如虹,其建造技法令人匪夷所思,建造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同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高超的建造技法,它的发明者竟然不是名家巨匠,而是青州府监狱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囚徒,但就是这名普普通通的囚徒,却开启了中国构木虹桥之先河。

青州虹桥的建筑成功,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著名文学家曾巩之弟曾肇撰修桥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书丹刻石立碑。可惜这座堪称“双绝”的碑碣在明弘治七年(1494 年)被洪水冲没了.现在的这座万年桥始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这次把它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石崖天设”,“铁柱钉连”,改称“万年桥”。该桥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又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万年桥才逐步完善。从万年桥向西沿洋溪湖就进入范公亭,据当地网友估计,这条线路范公亭管理处无法全面设防,只要熟悉环境,可以轻松逃票。不过范公亭公园的门票并不贵,面值只有区区10元,逃票大可不必。之所以选择从这条线路进入范公亭公园,是因为阳河两岸的风光优美,逃票并不是目的。在这里笔者到是建议公园管理处在洋溪湖上设置一个收费口,这样既可以避免老驴们逃票,也能满足老驴们欣赏美景的心愿,何乐而不为呢。

范公亭公园是外地游客到青州旅游的必到之处,是古城青州名人文化的标志性景点,整个景区犹如一个小型的盆地,南阳河水流经其间,虽与古城只有一墙之隔,却犹如深山,清泉鸣琴,古木茂密,是难得的清静之地。放眼望去,曲径之中,竹林青瓦,波光之上,拱桥

如黛。以至于每有游人至此,都有误入江南水乡的感觉。

李清照的故居就坐落在洋溪湖畔,整个建筑群由内外两层院落组成。内院,北有“归来堂”,东有“纪念堂”,四合院落,游廊连接。廊内四周墙壁,碑嵌词刻,使整个内院极尽婉约、文雅之风。外院,“顺河楼”临水而筑,院内曲径通幽,亭阁掩映。窗前,波光云影,清风徐徐。那份清幽,在杨柳轻扬中,如潺潺溪水娓娓道来,那份静谧,在水烟萦绕里,如泣如诉,似梦似幻 。

顺河楼据说是当年易安居士和丈夫赵明诚填词作对的地方,阳河水从它面前轻轻的流过,河水流淌几千年,这对恩爱夫妻宛如烟雨的词句,也把这诗情画意融入夕阳,在洋溪晚钓的剪影中,留下了许多“绿肥红瘦”的千古传奇。

从李清照故居出来,远远就能看见范公台,可惜范公早已逝去,今人无缘一睹老夫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采,不过院内的唐楸宋柏虽已千载有余,却依然愈老弥坚,翠阴如盖,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如同在昭示范老夫子的清官美誉一样,百世流芳。

范公亭始建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后来几经修缮,形成现在的两重院落。范公亭的前院供奉祭奠范仲淹的地方,范公亭就位于前院的中央,亭子呈六角型飞檐样式,绿色琉璃瓦顶,青石亭柱。旁边是一片“千竿扫云来”的翠竹,亭内有一口古井,亭顶的露天圆孔与亭内的古井相互对应,每月农历十五,一轮满月就透过亭顶的圆孔映入井中,低头望去,水中月影婆娑,熠熠生辉,其景象妙不可言。在这里笔者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智慧,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似寻常的亭子,竟暗藏了“小孔成像”的玄机。

相传在范老夫却子主政青州时期,城外洋溪附近忽有清泉喷涌,泉水甘洌,可制良药。当年,范老夫子就是用此泉水制药救过不少黎民百姓,著名的“青州白丸子”盖发源于此,百姓立亭而表其丰功,也源于此泉水。如今,亭虽在,古井却被盖上了盖子,要想一探“上下天光,相互激射。”的奇景难矣。而流传千年的“青州白药丸子”也在文革中不复存在,至今也尚未恢复,每每感念于此,着实令人扼腕。

范公亭的后院是三贤祠,三贤祠依坡就势的建在一处高台上,使范公亭的前后两院形成 了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的层次结构。三贤祠原建在瀑水涧,后来可能是为了方便百姓供奉祭奠,主政的官员把三贤祠迁至范公亭,让他们和范老夫子一起享受青州百姓的香火。相对于范公亭的热闹,三贤祠显得更加清幽,通过一个圆形月门,青砖铺就的小路上布满了绿草,在郁郁葱葱的林影中,三间不大的灰砖青瓦庙堂,显得古拙而又朴素,不时传来的鸟啼声,更让这里有一种空明的境界。别看这里的庙不大,但里面被供奉的圣贤却绝对够得上大腕,欧阳修、富弼、范成大,他们无论哪一位都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风云人物,从中不难看出,宋代的青州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大都市,绝非现代的“县级”可比。

通史馆自然是全面了解这古城历史、文化和民俗的最好去处,只要你一踏进这里,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就会连绵不绝的进入你的脑海,秦汉、唐宋、明清就会你的眼中接踵而去,汉族、鲜卑、回族、满族就会在你的面前纷沓而来......。所有这一切,必将让青州这个具有太多历史、文化内涵的名词,伴随着7000年的历史,融化进你的血液里。那份古老,那份沧桑,也必然引发你拿破仑式的感叹。

石刻馆馆藏了东汉至明清时期的石刻文物,最值得品味的石刻文物,当属龙兴寺佛像,这些佛像是偶然一个机会被发现的,出土的时候大多都已经残缺,但就是这样,也丝毫也不影响它们的美丽,它们的精美程度,早已经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范畴,就是使用想象力最丰富的诗歌语言也不行。正因为如此,日本人远渡重洋,对它们顶礼膜拜,法国人把它们邀请到卢浮宫,对它崇拜的无以附加,德国人和美国人干脆就用震惊世界,来表达他们心中的震撼。 不多的几件镇馆宝物之一,其珍贵程度自不必多言。从科举制度施行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状元,但作为殿试状元的试卷能够保留今天的,却只有赵秉忠殿试状元卷这一张,它

是全国仅存的孤品,能有机会来此一睹真容,岂能轻易放过。除此之外,书画馆馆藏的苏东坡宋词书法真迹,也是难得一见的宝物,在这里,能够瞻仰苏大学士的文笔风流,对于每个游客来说,都是不虚此行,荣幸之至。

当然其它馆的精美文物还有很多,其中不乏镇馆之宝,例如玉器馆的宜子孙玉佩,青铜器馆的亚丑青铜器群......等等,但限于篇幅问题,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青州一中的前身是宋代的松林书院,这里是王曾少年读书的地方,书院建于北宋仁宗年间,因院内对植古松二株,干矮枝阔,故名“矮松园。”明成化五年(1469),青州知府李昂,在院内建十三贤祠,祠前建思齐、仰止两斋,左建藏修轩,右建息游轩,正式称为松林书院。松林书院的古代建筑保存相当完整。二进院落。主要建筑以大门、十三贤祠(前讲堂)、四照亭、后讲堂集为中轴线,斋舍分列两侧,周围院墙环护。院内古柏成林,花草茂盛,碑石、读书台隐藏其中,庭院幽静而宽敞,规整肃穆中透着性灵。

在这样一个清静优雅的环境中读书,伴随着群鸟的欢叫啼鸣,书声朗朗,沐浴着花草的香气缭绕,文思流畅,想不学好都难。难怪这里人才辈出,有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为伍,站在他当年读书的读书台,如今的学子们,又有几个不想金榜题名,又有几个不想当状元。看来百年名校也是要有传统的,没有深厚绵长的文脉,要想做到人才辈出,承传百年,那是不可能的。

离开青州一中,通过校园南边的东西小巷,就进入了偶园街。偶园街虽是青州十里古街的一部分,但路边的明清已经民居所剩无几,大部分明清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主政者在美其名曰的旧城改造中,通通当做“危房”无情的拆除了。取而代之的两层的沿街商业网点房,现在的偶园街,已经完全没有古街的痕迹。

具有讽刺意味是,同样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有一位日本客人居然想对偶园街进行旅游开发。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偶园街应该还是灰砖青瓦,石巷悠长的样子。况且这条古街上还有偶园、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等众多旅游景点,所以开发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可等他跟随陪人员一起来到偶园街的时候,看到眼前的景象,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回到日本后,就再也没回来。

以前偶园街是什么样,笔者因为当时年龄还小,确实已经记不清了。不过从一张发黄老照片中,笔者见终于见到了偶园街古街的风采,在这张老照片中,除了两边的明清建筑,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古街上从北到南的牌坊。从牌坊数量来看,当时的偶园街非常繁华,古街的两边是一派店铺林立的景象。可惜这种景象也只能在历史的记忆中去寻找,成为无数青州人永远无法释怀的伤痛,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只能面对这条曾经的古街扼腕悲叹,其伤感的程度绝不亚于青州的本土居民。篇二:青州古城

山东省青州古城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重视城市文化,留住城市记忆,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上的重大主题。认真研究这个主题,对于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以形成和强化自己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警惕和避免三种不良现象。

一、正确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警惕和避免“城市改造改掉了文化”

当今时代,城市竞争、区域竞争不仅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更根本更深层的是体现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竞争,最终必然是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精心呵护历史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心理需求,也是当代人对祖先和子孙的责任。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都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使城市现代化建筑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

新风貌,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受到世人的普遍称道。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流传后世,永续利用,是城市领导者和建设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众多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这些遗存遗迹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情,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古老而独特的城市文化无疑是城市参与未来竞争的王牌,它可以根植于生产生活实践,转化为社会意识和群体行为,内化为一个城市的人文“基因”,成为城市最大的“软实力”和无形资源。因此,在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拆迁过程中,要注重对饱含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巷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的保护,避免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没有历史感的城市,谈不上文化的传承,就没有自己的灵魂。

青州古城,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到处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青州的城、驿、佛、寺等文化遗存和璀璨的历史名人足迹,众多民族杂居的人文资源是非常珍贵财富。该市积极依托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历史遗存遗迹,做好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的文章,突出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及山水风貌特点,对整体的古城格局、带状的历史地段和点状的文物古迹、历史遗迹进行全面、整体保护,聘请古城建筑及文物专家,确立了“佛国寿山”的形象定位,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从而使青州的历史文化古韵大放异彩,更加璀璨夺目。

二、正确处理学习借鉴与张扬个性之间的关系,警惕和避免“盲目模仿丧失了特色”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鲜明的城市特色可以唤起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会吸引着人文和经济要素不断聚集,为发展提供动力。城市本该是和人类的语言、身体一样,是一种特殊的书写文本,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让人阅读出个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流活动的空前频繁,文化趋同已成为“地球村”的共性,反映到城市的物质环境中就是“千城一面”。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让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别处的城市却越来越熟悉。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树立

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寄希望于城市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新、奇、怪、高”的建筑,这会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青州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积极构建文化特色城市,留住青州特有的“城市基因”,将历史文化遗产“植入”城市,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为擦亮这张城市名片,青州在城市建设中, 遵循“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和张扬“古城风韵、佛寿风采、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的鲜明个性,把历史文化开发贯穿于城市建设中,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充分体现古城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园、马驿山遗址公园、李清照印象文化园等“十一园、十二馆”,并结合8公里南阳河综合治理,按照从东到西,建筑风格自古至今的理念,把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建筑融于河两岸,建成一条可以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生态画廊,从而使古城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塑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

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地区经济一脉相承,相互促进。青州特色文化融入经济发展, 把文化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1至11月,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37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00万元,旅游总收入1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8%、17.4%和14.0%。青州的“旅游经济”充分说明,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精神资源,也是重要的物质“资产”。

三、正确处理领导、专家、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警惕和避免“规划决策忽视了民意”城市规划,内涵丰富,作用深远。草率决策,急于求成,后患无穷。拆了建,建了拆,


元宵节青州古城》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769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