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家乡蓝远离雾霾天通讯报道
美丽家乡蓝远离雾霾天
为了宣传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学生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做起,争当保护生态小卫士和环保宣传小使者,保护好威海的美丽蓝天。汪疃中学团委有步骤、有计划扎实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海蓝天”的系列实践活动,共同应对当前空气污染的严峻形势,远离雾霾天。
一是假期前通过观看“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行动公益宣传片和大气环境与健康之PM2·5的宣传片;举行“美丽家乡蓝远离雾霾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雾霾带给大家的危害,平日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比如随手关灯节水、呼吁父母少开车等。
二是在寒假来临之际,团委发出 “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倡议书,在学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中设计了"美丽家乡蓝 远离雾霾天"专题,积极倡导广大学生低碳生活我先行、垃圾分类减量、绿色出行齐步走、抵制燃放烟花爆竹、植绿护水齐动手等系列活动。并希望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也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过一个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春节!
三是假期开学后,学校将评选"最美环保小卫士"并将好的活动案例进行全校推广。
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大家明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才能让雾霾远离我们。这也是汪疃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缩影,通过系列教育活动来营造文明、安全、宜居的环境,以减轻城市空气污染,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共同爱护威海的家乡蓝。
篇二:柴静雾霾报道的传播成功因素
柴静雾霾报道的传播成功因素
柴静自费研究拍摄的雾霾报道视频从早上10点发布,到晚上10点,这短短的12小时里,视频通过各个媒体社交平台拥有了超过5000万次的播放量。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热议。
众所周知,现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通过手机或电脑接触大量的信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引起大众的关注就显得十分重要。
1、柴静雾霾报道传播成功的首要因素就是:有噱头!
柴静作为前央视知名记者,其《看见》的发行量巨大,读者反映较好,一直以来在大众的心中都保持着良好的媒体人形象。加之之前美国生子等八卦新闻,媒体曝光率一直较高,该报道作为柴静复出的第一支环保视频,受到大众关注也是情理之中。此外,片中透露了柴静的女儿未出生就患上了肿瘤,并怀疑和雾霾天气有关,这也是传播中一个很好的“新闻点”,成为了传播中一个有力的助推器。
柴静自身良好的媒体人形象和女儿的病情成为传播的良好“噱头”。
2、柴静雾霾报道传播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周末时间!
柴静环保视频选在周末时间档推出是十分明智的。因为新闻一般会选择周一 到周五播报,而周末正好是新闻的空档期,且现代中国人普遍都是周一到周五忙碌上班工作,有时候甚至加班到周六,周末时间,大家会选择休息一下,有很多会选择上网看些视频来进行放松。据说柴静这个视频早在一个月前就准备好,而一直推到节后放假归来的第一个周末发布,也是经过周密计划和部署的。所以不得不说柴静环保视频推出的时间选得好,抓住了良好的时机为传播成功奠定了基础。
3、柴静雾霾报道传播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内容好!
任何传播成功的核心都是本身的内容。柴静环保视频采用了TED式演讲、Flash动画、信息可视化、移粥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创新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向普通大众阐述雾霾。柴静本身的女性角色加之初为人母,讲述女儿病情时的无奈和心痛,引起观众的感触;讲述违规排放时的愤怒也让人激动,这是柴静感性的一面。但同时柴静又以其严谨的报道态度,大量的数据分
析,科学有效地向大众阐述了一个我们看似知道实则并不了解的东西——雾霾。视频中感性与理性相互交织,也缓和了大部分纪录片中数据分析的枯燥感。
4、柴静雾霾报道传播成功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新媒体用得好!
柴静本身虽然出身于传统媒体,但是她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的未来趋势。这次的报道没有直接放到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而是选择投放在了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门户网站,有效地运用了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新媒体在传播上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推广方便快捷等。而选择在互联网视频行业老大优酷土豆平台首发,搜狐、爱奇艺、腾讯视频相继推出,让这些新媒体之间相互较劲,进而也将视频的点击量抬升到了上亿次,并在微博、微信等多媒体互动,获得了年轻人群的关注度。而年轻人群是很重要的再次传播人群,因为他们拥有较高的热血参与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热潮。
总之,柴静雾霾的传播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噱头的新闻,周末时间地发布,感性与理性交织的内容,新媒体的运用等等。
篇三:雾霾新闻1
中国 “霾区”已扩至11省市,升降平台基地提醒出行安全
2016年12月18日,中国北方进入“雾霾”最严重的时段,据东方集团升降平台基地气象部报到:雾霾今日承进一步扩大趋势,中国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辽宁等11个省市被雾霾严重笼罩,部分区域可见度低于50m,中国近50条高速路路段封闭,东方集团提醒您出行安全!东方集团专业生产:升降机、升降平台、移动式升降机、液压升降平台、导轨式升降平台、固定式升降机、剪叉式升降机、铝合金升降机、移动式升降机、曲臂式升降机等液压产品! 霾区扩至142万平方公里 雾霾今迎最严重时段
根据中国天气网的消息,18日,大雾笼罩北京、天津、河北等9个省市,中央气象台18日早上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和大雾黄色预警。其中,辽宁西部、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 在空气污染方面,据气象监测显示,18日上午,霾天气影响区域已达142万平方公里,其中北京东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河南北部等地出现重度霾,约15万平方公里;上述部分地区晨间出现浓雾或强浓雾。
据报道,针对此轮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12月18日,中央气象台组织全国天气会商。会上,中央气象台与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天津市气象台、河北省气象台、河南省气象台就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判。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表示,20日起中国中东部有大范围降水过程,其中20日夜间华北中南部将有2至5毫米降水,
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减弱,但不会完全清除。此外,本轮重污染过程,雾、霾最重时段将出现在19日夜间至20日,预计21日夜间开始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根据此前气象部门预报,19日夜间至20日,雾霾最严重时段,部分地区PM2.5浓度峰值会超过500微克/立方米。而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将有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被雾霾笼罩。
根据预报,本轮雾霾最严重时段将因为一场降水暂时缓解,20日夜间华北中南部有些降水,对污染物有一定清除作用。21日后半夜,本轮雾霾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这意味着本次雾霾天气或将持续5、6天,成为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
多地预警效果显现 北京本地污染排放降低三分之一
为应对此轮雾霾天气,华北多地启动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截至16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保定等8市,山西省太原等4市,山东省德州等3市,河南省郑州等6市,共23个城市均已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措施。
此外,环保部也已紧急派出13个督查组对23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督查,
各地的预警措施效果如何?环保部18日通报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称各地要积极作为,保障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应对效果初步显现。 环保部介绍,从目前看,北京市实际PM2.5日均浓度比预测值明显下降。各地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污染积累速度变缓,重污染发生过
程较预测结果有所推迟,峰值浓度有所降低,启动红色预警的23个城市污染程度均较预测有所减弱,约三分之一的城市污染程度下降一级。
此外,北京市环保局18日介绍,自16日20时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以来,根据初步测算,此次红色预警让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减少约三分之一,北京本地产生的pm2.5降低了20%以上。
不过,环保部通报中也指出,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持续,18日至19日污染情况有所加重,将出现第一个高值,21日出现第二个高值,减排措施的具体成效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
京津冀两个多月内出现6次大范围雾霾
据中央气象台的统计,在此次大范围雾霾之前,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偏差,已出现5次持续性大范围霾天气过程(比去年同期多1次)。京津冀平均霾日数为18天,较去年同期偏多7天,北京、天津、石家庄的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偏多12天、6天和15天。
以北京为例,对比去年同期,去年10月至12月,北京先后启动多个空气重污染预警,红色预警期间也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中小学停课等措施。去年11月30日晚间,北京市部分监测站点PM2.5浓度甚至一度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的极值。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28日,北京举行第四季度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会上介绍,近10年来空气质量数据显示,北京在第四季度发生空气重污染的平均天数为23天,占总天数的26%。
为何北方雾霾都集中在秋冬季?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分析,每次出现雾霾天气过程,基本都是由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共同造成的。不利气象条件是指大气形势稳定,流动性差,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排放则来自工业生产、冬季取暖等。同时,华北平原地形也比较特殊,北部为燕山、西部为太行山,影响了空气的流动性,污染物也容易在山前地区堆积。
为何北京连续两年都在12月启动最高级别的重污染预警?专家分析,这与冬半年的大气环流条件有较大的关系。总体来说,冬季大气比较静稳、流动性差。每年的春季、秋季是冷空气比较活跃的时候,因此雾霾持续2、3天就被吹散。
冬季尽管气温很低,但大气环流却比较稳定,这次雾霾过程就和静稳天气维持时间长有较大关系;加之12月开始,华北、黄淮多地冬季供暖排放增多,加上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多种因素共同造成了大范围霾天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