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新闻联播两会报道

新闻联播两会报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5 07:08:07 | 移动端:新闻联播两会报道

篇一:新闻联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一·会议主题:新闻联播天天看

二.会议主持:某某

二·会议时间:2013.3.9

三、会议地点:北区团委办公室

四、会议出席:

五、会议记录:

七、会议内容:两会召开,回顾了过去几年政府工作情况并对未来的工作作出规划。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全国各地召开,代表们积极发言,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其主要内容有:

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牢牢把握宝贵机会,坚定不移升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我们要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和品牌企业走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抓住机遇,不断向前发展。

二、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总方略。

A:想想一个不讲法律的国家是怎样的,社会将动荡不安,没有了法律,我们不知拿什么职权,完全丧失了方向。因此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另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和我国的特殊性有关,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在坚持的同时,不断加以完善,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三、过去的五年是国际形势变化非常快的五年,领导人评价了中国外交在过去五年的工作,还有对未来外交工作的展望。

A: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外交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几年,国际形式又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要准确判断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机遇,促进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四、代表委员议国是,高度赞扬我国五年来取得的成绩。监督工作有新进展,代表工作有新举措,对外交往有新收获,成绩有目共睹。代表们还提到要鼓励老百姓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支持全方位的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各类调节组织等等。

A:从新闻联播我们可以感受到政府对老百姓的高度重视和关爱,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动起来,响应政府的号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思想上积极向党靠拢,争做有为青年。

八、会议总结:两会民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从经济水平,老百姓住房,社会保障到尽量让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加入社会管理等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为百姓谋幸福。

篇二:两会新闻联播方案(正式版)

聚焦两会 争当五四“新人” ——08地理科学团支部特色团日活动

一、活动背景:

全国关注的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所涉及的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代表委员们肩负重任,努力为我们国家准备迎接挑战的韬略、克服危机的良药。恰逢五四运动纪念90周年,当时爱国青年们的宝贵精神仍源源不断的影响着我们。身为时代接班人的共青团员,我们更应该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时事政策,开拓眼界。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主动积极去了解这些知识的团员并不多,大多数都忙于学习,社团工作,而忽略去关注这些与我们的权利密切相关的政策。身为大一的新生的我们,刚从高考巨大压力中释放,更应该及时树立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正确认识,结合时代的潮流,更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扩大同学对两会的了解程度,使全体团员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会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让支部成员在查询资料、分析资料的过程中,提升理论高度,提高思想觉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大计。引导团员们不断进行自我的审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改善不足,在这全民关注就业的大背景下更加目标明确的完成大学学业。培养主动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提高个人的政治素养,争当新时代开眼看世界的五四?新人?。

三、活动主题:

关注时政 研读两会

四、活动时间:

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

五、活动地点:

一课大楼以及宿舍

六、活动对象:

2008级地理科学团支部全体团员

七、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主体内容以?模拟‘两会’新闻特别报道?的形式进行,分为?两会?现场和演播大厅两个场景。全体团员都会当不同的角色,有:?新闻特别报道?主播,现场报道记者,各个行业的代表团,记者等角色。在活动举办之前,我们会为全班同学分好角色,各自去完成准备工作。活动过程则以?新闻特别报道?为主导,?两会?现场和演播大厅的场面交替切换。在?两会?现场,各行业代表团提出相关议案,有现场记者针对他们的议案进行提问,发表意见。

本次活动,更注重团员在活动准备方面的工作。所以增加团员各自准备工作实况录像,做成视频,活动过后方便各团员的交流学习。同时该视频会在活动正式举行前播放。

另外包括,召集各行业代表团的负责人学习?两会?相关知识,收集?两会?相关资料以宿舍单位发放,在课间组织大家观看与?两会?相关的视频,从各方面增进团员对?两会?的了解。

最后,为了增加本次特色团日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增加了中场表演——由院话剧小组的同学自导自演的公益广告。

八、活动亮点:

1、本次模拟?两会?以行业标准划分代表团,结合行业特点,使各代表团所提议案更具代表性及针对性;

2、本次模拟?两会?所提议案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所选方向大学生实际利益相关,更好的促进各位团员思考自身的塑造问题,更好的为各位团员服务;

3、将活动分为两个场景(演播大厅及?两会?现场)的结合,更具连贯性及创新性,让活动开展的更有特色;

4、在活动前期对各代表团的准备工作进行跟踪拍摄,使整个活动开展的更公开、具体;

5、活动现场设置记者提问、场外记者连线采访、插播公益广告等环节,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增强了支部各团员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各成员在活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九、活动前期准备:

(一)宣传类:

1、方案在男女生宿舍公告栏张贴(团员阅读版:着重活动过程);

2、在课间进行对本次特色团日活动的一次口头讲解,让同学们清楚本次特色团日活动;

3、做宣传海报,包括男女生宿舍宣传栏(小黑板)。

(二)电子材料制作类:

1、?公益广告?(自导自演)视频制作;

2、收集5个以上关于两会的视频,每个视频的长度控制在7分钟左右;

3、制作活动当天所需ppt;

4、整合视频资料,各代表团准备工作实况录像视频制作。

(三)组织类:

1、组织支部团员分为各行业代表团和记者两部分(工作人员除外);

2、团干先学习?两会?知识,了解时政,并推荐一名团干对代表团负责人进行 培训;

3、编写供嘉宾阅读的活动流程表;

4、组织各代表团上交发言稿;

5、组织各代表团准备工作实况录像;

6、组织每个记者角色的团员针对议案提出问题;

7、组织主持人写稿并审阅;

8、组织1-2次彩排,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改进;

(四)资料收集类:

1、选出一些比较热门和争议性较大的议题,做成?两会?系列资料,以宿舍为

单位发放(资料内容可以以剪报,某些可以体现某种社会现象的故事,或是一些热心时政的市民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学习资料;

2、把发言稿整理好,团干可提出建议,各代表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3、收集各代表团准备工作实况的录像;

4、收集记者角色团员针对议案所提出的问题。

(五)后勤类:

1、复印资料(学习资料,团员阅读版方案,活动流程表);

2、准备嘉宾用水,水晶牌的制作;

3、摄影器材的筹备;

4、安排礼仪小姐并分工。

(六)外联类:

1、现场嘉宾的邀请,确定到场嘉宾名单

2、与嘉宾保持良好连系,确保嘉宾及时得到时间地点等信息

3、及时通过飞信和Q群通知团员本次特色团日活动的各种信息。

4、保持与话剧小组的联系,关注他们话剧的进展,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十、活动流程:

(一)、团员准备阶段(约两个星期活动时间)

1、代表团成员进行分组,抽签决定他们所代表的行业;

2、2-3次团员课间观看?两会?相关视频的活动;

3、召集各代表团负责人学习两会知识;

4、宿舍单位发放?两会?相关资料;

5、行业代表团上交代表负责人的发言稿;

6、记者事先准备好针对议题可以提出的问题;

7、各行业代表团上交该团队准备工作实况录像的视频材料;

(二)、模拟?两会?新闻专题报道

(嘉宾,团员,工作人员逐渐就位,期间播放两会精彩片段。)

S1:?新闻特别报道?的主播人宣布?两会?新闻报道开始,引导观众进入模拟

两会的提议案现场(约 10分钟)

(场景转移至?两会?现场)

S2:代表团A提出议案,负责人发言,其他代表补充发言。(约8-10分钟) S3:现场记者提问,代表团成员回答。(约5-6分钟)

(场景转移至演播厅,主持人引语过渡)(约2分钟)

(场景转移至?两会?现场)

S4:代表团B提出议案,负责人发言,其他代表补充发言。(约8-10分钟) S5:现场记者提问,代表团成员回答。(约5-6分钟)

(场景转移至演播厅,主持人引语过渡)(约2分钟)

S6:场外记者连线,采访观众(即其他代表团成员),发表意见。(约5-8分钟) S7:进入公益广告时间。(12-15分钟)

(场景转移至演播厅,主持人引语过渡)(约2分钟)

S8:代表团C提出议案,负责人发言,其他代表补充发言。(约8-10分钟) S9:现场记者提问,代表团成员回答。(约5-6分钟)

(场景转移至演播厅,主持人引语过渡)(约2分钟)

(场景转移至?两会?现场)

S10:代表团D提出议案,负责人发言,其他代表补充发言。(约8-10分钟) S11:现场记者提问,代表团成员回答。(约5-6分钟)

S12:主播人邀请时事评论员(嘉宾担任)对模拟?两会?现场代表团所提议案作出评论(约10分钟)。

S13:主持人结语,宣布模拟?两会?专题特别报导结束(约4分钟) S14:嘉宾、全体团员合影、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S15:嘉宾、观众退场,工作人员清理场地

十一、活动分工:

(一)团员准备阶段

(参照活动前期准备)

(二)模拟?两会?新闻专题报道

? 模拟?两会?开场前:

1、布场工作:会场的入口布置(感觉庄严正式)

篇三:新闻联播30年

《新闻联播》30年大事记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

●1980年11月开始,《新闻联播》陆续播出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的报道,带来《新闻联播》初期发展史上首轮收视高潮。

●1981年4月13日至21日,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做出两项重大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

●198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报天气预报节目。

●1982年9月1日开始,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由原来的20点提前到《新闻联播》节目发布,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

●1983年10月18日,《新闻联播》第一个驻境外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建立,蒙古族记者包拉白成为第一位驻站记者。

●1984年6月,《新闻联播》首次播发台湾新闻,此条新闻通过厦门电视台收录。

●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作为《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引发世界舆论关注。

●1986年3月18日开始试收欧广联新闻。

●1987年3月1日开始收录美国CNN新闻。

●1987年7月1日,《新闻联播》播音员由一人主持改为两人主持,节目结束时,打出编播制作人员名单。

●1988年3月15日,《新闻联播》在新址彩电中心播出。

●1988年12月1日,中央台新闻中心正式成立,确定了采、编、播“一条龙”的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新闻联播》的发展。

●1989年9月11日至11月7日,《新闻联播》播出系列报道《弹指一挥间》,以180条新闻的报道规模,反映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的辉煌成就。

●1991年9月1日,《新闻联播》通过国际卫星频道,走向世界。

●1991年12月19日,《新闻联播》主持人开始使用新闻提读器,大大增强了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感。

●1992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在美国建立记者站。

●1994年7月21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直播了亚太一号卫星发射的情况,首次在同步报道中实现了同步编排播出。

●1996年元旦,《新闻联播》实现以直播方式播出,带来时效革命。

●1997年至2001年,中央电视台全程报道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入世、三峡工程等事件,《新闻联播》成为记录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华版和浓缩版。

●2004年“两会”报道开始,《新闻联播》首次不延长时间,好评如潮。

2005年以来,《新闻联播》越发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越发关注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关注普通党员的奉献,关注普通单位的经验。弘扬了真善美,起到“感动中国”的公益效应,遏制了不良现象蔓延。

2006年新闻频道改版后,各节目都有自身的侧重点,而《新闻联播》则是全部新闻的精选与总结。其间,播音员的新老更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新闻联播》开播的第一张串联单

《新闻联播》的播出过程简单得就像播放露天电影,一台16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射在一块白幕上,一台电视摄像机同步“转播”,同时一台笨重的开盘式录音机播放着解说词和背景音乐。“直播”过程让现场工作人员提心吊胆,默声胶片镜头间是用胶水粘连的,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影片播放与录音播放不同步,笑话就闹大了。

1978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使用仅有的两台ENG电子采访设备,录制新闻声像合一,在采访不久后就可以播出,改变了手洗电影胶片的技术落后状态。


新闻联播两会报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00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