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泰州景点简介
凤城河风景区
凤城河风景区地处泰州城区中心,景区内泰州古环城河全长6650米,“碧水绕城”成为现代城市不多见的自然生态景观;泛舟河上,会充分领略到“州建南唐”的历史厚重。在初建于宋的“江淮第一楼”望海楼上凭栏俯瞰,全国独一无二的“戏曲文化三家村”、世界名僧辈出的佛教庙庵群落、中国历史独有的盐税建筑遗存都会尽收眼底。存量丰富、具有“泰州格”的明清古建筑记载了诸如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岳飞、孔尚任、柳敬亭、林则徐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的故事。
景区东侧的泰州老街,古明清建筑,古色古香的砖雕、砖饰、民居门楼透气花脊和匾额、旌旗、店幌、彩灯相应成趣,街中古戏台和镇街戏楼集中展示泰州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余家传统风味小吃和私房菜馆更构成苏中地区的第一小吃街,在品尝凤城河这一都市胜境之余,更可享尽各地美味。
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泰州主城区凤凰墩上,三面环水,绿树成荫,风景雅致。景区将分为:入口区、梅兰芳坐像广场、史料陈列区、京剧知识长廊、仿古戏台、梅兰芳纪念亭及梅园区、滨河水榭、出口区等景点。
入口区位于迎春路上。梅兰芳汉白玉塑像邻近入口区,以此为中心建成阶梯式广场。出口区由园林小筑、出口、梅苑牌坊、停车场等构成。史料陈列区运用现代声、光、电、影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资料展示。京剧知识长廊展示有京剧表演艺术方面的文字和图片。纪念馆西侧东城河畔建有滨河水榭,与凤城河的望海楼、桃园、东河游园、滨河广场等景区组成凤城河景观链。
泰山公园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因泰州开挖东、西河,垒土成山,以泰州的州名取名泰山。公园占地总面积11.8万平方米,分为四个区,分别为人文景观区、盆景观赏区、街头绿地游乐区、滨水休闲区。人文景观区主要由人文景观轴线、水上花园、透空庭院、晨曦广场以及湖心小岛组成,有机地将现代广场风格与古建筑柔和在一起;盆景观赏区,将盆景展示与营造环境相结合,园内主体建筑以展厅、水榭及一组连廊为主,并组合四方亭以沉稳而秀丽的形象控制全园格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清雅韵味;街头绿地游乐区,主要由树阵广场、下沉式广场以及儿童游乐场组成,是市民晨练和游乐的好去处;滨水休闲区,主要由滨水大平台、钓鱼台、游艇码头以及泰山、湖心假山、临湖禅院、春雨草堂组成,是游客滨水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
乔园
乔园地处泰州市区核心地段,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私家园林,后为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所有,遂称“乔园”,已有430余年历史,是苏北地区现存的最早的古典园林。乔园分为核心景区、次景区、衬景区以及宅院式功能区。核心景区保留原园整体风貌,有山响草堂、因巢亭、绠汲堂、松吹阁等厅堂楼阁。次景区在园内西部,和核心景区以院落间隔,有来青阁、皆绿山房、蕉雨轩、午韵轩、石林别径、二分竹屋等景点。来青阁三层,登高望远,园内景点尽收眼底。而用湖石叠砌的石林别径,宛如迷宫,令游人获得山林之感。
稻河历史文化街区
稻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城北,规划面积约为 15.47万平方米,是以稻河、草河、五巷街区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明清时期,泰州成为里下河地区农产品集散地,在稻河、草河沿岸设立了多家粮行、油坊、栈房等,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街区,仅稻河上古桥就有八座,形成“两街夹一河”(涵东、涵西、草河)的市井街区景观。街区内内文物古迹众多,有49处,其中,周氏住宅为省级文保单位;钱氏住宅、戈氏住宅等为市级文保单位;还有46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多儿巷1号为胡锦涛总书记旧居。
光孝律寺
始建于东晋义熙(405~418年)年间。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敕赐名“报恩光孝禅寺”,清乾隆时改为“光孝律寺”。光孝寺内建筑呈中、左、右三路分布格局,中路为四进,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殿、南唐铜钟、天王殿、最吉祥殿、藏经楼;左路为观音殿;右路为僧房。寺院后面是碧云方丈室和传汝楼。寺内的“千华戒坛”为僧徒受戒之用,为现今江苏省仅存的两座戒坛之一。光孝寺文物众多,有宋拓本《汝帖》、《大藏经》、明清书画珍品、珍稀法物等。
城隍庙
又称邑庙,座落在泰州市区东城河畔邑庙街北,相传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建,是江苏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殿宇巍峨,气势宏伟,建筑风格与旧官衙相似。整个建筑以子午线为中轴,由南向北纵向铺开,两旁厢房对称,分山门殿、审事厅、正殿,前后3进。
安定书院
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由知州陈垓在胡瑗讲学旧址创建,也称胡公书院、安定讲堂,为江苏省内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屡有兴废,历经多次修缮重建。清末废科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兴办泰州学堂。辛亥革命后,先后为泰州中学堂、私立淮东学堂、江苏省立代用中学、私立时敏中学。解放后为江苏省泰州中学校区。书院内的古建筑蝴蝶厅(外形似蝴蝶,故名)和胡公祠保存完好,院内还有一株900多年的古银杏,枝繁叶茂,相传为胡瑗栽植。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位于海陵区政府东侧,鼓楼路与府前路交界处。原为南唐永宁宫旧址,明为都察院,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学政试院”。在清康熙至光绪年间,一直是扬属江都、甘泉、仪征、宝应、高邮、兴化、泰州、东台等8县考生员(秀才)的试场,故又称“扬郡试院”。
学政试院是中国最大院试试院,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通过集中展示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实物,再现当年千余学子赶考秀才的壮观场景。
崇儒祠
又名泰州学派纪念馆,是崇祀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历经多次修缮扩建。前后4进,每进3间,天井相通,构造精致,体现了明代泰州地区建筑特色。第一进为门厅,上嵌“崇儒祠”石额;第二进为仪门,悬挂“立本堂”匾;第三进为乐学堂,前檐廊两侧有《心斋王先生祠堂记》及《崇儒祠记》碑刻,室内有王艮全身青铜塑像;第四进为贤人堂,陈列泰州学派文物资料。祠西侧尚有小花园一座,廊壁间刻王艮《乐学歌》全文。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纪念馆
位于泰州迎春西路36-1号,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内,原为泰州西山白云寺。寺始建于南宋,明朝重建,清朝扩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部设于此寺。1939~1940年,陈毅三进泰州城,在此与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协商团结抗日大计,成功争取了李明扬等中间势力信守中立,使新四军顺利东进。馆内陈列陈毅泰州谈判、黄桥决战等史料。
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地处泰州主城区东北郊,与国家AAAA级溱湖风景区相邻,形成一条约6公里长的农业观光旅游长廊,规划面积38.6平方公里,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区建有“国内一流、江苏最大”的高档花卉和观赏植物生产基地,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水禽新品种繁育中心、苏姜猪保种育种中心、藏獒及宠物繁育中心、农民培训和学生实训中心等五大板块,并建有景观亭、木栈道、亲水平台等设施,整个区域植物配置丰富,各季节均有景可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生态观光游览线。
海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坐落在海陵区城西街道,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独特,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核心区面积2000亩,辐射面积2万亩,集农业生产、科研示范推广、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分三大板块。安全果蔬生产板块,包括绿色蔬菜、时令鲜果和设施农业区;花卉苗木生产板块,包括花卉和苗木区;观光休闲农业板块,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新农村民居和科技服务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纪念馆分海军诞生地旧址和新馆两部分,占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军诞生和渡江战役指挥部,以及粟裕、张震、张爱萍当年的卧室和办公室就在一座清式二层楼房及数间平房内。新馆1999年4月建成开放,主体建筑外形似军舰,展厅以大量文献资料图片再现了“白马建军”、“威镇海疆”、“奋勇向前”、“鱼水情深”的海军诞生与成长历史,陈列有人民海军装备的各种舰艇和飞机模型、服装及渡江木船等大量实物,展示了人民海军从泰州白马庙诞生至今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引江河风景区
引江河枢纽工程,位于高港区杨湾。南起长江,北接新通扬运河,全长24公里,体量庞大,雄伟壮观。集灌溉、水利调控、航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工程。景区生态环境幽雅,令人赏心悦目。樱花、国槐、红枫、腊梅等10万余棵乔木、45万余棵灌木、50万余棵宿根类花卉及500万平方米的草坪,构成“春到引江”、“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梅香竹海”四时景观,镶嵌在东西两岸。
景区现有三星级沃特龙大酒店、标准网球场、下沉式音乐喷泉广场、落雁塘垂钓中心、引江河工程纪念碑、棋园琴园、以及壁画雕塑等,构成长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雕花楼
雕花楼位于高港区中心,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俗称“四方楼”,系四合院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楼内天井四周、走廊上方、门扇、梁枋等处雕有大量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等图案花纹。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工艺精湛,为省内所罕见。景区有漱芳园、时新堂、光裕厅、凝香阁等景点,配套水榭、连廊、假山、鱼池,重现了翠竹伴岩、曲径通幽的精巧别致小园林。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总面积26平方公里,是集优美生态环境、独特湿地景观、丰厚文化底蕴为一体,以半自然农耕湿地为特色的湿地型自然风景旅游区。公园已形成五大景区,分别为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品牌的湿地生态景区,以“全球生态500佳”为基础的生态农业观光区,以溱湖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而形成的温泉休闲度假区及以溱潼古镇、中国溱潼会船节为代表的湿地人文景区。公园每年举办“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湿地生态旅游节”、“溱湖八鲜美食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
溱潼古镇
位于姜堰市东北隅,镇区四面环水,家家枕河而居。古镇建筑独具特色:民居以精巧见长,深巷幽居、麻石铺街、老井当院;小巷九曲十八弯,狭窄处仅可通人,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古镇有唐代古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等古树名木,与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及12处文物保护单位相映成趣,熠熠生辉。主要景观有东观归渔、院士旧居、花影清皋、民俗风情馆、禅院古槐、水云楼、水上商谈处等。
高二适纪念馆
高二适纪念馆位于姜堰人民公园内,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纪念馆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式民族建筑,曲水环绕,花木扶疏,天光水影,市井相望。天井内有高二适先生青铜塑像。馆内陈设毛泽东、郭沫若、章士钊、林散之等名家书法手迹的碑刻、匾额和楹联;藏有高二适先生的遗墨、印章、批注书籍和手稿《柳河东讲疏》、郭沫若、沈尹默等人关于《兰亭序》真伪观点的手迹等珍贵文物800多件。纪念馆内另设有高二适作品陈列馆、翁文炜美术展览馆、费在山与当代文化名人馆、多功能学术演播厅等。
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
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总面积约42.80平方公里,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 “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称号,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有蝴蝶兰成花基地、河横
葡萄园、千亩油菜花、灰天鹅养殖基地、特禽养殖场、循环经济示范园等10多个生态景点。是集种养加、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
位于溱湖西侧,占地300余亩,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是全省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园区共分为两大区域,以沈马公路为分界,以南是蔬菜新品种研发,深加工及餐饮、休闲、商务、生活区,以北占地200余亩,为旅游观光、种苗种植推广、采摘、生产示范区。2万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农技与农艺两大主题进行了栽培种植。园区为旅游观光、种苗种植推广、采摘、生产示范区。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位于兴化城西北17公里处,是全省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林,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天然氧吧。目前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550亩,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森林主要以水杉为主,美丽的白鹭在林中穿梭飞翔,使整个景区动静结合,给人以一派心境舒畅的感觉。园内水系丰富,形成了“林中有水、林中有鸟”的水乡景观。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林中鸟最多时有6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园区内有林中水巷、板桥栈道、难得糊涂林、步云桥、垂钓区、娱乐区等一批具有现代水乡风光特色的景点。
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
位于兴化市西北部。这里河港纵横,块块隔垛宛如漂浮于水面岛屿,有“万岛之国”的美誉。水乡垛田与高山梯田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当枯水季节,百姓们就将低洼地区水中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造成一块块水中小岛式的垛田。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非船不能行。置身其中,如同走进古人摆设的水中龙门阵。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每当清明前后,油菜花开,蓝天、碧水、“金岛”织就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奇丽画面。
兴化金东门历史文化街区
素有“金东门”之称的兴化城东部地区,是一个由明清古民居群组成的街区,历史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保存着大批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和诸多历史古迹。先后修复东岳庙、上池斋药店、赵海仙洋楼、家舒巷古民居建筑群、郑板桥故居等文保单位,修缮古城墙、赵状元坊等,恢复了原汁原味的古城传统景观风貌。
兴化拱极台公园
拱极台,古名玄武台,始建于宋朝初年,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台上建有襟淮楼。古今文人墨客,曾在拱极台上吟诗作赋,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数《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现在,经初步整修的拱极台,门楼矗立西首,红柱碧瓦初见辉煌。南河边石砌河岸,清水常流。游艇从海池中划来,可以直通拱极台下。人们坐在游艇中,仰望拱极台,吟诵前贤诗词佳句,足以发思古之幽情。
郑板桥故居及纪念馆
位于兴化市城东板桥景园。前后两进,另有门楼、小书斋。粉墙黛瓦,三方天井,庭院清幽,兰竹萧疏,保持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意境。纪念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粉墙黛瓦,曲廊环绕,系三层仿古建筑。馆内主要有“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施耐庵文物史料陈列” 、“兴化历代名人”等陈列展览。
纪念馆正南面为四牌楼。重檐四角攒尖,古朴庄重,以悬挂匾额为特色。四牌楼内外挂满各式各样、大大小小47块匾额,旌彰上自南宋下至民国初年之间的75位兴化籍名宦良臣、名人孝子。
纪念馆与李家花园船厅相连通。清咸丰年间扬州富商李小波建花园,内有船厅、方厅、桂花楼、半边亭等建筑。李园形似船状,内外雕刻各种花卉,精美绝伦,酷似画舫停泊在花亭绿荫之下,情趣盎然。
施耐庵陵园
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墓始建于明初。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重修墓区,并于墓前立“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碑,墓碑前有砖砌牌坊1座,坊3门,正中门上有“耐庵公坊”4字。1986年兴化市政府依托墓区原有设施及自然风貌,兴建施耐庵陵园,占地50多亩,内有3门4柱施耐庵陵园牌坊、施耐庵石刻塑像、施公桥、四角亭、赵朴初书《重修施耐庵墓记》碑、资料陈列室等,资料室内陈列有研究施耐庵的珍贵史料。
张郭镇
位于兴化市东南部,镇域面积84.5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远近闻名的“水乡都市”。镇区建有5座绿化广场和12公里的河滨绿化带,绿化覆盖率达32%。在省内率先将物业管理引入城镇,委托物业公司管理镇区物业,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镇内商贸区、住宅区、经济园区、生态居民区布局有序。代表苏中园林建设最高水平的农民公园——晨秀园座落其中,景色宜人。身临张郭,能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孤山风景区
孤山是靖江最早的陆地,原为海上孤岛,成陆于距今约7000~250万年前。孤山与天目山、黄山(江阴)同出一脉,是天目山的余脉,也是南通狼山以西、连云港云台山以南苏北平原唯一的山。孤山形似坐狮,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5.8公顷。远观丛林密布,通体碧绿。从孤山南坡山路拾级而上,依次可见蹑云坊、关圣大帝祠、土神祠、山门、三茅真君祠、仙人台、观音庵、垂门、东岳行宫、不孤亭、望江楼。山脚旁建有靖江烈士陵园和孤山文化广场。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孤山庙会场面壮观,远近闻名。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朝山进香,人流潮涌,摩肩接踵。
生祠岳王庙及刘国钧故居
位于靖江市生祠镇中街,东为岳王庙,西为刘国钧故居。
岳王庙原名岳王生祠,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建。该庙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坐像置于殿中,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皆栩
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迎思岳桥拾阶而上,可俯瞰岳王庙之全景。
刘国钧故居由故居、敬修堂、善馀厅、国钧堂等建筑组成,民族风格,回廊贯穿,花格门窗,古色古香。正厅弘毅堂内悬挂陆定一、杨静仁、胡子昂等人题写的匾额,陈列刘国钧生平简历等图文资料,真实再现了这位中国民族工业骄子的艰辛创业历程。故居为两间低矮旧屋,简陋贫寒,内有木纺车、织布机、竹床等刘氏旧物。
靖江人民公园
靖江人民公园位于靖江市中心,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名为“公花园”。解放后易名为人民公园。以兰花和山水盆景著称,扬名海内外。园区面积70余亩,森林覆盖率78%,沿湖处均由石块驳砌而成,以艺术多变的态势绰立水边。花草、树木、竹林、砌石倒映水中,配以桥、亭、台、榭的精妙布局,构成小巧玲珑的奇趣雅景,体现出江南园林的古典韵味。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泰兴市黄桥镇。1940年9月,陈毅、粟裕在此指挥了著名的黄桥战役,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下辖三处革命旧址和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核心景观新四军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丁家花园,系清代园林建筑,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的故居。园内雕梁画栋,檐牙飞空,回廊曲径,多竹堂、桂花厅、小于舟、蝴蝶厅错落有致,假山、鱼池、修竹、乔木相映成趣。《黄桥战役纪念馆展览》就布展在这里,常年对外开放。
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纪念馆
位于泰兴市横垛镇刁家网,是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诞生地,也是江苏省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唯一旧址。1992年修复开放,1998年和2001年两次改扩建,现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展览大厅、史料展览室、沈毅铜像及旧居、独立纪念碑、烈士亭碑、英名录等。展览大厅分为中、东、西三厅,并有回廊相连。展览以“星火颂”为题,分为播火、斗争、燎原三部分,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认识和感受70多年前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可歌可泣的历史。
泰兴人民公园
泰兴人民公园由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东北郊新园和以人文景观著称的仙鹤湾风光带组成,一园两块,两园合一。新园分为五大功能区:生态群岛区、水上活动区、花卉景观区、人文纪念区和休闲娱乐区。仙鹤湾风光带南北狭长,绵延数里,分为四区一带一线,即历史人文区、中心功能造景区、滨河休闲过渡区、人口集散区,以及外环休闲景观步行带和水上游览线。四个景区沿水上游览线串联而成。明末清初的嘉树园、原广福寺洗钵池、奎星阁、泮池、大成殿、古延令村、朱东润故居、大会堂、小南海等景点均在风光带上。
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
位于“中国银杏第一镇”——泰兴市宣堡镇,核心区在张河一带,总面积9700亩。现有定植银杏13800多株,其中千年古银杏3株,200年以上的银杏树1600多株,百年以上的银杏树3800多株。是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古银杏群落。古银杏枝繁叶茂的巨大树冠和矮干形成了泰兴银杏的独特姿态,片片大树或围于村庄,或分布于沟边、路旁,浑然天成,映衬成趣,犹如华盖云集,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有关专家学者誉之为“自然之奇观,休闲之胜地”。
杨根思烈士陵园
位于泰兴市根思乡。1951年,为祭奠、缅怀特级英雄、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杨根思烈士而建。陵园坐东朝西,占地39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整个建筑体现了古典式大屋顶的格调和近代建筑的风度,秉承了中国祠庙式建筑物的古韵,同时又借鉴了园林式建筑的技巧,园内碑、亭、堂、廊巧妙搭置,交错辉映。建筑呈阶梯式拾级而上,依次为大门、陈毅元帅题词的“杨根思烈士碑”、烈士塑像、陈列室、纪念堂。陈列室详细介绍了烈士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烈士生前遗物和各种珍贵图片,碑亭中留下了彭德怀元帅的亲笔题词。歇山式工字殿纪念堂及圆丘式衣冠冢显得格外壮观。
泰兴凤灵集团
位于泰兴市溪桥镇,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凤灵乐器公司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凤灵提琴连续10年世界销量第一,系全球最大的提琴制造企业。近年来,凤灵集团努力开发小提琴制作工艺的旅游观光价值,争取吸引更多观光游客。2008年公司从美国拉什莫尔山引进一棵七人合抱的千年巨松,该树树龄已有1188年,高88米,是制作小提琴面板的上等之材。在景区内,除了可以了解世界提琴发展史、中国提琴发展史、提琴是怎样制成、西洋乐器中国人为王的奥秘以及家庭作坊和配套生产的异同,还可以体验由木材处理、琴头工艺、秘方刷漆等组合成的“提琴艺术之旅”。
篇二: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传统文化
泰州是江苏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遗址,西汉初开凿的古运盐河遗址。战国时期的昭阳墓,《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储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还有始建于东晋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明建清修的庆云寺、东岳庙、胡安定祠堂、岳飞生祠、崇儒祠、胡公书院、马洲书院、襟江书院和扬郡试院。古典园林有日涉园和李园,另有郑板桥、刘熙载、刘国钧等故居。泰州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有溱湖风景区、垛田风光、孤山风景区、泰山公园、梅兰芳公园、东河风景区等。
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著有《书断》、《书议》、《书估》等,擅长正、行、草书,书法“正、行可比虞、褚,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创作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至明代,哲学家王艮阐发以尊身立本为内涵的“格物说”与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王道论”,逐渐形成“泰州学派”。清代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扬州学派”先驱者任大椿,著名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围棋棋圣黄龙士,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近现代有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
泰州名人
泰州历史上名贤辈出,尤以明清、近现代为盛。
古代名人
三国名将吕岱,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北宋理学先驱和教育家胡瑗,北宋名臣潘及甫,元末义军领袖张士诚,《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初吏部尚书翟善,明代内阁首辅李春芳,“泰州学派”创始人、明代著名哲学家王艮,明代学者王栋,明代直吏、礼部尚书李思诚,抵御荷兰侵略的福建巡抚朱一冯,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明末诗人吴嘉纪,清初史学家李清,清代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扬州八怪”之郑板桥、李鳝,清代三大棋圣之一黄龙士,清代著名收藏家季振宜,清代书法家、篆刻家、数学家陈潮,“扬州学派”代表人任大椿,“太谷学派”集大成者黄葆年,清朝武状元张兆璠,两仪拳祖师、武状元刘荣庆,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刘熙载,清末音韵学家何萱,“同光十三绝”之梅巧玲 近现代名人
祖籍泰州的名人
京剧大师梅兰芳,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语作家高行健,中国杰出女教育家吴贻芳,香港大学前校长王赓武,“打工皇帝”唐骏
泰州旅游
泰州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泰州旅游资源丰富。泰州旅游景点包括有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红色旅游景点,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
景点汇总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AAAAA 姜堰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凤城河风景区 AAAA 海陵区
光孝律寺 AAA 海陵区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AAA 泰兴
泰州城隍庙 海陵区
泰州市博物馆 海陵区
泰州城遗址 海陵区
泰州乔园(日涉园) 海陵区 柳园 海陵区
安定书院 海陵区
泰州盆景园 海陵区
扬郡试院 海陵区
千岛菜花风景区
泰山公园 海陵区
柳敬亭公园 海陵区
崇儒祠 海陵区
南山寺 海陵区
同泰当铺 海陵区
税东街明清住宅 海陵区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海陵区 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高港区
雕花楼 高港区
泰州引江河风景区 高港区
郑板桥故居 兴化
扬郡试院
郑板桥陵园 兴化
刘熙载故居 兴化
上方寺 兴化
施耐庵陵园 兴化
拱极台 兴化
千岛菜花风景区 兴化
乌巾荡风景区 兴化
李中水上森林 兴化
徐马荒原生态风景区 兴化
影山头遗址 兴化
成氏宅第 兴化
万兴大典 兴化
靖江岳王庙 靖江
泰州老街
刘国钧故居 靖江
孤山烈士陵园 靖江
四眼井 靖江
靖江钟楼 靖江
马洲书院 靖江
魁星阁 靖江
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纪念馆 泰兴 泰兴公园 泰兴
庆云禅寺 泰兴
襟江书院 泰兴
仙鹤湾风光带 泰兴
篇三:泰州旅游发展
南京晓庄学院
《旅游市场调查与营销》专业实践报告
泰州市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
所在院(系、班级):旅游与社会发展学院
小组组长: 沈子瑶 12230432小组成员: 欧阳静文 12230429
彭思嘉12230430
孙玥 12230433
沈晓虹 12230431
薛林钰 12230441
指导教师:孙景荣
二○一五年十二月
1项目概况
本小组此次对泰州旅游市场进行营销策划,以下是本小组对泰州旅游市场进行的一些调查与研究,并根据问题所在点,提出观点策略。
2 泰州市概况
2.1泰州市简介
2.1.1自然环境及区域位置
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西南、南部隔江与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四市相望,东临南通,西接扬州,东北部、北部与盐城、淮安毗邻,是苏中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
全市除靖江有一独立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南北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为5米~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为1.5米~5米。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市区面积639.6平方千米。
2.1.2泰州旅游资源特色
泰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文化组合较好;生态环境相对优越,有保存较好的水乡湿地及水体景观;地理位置优越,客源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旅游开发基础好,社会环境优越。
人文特色
拥有着两千多年建成历史的泰州人文荟萃,众多历史名人在泰州仍保留其活动遗迹并建有名人纪念馆,如扬州八怪郑板桥、京剧名家梅兰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等,灿烂的人文历史成为泰州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也让泰州旅游辨识度更高。此外泰州的戏曲三家村也是名声在外,不少戏曲爱好者慕名而来。
山水特色
泰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城内城外水网密布,拥有独特的古城格局,兴化又是著名的水乡泽国,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垛田、缸顾境内的垛田风貌
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全市也可以以市区“双水绕城”、引江河水利工程、靖江的江心洲、兴化的乌巾荡风景区、大纵湖景区、垛田风光等为重点,推出水乡旅游品牌。
节庆特色
除了有山有水有人,泰州还有其特色节庆活动,如溱潼会船节、银杏节、兴化菜花节、黄桥烧饼节,泰州节庆独具魅力,其中尤以菜花节最为出名,在每年的4-5月都是泰州姜堰旅游的高峰期,近些年来逐渐成为泰州旅游的特色代表。 3泰州市旅游发展现状
3.1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泰州旅游业发展较快,截止2015年11月接待国内旅游者1848.68万人次,增长12.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13.63亿元,增长14.7%。全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万人次,增长12.5%;创汇0.28亿美元,增长20.0%。年末国家A级以上景点27个,其中,AAAA级景点6个,AAAAA级景点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45个。全市旅行社个数111个,持有导游员资格证书的人员1666人,旅游星级饭店数29个,其中三星级19个、四星级6个、五星级1个。凤城河5A级风景区创建进入国家评估阶段,天德湖公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2009年泰州开办了首届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进一步提升了泰州旅游的知名度,在2015年泰州旅游节期间,全市主要景区、星级酒店接待游客达154万人次,住宿、餐饮、购物等营业收入突破1个亿,同比分别增长40%、30%。其中,兴化千垛菜花景区实现门票收入2200多万元,同比增长83%;泰州老街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1.5万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倍。游客满意度达到91.6%,比2014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消费、酒店客房出租率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泰州市于2015年推出了《泰州市旅游业跃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在计划表中提出:从2015年起,每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2017年达到40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到2017年,当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00万人次,游客人均逗留时间1.4天,人均消费1400元;三年
累计新增旅游就业1.5万人。三年内,全市旅游项目总投入200亿元以上,其中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总投资超5亿元的在建旅游景区项目15个以上,新增总投资30亿元以上的引擎型项目1个;引进国内外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全国知名餐饮连锁店各10家。到2017年底,全市A级景区数量达40家以上,其中新增国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6家以上;新增江苏旅游强县2家,旅游强镇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到2017年底,全市亿元旅游企业(集团)总数达60家以上,特色旅游街区10个以上。 4 泰州市旅游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4.1政策法规因素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大力的支持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是《旅游法》颁布实施的承启之年,是旅游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满足旅游者现代信息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旅游便利化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为目标,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1月10日 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此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分树立科学旅游观、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发展政策5部分20条。该意见是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旅游法》颁布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改革发展做出的又一重大部署。
江苏省也在近年发布了相关法规,如2008年颁布了《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2015年6月8日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了旅游行业的规范发展。在2015年12月4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江苏省旅游条例》,该条例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江苏省旅游条例》共九章,七十六条,分为总则、旅游规划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经营与服务、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旅游安全、旅游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切实把江苏省旅游条例执行好,为构建“畅游江苏”体系,建设旅游强省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泰州市人大、市政协组织对旅游业进行视察和课题研究,形成了《情况纪要》和《建议案》。启动了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着手制订《旅游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旅游业指标纳入市(区)绩效考核,取得重大突破。
4.2经济因素
根据《2014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泰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0.89亿元,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0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8.64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5.17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51.3:42.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706元,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汇率折算达11836美元。
同时泰州经济也存在以下问题: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服务业重点行业指标下滑,房地产市场前景晦涩不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增长缓慢;大项目投资支撑力度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科技创新活力激发不够,转型升级成效不明显。
4.3社会文化环境
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泰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文物管理机构4个,博物馆2家,纪念馆7家。泰州市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为:大学程度人口7009人,高中程度人口14118人,初中程度人口38913人,小学程度人口29062人。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学程度占7.09%,高中程度占14.09%,初中程度占38.84%,小学程度占29.02%。泰州市户籍人口达508.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1万人,户籍总人口中男性259.56万人,占总人数的51.04%;女性248.95万人,占总人数的48.96%,泰州市常住人口总量为463.9万人 。泰州市总人口共由38个民族构成,汉族人口为4612541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9.86%;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布依族、侗族、满族、彝族。泰州市拥有各类学校602所,其中幼儿园219所,小学151所,普通中学203所,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