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教师笔记 > 本草纲目读书笔记

本草纲目读书笔记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2-25 07:12:04 | 移动端:本草纲目读书笔记

篇一:读书笔记250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

经历。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尔?柯

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写出苏联

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

品质。

保尔?柯察金。这是一个在俄国革命的暴风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保尔在幼年饱偿了人间的

心酸,目睹了腐朽的旧社会中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他被严酷的瓦西里神甫赶出学校后,迫

于生活压力来到车站食堂打工。在那里,他目睹了堂倌们的的丑恶嘴脸,腐朽社会里的不平

等与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体会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生活。这就使他萌发了打破资产阶

级社会的黑暗的愿望。

保尔经历了工作、生活、家庭、爱情、朋友种种考验,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变成了一名

优秀的红军战士,最后在残忍的战争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无私

无畏,为革命事来奋不顾身拜态度,他的精神是可佳的,是永不被后世所遗忘的。 对

于情感,保尔抛弃了自己的爱情。自己少时便相识的女友冬妮亚在保尔的心目中一度是无比

重要的,可当冬妮亚的价值观与自己的党发生冲突而自己无力调解时,他无可奈何也毫不犹

豫地选择了放下自己的爱情,去加入到解放全人类的行列中。“生命诚可贵,爱 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保尔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为了拯救更多

的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自由,他毅然地放下了。 保尔的内心是高傲不羁的,但在工作中,他面对外界的攻击,没有像旧时该出手时就出

手,而是选择了忍耐,放下了自己的急性子。他在患腿疾修筑铁路、演习时,多次遭到他人

的冷嘲热讽,可他没有选择反击,争辩,因为他知道着也是无济于事的。他默默地忍受了一

切,只为了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在革命的队伍中,保尔选择了收敛起自己的性格而融入集体,

这是识大体之举。

对于个人人生态度,保尔最令人肃然起敬之处便是坚强与乐观。他参加了无数次残酷的

战斗,他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伤右眼失明尔险些丧命。可他仍凭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

在离开战场后,他加入省肃反委员为解放而奔波。他先后加入并退出“工人反对派”,并在患

腿疾时仍在工地上修铁路,最终积劳成疾全身瘫痪。但他不甘心这样被命运击垮。他在病床

上以笔为矛,开始写作。可花费了他几个月时间,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手稿却在邮寄中丢失

了。这对于病床上的保尔来说完全就是是灭顶之灾,但是他没有选择放弃,只是坦然地面对。

经过又一次漫长的写作,一部名为《暴风雨的儿女》,赞颂科托夫斯基英勇骑兵师的不朽小说

诞生了,保尔拿起了新的武器,加入了新的战斗行列,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如书中所云:“钢铁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

中考验中锻炼出来的。”这句话蕴涵了 比生命更深层的意蕴。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当你“冷

却”的时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引经据典,以长篇道理来安慰自己。首先,应该让

自己站起来,直着身子走路,去听一听水滴是如何汇成河流的,闻一闻梅花在苦寒中散发怎

样的香味。体会发现,生命之美来自于自身的自强不息,钢铁,是经过无数大起大落的考验

后炼成的。

从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

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

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在面对挫折

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

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像保尔那样的处境,都能摸索出适

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为何不可呢?也正如书中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

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

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

奋斗!”这段曾为无数父辈、祖辈所宗信的话,在今时今日意义仍在,它可以激励人们珍惜光

阴,重新感悟一遍人生的真谛和价值,在走每一步前拥有坚实的基础。  人的一生中总要有个奋斗的目标,然后为实现它而努力。而 保尔的目标就是为革命事业而努力。综观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抱着“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淌得人憔悴”的信念,才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吃苦,锻炼意志,实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人生的价值才能不断的升华!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

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

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

步登天的呢?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我们不要以为当

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

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是一种积累。荀子有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

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为,

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顽强的毅力

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道。 在人生中,在面对重重的困难的时候,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失败和痛苦。在战胜困难后,

我们就会知道,那是磨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多少人,都是在困难中锻炼出来的,

俗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

应该克服当然我们也能够克服。。”《钢铁是怎样炼成》这本小说不仅是上世纪人们的所喜爱的著作,它也是我们现代青少

年的照明灯,保尔光辉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篇二:读书笔记之国人气质2500字读书笔记之《中国人气质》 气质一词在辞海之中的解释是: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气质没有好坏,

且是先天的,个人色彩极浓。性格就不一样了,可塑性强,较易改变;具有普遍性,可轻而

易举地分门别类。在很多情况中,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估计会有一定影响。气质更容易在某种

性格中体现出来,再往高点说其实就是一种人格上的特征。气质性格所决定的这些东西都会

决定人们会选择一套什么样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国民性这东西确实很有必要探讨,法国的古斯塔夫·勒庞在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

研究》一书中说“群体会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一个民族当

然也是一个群体,而且是久经风才凝聚起来的,这点无可否认。其他的不必多说,下面我就说说在读这本《中国人气质》的过程中所做过标记的几个地

方。它们有的是深有同感之处,有的认为还有待商榷,且都算作一些零星的感想。 保全面子——史密斯在书中描述面子这东西时说:“在中国,面子这个词,并不单单指人

的脸,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它所包含的意义,超出我们所能够描述或理解的范围。”他

说,中国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做戏的本能,戏剧可以说是唯一的全国性的娱乐活动,这就像英

国人爱好体育、西班牙人爱好斗牛一样,人们对戏剧充满了热情,只要稍加煽动,他们就会

摆出一副演戏的架势,或鞠躬敬礼,或下跪叩拜,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戏中的某个角色。他们

的所作所为都仅仅是为了保住那份所谓的面子,即使加入表演的成分也在所不惜。中国有句

老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话,与其说这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该不如说这里面演的成分更多些。中

国人爱面子那绝对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如果谁要是把中国人面子问题给解决了,那么他就

一定能够成为中国人民最忠诚可信的朋友的。史密斯在谈到面子问题的时,着重所举出的就

是中国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想怎样改正,避免下次再犯的事情,而是在想怎么上哪里

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以保住最基本地面子。 漠视时间、不懂精确:史密斯抱怨道:“中国人仅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时辰的概念很

模糊,暗指一天的十二分之一,从一个时辰到另一个时辰并没有明确的标志。并且由此得出

结论,中国人的计时方法也就决定着他们属于悉尼·史密斯所说的“大水之后的人们”,他们

仍然一如既往,依旧按照过去族长安排好的计划悠然生活,缓慢行事。”在中国,甚至到现在

也一样,人们的时间观念依然还是那么的淡薄,通常我们所说的时间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

足够人们优哉游哉的时间段。即使有个时候冒出个先进个人,时间久了,也会被众人的拖拖

拉拉给同化成一个德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时间观念,注定中国人做事情效率不会很高。中

国人和其他民族一样,有能力在一切事情上做到精确———不仅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因为

他们天生有无限的耐心———但是,就现在的性格构成来说,我们不得不做这样的评论:这

个民族缺乏精确性的观念,并且不懂得精确性究竟是什么。中国人在科学上贡献仅限于那四

大发明跟这一方面就很有关系。”骂人吵架、相互猜疑: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动口不动手,从这点可以 看出中国人绝对是一群爱好和平的良好市民。他们与其冒险去承受身体上的伤害,还不

如宁愿多费一些唾沫星子。谁要是能够在双方冲突之中全凭三寸之舌,全身而退,这才算高

手呐。在中国的市井街道上,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斗嘴吵架的人们,如果谁有幸目睹上一场

高质量的骂战,那才叫开了眼界。西方人的咒骂,声 音不高,但能令对方痛人肺腑。中国人的咒骂若声音不高就毫无意义。英语中的诅咒是

带翅的飞弹,中国人的诅咒是肮脏的皮球。他们骂人的话大部分被视为一种咒语。还有一点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人骂人,非常令人难以理解,他们并不揭露对手实际的过错,而勿

宁污辱他的祖先,嘲笑他卑贱的出身。被骂的人则认为这是对自己尊严的严重伤害,其原因

不在于是当着别人的面,甚至不在于自己被骂,而在于骂他的那些话令他太丢“面子”了。”

当然,中国人不单单只会把怒气的释放寄托在言语上攻击,实在超出了语言所能表达的范围

的时候,他们也会动手,但这种情况倒是不多。史密斯说:“中国人吵架吵到一定程度,不动

手就不能收场。“而多种事实证明,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猜疑。”中国人常常引以为傲的厚黑

之学,其实它的基础就是建立在猜疑之上。事实上,中国的厚黑学为全世界人民贡献了一笔

难得财富,但那些老外们常常却只能望而生叹,甚至皮毛都学不来。俗话说:“一人不进庙,

二人不看井”,中国人在防备危险上是多么的有经验。 史密斯对这种防备之心描述道:“中

国有句古话: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句箴言表达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在中国,走路都

要小心翼翼。这就是中国人生性沉默的原因,我们对此有时十分难以忍受。他们都知道,一

言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而我们对此一点也不懂。 多元信仰:中国人在信仰上没有像基督教类似的宗教,中国的儒教很恰当的起到了宗教的作用。中国没有那种让人信仰的五体投地、至死不渝的宗教,只

有信或者不信,没有深浅,有用既可拿来,无用就随便丢弃。基于这一点,很多东西都有成

为宗教的可能性,事实上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并不是全部一样的信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

最明显的信仰确是祖先崇拜,每一个家庭都会有类似祭祀祖先的活动,年年以求得祖先保佑。

中国宗教生活中对树的崇拜也很明显, 在某些地方,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挂着很多小红布条的大树,似乎这些书上是有神灵居

住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崇拜,其他的民族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中国的宗教十分的庞杂,

最大的有儒道佛三家,这些学说在中国的悠长深远的历史中,相互杂糅,许多人常常兼修三

家,因此这也造就中国人的圆滑处世。而且似乎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多神论、泛神论,不可知

论者。

最后留下一个疑问——物质条件的增长是否能够消减人类道德的邪恶?

接着再引用史密斯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为了改革中国,就必须探明中国人性格的来龙去

脉;使之净化,就必须在实际上推崇人的良心,而不能像历代的日本天皇,整日被关在宫中。

现代哲学的一位领袖说得好:“铅的本能炼不出金的品行。”中国需要的是正义,为了获得正

义,中国人必须了解上帝,必须更新人的概念,并确立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他们需要全新

的灵魂,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社会。总之,中国人的各种需要化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即她应

该永久地。彻底地接受基督教文明。”篇三:德国民法通论之自然人篇读书笔记 2000-2500

权利能力之概念对权利能力之泛定,古往今来,各国学者随语词所用常有不同,但大体

意境多有共识。拉氏于《通论》中将法律上之权利能力定义为“一个人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

能力,也即是作为权利的享有者和法律义务的承担者的能力”。[1]因德国民法典于近代大陆

各国民法典制定影响甚巨,德国法学家于近代大陆法系各国法学家之影响亦甚巨。职是之故,

各国民法均仿效之。析言之,首先权利能力须有载体,犹如大厦之地基,而这一载体归属者,

即每一个伦理意义上的人。除此之外随着商品经济和法律关系的膨胀,作为团体和其他组织

形式出现的“法人”亦得此归属。(法人的权利能力问题此文不予探讨)。以上两者是谓权利

主体。其实权利能力由其字面观之,似并不能全面概括本质,因为它不仅指作为权利主体的

“人”于法律关系中权利之行使,还包括法定义务之承担。这一点台湾学者有云:“权利能力,

非为使特定人享受特定利益与以动的法律上之力,乃系是一般人享受权利可能,与以静的法

律上之地位,而且非关于特定事项,故非权利??从而权利能力,同时为义务能力。顾不妨称

为权利义务能力。”[2]瑞士民法典11条2项亦规定在法律范围内,人人均有权利义务之同等

能力。谓之权利能力。值是之故,称其为权义能力,似乎更为妥帖。二、权利

能力与行为能力拉氏在阐明权利能力概念及主体归属后,即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反驳强调了法

律上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不同之处。[3]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生俱来,已为通说,自不待

言。原则上讲(广义的)行为能力也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4]因此二者均不得为主体所抛弃

与转让。此为二者的联系。区别在于,首先,有权利能力者不一定必有行为能力,反之则不

然,有行为能力者必定有权利能力;其次,由于行为能力以“自由意志”为要件,即自然人

是否正确识别事物或判断是非的能力为总的标准。所以法律上的行为能力便以年龄阶段为标

准,以意思自治卫原则,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划分,以与作为完整意义上

的人之完全行为能力加以区别。正如拉氏对行为能力所下定义:“行为能力是指法律所认可的

一个人进行法律行为的能力,即为本人或被代理人所为的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能力。”[5]

之所以以年龄为标准,我想概因年龄可提供一个较易确定和稳定的标准。因为人的“意思自

治”能力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积累的过程,另外,此标准也可较精确的给法律以准绳,

体现法律之确定性。但因历史文化背景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之快慢,生活水平之高低,各

国对以上三种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的划分标准也迥然不同。本文不做一一列举。值得注意

的是,除年龄上的具体规定外,均有特例存在,以应社会生活之需要。如德国民法规定,精

神病人或禁治产人因程度不同可划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遗嘱能力为

年满16岁(2229条第1款),无需代理人同意,但仅得以公开形式订立等等。凡此种种,最

根本处均考是否行为人可“自由均定意志”。否则便需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以维护其利益,

填补其意志自由的漏洞。三、德国民法中的人格权保护在阅读禁治产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以

及无行为能力人部分时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德国民法典对欠缺意志自由人的极力保护和人文

关怀。禁治产是德国民法比较有特色的规定,意在保护精神病、精神耗弱、挥霍浪费以及酗

酒或吸毒使得缺乏自决能力而导致挥霍浪费或其家属有限于贫困之虞或危及他人安全的人。

在程序上对禁治产的宣告,撤销以及保护等都规定的很是详尽。在所有情况下,被宣告为禁

治产的成年人都有一个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则为其法定代理人,此外还规定了保佐人

制度以及在精神病人被宣告为禁治产人前由检察官对精神病人实施考察的制度;与无行为能

力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则受无过错责任的限制,而使得合同归于无效。且“对无行为能力的

人的保护,优先于对交易的保护。”[6]以上规定无疑都体现了德国民法对人格尊严的关怀备

至,体现了民法以人为本,以人之尊严为其伦理基础的原则。但德国民法并没有将对人格权

的保护单列成篇,而是散见于个编中,如只在总则12条规定了对姓名权的保护,而对人的生

命、身体健康、自由等个别人格利益的损害规定于德国民法典第823条和833条中以侵权之

债和给付义务加以保护。从对人格权的保护未成体系而言对这样一部恩泽后世的伟大的民法

典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如梅迪库斯所说,“民法典的人法部分仅仅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人们几乎不能从这些规定中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应该说德国民法典虽然受康德的伦理学和

哲学的影响,使法典制定打上了伦理人的烙印,但我们考一部民法典的制定不能脱离其历史

环境和民族精神。19世纪初的德国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临界状态。商

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立法者的落脚点更注重“契约”而不是“身份”,而且以萨维尼为代表

的一些法学家们坚持认为“一切法律均起源于行为方式??法律产生于习俗和人们的信仰其次

乃假手于法学——职是之故,法律完全是由沉潜于内、默无言声而孜孜矻矻的伟力,而非法

律制定者的专断意志所孕就的。”[7]强调一民族之法典的制定必以民族精神为推动力,非此

不足以成一邦之法典。故此,人格权未成系统,便不足为奇了。可喜的是随着现代民法得发

展和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运动”的影响,自然人的人格权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格权的范围日渐扩大,德国民法中也

已经形成了对“一般人格权”得界定。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愈加严密和周到。许多国家增加

了对人格权保护得手段,扩大了对非财产损害的物质赔偿。希望如日本的星野英一教授所言:

“对所有的人的法律人格的承认,即使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作为承认商品所有者基础的商品

经济消亡了,作为人格权主体的法律人格的平等今后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绝不会倒退。”

[8]〉

¥[1]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 第120页[2] 史尚宽著

《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85页[3]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 第120页注1[4]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 第

121页[5]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 第133页[6]卡尔·拉

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 法律出版社 第142页[7]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

使命》 许章润 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1页[8]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载《民

商法论丛》第8卷,第193页。篇四:矛盾论读后感2500字矛盾论读后感

祁琪 一个文明的进步,需要什么呢。漫长的时间,人物的更迭,思想的飞跃又或者

是战火的洗礼?从恢弘的历史长廊中,不难发现新旧的交替表面上都大以外在原因的推动而

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明明白白的记载在册册史书里。譬如社会体制的更改:“公田”和

“私田”系统的崩溃就看似源自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开垦的荒地增多,各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

承认土地私有,而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井田制彻底被废除,我国就此失去

了奴隶制度的根基,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么一换,就是诺大的两千年。可真的仅仅是因

篇二:化石吟读书笔记

16 化石吟

第1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有感悟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2.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3.了

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自主学习方案

1.知识储备 ●走进作者张锋,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其诗作被答为第三代诗歌。

●解读背景

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的春风

正吹遍祖国大地,一个科学的春天来了。举国上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趣,作

者在这个时候,写下的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了解文体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样式。“歌唱失语”而不是“表现失语”,这是诗

歌与其他文学样式在表达上最根本的区别,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的情感是最强烈,最直

接的。

2.字词梳理 ●读准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hái) 躯壳(qiào) 潜行(qián) 裹藏(cáng)档案(dàng) 悄然(qiǎo) ●辨清字形

给形近字组词。

犸mǎ(猛犸) 藏cáng(裹藏) 茏lóng(葱茏) 骸hái(骸骨) 码mǎ(号码) 蔚wai(蔚蓝) 笼lóng(笼子) 髓suǐ(骨髓) ●理解词义

解释词语。

(1)葱茏:(草本)青翠茂盛。 (2)幽雅:幽静而雅致。

(3)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4)日转星移: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3.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主旨概括

本文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人。 课堂导学方案 ◆导学点一:朗读与感悟

1.诗的最后一节和诗的开头一、二节有什么关系? 答:诗的最后一节对应开头一、二节,有问有答,全诗结构完整,收放自如。 ◆导学点

二:赏读与品味

2.如何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答:科学家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

实的。

3.“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这个比喻说明了

什么科学道理?

答:从远古时代开始,无论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经过多少时间,都阻挡不了生命由低级

向高级进化的过程。 ◆导学点三:拓展与延伸

4.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求知世界的兴趣。

5.你还知道哪些恐龙的种类?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答:(1)雷龙:性情温和,以温带森林的植物为食。

(2)剑龙:食草性恐龙,行动缓慢。

(3)霸王龙:肉食性恐龙中最大也是最残暴的,霸王龙的身高达十四公尺,体重大约十

公吨。

(4)甲龙:全身披着骨板的甲龙好像刀枪不入的坦克车,边霸王龙对它也无可奈何。 第2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反复诵读本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悟。 2.从结构和修辞入手,体味本诗的韵律美。

3.想象本诗所描绘的古生物时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求知世界的精神。 课堂

复习方案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你把我的思绪(心情 思绪 思念)引向远古,描绘会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描写 绘画 描画)。

(3)肉体虽早已腐朽(腐朽 腐败 腐化)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2.本诗可分为几部分?

概括大意。 第1部分(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2部分(3—6):具体抒写,无限遐想。第3部分(7):通过总结,肯定化石。 课堂导学方案 ◆导学点一:品味亮点词语

1.(哲理性)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答:“冰冷”二字体现了古生物的骸骨在常人眼里只不过是毫无价值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

东西,而恰恰是这不起眼的事物,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们却在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平凡的

真理”,“平凡”二字更体现了这种真理的无可置疑性。

2.(深刻性)时光在你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 答: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化石比作人的脸,脸上的“皱纹”就成了地球古生物的档

案,“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无论多久远,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由低级到高级演化

的过程。 ◆导学点二:感悟精彩句子

3.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

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答:运用连续不断的疑问句,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另

一方面也找开了读者的思维之门,引起读者去想象远古神秘的世界和倾听神奇故事的兴趣,

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

4.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 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答:转入了现实,由衷地赞叹大自然,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 读书笔记整理

★精妙的词语积累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

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精美的句子积累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名言警句积累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③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方论自如、出版自由。(约翰穆勒)当堂评价方案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潜.行(qián) 档.

案(dàng) 躯壳.

(qiào) 卓.

越(zhuó) hái(骸)骨猛mǎ(犸)

cōng(葱)茏

思xù(绪)

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比喻) (2)黑

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比喻)

(3)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比喻) (4)时光

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比喻、拟人)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事在必行(势) 其貌不洋(扬) 坐想其成(享) 以逸待劳(待) 故伎重演(伎)

针贬时弊(砭) 言不由中(衷) 出神入化(化)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 体/虽/早 已 腐 朽/化 为 乌 有, 生 之 灵 火/

却/悄 然 潜 行/在 地 下, 黑 色 的 躯 壳/裹 藏 着/生 命 的/信 息, 为 历 史/留 下/一 串/珍 贵 的/密 码。

二、课内精读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

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以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

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5.选文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答:引起读者的思考,自然地引出下文。

6.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答:指人类不是造物主创造的,

而是由生物进化来的。 7.“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中的“密码”应怎样理解? 答:

指破解生物进化之谜的特殊符号——“化石”。篇二:化石吟徐州市西苑中学备课首页纸 徐州市西苑中学活页备课纸 徐州市西苑中学活页备课纸 徐州市西苑中学活页备课纸 篇三: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化石吟》导学案16 化石吟

第1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有感悟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2.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3.了

解化石,增进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自主学习方案

1.知识储备 ●走进作者张锋,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其诗作被答为第三代诗歌。

●解读背景

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的春风

正吹遍祖国大地,一个科学的春天来了。举国上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趣,作

者在这个时候,写下的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了解文体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样式。“歌唱失语”而不是“表现失语”,这是诗

歌与其他文学样式在表达上最根本的区别,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的情感是最强烈,最直

接的。

2.字词梳理 ●读准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骸骨(hái) 躯壳(qiào) 潜行(qián) 悄然(qiǎo)裹藏(cáng) ●辨清字形

给形近字组词。 犸mǎ(猛犸) 码mǎ(号码) ●理解词义解释词语。

(1)葱茏:(草本)青翠茂盛。 (2)幽雅:幽静而雅致。

(3)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藏 cáng(裹藏) 蔚wai(蔚蓝)茏lóng(葱茏) 笼lóng(笼子) 骸hái(骸骨) 髓suǐ(骨髓)档案(dàng)

(4)日转星移:形容时间过的很快。 3.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主旨概括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人。 课堂导学方案 ◆导学点一:朗读与感悟

1.诗的最后一节和诗的开头一、二节有什么关系?

2.如何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答:科学家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

实的。

3.“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这个比喻说明了

什么科学道理? 命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 ◆导学点三:拓展与延伸

4.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恐龙的种类?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2)剑龙:食草性恐龙,行动缓慢。

(3)霸王龙:肉食性恐龙中最大也是最残暴的,霸王龙的身高达十四公尺,体重大约十

公吨。

(4)甲龙:全身披着骨板的甲龙好像刀枪不入的坦克车,边霸王龙对它也无可奈何。 ◆导学点二:赏读与品味第三部分(7):通过总结,肯定化石 第一部分(1—2):通过疑问,引发想象 第二部分(3—6):具体抒写遐想的内容 揭示生命起源 化石经受考验 历史永恒记忆 化石伟大功绩 世界又重观 石头说了话第2课时

课堂目标导航

1.反复诵读本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悟。 2.从结构和修辞入手,体味本诗的韵律美。

3.想象本诗所描绘的古生物时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求知世界的精神。 课堂复习方案

1.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1)你把我的思绪(心情 思绪 思念)引向远古,描绘会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描写 绘画 描画)。

(3)肉体虽早已腐朽(腐朽 腐败 腐化)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2.本诗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大意。 第1部分(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2部

分(3—6):具体抒写,无限遐想。 第3部分(7):通过总结,肯定化石。 课堂导学方案 ◆导学点一:品味亮点词语

1.(哲理性)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答:“冰冷”二字体现了古生物的骸骨在常人眼里只不过是毫无价值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

东西,而恰恰是这不起眼的事物,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们却在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平凡的

真理”,“平凡”二字更体现了这种真理的无可置疑性。

2.(深刻性)时光在你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 .. 答: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化石比作人的脸,脸上的“皱纹”就成了地球古生物的档

案,“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无论多久远,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由低级到高级演化

的过程。 ◆导学点二:感悟精彩句子

3.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

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欲望,另一方面也找开了读者的思维之门,引起读者去想象远古神秘的世界和倾听神奇

故事的兴趣,排比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

4.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 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读书笔记整理 ★精妙的词语积累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

密码。 ★精美的句子积累

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名言警句积累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③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方论自如、出版自由。(约翰穆勒) 当堂评价方案 一、

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潜行(qián) . hái(骸)骨 档案(dàng) .

猛mǎ(犸)

篇三:最全的药理学笔记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

一、 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每位医生在给病人使用药物之前都会遇到以下的问题:

1、 究竟是否需要用药

2、 希望用药后病人的状况获得何种改变

3、 拟用的药物是应能够达到此目的

4、 能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使药物在合适的时刻,合适的部位,达到合适的浓度,并持续合适的时间。

5、 该药可能还有哪些其他效应,这些效应是否有害。

6、 权衡利弊。

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药理学知识,对每个药物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指导我们合理用药,这就是药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将在绪论中着重介绍有关药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意义,在绪论中着重介绍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什么是药理学?

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 科学。

什么是药物?

药物 是能对生物机体产生某种生理或生化作用,并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用于计划生 育、杀灭病媒及消毒污物的化学物质。包括保健药。

(一)、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规律。

可见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机体,属于广义的生理学范畴。它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有明显的区别,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种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

(二)、药理学的主要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2. 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

3. 开发新药

4. 发现药物新用途

5. 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现象,推动其发展。

(三)、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研究主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

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四)、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

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尽量避免对机体有害的不良反应。

二、 药理学与药物的发展史

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现代药理学是从药物学(即本草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药物学(本草学)(哲学)

从公元前一世纪的的《神农本草经》至明朝《本草纲目》,通过口偿身受、实际体验的方法,用朴素的唯物论解释药物的作用(以四气五味讲作用性质,以归经学说讲作用部位),并对药物进行筛选和评定,对药物的生态、形态、性味、功能和应用进行记载,在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药理学(科学)

真正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是从十九世纪开始的,在德国(1820年~1879年 R.Bucnheim)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写出了第一本药理教科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药理学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药物的作用,在深度上出现了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化学的发展使人们能从植物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和合成新药,扩大了药物的范围。生化学的发展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方法,使人们能够观察药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从而打破了药物作用的神秘观点,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药理学从整体、器官、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从深度上产生了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等。随着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出现了一系列药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如临床药理学、精神药理学、免疫药理学、时辰药理学等。

生物化学在药理学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激素、维生素的药理学就是生物化学发展的成果,尤其是近代的理论研究如受体学说,药物代谢等都是靠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起来的。

三、 新药开发与研究

新药的开发是一个非常严格而又复杂的过程。各药虽不尽相同,但药理研究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临床有效的药物都具有相应的药理效应,但具有肯定药理效应的药物却不一定都是临床有效的药物。例如抗高血压都能降低血压,但降压药并不一定都是抗高血压药,更不一定是能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的好药。因此新药开发研究必需要有一个逐步选择与淘汰的过程。

为了确保药物对病人疗效和安全,新药开发除了需要有可靠的科学实践结果,各国政府还对新药生产上市的审批与管理制定了法规(《新药审批办法》、《新药审批办法中药补充和修订》),对人民健康及工商业经济权益予以法律保障。

(一) 新药的来源

新药的来源包括:天然产物、半合成化学物质、全合成化学物质

开发新药的途径:

1.根据有效药物的植物分类学寻找近亲品种进行筛选。如甘味药(人参、党参、黄芪)能补能缓,是因其大部分所含成份都是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糖类、甙类、维生素等。

2.从有效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系推断,定向合成系列产品筛选。

3.对现有药物进行化学结构改造(半合成)或改变剂型,以获得高效低毒应用方便的药物。

4.对于机体内在抗病物质(蛋白成分)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即将DNA的特异基因区段分离并植入能迅速生长的细菌或酵母细胞,以获得大量所需蛋白药物)进行筛选。

(二) 新药研究

新药研究过程一般分为三步:

1.临床前研究:该阶段的主要内容为处方组成、工艺、药学、药剂学、药理、毒理学的研究。对于具有选择性药理效应的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前还需测定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过程。临床前的药理研究是要弄清新药的作用范围及可能发生的毒性反应,在经药物管理部门的初步审批后才能进行临床试验,目的在于保证用药安全。

2.临床研究:新药临床研究是确定一个药物在人身上是否安全有效的关键一环。一般按其目的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应进行①安全性预测。可在少量自愿者(包括患者或正常人)进行,一般在1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观察新药耐受性、找出安全剂量。②有效性试验(100例)再选择有特

异指征病人按随机分组,设立已知有效药物及空白安慰剂双重对照(对急重病人不得采用有损病人健康的空白对照)并尽量采用双盲法(病人及医护人员均不能分辨治疗药品或对照药品)观察,同时还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计算药动学数据。③较大范围的临床研究:受试验例数一般不少于300例。先在一个医院以后可扩大至三个以上医疗单位进行多中心合作研究。最后一个阶段为④广泛的安全性,有效性考察:对那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新药,应有50~100例病人累积用药半年至一年的观察记录,由此制定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疗程及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后,再经药政部门的审批才能生产上市。

3.售后调研

是指新药问市后进行的社会性考虑与评价,在广泛的推广应用中重点了解长期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包括无效病例),药物只能依靠广大用药者(医生及病人)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一)药物作用

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例如强心甙能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

Na+-K+ATP心肌收缩力

(二) 药理效应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器官有其选择性。例如:强心甙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强心甙的药物作用)而获得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理效应。

因此药理效应实际上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即:

① 药理效应表现为:1.使机体机能活动提高(兴奋)或降低(抑制)。

2.补充不足(维生素、激素)或改变体液成份。

3.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以及癌细胞(化疗药)

4.改变机体的反应性(免疫抑制药)

② 药理效应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特异性高)

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或无作用。药物作用药理反应

药物作用特异性高的药物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具有特异性阻断M-胆碱受体的药物作用,但药理效应选择性并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消肌、腺体中枢神经功能均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

一般来说,药物作用特异性强及药理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可以准确地治疗某种疾病或某一症状。选择性低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处,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

③ 药理效应的二重性: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叫做治疗作用(治疗效果)

1. 治疗(治疗效果)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并非同义词。

例如:具有扩张冠脉效应的药物不一定都是抗冠心病药(潘生丁),

抗冠心病药也不一定都会取得缓解心绞痛临床疗效。

2. 不良反应 其余不符合用药目的,甚或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用药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会同时出现,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

重性。

二、 治疗效果

1. 对因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例如:

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2.对症治疗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又称治标。对症治疗虽未能根除病因,但

在诊断未明或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重危急症如休

克、惊厥、心衰、高热、剧痛时,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三、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苯哒嗪引起的红斑狼疾等。

1.副作用 是在治疗量下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不太严重。

这是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

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副作用)。

例如:阿托品抑制腺体分泌――麻醉前给药(口干)

松弛平滑肌――解除胃肠绞痛(腹胀气)

麻黄碱松弛支气管平消肌――平喘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失眠

副作用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2.毒性反应是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效应延伸,是可以预知的,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

应。

例如:泽地黄――室颤

催眠药――呼吸抑制、昏睡

根据中毒症状发生的快慢和接触药物过程毒性反应可分为:

① 急性毒性是指一次或突然使用过大剂量立即发生的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

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② 慢性毒性 是长期反复使用蓄积后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

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等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由此可见,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

十分危险的。

防止毒性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1.控制剂量或给药时间间隔。

2. 注意剂量个体化。

③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④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可乐定(—)突触前膜α2(负反馈 )长期使用后α2对NA敏感性 ,调 末梢大量释放NA Bp

⑤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常见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药不同,

各人也不同。反应性质与原有效应无关,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无关,

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系统抑制、肝肾损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

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临

床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

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例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

⑥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

常人不同,但与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

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

不要预先敏化过程,这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如:骨骼肌松弛药司可林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

小结

药物作用 药理效应特异性 选择性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 特异质反应

第二节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

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中,如图表示: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

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

一条s型)对称曲线。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

1. 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 在一定范围内剂量增加,效应增加。

3. 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的。

4. 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对剂量的变化反应最为灵敏。

量反应是指药理效应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

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的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

率表示。


本草纲目读书笔记》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802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